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聖旨以退為進,她原本隻想得到一個獨立的空間,但現在卻得到了意料之外的東西。她了解自己的父親,也分析過當前的情況,不論是她父親的個性還是當前不能讓雪千夜走上前台時機,安撫雪千夜的賞賜都不會直接留給雪千夜,而是會給她。


    以她為餌釣住雪千夜,這才是她父皇想看到的。他並不是真心希望雪千夜能成為一方強臣,隻是暫時需要他的才能。這樣一來,無論賞賜什麽,落到她身上就是必然。


    而她正是需要一個積累力量的機會。


    雲唐第一智者嗎,我會做到。


    幾乎同一時間,學海內,學主清修的靜室內,雪千夜正與學主對視而坐,學主親自為雪千夜倒了一杯茶。看到學主這個態度,雪千夜感覺今天這茶可能有些不好喝。


    倒不是擔心學主會害自己,而是這麽客氣通常意味著之後可能有大麻煩。嗯,當然,肯定不是動武或者武典的事情。


    事實上也確實如自己所想,並不是與武相關的事情,而文。儒學開始推廣天下後,學海本來應該高興,但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一些麻煩。那就是人變多了。


    沒錯!人多了也是麻煩。原本分散在各地的儒家學堂陸續有許多人想進入學海深造。當然,這種事情原本就有,也不今天才發生。關鍵在於,以前人少,這種進來深造的人都是通過各地的主事推薦優秀的學員。


    本來儒家隻有那麽些人,他們推薦起來也是那麽麻煩,但這一下子人變多,他們推薦起來就變成一個麻煩。因為舉薦的人隻有那麽幾個,而其他人也會因此不服。


    學主甚至開始擔心以後這種情況是不是會變成公然作弊,推薦一些不合格的學員入學海。雖然現在還沒發生,但學主想防範於未然。但他又不想放棄這些可能的優秀學員,本來之前可以讓下麵的人挑選。


    但現在人多了,他們挑不過,而增加人又擔心那些增加的人能力不足,又或者信不過。眼前他們甚至不可能公然拒絕這些人,不然馬上就可能傳出學海沽名釣譽的流言。


    學主正為這些事情頭痛,看到雪千夜回來親自讓弦主把他帶過來。畢竟這事是雪千夜起的頭,他應該有解決辦法。


    聽到雪千夜不禁有微妙的無語。嗯,無語。就這種小事?可仔細想想,好像又很正常。畢竟前世的科舉是唐代才出現,而且還不完善。在此之前人們選人才最好的辦法就是舉薦。


    其實上科舉裏的‘舉’字就是舉薦。


    因為除了這個辦法,上麵的人很少知道下麵的人誰有才,誰沒才。他又沒時間一個個去問,所以幹脆下麵的人推薦。而就算這個時代有了科舉這東西,各國也沒怎麽重視。大多做官還是用推薦。


    這麽一想,學主想不到考試這樣的模式好像也很正常。事實上科舉這東西用得好可以成為通道,用得不好就可能變成禁錮下層思想的毒藥。


    這一點看看明清時期就能明白。


    不,應該說自唐之後,那片土地上的人武德就一代不如一代。而這個世界,大多數人還是習慣的用推薦這種方法。所以無論是江湖還是朝堂,都有無數人為了一個名付出一生。


    要說的考試這東西其實算是一個極好的方法,但可惜的是,用它的人總是把它用在錯的地方。


    “人多了確實會亂,但你們完全可以設立名額嘛。每年從各個分區招收三名最優秀的弟子進入學海,將學海設立成儒家的最高聖地,讓所有心生憧憬。至於最優秀的弟子怎麽評定,可從德、文、武三方入手舉行測試。如此,一來可服眾人之心,二來可為學海補充最傑出的學員。”想了想,雪千夜述說著自己的方法。


    其實辦法也很簡單,就是一種另類的科舉製。隻不過是用在儒家內,而且除了文武之外,還需要考慮德。德在這個時代更多的說是品質,而不是後世人們口中的道德。


    “測試?”


    “就如此前,我贏了其他三門方可參與潛龍大會。”


    “如此一來若德行不夠,恐會讓其他各部爭相為先,甚至鼓勵他們好勇鬥狠。”學主首先想到了這個辦法的問題。


    “所以我才言須德才兼備方可。”


    “德才兼備,何其難也。”


    “若於數十人中選出一人自然是難上加難,若於萬人選出數十人則易於行之。未來儒家之數何止十萬?學海立頂於點,自然是學德兼優方才可取之。”


    聽到雪千夜的話,學主思考片刻,覺得好像也是。人數多的好處在於,有更多的選擇。一百人不好找這種人,一萬人裏肯定能找到那麽幾個。


    十萬呢?


    “定條行規,此舉倒是有些法家的影子。”想到這裏,學主不禁笑道。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更不用說,法儒從來都不是對立。君子以儒正心,小人以法製行,如此,則國定,而民勉之。”


    雖然許多人覺得儒法是對立的學說,但自己從沒這麽認為。相反,兩邊想到補充才能讓各自的學說更加圓滿。


    聽到這裏,學主先是一愣,隨之盯著雪千夜看了許久。直到雪千夜感覺有些不對,拿著茶杯掩飾自己的尷尬學主才收回目光。


    “唉!我老矣。”半響,學主長長的歎了一口氣。


    “學主何出此言?”雪千夜聽到這句話差點把茶噴出來。


    這是什麽跟什麽?


    “先祖曾言:三人行必有我師。而我剛才卻固執於儒法之爭,儒之道本就是萬川歸海,倒是我落了下乘。”學主平靜的承認著自己的過失與私心。


    光是這一點就相當難得,尤其是他本人還是一位頂級高手。


    “對了,還有一點。學主,你現在最好去向皇帝要一塊地,這塊地的麵積要足夠大,同時在城外。那將是學海新的院區。學海畢竟是為一心求學之人而存在,如果像現在這樣身處城內,其中弟子難免被神都的繁華所吸引,從而無心求學。”雪千夜適時的說出自己的建議。


    移到城外雖然可能會失去皇城的優勢,但同時也能暫時避開朝中的事情,對內可正心,對外可示自己無爭鬥之意。


    “嗯,你考慮得周全。雖說學而優則士,士而優則學。但外物難免影響人心。否則孟母也不會三遷家居。隻是如此浩大的工程,非數月之功可全啊。”


    “學主,這種事情可以找墨家。他們是專業人士,讓他們幫助學海建立新的院區,對他們來說並不困難吧。”


    “確實不困難,但墨家為什麽要幫我們?”


    學主當然知道雪千夜跟墨家的關係不錯,那也隻是他個人,並不代表著墨家與學海的關係也不錯。此前他們兩家雖然算不上仇人,但也競爭關係。


    “唉!學主啊,這就是你想不開了,不是嗎。你看,我剛剛跟你說的這些,不是同樣能用在墨家身上嗎。用我剛剛跟你說的這些策略換成墨家幫學海建新院,墨家沒有拒絕的理由啊。”聽到這裏,雪千夜不禁感歎著學主的憨厚。


    學主並不是不聰明,否則之前也不會聽清楚自己的暗示然後行動。隻是他跟自己不同,不喜歡玩這些手段而已。


    “一策兩現,好小子,你這是空手套白狼啊。”


    “是傳遞知識。”


    “神都四周土地早已被權貴占盡,土地之事,皇帝未必鬆口。”學主再度說出一個難題。


    在這個時代土地非常金貴,尤其是神都附近的土地。學海要搬到城外,自然需要一大片土地,而這片土地不可能從世家手裏拿,那就隻有皇帝自己出。


    雖然這位皇帝不那麽在意錢的事情,但一下子要這麽大開口,皇帝也會肉痛。就算他們在合作,他也不一定會同意。


    麵對學主的問題,雪千夜早已想好對策。


    “不,皇帝會鬆口。此前我丟失學主武典,若不罰雪千夜,不足以服眾人之心。我在此請學主罰我麵壁思過一年。”


    “思過一年……,你又打算離開了?”聽到這裏的瞬間,學主已經明白雪千夜想做什麽。


    麵壁是假,想偷偷離開去外麵浪才是真的。


    “嗯,答應了別人的事情,總要有始有終才是。隻要學主向皇帝透露此事,他一定會勸學主從輕發落。此時學主趁機提出條件,他一定會鬆口。”雪千夜微微一笑,說道。


    嗯,一定會鬆口。不出意外,曌兒那邊應該會用我來給自己的父皇一些壓力。那麽發生了那樣的事情,皇帝為了收我之心,肯定會曌兒來跟我親近,拉關係。


    若我在此時被學主罰站閉關,曌兒就見不到我。一年的時間,以皇帝多疑的個性肯定會擔心我會變心。所以,唯一的可能是讓學主鬆口。不是為了我,而為了給曌兒創造機會。


    於皇帝而言,相當於用這片土地換了學主的武典。他雖然可能會心痛,但卻也不會太在意。尤其是學主此舉可以說是主動讓步。皇帝在意是權,而不是錢。嗯,這一點跟某個喜歡修仙的家夥不一樣。


    瞬間,雪千夜心中閃過對皇帝的判斷。


    “你這麽確信?”


    “確信。因為,他還想用我這個人,甚至是用學海的勢。不出意外,此消息一出,皇帝必會請學主入皇宮一敘。屆時便是機會。”雪千夜此刻的臉上浮現著十分的自信。


    “好吧。記住,不管你去什麽地方,學海的大門永遠為你大開。”


    “嗯,多謝學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武的女帝養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劍太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劍太初並收藏綜武的女帝養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