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五月,天地色變,夜如白晝。無人寐,或稱神仙事,或言大災至,凡夫布衣、百官公卿,皆惶惶然奔走相告。


    又五日,無事,遂安。


    ……


    “動靜有點兒大。”


    高天之上,兩千九百丈。


    大陣已成,陳嶼挑選地界布置,想堆砌一方基座,靈性蘊生,再將熱乎的靈器填埋鑲嵌,作為核心駕馭陣法。


    挑來選去,還是在高空雲海上最是隱蔽,初時或有霞光湧動,雲霧遮掩下也會被當做難見的景致,不會引起大風波。


    不過世事難料,看著現在安安靜靜躺在靈性基座上的巴掌大事物,他未曾料想大陣起時會釀造如此大的動蕩。


    白光如狂瀾,紫霞漫天,好比夜幕下一輪旭日憑白乍現。


    好在隻持續數息,很快就靜謐下去。


    再瞧那靈器,小巧別致,四四方方上下貫通,兩側交錯勾勒的紋理很是清晰。


    石井煉製,仍然被陳嶼定型為井狀。


    通體灰撲撲,透著難言意韻,不過更令人驚奇的,是井口貫通之下,醞釀波動的三色光霧,以及光霧下孱孱流淌的一抹銀色。


    秘寶石井,原本能夠倒映人心所思所想之景,陳嶼初得手的時候,就被其照出心中上一世的模樣,高樓大廈一如心中懷念的那般,分毫不差。


    煉製成靈器後,他對這項能力大刀闊斧改造,畢竟單單映照景象實在空泛,頗為雞肋,於是將其深入至靈性層次,關聯本質,可照耀本物真靈。


    對那些層次較低的,更能剖析筋骨血肉、靈性思維,從內到外照個通透。


    說是如此,陳嶼自己嚐試,隻得一個孤零零光暈,他的境界高深,靈性混元如一。石井雖效用變得更顯玄妙,卻也受限於層次,無法對現在的他產生影響。


    有些可惜。


    鼓搗了半天,陳嶼還真想看看他的本我真我到底是何等模樣。


    照了小鹿,是一團流溢著翠綠的果凍似的事物;照了黑魚,是一片散發月光的魚鱗;至於未覺醒自我的尋常蟲蟻,真靈千篇一律,大小如米粒,晦黯無光。


    不過他心中並不過於失望,這件靈器單獨來看作用有限,但鑲嵌在大陣後卻十分適配。


    “映照靈性、加持陣法,萬靈的波動與人念的變化都能被囊括眼中。”


    如此一來,之後他欲意布置的其它手段也能順利安排,發揮用處。


    譬如針對修士的規製,對其行為的甄別便是難點,如今在石井的照耀下,辨識難度降低大半。


    如何製約?從一開始構思大陣的時候開始,陳嶼就在思考這點。


    修行者的出現對他有益,無論天外天精神界域的供養開發,還是自身道路集眾人之長,都需要一群誌同道合之人。


    但人心難量,當修行之法流傳,當修行者增加,心懷叵測、被一己之私控製的人必然會出現。


    約束、引導、懲戒……


    惡人惡事能避則避,大陣籠罩下,修行者體內的靈性力量將惰化,術法手段威力下降,加上人念匯集,對精神施展壓力極大,修行速度慢如龜爬。


    種種影響會令絕大部分人選擇避開人群聚集之地。


    陳嶼期望後來者多修行,多求道,不要將有限的精力放在毫無意義的事上。


    至於懲戒警示……


    他手掌攤開,一串雷光從掌心浮起。


    也不去弄得花哨,就以天雷作為罰惡手段。


    “需要刻錄雷痕,一些具體的靈文術法同樣要臨摹,不過得再詳加考慮,最好能匹配靈器,於大陣中同靈器一起成長。”


    陳嶼還在思量,世間的風雲則悄然起了變化。


    大陣籠罩四方,回山前已有布置泉眼八處,後又梳理、解構、重置,利用得自內景中的寂滅靈核再度落子七處泉眼。


    總計一十五。


    大陣覆蓋,泉眼勾連,提前埋藏的靈石靈液蒸騰氤氳,靈氣激發,攪弄得天地玄光一陣陣,迸發在山石野外,於常人肉眼不可見處流轉、騰飛。


    石井懸浮空中,井口沒在虛無,隱約可見一方瑰麗世界,靈藥一株株、湖水泛起微芒,那是青朧山倒影。井底幽深,泛濫紅霞,極具腐蝕性,被他借助泉眼貫穿至內景深層,去到了霞光海內。


    這件被他喚作三界井的靈器頓時大放光彩,與大陣交相輝映。


    轟!現世無聲,卻有一道長虹匹練從數千丈天高處傾瀉,光暈播撒,霧靄如雨沸騰。


    以青台為核心,向四方激蕩漣漪。陣紋遊動在虛空中,彌漫南北東西。


    眨眼間飛躍遠去。


    足足半日,陳嶼睜眼,在空中舒展身體,旋即眼見陣法穩固,便收斂了動靜,從體內一直灌輸的法力已不知第幾次幹涸。


    “到底還是差了些。”


    陳嶼感歎,心太大,此陣初成,北去三千裏、南去兩千裏、西去一千裏、東去九千裏……從十萬大山至遼闊北漠、跨越山湖直抵海濱,不可謂不廣。


    即便法力雄渾,卻也有極限,麵對如此大的範圍施展陣法,難免會力有未逮。


    好在早有準備。青朧山做底,數十枚秘寶所化星辰遍布天空,綻放光輝,被他汲取純淨靈曦,造化境雷劫篇的功訣乃集大成之作,全力運轉,此時將秘寶吮吸得都黯淡幹裂。


    “應該再等等的。”


    他沉思,造化境深邃,如臨長淵,遮蓋迷霧,一步步向前摸索,他如今不過剛邁出第一步,十數次渡雷,勉強立足。


    再往後有所思量,無非解開三法合一最後一層枷鎖,他如今的轉化其實仍舊未追溯根源,餐霞食靈,本質依然是通過對外界靈性的服食轉化出法力。


    陳嶼將天地萬物遊離而出的諸多靈光稱作大源,而自己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徹底打通三法相生,以己身為天地,內蘊神藏,自成‘小源’。


    這點本來很難做到,不過體內法象孕育變化之道,三法相生合一,同樣契合變化道理,他每日參詳,從中汲取精華。


    漸漸有了幾分頭緒和想法。


    推算了多次,法身構築功成,三法真正歸於一體,屆時法力滔天,無窮盡也。


    用之不竭,自不需再如現在這般一道陣法就險些將自己吸幹。


    隻是設想中的[逍遙境]還離著有一段距離,[雷劫境]才剛剛渡過,一切都才開頭,功法篇章甚至未曾梳理完畢,真要等到法身成就、逍遙天地時再去布置陣法,也不知還要多久。


    故而在大部分準備都做好,靈器也成功煉製,還在興頭上的陳嶼便沒有等待。


    幸而提前考慮到不足,備製了一套大型聚靈陣,事前掛在了奇景中以便必要之時抽取秘寶中的精粹靈曦。


    結果真派上了用場,免去了大陣後半段折損中止的風險。


    思緒起伏,陳嶼抬頭看向已經運轉起來的監仙大陣,海量靈性從十五處泉眼中被汲取,經過霞光海與各層內景的過濾變得純淨不少。


    積攢在三界井底部,與銀色水光齊齊醞釀,漣漪微微。


    “倒是個修行的好去處。”


    目光閃動精芒,一掠而過,自然看見其中特質,血紅煙霞沸騰,不斷淬煉著從深層世界中倒流來的靈性,化作一絲絲品質不低的靈曦。


    這才半刻鍾,就已積蓄了一指厚,兩尺見方的薄薄靈霧,飄散出令精神雀躍歡呼的誘人氣息。


    而洶湧的靈光與紅霞,也讓得井底化作類似霞光海的區域。


    過於豐沛的靈性讓其中的腐蝕性大為減弱,又不失熬煉之效,是個錘煉精神意識的好地方。


    他看了幾眼,收回目光,囊括萬裏的大陣剛布置,許多地方很粗糙,陳嶼之後還得到處去跑,尤其泉眼位置,需要進一步梳理打造。


    如今的監仙大陣十分粗陋,隻大略搭起架子,很多問題都亟待解決。不過萬事開頭難,接下來隻需要一一去完善便好。


    ……


    陣法的籠罩,除去剛開始時的大動靜外便沒了其它,一切隱沒在靈性海洋中。


    而如今的世人對此恍若未聞,即便青台山上三隻覺醒自我的半妖,對靈性同樣看得不真切,方才在陳嶼視角中驚天動地的場麵發生時,黑魚自顧自曬著太陽、饞嘴鹿懶洋洋趴窩歇,雞兄則照舊前呼後擁帶著一大家子,咯咯叫喚尋覓草籽昆蟲。


    而山下,大抵也隻有北齊的監天司還在沉浸,那一瞬的燦爛,讓幾位監天官晝夜不歇、奮筆疾書,從各種方麵去剖析猜測,數日來連連奏折上書,卻引不起半點兒波瀾。


    南梁已亡,北齊如今正忙著朝爭,天時異象被當做各派鬥爭的言辭,皇帝每每看到述說此事的奏折都頭痛,早已吩咐不呈禦前。


    白駒過隙,又半月,六月帶著熱風吹拂山頭田野,悄然到來。


    大陣的餘韻於此徹底消散,一切都回到了原本軌跡,卻在隱秘處,似有不同。


    ……


    陳嶼踩著雲,來到一處泉眼。


    這是一個山坳,旁側有小江,兩岸本應有農家打漁,但放眼望去由於戰事侵掠如火,背井離鄉者不在少數,故而難能見到幾戶,多逃亡離去。


    他降下雲頭走在地上,將些許雜草從泉眼上扒開,露出內部幽幽旋動的光色。


    泉眼運轉良好,核心被陳嶼數月前篆刻改造,聚靈、致幻、穩固,多重陣法布置,幾乎同泉眼融為一體,由其自行在每次旋動中激發。


    他早前留下的些許法力已經幹涸,但泉眼不僅未崩潰,反而滋生許多靈光在側護佑,更加堅固。


    陳嶼滿意地點頭,揮手,再次布下新的陣紋,以靈文刻錄,空間幻化,仿佛在開闔——下一刻,最深處一絲紅霞被接引而出,狂風大漲!


    數丈天空化作巨口,將泉眼全然吞沒不見!


    靈光澎湃蕩開來,徐徐消散。


    他打量左右,確認縱然精神力視角下亦無法再察覺這處泉眼真身所在。


    陣法無名,算是定景囊采術的一種化用,並非真正涉及空間變換,他如今還做不到這一步,但五感六識以及內景陳嶼可太熟悉,以手段添加其上,不費力氣就構築出一層圓滿無缺的屏障。


    甚至利用泉眼貫穿深層的特殊,隨時可以[三界井]引動霞光海紅霞遮蓋,杜絕外力侵擾,緊急時更可拖曳整個泉眼沉入其中。


    “現階段還是先放在現世,慢慢改造周圍環境。”


    靈性與靈氣不同,靈氣的作用猛烈且迅速,靈性天然有之,更加緩慢溫和。


    不過作用也有限,至少對普通人而言長時間沉浸在豐足純淨的靈性環境中,大概至多也就少病少災,談不上延年益壽。


    靈性環境的真正作用,在讓作物豐收多產,且能營造出一處適合種植靈植的區域。


    而靈植,乃修行必備。


    嘩啦啦!


    一袋種子播撒,其中大半晦暗,流轉光暈的飽滿種子很少。


    靈種可貴,他不打算一切都準備,況且這地方之後還有布置,迷幻陣法遮掩下不知多少年才會被發現。


    便由得普通種子一代代更迭,未必不能生發出接近靈植的植株。


    而那幾枚靈種,算是奠定基礎用,特地選取的一種草類,生長很快,消耗少。


    靈植成長途中,能為這片山坳中的靈性調理,使泉眼中噴湧出到了靈性均勻和順,不會波動劇烈。


    “一個地一個地種還是太慢,若是能再快點兒的話……”


    拋灑種子是個簡單活,不過十五處泉眼分布天南地北,大漠與濱海都有,每次有所布置都要來回跑,實在麻煩。


    可既然布置了大陣,總得給未來的修行者一片修行地,真要離開紅塵去方外遙遠處開拓,至少初始時候很難做到。


    這些泉眼輻射出的區域,便是陳嶼為將來的修士們提供的‘新手村’。有他駕馭三界井,這些地方會長久存在,不為監仙大陣所困。


    除非有朝一日,陳嶼判斷已經不需要這些區域,才會裁撤。


    實際上,考慮到一些實際情況,不止十五處泉眼,他還打算在一些偏遠僻靜的山野中,圈出一處處小巧靈土,同樣栽種靈植,‘有緣者’得之。


    何謂有緣?當然是被他看重,能在求道路上走得更遠,或者有所新意的人。


    陳嶼能從這些人身上獲得靈感,自不會吝惜幾株對他而言隨手可得的靈植。


    宣揚出去,更能鼓勵引導後來者們努力鑽研修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上種田那些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物皆可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物皆可種並收藏山上種田那些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