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知來自何方,後不見去往何處。


    人之手發力,能夠推搖抓打。


    人的腳發力,可以行走四方。


    何以為力?


    古人雲力從心生。


    真的是如此嗎?


    我們帶著這個問題,先來看看人體之外的這個世界。


    生活中處處能見的力,就是我們現在稱之為重力的東西。


    當年,大牛認為重力來源於我們腳下的萬有引力。而後被事實證明,這說法是有缺陷的。


    不能解釋清楚力的源頭,就不能真正明白了解力的本質。


    星球之間的向心力究竟從何而來?


    學習了李師的道,你們現在也理解了重力的來源。


    萬有引力不是由內而外的吸引之力。


    因為由內而外的引力,並不能吸住萬物。


    磁場力所吸附的也就是鐵與磁。


    氣不會被磁力所吸。


    水不會被磁力所吸。


    銅不會被磁力所吸。


    銀不會被磁力所吸。


    金也不會被磁力所吸。


    所以把一個普通的石頭,放在磁場力範圍中,它不會被磁化。哪怕這樣呆上萬年,也不會被磁場力所吸引。


    哪怕換成電磁場力,也是一樣的效果。


    因為電磁場力所吸引的東西,是帶有異向電荷的物體。


    地麵上的一切物體,都是帶有同種電荷的物體嗎?


    顯然,並不是。所以電磁場力也不能吸起地麵的普通石頭。


    從理論上否定了來自星球內部的吸引之力。


    我們再從現實中去感受重力之重。


    鐵球落下是極速的,但它不會因此被吸附於地麵。


    棉絮落下是緩慢的,它也不會因此被吸附於地麵。


    紙屑、灰塵落到地麵,受微風拂過,又會隨風而動。


    這就是物體受到的重力。


    祂不是吸力,而是壓力。


    物體不會像受到吸力那樣,被吸附捕捉之後,就難以移動。


    質量越輕的物體,是越難脫離吸附之力的。


    現實中恰恰相反,質量越重的物體,越難移動,越難脫離。


    更勿論那被電擊所吸引的情況了,普通之人被電場吸引過去後,被電到完全不能自主。


    這才是吸引力的真實體現。


    所以現實也證明了,我們所感受到的力是源於天上的至上而下之力,而不是源於地心的至下而上之力。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向心力。


    我們已經見識到了,各種星球大都是存在大氣層的。星球上大氣層中氣體密度的多與少,才是形成相應重力的根源。


    不同的星球上,我們所感應到的重力不同,就與此有關係。


    所以當一個物體的密度足夠小,達到比同位置氣體更小時,他就會因為受到高低壓力差產生的場強壓力排擠而被迫向上升高。


    當然,若是現實中,此時這物體所受到的力也是一個向上升的合力。所以,我們就能觀察到,物體的上升路徑並不是筆直的。


    再進一步來看,我們將氣體換成液體的話。


    這就如同不同密度的液體,可以產生不同的浮力。反過來看,這同時也證明了,不同密度的液體,可以產生不一樣的壓力。


    物體是有三態的。


    汽態、液態、固態。


    這是我們公認的常識。


    透明的水常常在三態之間不斷循環轉換。


    魚可以在水中自由自在地生活,但卻不能在陸地上空氣中存活。


    這是魚沒有手腳,不能捕食的原因嗎?


    我們都知道,當然不是那樣。


    魚不能在岸上生存,主要是由於魚的呼吸係統與生理係統也難以一下就適應差異過大的壓強的緣故。


    看他們在岸上大口呼吸的模樣,像不像人在高原缺氧時大口喘氣的情形呢?


    深海魚很少跑到淺海區,因為壓強差可能會導致其死亡。


    人從高壓的平地,跑到低壓的高地上,也可能因為不能適應而產生高原反應。


    古之愚昧者,以為這是神之力的表現。


    而當大道通明,研究明白,再有了定義,賦予名稱之後,這些神秘也就變成了坦途。


    道理明晰之後,可以在處處通用。


    帶電作業,人可以從低電壓區,安全地達到高電壓區。


    飛機升降,通過不斷盤旋,可以減緩人產生強烈高原反應。


    人們從一個星球到達另一個星球,為何不是直接降落,而需要先在太空中建立個緩衝區,通過一個過渡期來適應一段時間呢?


    也是這個道理啊。


    我們炎族這麽強大的軀體,都會有內髒破裂、骨骼碎裂的危險,何況於其他的族群之人。


    在不同壓強的場合中生存,一蹴而就很容易導致強烈的高低差壓強反應。要麽膨脹而爆裂,要麽擠壓而成團。這些都是極為危險的操作。”


    “師父,所以我們能在三態中生存,也是根據這個道理嗎?”


    “嗯,基因變異藥劑的發明改變了世界。


    在我們原來的母星上,不同族群想要在三態中自由生存,是極為困難的事情。


    能夠在天空中翱翔,我們把他們通稱為鳥類。能夠在海水中暢遊,我們把他們通稱為魚類。能夠在地底中穿行,我們把他們通稱為虯類。而能夠在地表中行走,我們把他們通稱為獸類。


    在自然學科中,還劃分了更多的細類,我不一一細數了。


    那時候,不同種類的族群,在不同壓強的狀態下生存繁衍。所謂物競天擇,為了適應環境,演變出了形態各異的生物。


    其中有些生物還能夠靠自身進化而在物質兩態、甚至三態中切換生存模式,其生存力可謂強悍之極。


    但這種靠自身體質和後代繁衍來產生基因突變的調節進化模式現在都落伍了。有了變異藥劑,現在已經是我們異能族群的天下。


    從走獸大類中脫穎而出的人族,已經像神話故事中那樣,產生了相當多在適合在物質三態中生存的族群。我們炎族,就是其中之一。”


    “其實,物質三態的這說法並不嚴謹。”陳閑在一旁說道,“大道理論中,物質的本質是相同的,而蘊涵的能量是不同的。


    從根本上來說,我們可以將一切的物質兩態稱為能量兩態。但通常認知中,物質這個名稱,用得更為多些。


    所以我們在平時討論李師的大道道義,基於此而定義的陽態、陰態,通常指就是現實中常出現的物質兩態。


    物質兩態我們現在在研究學問時,也分別稱之為低能態和高能態。低能態會通過吸儲能量向高能態變遷,高能態則正好相反。


    液態是介於物質兩態之中的存在,屬於一種相對穩定的形態。


    在這能量變遷過程之中,其實還可以根據物質的相對穩定性,進一步劃分更多的階層。就如同遠古生物繁衍而自行劃分成不同族群存在。”


    “陳師,我們人類現在既然可以在不同能態中生存,那是不是也可以不需要星艦而獨自在太空中生存?”


    “理論上來說,這想法是可能的。但據我了解,除了神話故事中,似乎還沒有人做到。”


    “我能做到。”陳曉曉不服氣道。


    “理論上來說,不僅你能在太空中生存,炎族也能在太空中生存。


    炎族是最接近於光的種族。而光是在宇宙磁力海中,最為常見的能量形態。


    太空並不空。我們知道,太空中有光,有磁,有星辰,有各種能量。


    遠古時期的人們將我們現在所定義的磁力海稱之為太空。


    但我們現在已知道,天空之外,有太空。太空之外,是外太空。


    在現實中,複雜的太空環境條件下,不依靠星艦,人是很難獨自存活下去的。


    我們知道,太空中物體是處於失重狀況的。


    為什麽太空中會產生失重呢?


    失重,就是物體受到的力達到某個平衡點而產生的懸浮現象。


    我們做液體浮力實驗時,不同密度的物體,會有漂浮,會有懸浮,還會沉底。


    所以失重,是因為物體的密度剛好在太空中達到了相對受力平衡。


    失重現象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見。當受到的上浮力等於受到的大氣壓力時,就會有失重。


    平時乘電梯時,或高空中自由落體時,也會產生相對失重。


    另外還有令人感到驚奇的磁懸浮現象,也是如此。


    所以,要想在太空失重狀態下生存,除了要適應太空的壓強之外,還需要不斷補充自身所消耗的能量。


    太空中最為常見的能量就是光能與磁能。理論上來說,能夠直接吸收二者,轉化為自己的補充能量,就可以在太空中存活。


    但是,哪怕是強大的變異者,在太空中也很難達到其吸收的轉換能量能抵得上其所消耗的轉換能量。畢竟空態中的能量與固態中的能量相比,差異實在過大。


    這就是我說的,為什麽現實很難做到的原因。”


    見陳師的答案令秦深與陳曉曉都陷入默然,瓊尼出聲問道:“從相對嚴謹的學說定義來看,重力是多個合力的最終體現。其起源來自於星球太空層中的場強力。目前科研認為這場強力主要是光電磁場場強力,這就是我們將其通稱為磁力海的緣由。


    場強像一張大網,把空氣網在其中,空氣被壓迫吸附在星球表麵。當形成空氣海後,氣流慢慢逐漸分層,輕者上升,濁者下層,逐漸形成了星球表麵的大氣層。


    大氣層的氣壓力與磁力海的磁流場強力形成重力合力,把我們和星球上的一切物體都送回了星球上。


    所以我們現在通常都說,大氣至上而下而形成的壓力才是我們被束縛回到地麵的主要原因。


    可是,這難以解釋為何星係中會產生有序環繞旋轉的星球,為何星球會有衛星圍繞而不離去?”


    陳閑再開口答道:“磁力海的束縛,不僅是對星球表麵的氣體做功,也對其中的星球在做功。


    磁力海,會讓星球在其形成的磁場軌道中做規則運動。


    你們都知道恒定磁場中的環軌試驗現象,一個小小的相對守恒電磁場,就可以產生物體在其中環轉不休的神奇情形。


    磁場可產生於電場,電場也能產生磁場。


    二者互換之中,可以有熱,可以生光。


    這就是能量的轉換。


    磁力海來源於何方?就我們已知,其主要來源於恒星強大的光電磁場。


    烈陽星是一個巨大的磁力海之源。磁力海中,有無數個烈陽星這樣的恒星。


    所以為什麽所有的星球都能在磁力海中不斷漂浮的同時,還有相對固定的穩定距離呢?


    就是因為這些星球所受到的力也達到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平衡狀態。


    也就是說,現在的科研表明,太空中的恒星星係內磁力海,是一個相對存在少量稀薄氣體的真空環境,我把祂假設定義為能量空態。


    那麽從星球至太空,大致就是能量固態到能量空態的宏觀呈現。我們就能發現整個宇宙海可能是這樣一個層次構成。那就是,從固態壓強到液態壓強,到汽態壓強,到空態壓強。”


    瓊尼聞言也陷入了默然中。


    這時,秦無敵輕輕拍了拍秦深的背脊。


    “所以,現在明白了力來源於何方了嗎?


    力之源,在於高低或低高之能量轉換差,此乃天之道。執此為劍,橫掃無限。以此為盾,可擋一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甘苦紀年之大道參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成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成峯並收藏甘苦紀年之大道參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