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感恩團
開局錯把李世民當大表哥 作者:煙雨織輕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最近,長安城又發生了一件令長安百姓自豪不已的事兒。
去年年底,東突厥被滅,東突厥的領地,被納入大唐版圖。
李世民聽從蘇先生的意見,並沒有遷徙東突厥的族眾。
而是派遣一批漢人去教導他們種地,建造房屋。
今年春日,就有武城村的積年老農,教導他們如何種植棉花,如何種植藥材還有其他農作物。
然後,秋天的時間,棉花還有各種藥材和農作物,都大獲豐收。
他們種植棉花的收益,要遠遠超過他們放牧所得。
賣掉棉花,手頭有錢了,就在自己的部落裏麵,就能買到糧食,還有其他的貨物。
雖然這些貨物的價格,幾乎是長安城裏價格的三倍。
但是他們對長安城中物價並不熟悉。
這些物品,是他們往年很難買的到的。
縱然能夠買的到,價格也比他們現在購買的價格,貴上好多倍。
現在,家家戶戶不但有了糧食,還有了其他的雜物,還有積蓄。
現在,就算是冬天下再大的雪,他們也不用發愁沒有吃穿。
甚至現在大多數的牧民,家裏都用上了鐵皮爐和無煙煤。
到了冬天,他們再也不用發愁取暖的事情了。
而秋收之後,大唐的官員,又交給他們如何建造房子。
以前他們住的都是氈房,後世叫做蒙古包。
蒙古包空間小,冬冷夏熱。
下大雨的時候,裏麵十分潮濕。
他們並不是不羨慕中原的房子。
但是以往的時候,他們需要經常搬家。
一個地方的牧草被吃光了,他們就要搬家,到下一片牧草旺盛的地方去遊牧。
氈房使用簡便,搬家十分方便,這才是他們住氈房最大的原因。
現在,他們條件好了,並不需要放牧了。
有一些去過大唐,見識過大唐房子的牧民,在唐人的幫助之下,開始修建房子。
目前,第一批修建房子的牧民,已經住進了漂亮敞亮的大房子裏麵。
他們家裏,每天都有牧民來觀看。
對這樣漂亮,空間又大,又冬暖夏涼的房子,他們也覺得很好。
準備等來年就修建這樣的房子。
現在,大唐的商人也多了起來。
大唐的商人帶來牧民生活的必需品,收走他們種植的棉花、藥材,還有牛羊和毛皮。
有商人,這些商人就需要衣食住行。
東突厥的一些頭腦靈活的牧民,開始開飯館、旅店。
總之,隨著商人的入駐,這裏一下子變的熱鬧和繁華起來。
雖然僅僅隻是一年的時間,然而卻是讓幾乎所有牧民,都感覺像是過了一個時代。
他們的日子越來越好,可以預見的,將來隻會更好。
往年的時候,這些牧民的日子可不太平。
一旦遭遇暴風雪,或者是牧草大麵積枯萎的時候,他們就麵臨著缺少食物的死亡威脅。
這時候,草原的男人,就隻能騎上馬,拿起刀槍,出去掠奪。
而這一去,就未必能夠回的來。
幾乎隔幾年,他們都要經曆一次這樣的生死離別。
以往大家都是這麽過的,都不覺得有什麽不好。
但是現在,唐人來了,教會他們種植莊稼。
他們的日子過的比以前更好了,不用再為吃喝發愁。
再也不用他們冒著死亡的危險出去搶奪。
牧民爭強好鬥,他們其實隻是為了要填飽肚子。
如果不用生死拚殺就能填飽肚子,誰又願意過刀口添血的日子呢?
當他們聽說,他們之所以能夠過上這樣的好日子,都是因為蘇先生的一句話。
他們不由將蘇先生敬重為草原上的神靈。
他們組織起一些牧民,由這些牧民代表他們,帶了一大批的牛羊,準備前往長安,答謝蘇先生對他們的再造之恩。
而大唐官員得知這一消息之後,也十分高興。
這就是他們的政績啊。
以往都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但是現在呢?
他們才剛剛統治了這片土地一年的時間,就讓這片土地的牧民,對大唐感恩戴德。
這就是他們教化的功勞啊!
於是,這些官員,主動將這件事情上報朝廷。
李世民和朝中大臣們聽到這個消息,也是十分興奮。
他們開始在民間宣揚這件事情。
長安城的百姓得知這件消息之後,無不奔走相告,一種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吐蕃統治者,讓牧民從人活成鬼。
而大唐,則讓他們從鬼活成了人。
這就是我泱泱大唐的教化之功啊!
便在近日,這些草原牧民的感恩團,馬上就要到長安了。
這些牧民,是來感恩蘇長生的。
而蘇長生,竟然是最後一個知道這個消息的人。
原來早在蘇長生還沒回長安之前,感恩團就已經出發了。
但是因為他們還趕了一大群的牛羊,在路上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因此,到現在還沒有到。
其實,這個感恩團在路上的花費,都要遠遠超出他們所帶的禮物價值。
隻不過這件事情的象征意義更大而已。
而蘇長生回到長安之後,禮部也沒在第一時間告訴蘇長生。
蘇長生反倒是最後才知道這件事情的人。
得知這件事情之後,蘇長生臉上,不由露出哭笑不得之色。
他出這個計謀,其實沒安好心。
這個計謀的核心,就是讓遊牧民族遊不起來。
那麽遊牧民族的戰鬥力,也將逐漸衰弱,最終淪落為耕種民族。
就像後世一樣,這片土地的百姓,生活也會越來越好。
並且蘇長生還有陸續的手段,會讓這些百姓,逐漸對大唐產生一種歸屬感。
到時候,草原就再也不會是中原的威脅了。
而現在,這些牧民,竟然會因為這種事情來感謝他。
這讓蘇長生,心裏有種十分荒謬的感覺。
不過,這件事情對普通的牧民來說,其實道真的是一件好事兒。
從此以後,他們再也不用一直遊牧,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
這是兩利的事情。
因此,感恩團前來感恩,他倒是不會覺得虧心。
隻不過,在他看來,這種方式,隻不過是形式主義罷了。
對這種事情,蘇長生向來不怎麽感興趣。
反倒是武城村的村民,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各個歡呼雀躍,十分高興,開始忙碌著做接待工作。
去年年底,東突厥被滅,東突厥的領地,被納入大唐版圖。
李世民聽從蘇先生的意見,並沒有遷徙東突厥的族眾。
而是派遣一批漢人去教導他們種地,建造房屋。
今年春日,就有武城村的積年老農,教導他們如何種植棉花,如何種植藥材還有其他農作物。
然後,秋天的時間,棉花還有各種藥材和農作物,都大獲豐收。
他們種植棉花的收益,要遠遠超過他們放牧所得。
賣掉棉花,手頭有錢了,就在自己的部落裏麵,就能買到糧食,還有其他的貨物。
雖然這些貨物的價格,幾乎是長安城裏價格的三倍。
但是他們對長安城中物價並不熟悉。
這些物品,是他們往年很難買的到的。
縱然能夠買的到,價格也比他們現在購買的價格,貴上好多倍。
現在,家家戶戶不但有了糧食,還有了其他的雜物,還有積蓄。
現在,就算是冬天下再大的雪,他們也不用發愁沒有吃穿。
甚至現在大多數的牧民,家裏都用上了鐵皮爐和無煙煤。
到了冬天,他們再也不用發愁取暖的事情了。
而秋收之後,大唐的官員,又交給他們如何建造房子。
以前他們住的都是氈房,後世叫做蒙古包。
蒙古包空間小,冬冷夏熱。
下大雨的時候,裏麵十分潮濕。
他們並不是不羨慕中原的房子。
但是以往的時候,他們需要經常搬家。
一個地方的牧草被吃光了,他們就要搬家,到下一片牧草旺盛的地方去遊牧。
氈房使用簡便,搬家十分方便,這才是他們住氈房最大的原因。
現在,他們條件好了,並不需要放牧了。
有一些去過大唐,見識過大唐房子的牧民,在唐人的幫助之下,開始修建房子。
目前,第一批修建房子的牧民,已經住進了漂亮敞亮的大房子裏麵。
他們家裏,每天都有牧民來觀看。
對這樣漂亮,空間又大,又冬暖夏涼的房子,他們也覺得很好。
準備等來年就修建這樣的房子。
現在,大唐的商人也多了起來。
大唐的商人帶來牧民生活的必需品,收走他們種植的棉花、藥材,還有牛羊和毛皮。
有商人,這些商人就需要衣食住行。
東突厥的一些頭腦靈活的牧民,開始開飯館、旅店。
總之,隨著商人的入駐,這裏一下子變的熱鬧和繁華起來。
雖然僅僅隻是一年的時間,然而卻是讓幾乎所有牧民,都感覺像是過了一個時代。
他們的日子越來越好,可以預見的,將來隻會更好。
往年的時候,這些牧民的日子可不太平。
一旦遭遇暴風雪,或者是牧草大麵積枯萎的時候,他們就麵臨著缺少食物的死亡威脅。
這時候,草原的男人,就隻能騎上馬,拿起刀槍,出去掠奪。
而這一去,就未必能夠回的來。
幾乎隔幾年,他們都要經曆一次這樣的生死離別。
以往大家都是這麽過的,都不覺得有什麽不好。
但是現在,唐人來了,教會他們種植莊稼。
他們的日子過的比以前更好了,不用再為吃喝發愁。
再也不用他們冒著死亡的危險出去搶奪。
牧民爭強好鬥,他們其實隻是為了要填飽肚子。
如果不用生死拚殺就能填飽肚子,誰又願意過刀口添血的日子呢?
當他們聽說,他們之所以能夠過上這樣的好日子,都是因為蘇先生的一句話。
他們不由將蘇先生敬重為草原上的神靈。
他們組織起一些牧民,由這些牧民代表他們,帶了一大批的牛羊,準備前往長安,答謝蘇先生對他們的再造之恩。
而大唐官員得知這一消息之後,也十分高興。
這就是他們的政績啊。
以往都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但是現在呢?
他們才剛剛統治了這片土地一年的時間,就讓這片土地的牧民,對大唐感恩戴德。
這就是他們教化的功勞啊!
於是,這些官員,主動將這件事情上報朝廷。
李世民和朝中大臣們聽到這個消息,也是十分興奮。
他們開始在民間宣揚這件事情。
長安城的百姓得知這件消息之後,無不奔走相告,一種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吐蕃統治者,讓牧民從人活成鬼。
而大唐,則讓他們從鬼活成了人。
這就是我泱泱大唐的教化之功啊!
便在近日,這些草原牧民的感恩團,馬上就要到長安了。
這些牧民,是來感恩蘇長生的。
而蘇長生,竟然是最後一個知道這個消息的人。
原來早在蘇長生還沒回長安之前,感恩團就已經出發了。
但是因為他們還趕了一大群的牛羊,在路上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因此,到現在還沒有到。
其實,這個感恩團在路上的花費,都要遠遠超出他們所帶的禮物價值。
隻不過這件事情的象征意義更大而已。
而蘇長生回到長安之後,禮部也沒在第一時間告訴蘇長生。
蘇長生反倒是最後才知道這件事情的人。
得知這件事情之後,蘇長生臉上,不由露出哭笑不得之色。
他出這個計謀,其實沒安好心。
這個計謀的核心,就是讓遊牧民族遊不起來。
那麽遊牧民族的戰鬥力,也將逐漸衰弱,最終淪落為耕種民族。
就像後世一樣,這片土地的百姓,生活也會越來越好。
並且蘇長生還有陸續的手段,會讓這些百姓,逐漸對大唐產生一種歸屬感。
到時候,草原就再也不會是中原的威脅了。
而現在,這些牧民,竟然會因為這種事情來感謝他。
這讓蘇長生,心裏有種十分荒謬的感覺。
不過,這件事情對普通的牧民來說,其實道真的是一件好事兒。
從此以後,他們再也不用一直遊牧,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
這是兩利的事情。
因此,感恩團前來感恩,他倒是不會覺得虧心。
隻不過,在他看來,這種方式,隻不過是形式主義罷了。
對這種事情,蘇長生向來不怎麽感興趣。
反倒是武城村的村民,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各個歡呼雀躍,十分高興,開始忙碌著做接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