山上的日子要比往年熱鬧很多。


    見到淮明子後,於啟猛與尹文念平複下來,前者輕咳幾聲轉過身,一邊打理被風力吹亂的衣衫,一邊與尹文念一同看向提著大包小包滿滿藥草的淮明子。


    “於真修,玄誠道長。”見得兩人注視,淮明子半舉手中藥草,又點了點同樣懷裏滿抱的自家徒兒,開口道,“有這些的話應當就足夠了,藥材便照著昨個時候寫出的方子抓取,一些配量按著貧道的想法略做了增減。”


    於啟猛點頭,這次的丹方雖說涉及全新的煉法與配藥,但已經在場道人手中通力合作下有了十餘次的刪改,大體上看不出缺陷,依照推論,成功出丹的幾率並不低。


    不過依照前幾日裏眾人出手煉製的效果來看,連一些深究丹法、岐黃之術的老道前輩都折戟,元陽峰上真個能掌爐的人其實不多。


    眼前的淮明子便是之一。


    於啟猛心下想起對方跟腳,乃是邕州一家頗有盛名的丹鼎法派道門出身,有二十餘年操持煉丹的經驗,鉛汞、水煉,以及丹道八藝皆精通,這一點上哪怕同樣明悟氣感的玄梁道友都略有不及。


    後者縱然出身真武靈丹峰,然開爐煉丹的時候並不多,常埋首書山經海,以求成為丹鼎法派的集大成者。在開爐一事上除去數年一次的龍虎大丹外,大多都分派給了峰中門徒,自己出手不多。


    故而此番煉丹由淮明子主事,這點饒是尹文念以及玄梁本人都沒有意見。


    畢竟不久前他才在真武同門的看顧下開了一爐,最後隻餘留殘渣,半株快要枯萎的靈藥徹底浪費。


    雖說那時丹方尚未完善,但失敗之後短期內又要再強壓旁人去開爐,玄梁道人還做不出如此事來。


    另一邊,淮明子將手裏的藥草遞給了身旁一人,白白淨淨,三旬左右,右手袖口紮著某種臨摹形體的花草。


    衣著青布,身形高瘦。雖是道門出身卻更似閑遊散人,自白州來,有不淺的醫術在身,對藥理極為熟悉。


    “張道友,煩請按著丹方分斛。”


    “無妨,小道久居白山黑水,對藥草向來熟知,值此機會,能獻上微末力氣已是幸事一件!”


    淮明子又與另幾位同樣事前安排好的同道商量了些煉藥事宜,然後看向於啟猛與尹文念,二者乃山上話事者。


    兩人未有多餘動作,點頭應是後便率先向預先備好的地方走去,其餘道人不落半步,神色振奮的跟在身後。


    “這次應當不差了。”


    “是啊,之前第七次和第十二次的嚐試已經將藥散煉出,如今又修改了缺漏,想必有淮明子主持,成功的可能很大。”


    “卻也無需全壓在幾位道兄身上,哪怕這次依然失敗,我等手中的靈藥還有些許存留,隻是時間上可能有些急迫罷了。”


    “靈藥枯敗,幾乎無法避免,即便明悟氣感的幾位也找不到解決之途,隻期望能在一月內將大藥煉出,否則往後可就難了啊……”


    前方,於啟猛領著眾道人,耳畔傳來細微議論,聽得分明。


    餘光落在身側的尹文念身上,不知是否錯覺,對方原本老態龍鍾的麵貌最近好似煥發生機,頗有幾分童顏鶴發的出塵飄渺之感。


    他心裏清楚,這或許和對方感悟的所謂[玉元之氣]有關。


    自於啟猛送上信件,廣邀天下各派高人齊聚元陽峰,又得尹文念攬了真武山大量道人齊齊趕來,眾人在這座小山上已經苦苦研求了數月。


    冬雪落下又消融。


    如今到了章和二年,臨近三月,他們對靈藥的研究依然存在局限,許多朦朧未知的地方無法解釋。


    但好在並非全無所獲,有老道拋出分享的定竅之法,以及對氣血、靈藥的初期摸索感悟,一眾人在某些方麵的進度其實並不慢。


    譬如當下,他們就依托定竅法門以及靈藥的神奇弄出了五花八門的各種煉竅秘術——說是秘術,實則還是未脫離氣血一道,甚至剛開始反饋太少,以至於他們自己都無法分清所謂穴竅的養練到底是真是假,又進行到了何種地步。


    那段時間他們預料到了靈藥必將徹底幹枯死寂,所以敞開了供應,廣庸府之下各縣都有道人上門,甚至於啟猛這位在西南有著偌大名頭的真修同真武二十八山山主之一的尹文念親自登門,付出了不小代價將更多的靈藥從他人手上收來。


    未曾強取豪奪,關鍵經過一段時間的驗證後,包括各家勢力在內的眾人已經確認常人應用靈藥,無論口腹或是外敷,效用都極為低微,仿佛一個漏勺裏放入一團天材地寶,再有神異,也全然濾了出去。


    大夥兒都精明,與其拿著一份遲早要幹枯、做不得傳家寶的靈藥,不若與道門之人換些人情與好處。


    西南一地,道學之風可不比中原弱。


    就這樣,元陽峰上用去了不知多少靈藥,見得太多,如流水般耗用,讓得尹文念等遠道而來之人都覺得麻木恍惚。


    煉竅、養體……道人們絞盡腦汁,甚至將目光放在了一些偏門殘卷上,想要從中找出通天道途。


    可惜收獲寥寥,那些自稱煉竅的煉了月餘也沒能感覺出變化,養體服藥的倒是圓潤了許多。


    至於專研偏門殘卷之人,哪怕有於啟猛與尹文念一直看護,最後也有三人行功差錯,筋肉抽搐,好在山上旁的不多,岐黃醫家有不少,很快就止住了傷勢,沒有落下病根。


    眾人愁眉苦展。


    直到一位年輕道士不知怎地,稀裏糊塗照著師長給下的養練法子,捧著快要幹枯的靈藥打磨熬煉。


    真個練出一縷猩紅!


    這一絲奇異之力孱弱無比,若陳嶼在此就能發現,卻與遠在建業的李沐白身上那股力量幾乎一致。


    而在之後,幾經嚐試,確認了這股猩紅力量可以隨著吞服靈藥壯大、更好發揮滋補肉身作用。


    這一步的達成仿佛打開了某個關節。


    眾人有了真實無虛的參照,一時間關於靈藥的利用以及研究頓時上了一層!


    於啟猛也才從獲取靈感,一如當初自己打磨出定竅之法後,果斷停下了更深入融合穴竅力量與肉身的道路,他始終覺得這辦法不適合自己。


    每每試圖如此做,都能感受到身軀仿佛背上了一層重重負擔。


    後來定竅與養練之法被陳嶼拿去,結合胎息與奇景演變,琢磨出血竅開辟,涸澤而漁一般將血竅中的造化之力汲取抽離投喂了青朧山。


    於啟猛自然不曉得這些,他隻看著年輕道人身上隱隱可見的猩紅流光,陷入到自身的狀況中去。


    然而之後的事卻是出乎所有人預料。


    老道士尚未掃清前路迷霧,一直同樣困頓於腳下的尹文念第一個跨了出去。


    他在一次以靈藥煉丹的過程中出了一爐廢丹,意外發現一些析出的顆粒有著讓人心神清明的作用。


    細細鑽研,花了不小功夫,終於從中得到了迥異於年輕道人身上力量的另一種獨特事物。


    尹文念之後又不以靈藥作材料,隻靠著普通藥草,雖失敗了多次,但依然在最後得到了同樣的析出物。


    他雖不解於之前依照此丹方的人煉藥時為何沒有發現,但還是由此判斷,這大抵是某種徘徊在天地自然間的力量。


    出身道門的他自然想到了經卷描述中再熟悉不過的一物——氣。


    “天生萬物,萬物自強不息。”


    不息者,氣也。


    尹文念沒有藏私,將發現告知了於啟猛以及其他人。


    然而這個說法卻被老道批駁。


    “天地或有氣,然絕非此物。”


    他的理由也很簡單,之前自己等人不是沒有煉製過丹藥,爐底都翻遍了也根本沒有這東西。


    後來其餘道人去嚐試,發現哪怕自己煉出了析出物,也難以看見,若非尹文念篤定真有此物,旁人恐怕難以相信。


    於啟猛也看不見,但他沒有質疑老友的話,更不認為對方會信口雌黃,隻是不覺得這東西是所謂的‘氣’。


    飄忽天地,存於宇內。


    兩人為此爭辯了不知多少次。


    最後以尹文念服用析出物,凝煉出第一縷清和之氣在體內作為收尾。


    當玄誠道人雙手擒拿,輕而易舉將於老道舉至離地三寸時,老道終於不得不看著對方那瘦削身形承認想的有些偏頗了。


    這的確是一種神異的力量。


    但他還是不認為那就是[氣]。


    在於啟猛看來,氣很玄妙,衍自羅天無有,化生萬物,孕於人身。這力量或許存在,卻出產外界,且莫名而來,不符合道經關於氣的定義。


    在旁人看來有些古板的話,同樣深熟道書的尹文念卻理解,於是在這股力量的前麵又綴了幾字。


    玉元之氣。


    以玉為色,元妙而生。


    尹文念擁有玉元之氣,之後再次嚐試煉藥,驚奇發現自己能看見更多,尤其將氣附著雙目,能洞徹到許多肉眼難見的景致。


    “守檀道友,或許你說得對,這確實不是道書裏包羅萬象的氣。”


    他呢喃,看見了四周漂浮的無數光絲線條,一縷縷,一團團,有的很快散去寂滅,有的艱難維係。


    尹文念走了一圈,才驚覺這些正是這些力量從靈藥中發散,飄忽元陽峰上,被他煉藥時不知為何吸引了來。


    然而一旦離開範圍,就會如同湖水幹涸,空空如也。


    他又去到那位年輕道人身旁,目睹了對方熬煉之時確有光暈從四周醞釀,被手中靈藥撬動,波瀾之際極少數得以吸納入體。


    “原來如此。”


    尹文念的發現讓山上道人好似打開了新世界,知道自己往常的做法似乎偏離了方向,於是齊齊調轉,開始將注意重新著落在靈藥與肉身的關聯上。


    不再追求空洞的‘修法’。


    而借著尹文念的玉元之氣,對剖析靈藥也有不小幫助,一陣忙活後總算又有幾人明悟氣感,隻是似乎那些飄逸的力量在外界過於散亂,眾人想要抓拿卻總也不得其法。


    直到如今,也僅有兩人在尹文念之後收獲到屬於自己的氣。


    一者喚作青木之氣,一者喚作清靈。


    實際上都與玉元之氣類似,隻在嚐試後察覺到有些許不同,或與各自的肉身有關,又或者,涉及到傳說中的靈魂。


    人有三魂,這是流傳甚廣的說法,眾人不清楚到底真假如何,不過有不少人在見識到三人的[氣]之後對此多了幾分相信。


    值得注意的是,那兩人裏有一位道人並非從煉藥中得來氣感,而是在依循尹文念所稱的山中諸般事物皆有[無名之氣]依附的說法,於草木中感悟。


    很玄乎的說法,哪怕陳嶼都想不到還有這種法子踏上修行之路。


    走在去往煉藥房路上,於啟猛還在感慨,思忖著為何自己無法感悟到氣,那種東西到底是何?


    他看向山與天,從迷蒙中接觸到那位不知名諱的道君仙人後,自己對天地間確實有一種莫名的感知,正是這種感知,讓他在當初的大陣中得以收獲頗豐,摘采了不少靈藥。


    如今,那種玄之又玄、仿佛漣漪微瀾的感覺卻怎麽也不想尹文念口中的氣。


    老道頗為不解。


    再看那寰宇下,到底還有多少未知?


    遠遠的,一棟山樓出現,眾人齊齊停下。


    於啟猛回過神來,組織各道人以及前來幫忙順帶看上一看所謂靈丹妙藥煉製的山下勢力一起,將一些等會兒會用上的布置安排妥當。


    不多時,去山下帶著最後一批靈藥的道人已經返回,一同帶來的還有不少平城少見的藥材,不久後會用作配藥。


    “可以開始了。”


    在一旁調息許久的淮明子起身,接過被打磨細碎、分裝有序的藥散。


    走入房中,清洗過的鼎爐立在中央。


    烘!


    炭火已燃,火氣繚繞,澎湃於青灰色爐鼎下,卷起一圈圈熱浪直撲在山間寒風裏,將冷意化去。


    道僮們驚呼,明亮眼珠好奇張望。


    眾人未去在意,於啟猛也隻招呼幾個半大孩子退遠了些。


    這兩月來,隨著元陽峰上來人愈發的多,本是清靜的地界頓時喧鬧許多,兩小隻不過十歲,正是活潑。


    後來跟著師門長輩一起上來的多了幾個半大小子,道僮們挨在一起嘰嘰喳喳。


    他們都注視向爐中,看著走上前去開始動作的淮明子。


    對方胸腹鼓脹,雙臂一震!


    呼——


    清風蕩漾,微光散落。


    一捧捧藥散仿佛多了些生機,盎然出一股活意。


    這便是青木之氣,也是如今元陽峰上僅有的三種被人感悟的氣之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上種田那些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物皆可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物皆可種並收藏山上種田那些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