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劍峰後山,那池寒泉外的無字石碑前,裹攜著精純寒意與滿滿起伏,連綿不絕的玄妙道韻,將整個矮山坪間籠罩,隔離。
矮山上仿佛被扣下一個巨大的無形罩子,割開了山裏與山外的空氣,隔離了漸漸回暖之後卻依然蕭瑟的簌簌夜風。
石碑上的新貼的字帖已經超過了以往江元入池受煉的時間極致,在過去的好幾個暮日晨出後,依舊沒有升起那股江元熟悉的道火,將其化作一抹湮灰散落進石碑前的那堆蓋進雪中的灰燼裏。
劍癡師兄的一劍魚龍舞,所迸發的效果或許連他自己也不曾預料到。
可惜,斬出了那幾乎沒人看見的驚豔一劍之後,他便淡漠的抱劍離開了這座低矮的山坪。
留下滿臉為那一劍之中所藏精氣神而感不可思議,又驚喜興奮異常的江元,獨自如飲了蜜餞般開懷。
尋常人誰會把自己的家底漏給別人看,就像這山坪上久久不散的劍氣一般,江元雖然不知道這一劍倘若送到其他地方會激起什麽驚世駭俗的浪濤來,但他清楚能夠讓自己不受控製的進入入定悟道狀態的東西,其中蘊含著那位師兄怎樣的心意與消耗。
或許,也隻有這座山中,這個藏著無數怪異劍客的劍閣之中,才會有人如此不忌得失,把自己悟出的東西展開了予人觀望臨摹。
而鍾離雪超乎往常效果的道韻罩字帖,則讓寒冰泉中的江元能夠絲毫不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專心悟道突破。
……
江元一身劍解,劍理,在吳生那包含了飽滿情緒的一劍之下漸有了紅爐點雪之效。
在鍾師姐道韻聚陣的寒冰泉中,江元心中諸般關於劍道的晦澀懵懂,關乎劍術的起承連轉,甚至丹田之上的玄妙劍台都有了枯木逢春,峰回路轉之勢。
正所謂水滴石穿,磨杵成針,早在江元下七界山前,他便已經開始以體內的氣血之力孕養劍心。
雖然時間尚短,但若不是入了無生劍池,被劍氣罡風破了心中所孕之劍,以江元得天獨厚的悟性,加之百裏師叔的劍理灌頂,後又得鍾師姐“鍋”字道帖熬煉道境,他對劍道的理解也早該有了質的變化。
如今,在劍癡一劍魚龍舞之下,所幸終於水到渠成,諸般小涇匯流成河,勢不可擋。
至於江元手中的“劍”究竟能夠蛻變到什麽地步,且看滿山道韻散盡時。
……
……
一上高城萬裏愁,蒹葭楊柳似汀洲。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
離著陳乾所說的“初二”不遠,青坪山上劍閣的主事弟子們早早便做足了準備。
山上道場之中的深厚積雪,皆被外門的執事長老,帶著弟子們以劍火消融成了雪水,滋潤著青坪山上漸漸複蘇的新芽。
而山下四方九台,也皆已有通執亭弟子值守,隻為確保大師兄與那白衣劍客的切磋問道能夠順利舉行,不被打擾。
而負責一應事宜的主事吩咐派遣而來的弟子行事,隨後便提著一個酒壺尋了處偏僻鳥亭,席地而坐,自飲起來。
亭中,胡須浸滿酒珠,臉頰微微醺紅的道人便是劍閣外門的掛牌執事,金羽客,道號元妙散人,劍閣派上青坪山籌備“初二”道戰的主事。
其人本是一介散修,原本孑然一身,早年與劍閣中某位下山的前輩結緣,遂在那位前輩的舉薦下入了劍閣,成為一名掛牌的外門執事。
有了正道之首專門供著,這日子倒也過得滋潤,修行資源有劍閣的供奉,平日裏隻需撿些指教外門弟子,或是下山入城處理一些俗世中的輕鬆瑣事,比之過往散修遊曆不知快活了多少。
如今上頭安排他負責青坪山上的布置,金羽客自然十分上心,倒不如說心中還覺著有一絲僥幸與得意。
畢竟,可不是誰都有資格一睹未來劍閣閣主的風采,雖說這位未來的劍閣閣主倘若按照輩分還得叫自己一聲師叔,不過有那個自知自明的金羽客真若見著了陳乾,卻是不敢托大擺譜的。
且不說修行界可不按年齡算輩分,隻輪修為,他雖然也堪堪上了地榜,不算辱沒了劍閣的名聲,但哪裏能與劍閣中剛剛及冠便修出了劍意的未來閣主相比較。
況且,如今山中更是盛傳這位年輕一輩之中的第一人,已經快要修成大圓滿劍意!
隻怕讓陳乾指點他,金羽客也不會多說什麽,反而巴不得添油挑燈,秉燭夜談。
當然,真有機會見到劍閣未來的主事人,不說指點,哪怕隻是混個臉熟,金羽客也是斷不會放過如此良機的。
……
夕陽透過青坪山上稀疏的樹枝枯葉,將坪間的青石廣場零星染滿溫婉的紅暈,陽光早已不再刺眼,所以,紅暈也顯得小家碧玉,便如俏姑娘羞紅了的臉頰,緩緩蕩開,平和柔美。
雲州的風雪早早便隨南邊亂魔海上退去的寒潮離開了大陸,卷席肆向了大海洋流。
漸漸回暖的天公,雲霧越發稀薄,白日裏消融的冰雪,日暮後在沒有濃雲做罩留暖下,又開始緩慢凝結,此起彼消,拉鋸僵持著。
好在殘冬漸消,複蘇的日子還會遠嗎?
天邊夕陽收起最後一絲餘韻,金羽客從砌得圓滑平整宛若刀削的青石廣場走過,弟子們劍火消融的雪水尚未幹透,不過也並未匯聚成攔路的水漬,隻是讓宛若鏡麵的青石廣場在暮色裏散發著些許正好沁心的涼意。
心情不錯的金羽客站在廣場邊緣的鳥亭裏,順著被清理的齊整的雪線四處張望,眼睛微眯的金羽客神識外放,交織著青坪外的樹林雪堆之中,半響之後,始終一無所獲的金羽客有些興致缺缺的搖搖頭。
隨後,掛起酒葫蘆便起身朝著山腰的居所而去。
山腰縱橫矗立著順勢而建的幾處閣樓,那些建築一如劍閣之劍,挺拔,恢宏,絲毫不顯浮誇。
下山的石階兩旁雕花的石燈被通執亭的弟子點亮,此刻伴隨著夜空朦朧的月色,一深一淺兩道疊加的影子跟在金羽客身後,隨著他的步伐起伏晃動。
某一刻,晃動的影子驟然一頓,金羽客腰間的酒葫蘆一蕩,一道劍氣自葫蘆嘴中卷出,沒入一簇山林雪白。
隨後眼中帶著絲絲熾熱的金羽客,搓了搓手掠進了先前劍氣卷席之處,進而,一隻動彈不得,瞳孔畏縮恐懼的雪兔映入金羽客眼簾。
輕笑兩聲,金羽客攥住雪兔的兩隻大長耳,在手中顛了顛,隨後滿意的撫了撫頜下的那撮胡須。
劍閣之人不辟穀,他金羽客半路上了劍閣的山,如今唯好這口野味,這卻不是入了劍閣後才有的變化,從前尚是散修時,為了求道沒少吃過苦,沒有能力辟穀前無比希望能辟穀,做個隻納日月精華的逍遙客,不再吃一頓少一頓的挨餓,可真到修為有成之後,卻又難以忘懷俗世裏的油煙味。
多年的習性早已深入骨髓,他自詡無法比肩那些超凡脫俗的修士,他內心深處對於那些出口道,閉口禪,仙氣十足不似人間物的故作姿態頗為蔑視。
修道修的是心,又不是口胃,難道仙女從小就不穿開襠褲,不拉屎撒尿?
……
金羽客樂嗬嗬的提著雪兔,找了一處空曠地,拾來枯枝脆樹葉,並指一點生起一股劍火,對著無辜茫然的雪兔再點,幾道劍芒劃過,劍芒熟練無比的自雪兔七竅迸入,由內而外剝皮抽骨,雪白的皮毛如落葉脫落,雪兔的體內骨骼內髒被劍芒攪碎包裹,隨後劍芒帶著雪兔的體內一應的紅白事物掠過其一身經絡脈搏,將腥臭的血水蒸作虛無,然後從兔嘴掠出。
眨眼間,金羽客手中便隻剩一塊按肌理經絡剝好,全然無一絲血水的晶瑩兔肉。
給肉做了個全身按摩,將剝離骨骼後故意殘留的骨髓攪拌均勻,金羽客便架火上肉,一邊烤一邊勻撒隨身攜帶的烤料,待香料入味,再淋上腰間酒葫蘆裏的香醇美酒。
“禮成!”早已望眼欲穿的金羽客滿足的拍了拍手,伸腳一蹺穿透兔肉的木棍,已然熟透金黃,濃香四溢,油脂芬芳的烤全兔便轉著圈落到了他的手中。
胃口大動的金羽客一口肉一口酒,喉結不斷滾動,不一會兒便風卷殘雲意猶未盡的砸吧砸吧嘴,將手指上殘留的油脂舔舐幹淨,胡亂在衣角揩了揩手,便揉著肚皮自林中悠閑的漫步而去。
山腰不遠處的通執亭中,早有值守弟子注意到了林中的煙火,不過那弟子隻是遙望一眼,隨後便下意識的吞了口唾沫不再管他。
畢竟,整個值守青坪山的弟子早已習慣那位金執事的小喜好,隻是可惜自己沒有那等口福,念及自此,亭中的年輕弟子不禁有些意動,隨後搖了搖頭,頗為無奈的從懷裏摸出一顆閣中特製的風味辟穀丹服下,然後思緒飄飛,不知想到了雲州城中的哪家酒樓去了……
……
兩天後,寒冰泉所在的矮山上封鎖護持的道韻帖升起了道火,無字石碑旁席地而坐的江元漸漸從入定之中蘇醒,劍癡一劍餘韻徹底消弭於青山之中。
清風樓裏,亦有感應的鍾離雪柳眉輕蹙,心中有些遺憾,不過更多的是對江元勢如破竹破鏡擔心終於正常下來的釋然,看來吳師兄的一劍依舊不能讓他突破自身桎梏,積累依然不夠。
江元剛出關便直接入清風樓三層去見了鍾離雪,吳生師兄當日的囑咐他記在心頭,況且他也確實需要去見見師姐。
“劍閣三處絕地你已經去了兩處,隻剩衍劍峰劍塔不曾去過,你積累不足,正好可以去劍塔磨礪一番,說不定會有精進。”
隔著水晶簾,鍾離雪溫婉的聲音傳入廳下氈坐的江元耳中。
江元輕聲應下,猶豫了片刻,問道:“師姐,大師兄的道戰我想去青坪山觀摩。”
簾內的倩影臉上浮現一抹淡淡笑意,“也好,你接連突破隻怕根基已然虛浮,如果不好好沉澱一下,不利於日後的修行,多觀望一下也好。”
得到師姐首肯的江元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他去青坪山自然不僅僅是觀戰那般簡單,體內修為究竟是否虛浮也隻有他自己知道,有蠻荒煉體訣錘煉氣血,有那印刻九道劍痕的玄妙劍台煉化修為,他的根基自然不可能虛浮。
甚至隻要他想,現在他就能再讓體內的一股力量進階突破,但為了暫時不暴露身份,不管大師兄會不會道戰,他都需要下山去找個無人的地方突破。
畢竟他也不確定,前兩次貫通竅穴後都有功法異象現世,第三次就一定沒有功法異象。
更重要的是,江元回到自己的房間,躺在榻上,閉眼默默感受著體內劍元激蕩不安的躥動。
似乎劍元也有了變化,那一縷縷晶瑩純粹的劍元之中似乎驟然多出了些許劍癡師兄枯木逢春般的意誌。
“是劍意雛形嗎?”江元在心中喃喃,帶著些不可置信的懷疑猜測著。
如果是真的修出了劍意,一個尚未及冠還擁有先天道體的劍宗?
劍閣第三位準劍聖?
……
……
矮山上仿佛被扣下一個巨大的無形罩子,割開了山裏與山外的空氣,隔離了漸漸回暖之後卻依然蕭瑟的簌簌夜風。
石碑上的新貼的字帖已經超過了以往江元入池受煉的時間極致,在過去的好幾個暮日晨出後,依舊沒有升起那股江元熟悉的道火,將其化作一抹湮灰散落進石碑前的那堆蓋進雪中的灰燼裏。
劍癡師兄的一劍魚龍舞,所迸發的效果或許連他自己也不曾預料到。
可惜,斬出了那幾乎沒人看見的驚豔一劍之後,他便淡漠的抱劍離開了這座低矮的山坪。
留下滿臉為那一劍之中所藏精氣神而感不可思議,又驚喜興奮異常的江元,獨自如飲了蜜餞般開懷。
尋常人誰會把自己的家底漏給別人看,就像這山坪上久久不散的劍氣一般,江元雖然不知道這一劍倘若送到其他地方會激起什麽驚世駭俗的浪濤來,但他清楚能夠讓自己不受控製的進入入定悟道狀態的東西,其中蘊含著那位師兄怎樣的心意與消耗。
或許,也隻有這座山中,這個藏著無數怪異劍客的劍閣之中,才會有人如此不忌得失,把自己悟出的東西展開了予人觀望臨摹。
而鍾離雪超乎往常效果的道韻罩字帖,則讓寒冰泉中的江元能夠絲毫不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專心悟道突破。
……
江元一身劍解,劍理,在吳生那包含了飽滿情緒的一劍之下漸有了紅爐點雪之效。
在鍾師姐道韻聚陣的寒冰泉中,江元心中諸般關於劍道的晦澀懵懂,關乎劍術的起承連轉,甚至丹田之上的玄妙劍台都有了枯木逢春,峰回路轉之勢。
正所謂水滴石穿,磨杵成針,早在江元下七界山前,他便已經開始以體內的氣血之力孕養劍心。
雖然時間尚短,但若不是入了無生劍池,被劍氣罡風破了心中所孕之劍,以江元得天獨厚的悟性,加之百裏師叔的劍理灌頂,後又得鍾師姐“鍋”字道帖熬煉道境,他對劍道的理解也早該有了質的變化。
如今,在劍癡一劍魚龍舞之下,所幸終於水到渠成,諸般小涇匯流成河,勢不可擋。
至於江元手中的“劍”究竟能夠蛻變到什麽地步,且看滿山道韻散盡時。
……
……
一上高城萬裏愁,蒹葭楊柳似汀洲。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
離著陳乾所說的“初二”不遠,青坪山上劍閣的主事弟子們早早便做足了準備。
山上道場之中的深厚積雪,皆被外門的執事長老,帶著弟子們以劍火消融成了雪水,滋潤著青坪山上漸漸複蘇的新芽。
而山下四方九台,也皆已有通執亭弟子值守,隻為確保大師兄與那白衣劍客的切磋問道能夠順利舉行,不被打擾。
而負責一應事宜的主事吩咐派遣而來的弟子行事,隨後便提著一個酒壺尋了處偏僻鳥亭,席地而坐,自飲起來。
亭中,胡須浸滿酒珠,臉頰微微醺紅的道人便是劍閣外門的掛牌執事,金羽客,道號元妙散人,劍閣派上青坪山籌備“初二”道戰的主事。
其人本是一介散修,原本孑然一身,早年與劍閣中某位下山的前輩結緣,遂在那位前輩的舉薦下入了劍閣,成為一名掛牌的外門執事。
有了正道之首專門供著,這日子倒也過得滋潤,修行資源有劍閣的供奉,平日裏隻需撿些指教外門弟子,或是下山入城處理一些俗世中的輕鬆瑣事,比之過往散修遊曆不知快活了多少。
如今上頭安排他負責青坪山上的布置,金羽客自然十分上心,倒不如說心中還覺著有一絲僥幸與得意。
畢竟,可不是誰都有資格一睹未來劍閣閣主的風采,雖說這位未來的劍閣閣主倘若按照輩分還得叫自己一聲師叔,不過有那個自知自明的金羽客真若見著了陳乾,卻是不敢托大擺譜的。
且不說修行界可不按年齡算輩分,隻輪修為,他雖然也堪堪上了地榜,不算辱沒了劍閣的名聲,但哪裏能與劍閣中剛剛及冠便修出了劍意的未來閣主相比較。
況且,如今山中更是盛傳這位年輕一輩之中的第一人,已經快要修成大圓滿劍意!
隻怕讓陳乾指點他,金羽客也不會多說什麽,反而巴不得添油挑燈,秉燭夜談。
當然,真有機會見到劍閣未來的主事人,不說指點,哪怕隻是混個臉熟,金羽客也是斷不會放過如此良機的。
……
夕陽透過青坪山上稀疏的樹枝枯葉,將坪間的青石廣場零星染滿溫婉的紅暈,陽光早已不再刺眼,所以,紅暈也顯得小家碧玉,便如俏姑娘羞紅了的臉頰,緩緩蕩開,平和柔美。
雲州的風雪早早便隨南邊亂魔海上退去的寒潮離開了大陸,卷席肆向了大海洋流。
漸漸回暖的天公,雲霧越發稀薄,白日裏消融的冰雪,日暮後在沒有濃雲做罩留暖下,又開始緩慢凝結,此起彼消,拉鋸僵持著。
好在殘冬漸消,複蘇的日子還會遠嗎?
天邊夕陽收起最後一絲餘韻,金羽客從砌得圓滑平整宛若刀削的青石廣場走過,弟子們劍火消融的雪水尚未幹透,不過也並未匯聚成攔路的水漬,隻是讓宛若鏡麵的青石廣場在暮色裏散發著些許正好沁心的涼意。
心情不錯的金羽客站在廣場邊緣的鳥亭裏,順著被清理的齊整的雪線四處張望,眼睛微眯的金羽客神識外放,交織著青坪外的樹林雪堆之中,半響之後,始終一無所獲的金羽客有些興致缺缺的搖搖頭。
隨後,掛起酒葫蘆便起身朝著山腰的居所而去。
山腰縱橫矗立著順勢而建的幾處閣樓,那些建築一如劍閣之劍,挺拔,恢宏,絲毫不顯浮誇。
下山的石階兩旁雕花的石燈被通執亭的弟子點亮,此刻伴隨著夜空朦朧的月色,一深一淺兩道疊加的影子跟在金羽客身後,隨著他的步伐起伏晃動。
某一刻,晃動的影子驟然一頓,金羽客腰間的酒葫蘆一蕩,一道劍氣自葫蘆嘴中卷出,沒入一簇山林雪白。
隨後眼中帶著絲絲熾熱的金羽客,搓了搓手掠進了先前劍氣卷席之處,進而,一隻動彈不得,瞳孔畏縮恐懼的雪兔映入金羽客眼簾。
輕笑兩聲,金羽客攥住雪兔的兩隻大長耳,在手中顛了顛,隨後滿意的撫了撫頜下的那撮胡須。
劍閣之人不辟穀,他金羽客半路上了劍閣的山,如今唯好這口野味,這卻不是入了劍閣後才有的變化,從前尚是散修時,為了求道沒少吃過苦,沒有能力辟穀前無比希望能辟穀,做個隻納日月精華的逍遙客,不再吃一頓少一頓的挨餓,可真到修為有成之後,卻又難以忘懷俗世裏的油煙味。
多年的習性早已深入骨髓,他自詡無法比肩那些超凡脫俗的修士,他內心深處對於那些出口道,閉口禪,仙氣十足不似人間物的故作姿態頗為蔑視。
修道修的是心,又不是口胃,難道仙女從小就不穿開襠褲,不拉屎撒尿?
……
金羽客樂嗬嗬的提著雪兔,找了一處空曠地,拾來枯枝脆樹葉,並指一點生起一股劍火,對著無辜茫然的雪兔再點,幾道劍芒劃過,劍芒熟練無比的自雪兔七竅迸入,由內而外剝皮抽骨,雪白的皮毛如落葉脫落,雪兔的體內骨骼內髒被劍芒攪碎包裹,隨後劍芒帶著雪兔的體內一應的紅白事物掠過其一身經絡脈搏,將腥臭的血水蒸作虛無,然後從兔嘴掠出。
眨眼間,金羽客手中便隻剩一塊按肌理經絡剝好,全然無一絲血水的晶瑩兔肉。
給肉做了個全身按摩,將剝離骨骼後故意殘留的骨髓攪拌均勻,金羽客便架火上肉,一邊烤一邊勻撒隨身攜帶的烤料,待香料入味,再淋上腰間酒葫蘆裏的香醇美酒。
“禮成!”早已望眼欲穿的金羽客滿足的拍了拍手,伸腳一蹺穿透兔肉的木棍,已然熟透金黃,濃香四溢,油脂芬芳的烤全兔便轉著圈落到了他的手中。
胃口大動的金羽客一口肉一口酒,喉結不斷滾動,不一會兒便風卷殘雲意猶未盡的砸吧砸吧嘴,將手指上殘留的油脂舔舐幹淨,胡亂在衣角揩了揩手,便揉著肚皮自林中悠閑的漫步而去。
山腰不遠處的通執亭中,早有值守弟子注意到了林中的煙火,不過那弟子隻是遙望一眼,隨後便下意識的吞了口唾沫不再管他。
畢竟,整個值守青坪山的弟子早已習慣那位金執事的小喜好,隻是可惜自己沒有那等口福,念及自此,亭中的年輕弟子不禁有些意動,隨後搖了搖頭,頗為無奈的從懷裏摸出一顆閣中特製的風味辟穀丹服下,然後思緒飄飛,不知想到了雲州城中的哪家酒樓去了……
……
兩天後,寒冰泉所在的矮山上封鎖護持的道韻帖升起了道火,無字石碑旁席地而坐的江元漸漸從入定之中蘇醒,劍癡一劍餘韻徹底消弭於青山之中。
清風樓裏,亦有感應的鍾離雪柳眉輕蹙,心中有些遺憾,不過更多的是對江元勢如破竹破鏡擔心終於正常下來的釋然,看來吳師兄的一劍依舊不能讓他突破自身桎梏,積累依然不夠。
江元剛出關便直接入清風樓三層去見了鍾離雪,吳生師兄當日的囑咐他記在心頭,況且他也確實需要去見見師姐。
“劍閣三處絕地你已經去了兩處,隻剩衍劍峰劍塔不曾去過,你積累不足,正好可以去劍塔磨礪一番,說不定會有精進。”
隔著水晶簾,鍾離雪溫婉的聲音傳入廳下氈坐的江元耳中。
江元輕聲應下,猶豫了片刻,問道:“師姐,大師兄的道戰我想去青坪山觀摩。”
簾內的倩影臉上浮現一抹淡淡笑意,“也好,你接連突破隻怕根基已然虛浮,如果不好好沉澱一下,不利於日後的修行,多觀望一下也好。”
得到師姐首肯的江元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他去青坪山自然不僅僅是觀戰那般簡單,體內修為究竟是否虛浮也隻有他自己知道,有蠻荒煉體訣錘煉氣血,有那印刻九道劍痕的玄妙劍台煉化修為,他的根基自然不可能虛浮。
甚至隻要他想,現在他就能再讓體內的一股力量進階突破,但為了暫時不暴露身份,不管大師兄會不會道戰,他都需要下山去找個無人的地方突破。
畢竟他也不確定,前兩次貫通竅穴後都有功法異象現世,第三次就一定沒有功法異象。
更重要的是,江元回到自己的房間,躺在榻上,閉眼默默感受著體內劍元激蕩不安的躥動。
似乎劍元也有了變化,那一縷縷晶瑩純粹的劍元之中似乎驟然多出了些許劍癡師兄枯木逢春般的意誌。
“是劍意雛形嗎?”江元在心中喃喃,帶著些不可置信的懷疑猜測著。
如果是真的修出了劍意,一個尚未及冠還擁有先天道體的劍宗?
劍閣第三位準劍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