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講不通,便興打一架來解決事端。江湖中的規矩便是誰的拳頭硬,誰家的道理也就越站理。
道戰,那是修道者們講道理的手段。
與俗世江湖略微不同的,是修道者們要講的道理,隻關乎修為境界,而不在恩怨糾葛。
如當下雲州青坪山上,年輕一輩中的翹楚人物將有一會,便引得八方雷動,正道幾家各有動作,那些諸如玄女、佛子、聖子、首徒般的天才人物們,紛紛各懷心思地朝著那座青山匯聚而去。
去一睹兩位絕世劍修的風采,畢竟同道之爭本就不可多得,何況還是劍閣的劍,對另一把名不見經傳的“黑劍”。
當然,更重要的,還是一窺年輕一輩中第一人究竟達到了什麽境界。
這不僅僅隻是小輩們的爭強好勝,對未來歲月裏,整個修行界勢力的走向與謀劃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劍閣的實力雖然毋庸置疑,但它在首位坐了太久的歲月,本就不甘人後的執牛鼻者們怎甘一成不變做個跟風吃土的小跑腿。
所以,既然有了一道稍縱即逝,可窺全貌的風向標,那些對外宣稱閉死關、遊天下的老狐狸們,自是不會輕易放過試探劍閣未來閣主實力的機會。
於是,重嶽門首徒關佃領了師命帶著承盡老祖刀法,未來將肩負重嶽門門主之責的小師弟蘇禮,同去觀禮,若有所悟自然更好。
紫紗坊融會貫通門中三絕的玄女,靈山與俗世瓜葛最深金剛院的佛子,甚至近期複又出世的兜率宮的聖子,也都把目光聚焦到了那座不大的山坪上。
……
二月初二龍抬頭,乃是聖洲百姓尚依著舊習俗,在仲春這天敬龍慶賀,以祈龍消災賜福、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日子。
不過近幾年,靈山道禪院的布道僧人四處宣法立寺鑄像,頗具功效,因此如今依著舊俗去祭拜龍王廟的人也就越來越少,而各州城內外的寺廟佛像卻是悄然間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
俗人爭名利,聖人搶氣運,香火之爭向來是佛門拿手之事,在如今這個道門式微的年代,便更加得心應手。
然則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卻是對那些掙紮在底層,每日精打細算為三畝地所忙前忙後的鄉野村夫來說,並無任何關係。
倘若拜佛能夠有個好收成,那麽樸素且單純的村夫們並不介意膝前的三兩寸衣縷,磕一兩個響頭。
不過樸素單純卻不是愚昧無知,況且這世間或許也就這些樸素的村夫們最深明世間可沒有一個叫不勞而獲的道理。
況且雲州乃是劍閣一家獨大之地,又怎會容忍靈山的布道僧人在城中四處蹦噠。
所以,今天雲州城外的某個小村落中,牽著兒子的俏寡婦才是早早提著去了城內破費買來的刀頭肉,去祭祀自家莊稼地邊的土地廟,而不是買上香紙去哪個朱牆寺廟裏拜佛。
提著刀頭肉的乃是城外靠近群山不知深這一片的,一位有名的寡婦,寡婦劉氏前些年喪了夫,雖依然風韻猶存,卻沒有再尋個男人改嫁,而是自己一個人拉扯著那個六歲大的兒子。
鄉野多刁民,不過那些坊間話本小說中紈絝惡霸欺男霸女調戲俏寡婦的的狗血戲碼並未上演,雲州將軍府治下的州城內百姓安居樂業,鮮有匪盜之徒,乃是一片祥和之態。
況且城外群山中尚還有一群好管不鳴事的入世劍仙遊走,便自然再難生什麽事端。
因此,這些年雖然過得辛苦,不過憑著地裏種的莊家與她的勤勉也還算過得去,攢了些許餘錢送了兒子去城裏的私塾讀書識字。
劉氏覺得,自己苦點倒沒什麽,隻要兒子今後能夠過得舒坦,做娘的也就圓滿了,不求他有什麽大的出息,隻教不辜負了那個為了這個家便早早的撒手人寰的孩子他爹便好。
劉氏依例帶著兒子自那些向四處發散的鄉野小徑,來到了離著自家院子不遠外的那塊前些日子剛剛春種不久的莊家地邊。
田埂上隨著一月前的幾場春雨,此刻早已潤滿了生機,樸素的野草未名花攜著夾雜一絲被陽光照射而蒸騰的泥土芬芳,拂過劉氏樸素的略顯黝黑的麵頰。
尚不及腰的稚童一路蹦跳著,頑皮的踩著路邊的野菊花,追著三兩隻剛剛破繭有些跌跌撞撞的蝴蝶,一麵咯咯笑著,一麵嫩聲稚氣的催促著尋著尾風的娘親。
劉氏來到田埂間搭得極為簡易的土地廟前,擺好了刀頭,點燃一柱香插好,有些無奈的揪著兒子的耳朵,來到土地廟前跪好。
劉氏雙手合十,虔誠無比的為生者祈福,為亡魂悼念。
而一旁被迫跪拜的男童卻有些興致缺缺的半眯著眼,目光隨一隻花蝴蝶飛到了天邊雲端。
男童看著天邊翻騰的白雲,有些出神,正思量著那隻不知飛哪兒去了的花蝴蝶,卻驟然間瞧見雲裏突然蹦出一個人影來。
“娘親,娘親,快看,天上有個神仙!”
男孩興奮的一麵大喊,一麵搖著劉氏的手臂。
劉氏睜開眼睛,順著兒子的呼聲而去,仰頭便遙遙望見了天空逐漸化點的幾個黑影,隨即她看著天邊逐漸消失在那座叫青坪山的影子裏的黑點,揉著男童的頭發,難掩臉上敬畏之情的俏寡婦和聲的對自家兒子說道:“那是守護咱們雲州的大劍仙……”
男童聽著母親借勢又開始的教誨,再次遊神於天外……
……
綿綿春雨澆灌過後,山間到處是剛冒頭的綠意,雲州內外終日不再積雪,山間枯木又逢春,春風煦和,拂麵如薰。嚴冬倉促離去卻尚殘留著的凜冽,在一個個放晴日子裏漸掩漸消,柔情芬芳飄散整個山間林海,蛛絲網織,見生機一片勃勃。
深山裏的一條野徑盡頭,離著下一個鄉鎮不遠的官道岔口,一座歇腳客棧迎風招展的酒望映入了自群山不知深中而來,去往青坪山的兩名劍閣弟子眼中,過了岔口,在有兩裏路便能看見那座低矮的山坪。
沒有禦劍而行,隻是閑庭信步的劍癡吳生沉默的跟在江元身後,而皺著眉頭,有些無奈的江元此刻正想著該找個什麽樣的借口去尋個偏僻靜謐,無人打擾的地方破鏡。
野徑的亂石不再硌腳,寬闊平坦的官道旁,簌簌作響的酒望打破了江元的沉思。
隨即他搖了搖頭,轉首看了看吳生那張麵無表情,無欲無求般的臉,心中想著船到橋頭自然直,索性便不再下意識的故意遮遮掩掩。
“怎麽了?”
吳生見他盯著自己表情莫明,眉頭微不可查的輕輕一挑,問道。
“哦,沒事,我們先去前邊客棧休息片刻,再上路如何?”
江元打了個哈哈,指著不遠處招展的酒旗道。
“好。”吳生早就注意到了不遠處的客棧,下山次數並不多的他常常從山裏的外門師弟口中,聽聞那些比枯木逢春劍法還要拗口的菜名,在負劍峰膳食堂養叼了嘴的他,有些好奇俗世裏的吃食究竟是個什麽滋味。
於是麵無表情的點了點頭,依舊惜字如金,不過吳生那雙眼眸裏不知是否是江元的錯覺,他總覺得自己看到了與當日魚龍舞一劍時相同的情緒。
進了客棧,尋了一處空桌,江元極為熟稔的四處打量了一番,仿佛從前隨老和尚四處遊曆的經曆依舊曆曆在目。
江元喚來店小二,點了幾個正適合這時節吃的小菜,隨後要了一壺百濁釀。
在三佛寺中度過的幾個漫長冬日裏,便就屬它最暖人心,令江元時刻掛懷。
便如他所料的一般,吳生師兄雖然第一杯酒下肚時皺緊了眉頭,不過直到幾盤小菜吃盡,他手中的酒盞也沒有停下來過。
百濁釀不是什麽名貴佳釀,卻格外有種讓人無法釋懷的著魔滋味,百濁釀,五味雜糧,濃烈蓋過了醇香,便隻剩喉間的火辣辣化作綿長煙火,揉進胃裏,餘味悠長難散。
吃飽喝足後,乾坤袋中又提了兩罐的吳生便有些意猶未盡的同江元離了客棧上了官道。
客棧二樓的一扇敞開的窗戶裏,帶著豬頭麵具,一直“注視”著樓下那位身穿青白劍袍年輕師侄的青衣身影,目送江元離開,麵具下的嘴角微微上揚,不知是在高興得意什麽……
“道友,拚個桌如何?”
不再青衣感知之中,不知何時來到樓上,一襲灰藍袍子,撚著頜下一抹山羊胡須的老者,似笑非笑的看著青衣道。
“白先生請自便。”青衣扶手做請,上境顯聖、神通、衍法,處在上境神通的青衣並未對麵前神不知鬼不覺便來到自己身前,而自己卻無一絲察覺的老者露出任何忌憚之色,不過即便有些意外,也沒人能夠看得到麵具之下藏著什麽表情。
“白先生有事請教?”
青衣古井無波的聲音在老者耳邊響起。
“請教不敢,不過你們七界山之人做事總是如此肆無忌憚,倒叫老夫夾在兩頭不好做人……”
老者露出無比幽怨之色,伸手拿起一隻倒扣的瓷碗,滿上了一碗百濁釀。
“你此番偷偷越過界壁,逾線了。”老者一口飲盡碗裏的酒,渾然不介意的再斟滿一碗。
似乎早就料到老者會有此一說,青衣猶豫片刻,像是有些不忍,伸手把不知從哪裏夾來的一顆黑色棋子攥在手中,想起師兄的叮囑,青衣最終還是將棋子扔到了老者麵前空空的酒碗裏。
“一子換一諾,如何?”
老者看著碗裏的棋子眯了眯眼睛,隨即態度一變,熟稔的讓自己笑得和善起來,隨即道:“哈哈哈,好說,好說。”
“老夫也不是那種吃人嘴軟,拿人手短的人。”說著老者從懷裏摸出一枚記錄水晶,推到青衣麵前。
“七界山的護短是出了名的,老夫能夠理解,不過還請隱晦些,唉,卜算子這老神棍不愧是……想必這也都在他的意料之中吧?”
收手突然微微一頓,似乎驟然間醒悟了些什麽的老者,想到七界山中那足不出戶便算盡人心的老神棍,隻覺手中這枚棋子似乎又沒有了原本意料之中的那般好了,於是歎了口氣,臉上盡是無奈。
不等青衣回話,老者便卷走了一桌的酒氣,隻剩那隻殘留著香醇,氤氳著空氣的一隻瓷碗。
……
……
道戰,那是修道者們講道理的手段。
與俗世江湖略微不同的,是修道者們要講的道理,隻關乎修為境界,而不在恩怨糾葛。
如當下雲州青坪山上,年輕一輩中的翹楚人物將有一會,便引得八方雷動,正道幾家各有動作,那些諸如玄女、佛子、聖子、首徒般的天才人物們,紛紛各懷心思地朝著那座青山匯聚而去。
去一睹兩位絕世劍修的風采,畢竟同道之爭本就不可多得,何況還是劍閣的劍,對另一把名不見經傳的“黑劍”。
當然,更重要的,還是一窺年輕一輩中第一人究竟達到了什麽境界。
這不僅僅隻是小輩們的爭強好勝,對未來歲月裏,整個修行界勢力的走向與謀劃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劍閣的實力雖然毋庸置疑,但它在首位坐了太久的歲月,本就不甘人後的執牛鼻者們怎甘一成不變做個跟風吃土的小跑腿。
所以,既然有了一道稍縱即逝,可窺全貌的風向標,那些對外宣稱閉死關、遊天下的老狐狸們,自是不會輕易放過試探劍閣未來閣主實力的機會。
於是,重嶽門首徒關佃領了師命帶著承盡老祖刀法,未來將肩負重嶽門門主之責的小師弟蘇禮,同去觀禮,若有所悟自然更好。
紫紗坊融會貫通門中三絕的玄女,靈山與俗世瓜葛最深金剛院的佛子,甚至近期複又出世的兜率宮的聖子,也都把目光聚焦到了那座不大的山坪上。
……
二月初二龍抬頭,乃是聖洲百姓尚依著舊習俗,在仲春這天敬龍慶賀,以祈龍消災賜福、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日子。
不過近幾年,靈山道禪院的布道僧人四處宣法立寺鑄像,頗具功效,因此如今依著舊俗去祭拜龍王廟的人也就越來越少,而各州城內外的寺廟佛像卻是悄然間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
俗人爭名利,聖人搶氣運,香火之爭向來是佛門拿手之事,在如今這個道門式微的年代,便更加得心應手。
然則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卻是對那些掙紮在底層,每日精打細算為三畝地所忙前忙後的鄉野村夫來說,並無任何關係。
倘若拜佛能夠有個好收成,那麽樸素且單純的村夫們並不介意膝前的三兩寸衣縷,磕一兩個響頭。
不過樸素單純卻不是愚昧無知,況且這世間或許也就這些樸素的村夫們最深明世間可沒有一個叫不勞而獲的道理。
況且雲州乃是劍閣一家獨大之地,又怎會容忍靈山的布道僧人在城中四處蹦噠。
所以,今天雲州城外的某個小村落中,牽著兒子的俏寡婦才是早早提著去了城內破費買來的刀頭肉,去祭祀自家莊稼地邊的土地廟,而不是買上香紙去哪個朱牆寺廟裏拜佛。
提著刀頭肉的乃是城外靠近群山不知深這一片的,一位有名的寡婦,寡婦劉氏前些年喪了夫,雖依然風韻猶存,卻沒有再尋個男人改嫁,而是自己一個人拉扯著那個六歲大的兒子。
鄉野多刁民,不過那些坊間話本小說中紈絝惡霸欺男霸女調戲俏寡婦的的狗血戲碼並未上演,雲州將軍府治下的州城內百姓安居樂業,鮮有匪盜之徒,乃是一片祥和之態。
況且城外群山中尚還有一群好管不鳴事的入世劍仙遊走,便自然再難生什麽事端。
因此,這些年雖然過得辛苦,不過憑著地裏種的莊家與她的勤勉也還算過得去,攢了些許餘錢送了兒子去城裏的私塾讀書識字。
劉氏覺得,自己苦點倒沒什麽,隻要兒子今後能夠過得舒坦,做娘的也就圓滿了,不求他有什麽大的出息,隻教不辜負了那個為了這個家便早早的撒手人寰的孩子他爹便好。
劉氏依例帶著兒子自那些向四處發散的鄉野小徑,來到了離著自家院子不遠外的那塊前些日子剛剛春種不久的莊家地邊。
田埂上隨著一月前的幾場春雨,此刻早已潤滿了生機,樸素的野草未名花攜著夾雜一絲被陽光照射而蒸騰的泥土芬芳,拂過劉氏樸素的略顯黝黑的麵頰。
尚不及腰的稚童一路蹦跳著,頑皮的踩著路邊的野菊花,追著三兩隻剛剛破繭有些跌跌撞撞的蝴蝶,一麵咯咯笑著,一麵嫩聲稚氣的催促著尋著尾風的娘親。
劉氏來到田埂間搭得極為簡易的土地廟前,擺好了刀頭,點燃一柱香插好,有些無奈的揪著兒子的耳朵,來到土地廟前跪好。
劉氏雙手合十,虔誠無比的為生者祈福,為亡魂悼念。
而一旁被迫跪拜的男童卻有些興致缺缺的半眯著眼,目光隨一隻花蝴蝶飛到了天邊雲端。
男童看著天邊翻騰的白雲,有些出神,正思量著那隻不知飛哪兒去了的花蝴蝶,卻驟然間瞧見雲裏突然蹦出一個人影來。
“娘親,娘親,快看,天上有個神仙!”
男孩興奮的一麵大喊,一麵搖著劉氏的手臂。
劉氏睜開眼睛,順著兒子的呼聲而去,仰頭便遙遙望見了天空逐漸化點的幾個黑影,隨即她看著天邊逐漸消失在那座叫青坪山的影子裏的黑點,揉著男童的頭發,難掩臉上敬畏之情的俏寡婦和聲的對自家兒子說道:“那是守護咱們雲州的大劍仙……”
男童聽著母親借勢又開始的教誨,再次遊神於天外……
……
綿綿春雨澆灌過後,山間到處是剛冒頭的綠意,雲州內外終日不再積雪,山間枯木又逢春,春風煦和,拂麵如薰。嚴冬倉促離去卻尚殘留著的凜冽,在一個個放晴日子裏漸掩漸消,柔情芬芳飄散整個山間林海,蛛絲網織,見生機一片勃勃。
深山裏的一條野徑盡頭,離著下一個鄉鎮不遠的官道岔口,一座歇腳客棧迎風招展的酒望映入了自群山不知深中而來,去往青坪山的兩名劍閣弟子眼中,過了岔口,在有兩裏路便能看見那座低矮的山坪。
沒有禦劍而行,隻是閑庭信步的劍癡吳生沉默的跟在江元身後,而皺著眉頭,有些無奈的江元此刻正想著該找個什麽樣的借口去尋個偏僻靜謐,無人打擾的地方破鏡。
野徑的亂石不再硌腳,寬闊平坦的官道旁,簌簌作響的酒望打破了江元的沉思。
隨即他搖了搖頭,轉首看了看吳生那張麵無表情,無欲無求般的臉,心中想著船到橋頭自然直,索性便不再下意識的故意遮遮掩掩。
“怎麽了?”
吳生見他盯著自己表情莫明,眉頭微不可查的輕輕一挑,問道。
“哦,沒事,我們先去前邊客棧休息片刻,再上路如何?”
江元打了個哈哈,指著不遠處招展的酒旗道。
“好。”吳生早就注意到了不遠處的客棧,下山次數並不多的他常常從山裏的外門師弟口中,聽聞那些比枯木逢春劍法還要拗口的菜名,在負劍峰膳食堂養叼了嘴的他,有些好奇俗世裏的吃食究竟是個什麽滋味。
於是麵無表情的點了點頭,依舊惜字如金,不過吳生那雙眼眸裏不知是否是江元的錯覺,他總覺得自己看到了與當日魚龍舞一劍時相同的情緒。
進了客棧,尋了一處空桌,江元極為熟稔的四處打量了一番,仿佛從前隨老和尚四處遊曆的經曆依舊曆曆在目。
江元喚來店小二,點了幾個正適合這時節吃的小菜,隨後要了一壺百濁釀。
在三佛寺中度過的幾個漫長冬日裏,便就屬它最暖人心,令江元時刻掛懷。
便如他所料的一般,吳生師兄雖然第一杯酒下肚時皺緊了眉頭,不過直到幾盤小菜吃盡,他手中的酒盞也沒有停下來過。
百濁釀不是什麽名貴佳釀,卻格外有種讓人無法釋懷的著魔滋味,百濁釀,五味雜糧,濃烈蓋過了醇香,便隻剩喉間的火辣辣化作綿長煙火,揉進胃裏,餘味悠長難散。
吃飽喝足後,乾坤袋中又提了兩罐的吳生便有些意猶未盡的同江元離了客棧上了官道。
客棧二樓的一扇敞開的窗戶裏,帶著豬頭麵具,一直“注視”著樓下那位身穿青白劍袍年輕師侄的青衣身影,目送江元離開,麵具下的嘴角微微上揚,不知是在高興得意什麽……
“道友,拚個桌如何?”
不再青衣感知之中,不知何時來到樓上,一襲灰藍袍子,撚著頜下一抹山羊胡須的老者,似笑非笑的看著青衣道。
“白先生請自便。”青衣扶手做請,上境顯聖、神通、衍法,處在上境神通的青衣並未對麵前神不知鬼不覺便來到自己身前,而自己卻無一絲察覺的老者露出任何忌憚之色,不過即便有些意外,也沒人能夠看得到麵具之下藏著什麽表情。
“白先生有事請教?”
青衣古井無波的聲音在老者耳邊響起。
“請教不敢,不過你們七界山之人做事總是如此肆無忌憚,倒叫老夫夾在兩頭不好做人……”
老者露出無比幽怨之色,伸手拿起一隻倒扣的瓷碗,滿上了一碗百濁釀。
“你此番偷偷越過界壁,逾線了。”老者一口飲盡碗裏的酒,渾然不介意的再斟滿一碗。
似乎早就料到老者會有此一說,青衣猶豫片刻,像是有些不忍,伸手把不知從哪裏夾來的一顆黑色棋子攥在手中,想起師兄的叮囑,青衣最終還是將棋子扔到了老者麵前空空的酒碗裏。
“一子換一諾,如何?”
老者看著碗裏的棋子眯了眯眼睛,隨即態度一變,熟稔的讓自己笑得和善起來,隨即道:“哈哈哈,好說,好說。”
“老夫也不是那種吃人嘴軟,拿人手短的人。”說著老者從懷裏摸出一枚記錄水晶,推到青衣麵前。
“七界山的護短是出了名的,老夫能夠理解,不過還請隱晦些,唉,卜算子這老神棍不愧是……想必這也都在他的意料之中吧?”
收手突然微微一頓,似乎驟然間醒悟了些什麽的老者,想到七界山中那足不出戶便算盡人心的老神棍,隻覺手中這枚棋子似乎又沒有了原本意料之中的那般好了,於是歎了口氣,臉上盡是無奈。
不等青衣回話,老者便卷走了一桌的酒氣,隻剩那隻殘留著香醇,氤氳著空氣的一隻瓷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