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蕭塬與拓跋圭成功穩定住了城中的士卒,也對大周軍隊發起了反撲,不過終究是兩軍實力相差懸殊,周軍不僅擁有火器,又早有防備,雖然此次遼軍奮力反撲,給周軍製造了一定的傷亡,不過終究還是沒有擋住大周的攻勢,很快南京就被盛長林帶兵攻破,主將拓跋圭被擒,主帥蕭塬帶著殘餘兵力繼續朝北而去。
自此大遼的西京大同府,南京的析津府皆落在了大周的手中,遼國的南部門戶已經完全打開。
趙熠的鑾駕也從西京到了南京府城之內。
“哈哈哈~,此戰諸位將軍功不可沒,辛苦了,請滿飲此杯。”
南京城析津府內,趙熠端著手中的酒杯,對著下麵的將領笑著大聲說道,雖然沒有親臨第一現場,不過每戰之後,趙熠必定親自勞軍,因此在軍中還是收獲了很多將領士卒的好感。
“眼下這遼國的西京,南京皆落去我大周手中,不知大將軍這後麵如何安排……”一番酒足飯飽之後,趙熠看著盛長林問道。
“陛下,遼國的大門以完全打開,我軍自可長驅而入,臣認為可分三路,從西,北,東三個方向出發,最後三軍於遼國都城上京匯合。”
“將軍所言甚是,如今遼軍已經失了氣勢,就算是被強製召集起來,也毫無戰意,與我軍而言完全就是螳臂擋車,不自量力,臣等願為陛下將軍開路,一路直殺遼國都城上京而去。”
“好,那就全仰仗諸位將軍了,待此戰功成,朕定不吝嗇賞賜。”
“謝陛下,臣等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將軍所托。”
有了官家的承諾和盛長林的安排,大軍很快被分成了三路,一隊從西京大同府方向沿著遼國的白達旦部,北阻仆部朝著遼國上京而去,一路直接朝北出發,途徑大遼的烏古烈部,直逼遼國都城上京,剩餘一路由盛長林親自帶領,沿著南京方向一路向東,直朝遼國五京之一的中京而去。
“拓拔將軍難道還有什麽猶豫的不成,如果錯過了這次機會,將軍不僅在遼國沒有立足之地,就是我大周也不會在給予將軍這麽高的榮耀,如何取舍還請將軍早做決定才是。”
“我可以答應王爺的要求,勸降外麵的遼軍,不過王爺能不能在答應在下一個請求,隻要王爺能夠答應,此後我願為王爺和大周一效犬馬之勞。”
“哦,不知拓拔將軍還有什麽要求,盡管說來,隻要是本王做的到的,滿足將軍又有何妨,”聽到對方鬆口,盛長林也是立即說道。
“我需要王爺承諾,待攻破上京都城之後,放過我的女兒和外孫女,隻要王爺同意,拓拔圭這條命以後就是王爺的了。”
“這個自然,既然拓拔將軍都是我大周的人了,你的女兒和外孫女,自然也是我大周的子民,理應受到保護,不知你的女兒是~”長林很爽快的應承了下來,不過細想之後,又有所懷疑的問道。
“王爺,此時遼國上京皇城之中的寧貴人正是小女,”見盛長林問起,拓拔圭也沒有絲毫的隱瞞,畢竟小女的命還的需要眼前之人來保護,因此直接將小女拓拔烏雅的身份說了出來。
“哈哈哈,原來根子在這裏,我就說我皇的許諾已經足夠表示誠意,拓拔將軍依然不動心思,原來是愛女心切,我可以向將軍承諾,遼國的寧貴人或許不可留,不過拓拔將軍的女兒拓拔烏雅,本王一定保正她的安全。”
“有王爺這句話,我就放心了,我這就前去為王爺招降外麵的遼軍。”說完不等長林固話,就示意一直負責看守自己的周軍士卒,帶著自己出去了。
也不知拓拔圭是如果勸說的,反正一番操作之後,在西京與南京被俘的遼軍士卒大多願意歸順,一些不願意歸順或者繼續留在軍中的士卒,也盡數被長林安排離開了軍營,畢竟幾萬人的俘虜營,就是日常的守衛每日都要安排不少。
如此也算是騰開了人手,不過此時畢竟是關鍵時期,這些人雖然離開了軍營,免於被關押看管的結局,但也不能就此離開,而是被安排到了軍需處或者輜重營幫忙,待大戰真正結束之後,才能讓他們回歸原籍。
有了拓拔圭的加入,盛長林一路的行軍速度也是十分的訊捷,很快大軍就來到了大定府,遼國的中京所在之地。
穀且“元帥,識時務者為俊傑,眼下之局勢,已經回天無力,又何必苦苦支撐,枉顧了我遼軍將士們的性命。”
“賣國求榮之人,有何顏麵來我麵前犬吠,盡管讓你的主子領兵前來就是,就算死我蕭塬也決不會投降的。”看著城下昔日的同袍,蕭塬憤怒不已的喊道,這遠比丟失一座城池,給他帶來的恥辱還要強烈。說完之後不待退下城樓,就一口心血噴灑而出。顯然是急火攻心之症。
見勸說無效,拓拔圭隻能退回周軍大營,不過盛長林對此並沒有多少責備,反而是一番誇讚,不僅如此,還當著滿屋將領的麵說道,不消兩日中京城必破。
起先眾將領都不明所以,以為王爺是在激發將士們的士氣,也沒有多想,不過僅僅一日之後,大定府的城門就從裏邊主動打開,這時眾人才反應過來,自家王爺果真料事如神。
……
“沒有想到,本王與蕭元帥的第一次正式會麵,是以這樣的方式。”看著病榻之上,已經處於彌留之際的蕭塬,盛長林不由的有些感傷的說道。
“嗯~啊~,噗~,”聽到盛長林的話,病榻之上的蕭塬很是激動,緊接著又是一口老血噴出。
可能是回光返照,一口老血吐出以後,明顯感覺到對方臉上的氣色好了很多,看著盛長林的眼神,也變得十分的犀利,而不像剛剛的渙散表情。
“早知今日,在你執掌延州之時,就應該提前除了你,怕是也沒有遼國今日之禍吧”想到盛長林的名字出現在大遼朝堂之時,蕭塬正是鋒芒正盛之時,雖然覺得盛長林這人有些勇武,但當時並未將其放在心上,包括當時盛長林為大周製造出了震天雷與水泥兩大攻防器械。遼國上層要求派人刺殺盛長林,當時也依然沒有引起他的重視,如今想來,真是悔之晚矣。
“難道蕭帥覺得,遼國有今日之患,是我盛長林一人所為不成,若是如此,蕭帥那也太看的起我盛長林了。”
“天下自古以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隋之後,天下分裂已達百年之久,百姓們飽受戰亂之苦,天下歸一的想法怕是不僅我盛長林一人,這天下的黎民百姓,與我一樣心思的不下百萬之數,就是這軍中的士卒,怕也早就想放下刀兵,卸甲歸田,如此這般,一旦有正義之師崛起,天下黎民必定響應。”
“那憑什麽是你大周,而不能是我大遼”聽了盛長林的一統論,蕭塬還是不放棄的說道。
“哈哈哈~,蕭帥又何必逞這口舌之勇,別說是我大周,就是東邊剛剛崛起的大金,就算沒有我大周的介入,怕是他耶律洪基也不一定戰勝的了吧,”
“蕭帥不妨想想,自上次遼周之戰後,怕也有十多年時間了吧,我記的當時大周剛剛覆滅西夏,大周的軍隊都主要集中在西夏戰場,遼軍突然來襲,一時不察,還讓你們一時搶占了不少地方,當時的西夏與遼國相比,怕是要落後不少吧,不知十年時間過去了,蕭帥可了解過,現在的西夏百姓如何啊,”
盛長林也不與蕭塬爭執,而是不斷地敘述著這十年以來,大周的變化,從百姓的衣食住行到朝廷的士農工商全都講了一遍。
聽你盛長林的講述,怕是蕭塬也一時也找不到反駁的理由了吧,臉上的神情瞬間又變的暗淡了下來。
“諸國都在極力發展,改善民生的同時,大遼上層卻隻知安逸享樂,奢靡成風,這樣的朝堂他不亡,難道是我大周而亡嗎。”
聽到長林的正義之言,本來就已經不行的蕭塬又是一口鮮血吐出,看著盛長林眼露不甘的垂下了手。
“準備一副好的棺槨,著人送回上京去吧。”見狀盛長林也沒我也絲毫的興奮,而是叮囑之後,轉身離開了蕭塬的大帳。
()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
自此大遼的西京大同府,南京的析津府皆落在了大周的手中,遼國的南部門戶已經完全打開。
趙熠的鑾駕也從西京到了南京府城之內。
“哈哈哈~,此戰諸位將軍功不可沒,辛苦了,請滿飲此杯。”
南京城析津府內,趙熠端著手中的酒杯,對著下麵的將領笑著大聲說道,雖然沒有親臨第一現場,不過每戰之後,趙熠必定親自勞軍,因此在軍中還是收獲了很多將領士卒的好感。
“眼下這遼國的西京,南京皆落去我大周手中,不知大將軍這後麵如何安排……”一番酒足飯飽之後,趙熠看著盛長林問道。
“陛下,遼國的大門以完全打開,我軍自可長驅而入,臣認為可分三路,從西,北,東三個方向出發,最後三軍於遼國都城上京匯合。”
“將軍所言甚是,如今遼軍已經失了氣勢,就算是被強製召集起來,也毫無戰意,與我軍而言完全就是螳臂擋車,不自量力,臣等願為陛下將軍開路,一路直殺遼國都城上京而去。”
“好,那就全仰仗諸位將軍了,待此戰功成,朕定不吝嗇賞賜。”
“謝陛下,臣等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將軍所托。”
有了官家的承諾和盛長林的安排,大軍很快被分成了三路,一隊從西京大同府方向沿著遼國的白達旦部,北阻仆部朝著遼國上京而去,一路直接朝北出發,途徑大遼的烏古烈部,直逼遼國都城上京,剩餘一路由盛長林親自帶領,沿著南京方向一路向東,直朝遼國五京之一的中京而去。
“拓拔將軍難道還有什麽猶豫的不成,如果錯過了這次機會,將軍不僅在遼國沒有立足之地,就是我大周也不會在給予將軍這麽高的榮耀,如何取舍還請將軍早做決定才是。”
“我可以答應王爺的要求,勸降外麵的遼軍,不過王爺能不能在答應在下一個請求,隻要王爺能夠答應,此後我願為王爺和大周一效犬馬之勞。”
“哦,不知拓拔將軍還有什麽要求,盡管說來,隻要是本王做的到的,滿足將軍又有何妨,”聽到對方鬆口,盛長林也是立即說道。
“我需要王爺承諾,待攻破上京都城之後,放過我的女兒和外孫女,隻要王爺同意,拓拔圭這條命以後就是王爺的了。”
“這個自然,既然拓拔將軍都是我大周的人了,你的女兒和外孫女,自然也是我大周的子民,理應受到保護,不知你的女兒是~”長林很爽快的應承了下來,不過細想之後,又有所懷疑的問道。
“王爺,此時遼國上京皇城之中的寧貴人正是小女,”見盛長林問起,拓拔圭也沒有絲毫的隱瞞,畢竟小女的命還的需要眼前之人來保護,因此直接將小女拓拔烏雅的身份說了出來。
“哈哈哈,原來根子在這裏,我就說我皇的許諾已經足夠表示誠意,拓拔將軍依然不動心思,原來是愛女心切,我可以向將軍承諾,遼國的寧貴人或許不可留,不過拓拔將軍的女兒拓拔烏雅,本王一定保正她的安全。”
“有王爺這句話,我就放心了,我這就前去為王爺招降外麵的遼軍。”說完不等長林固話,就示意一直負責看守自己的周軍士卒,帶著自己出去了。
也不知拓拔圭是如果勸說的,反正一番操作之後,在西京與南京被俘的遼軍士卒大多願意歸順,一些不願意歸順或者繼續留在軍中的士卒,也盡數被長林安排離開了軍營,畢竟幾萬人的俘虜營,就是日常的守衛每日都要安排不少。
如此也算是騰開了人手,不過此時畢竟是關鍵時期,這些人雖然離開了軍營,免於被關押看管的結局,但也不能就此離開,而是被安排到了軍需處或者輜重營幫忙,待大戰真正結束之後,才能讓他們回歸原籍。
有了拓拔圭的加入,盛長林一路的行軍速度也是十分的訊捷,很快大軍就來到了大定府,遼國的中京所在之地。
穀且“元帥,識時務者為俊傑,眼下之局勢,已經回天無力,又何必苦苦支撐,枉顧了我遼軍將士們的性命。”
“賣國求榮之人,有何顏麵來我麵前犬吠,盡管讓你的主子領兵前來就是,就算死我蕭塬也決不會投降的。”看著城下昔日的同袍,蕭塬憤怒不已的喊道,這遠比丟失一座城池,給他帶來的恥辱還要強烈。說完之後不待退下城樓,就一口心血噴灑而出。顯然是急火攻心之症。
見勸說無效,拓拔圭隻能退回周軍大營,不過盛長林對此並沒有多少責備,反而是一番誇讚,不僅如此,還當著滿屋將領的麵說道,不消兩日中京城必破。
起先眾將領都不明所以,以為王爺是在激發將士們的士氣,也沒有多想,不過僅僅一日之後,大定府的城門就從裏邊主動打開,這時眾人才反應過來,自家王爺果真料事如神。
……
“沒有想到,本王與蕭元帥的第一次正式會麵,是以這樣的方式。”看著病榻之上,已經處於彌留之際的蕭塬,盛長林不由的有些感傷的說道。
“嗯~啊~,噗~,”聽到盛長林的話,病榻之上的蕭塬很是激動,緊接著又是一口老血噴出。
可能是回光返照,一口老血吐出以後,明顯感覺到對方臉上的氣色好了很多,看著盛長林的眼神,也變得十分的犀利,而不像剛剛的渙散表情。
“早知今日,在你執掌延州之時,就應該提前除了你,怕是也沒有遼國今日之禍吧”想到盛長林的名字出現在大遼朝堂之時,蕭塬正是鋒芒正盛之時,雖然覺得盛長林這人有些勇武,但當時並未將其放在心上,包括當時盛長林為大周製造出了震天雷與水泥兩大攻防器械。遼國上層要求派人刺殺盛長林,當時也依然沒有引起他的重視,如今想來,真是悔之晚矣。
“難道蕭帥覺得,遼國有今日之患,是我盛長林一人所為不成,若是如此,蕭帥那也太看的起我盛長林了。”
“天下自古以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隋之後,天下分裂已達百年之久,百姓們飽受戰亂之苦,天下歸一的想法怕是不僅我盛長林一人,這天下的黎民百姓,與我一樣心思的不下百萬之數,就是這軍中的士卒,怕也早就想放下刀兵,卸甲歸田,如此這般,一旦有正義之師崛起,天下黎民必定響應。”
“那憑什麽是你大周,而不能是我大遼”聽了盛長林的一統論,蕭塬還是不放棄的說道。
“哈哈哈~,蕭帥又何必逞這口舌之勇,別說是我大周,就是東邊剛剛崛起的大金,就算沒有我大周的介入,怕是他耶律洪基也不一定戰勝的了吧,”
“蕭帥不妨想想,自上次遼周之戰後,怕也有十多年時間了吧,我記的當時大周剛剛覆滅西夏,大周的軍隊都主要集中在西夏戰場,遼軍突然來襲,一時不察,還讓你們一時搶占了不少地方,當時的西夏與遼國相比,怕是要落後不少吧,不知十年時間過去了,蕭帥可了解過,現在的西夏百姓如何啊,”
盛長林也不與蕭塬爭執,而是不斷地敘述著這十年以來,大周的變化,從百姓的衣食住行到朝廷的士農工商全都講了一遍。
聽你盛長林的講述,怕是蕭塬也一時也找不到反駁的理由了吧,臉上的神情瞬間又變的暗淡了下來。
“諸國都在極力發展,改善民生的同時,大遼上層卻隻知安逸享樂,奢靡成風,這樣的朝堂他不亡,難道是我大周而亡嗎。”
聽到長林的正義之言,本來就已經不行的蕭塬又是一口鮮血吐出,看著盛長林眼露不甘的垂下了手。
“準備一副好的棺槨,著人送回上京去吧。”見狀盛長林也沒我也絲毫的興奮,而是叮囑之後,轉身離開了蕭塬的大帳。
()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