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賑災使
開局錯把李世民當大表哥 作者:煙雨織輕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到皇帝誇他說的好,並且賜座,老叔公不由心下大定。
今天他可是罵過癮了,罵了那麽多的大官,這回去之後,他能吹一輩子。
蘇先生果然是厲害啊!
剛才他罵百官的那番話,甚至就連百官的反應,他又該如何應對,都是蘇先生教他的。
當然了,蘇先生的原話,他也背不下來那麽許多,他還加上了一些自己的理解。
如果不是蘇先生教他的話,他哪裏會說哪許多話?哪裏能夠罵的那麽痛快。
老叔公恭恭敬敬地在地上磕頭道:“草民謝主隆恩,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謝主隆恩,還有萬歲萬歲萬萬歲,聽的李世民心胸大暢。
李世民忍不住哈哈大笑道:“老丈,這番話,是誰教給你的?”
老叔公撓了撓腦門,憨厚一笑說道:“陛下,這番話,都是俺自己琢磨的。”
“陛下如此英明神武,俺們跟著陛下,才能過上好日子啊!俺就願意陛下能長生不老,萬歲萬歲萬萬歲,俺老百姓啊,就能世世代代過上好日子了。”
聽到老叔公的話,李世民越發開心地大笑起來。
不多時,便有太監搬上了座椅,老叔公舒舒服服地坐了上去。
對老叔公的表現,李世民是十分滿意的。
老叔公這番話罵的太狠了,太絕了,罵的百官都無法反駁。
而這番話,也隻能讓老叔公這樣德高望重,又是差點遭災,險死還生的百姓罵最為合適。
這番罵,李世民來都不行。
因為當初雖然是百官拒絕了蜀王的建議,但是這也是李世民主持的。
李世民其實也是默認的了。
其他的官員,就更罵不出來了。
或許,如果蘇先生出頭的話,倒是可以這麽罵一罵。
但是一來,蘇長生畢竟沒有經曆過險死還生的險境。罵起來就沒有那麽理直氣壯,就沒有哪兒名正言順。
再者,如果換成蘇長生來罵的話,哪蘇長生可就將所有官員,全都得罪了。
這一幕,是李世民所不願意看到的。
接下來,李世民則是向群臣問道:“諸位愛卿,對這位老丈之言,你們心裏,是何感受呢?”
剛剛被臭罵了一頓,他們都被罵成了奸臣,被罵的狗血噴頭。
但是此時此刻,作為文官之首的長孫無忌,還不得不站出來說道:“陛下,老臣惶恐。”
“這位老丈罵的對,是我們害死了無數的百姓,我們都是罪人啊!而蜀王殿下,非但無過,反而有功!”
這一次陷害蜀王,長孫無忌倒是沒有參與。
但是他也是樂見其成的。
然而,沒想到半路上碰到這一萬百姓來為蜀王求情。
這一萬百姓,代表的就是民意啊。
並且這老頭剛才罵的實在是太狠了。
一邊是他們這些害死了十幾萬百姓,屍位素餐的大臣,另外一邊是不顧自身安危勇救百姓的蜀王。
作為文官之首,如果他執意要求治罪蜀王的話,那麽他在民間的聲譽,將會一落千丈,甚至會遺臭萬年。
因為這一萬百姓,代表的是民意啊。
當然了,長孫無忌相信,這一萬百姓,背後一定有高人指點。
沒有高人指點的話,他們根本不敢來皇宮之前靜坐。
並且就算他們來了,他們也說不過朝堂上的幾位禦史啊。
甚至,長孫無忌還能猜出這個高人是誰來。
除了蘇長生外,怕是根本找不出第二個人了。
此時,長孫無忌心裏不由歎息一聲,這位蘇先生,還是厲害啊。
蜀王如此作死,你都有辦法將蜀王解救出來。
可是為何偏偏,你就選擇了蜀王呢?難道太子不比蜀王更加有前途嗎?
當長孫無忌表態之後,其餘之人,也紛紛跟著表態。
最終,上次阻止各地備災的官員,這一次紛紛請罪。
反正人數眾多,法不責眾,皇帝也不能真的把他們都給開了。
李世民心裏,也是徹底放下心來。
他也不得不佩服蘇長生,真的是翻手為雲覆手雨。
本來就連他這個皇帝,都認為蜀王這一次做的實在是太過了,就連他也沒辦法保下蜀王。
但是沒想到,蘇長生隻是利用這一萬百姓,找出這麽一個老頭來,將群臣都臭罵了一頓。
輕而易舉地就將蜀王給救了下來。
而在最後,王成忽然說道:“陛下,蜀王心係百姓,能力出眾。”
“臣推薦,由蜀王成為賑災使,負責這一次的賑災和安撫災民的工作。”
王成是王家之人,自然也是五姓七望派係的官員。
這一次,他們聯手彈劾蜀王。
原本以為,能夠將蜀王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
但是不料,蜀王安然無恙,反而是他們,被臭罵了一頓。
如果就此罷手的話,王成實在是不甘心。
因此,最終王成想出這麽一個策略。
既然陷害蜀王不成,哪就索性推他一把好了。
這個賑災使,在某些人手中,是個無比優渥的肥差。
比方說,在他們五姓七望派係的官員手中,就絕對如此。
賑災物資和錢款都是一筆不菲的數字,這裏麵可以上下其手可以貪墨的地方,簡直不要太多。
他們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貪墨一半的錢糧。
但是,如果是他們的對手做這個賑災使的話,那麽他們一定能夠讓這個差事,成為一個出力不討好的苦差。
到時候,他們不但可以在暗中使絆子。
讓蜀王李恪,做不好這賑災使的工作。
他們甚至還可以做一些更凶狠的事情,甚至可以讓蜀王,直接一頭栽進去。
而其他官員,見王成居然舉薦蜀王為賑災使。
他們心裏,先是一驚。續爾很快便是明白起王成的用意。
然後,其他官員,紛紛附和。
其實,對百官的心思,李世民也心知肚明。
李世民心裏,是不願意讓李恪去做這件事情的。
暗中使絆子的人太多,這個差事,可不好做啊。
但是現在,老叔公已經將蜀王烘托成一副高大上的形象了。
氣氛已經到這兒了,即便是李世民,也沒有好理由來為蜀王開拓。
最終也隻能無奈地答應下來。
今天他可是罵過癮了,罵了那麽多的大官,這回去之後,他能吹一輩子。
蘇先生果然是厲害啊!
剛才他罵百官的那番話,甚至就連百官的反應,他又該如何應對,都是蘇先生教他的。
當然了,蘇先生的原話,他也背不下來那麽許多,他還加上了一些自己的理解。
如果不是蘇先生教他的話,他哪裏會說哪許多話?哪裏能夠罵的那麽痛快。
老叔公恭恭敬敬地在地上磕頭道:“草民謝主隆恩,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謝主隆恩,還有萬歲萬歲萬萬歲,聽的李世民心胸大暢。
李世民忍不住哈哈大笑道:“老丈,這番話,是誰教給你的?”
老叔公撓了撓腦門,憨厚一笑說道:“陛下,這番話,都是俺自己琢磨的。”
“陛下如此英明神武,俺們跟著陛下,才能過上好日子啊!俺就願意陛下能長生不老,萬歲萬歲萬萬歲,俺老百姓啊,就能世世代代過上好日子了。”
聽到老叔公的話,李世民越發開心地大笑起來。
不多時,便有太監搬上了座椅,老叔公舒舒服服地坐了上去。
對老叔公的表現,李世民是十分滿意的。
老叔公這番話罵的太狠了,太絕了,罵的百官都無法反駁。
而這番話,也隻能讓老叔公這樣德高望重,又是差點遭災,險死還生的百姓罵最為合適。
這番罵,李世民來都不行。
因為當初雖然是百官拒絕了蜀王的建議,但是這也是李世民主持的。
李世民其實也是默認的了。
其他的官員,就更罵不出來了。
或許,如果蘇先生出頭的話,倒是可以這麽罵一罵。
但是一來,蘇長生畢竟沒有經曆過險死還生的險境。罵起來就沒有那麽理直氣壯,就沒有哪兒名正言順。
再者,如果換成蘇長生來罵的話,哪蘇長生可就將所有官員,全都得罪了。
這一幕,是李世民所不願意看到的。
接下來,李世民則是向群臣問道:“諸位愛卿,對這位老丈之言,你們心裏,是何感受呢?”
剛剛被臭罵了一頓,他們都被罵成了奸臣,被罵的狗血噴頭。
但是此時此刻,作為文官之首的長孫無忌,還不得不站出來說道:“陛下,老臣惶恐。”
“這位老丈罵的對,是我們害死了無數的百姓,我們都是罪人啊!而蜀王殿下,非但無過,反而有功!”
這一次陷害蜀王,長孫無忌倒是沒有參與。
但是他也是樂見其成的。
然而,沒想到半路上碰到這一萬百姓來為蜀王求情。
這一萬百姓,代表的就是民意啊。
並且這老頭剛才罵的實在是太狠了。
一邊是他們這些害死了十幾萬百姓,屍位素餐的大臣,另外一邊是不顧自身安危勇救百姓的蜀王。
作為文官之首,如果他執意要求治罪蜀王的話,那麽他在民間的聲譽,將會一落千丈,甚至會遺臭萬年。
因為這一萬百姓,代表的是民意啊。
當然了,長孫無忌相信,這一萬百姓,背後一定有高人指點。
沒有高人指點的話,他們根本不敢來皇宮之前靜坐。
並且就算他們來了,他們也說不過朝堂上的幾位禦史啊。
甚至,長孫無忌還能猜出這個高人是誰來。
除了蘇長生外,怕是根本找不出第二個人了。
此時,長孫無忌心裏不由歎息一聲,這位蘇先生,還是厲害啊。
蜀王如此作死,你都有辦法將蜀王解救出來。
可是為何偏偏,你就選擇了蜀王呢?難道太子不比蜀王更加有前途嗎?
當長孫無忌表態之後,其餘之人,也紛紛跟著表態。
最終,上次阻止各地備災的官員,這一次紛紛請罪。
反正人數眾多,法不責眾,皇帝也不能真的把他們都給開了。
李世民心裏,也是徹底放下心來。
他也不得不佩服蘇長生,真的是翻手為雲覆手雨。
本來就連他這個皇帝,都認為蜀王這一次做的實在是太過了,就連他也沒辦法保下蜀王。
但是沒想到,蘇長生隻是利用這一萬百姓,找出這麽一個老頭來,將群臣都臭罵了一頓。
輕而易舉地就將蜀王給救了下來。
而在最後,王成忽然說道:“陛下,蜀王心係百姓,能力出眾。”
“臣推薦,由蜀王成為賑災使,負責這一次的賑災和安撫災民的工作。”
王成是王家之人,自然也是五姓七望派係的官員。
這一次,他們聯手彈劾蜀王。
原本以為,能夠將蜀王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
但是不料,蜀王安然無恙,反而是他們,被臭罵了一頓。
如果就此罷手的話,王成實在是不甘心。
因此,最終王成想出這麽一個策略。
既然陷害蜀王不成,哪就索性推他一把好了。
這個賑災使,在某些人手中,是個無比優渥的肥差。
比方說,在他們五姓七望派係的官員手中,就絕對如此。
賑災物資和錢款都是一筆不菲的數字,這裏麵可以上下其手可以貪墨的地方,簡直不要太多。
他們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貪墨一半的錢糧。
但是,如果是他們的對手做這個賑災使的話,那麽他們一定能夠讓這個差事,成為一個出力不討好的苦差。
到時候,他們不但可以在暗中使絆子。
讓蜀王李恪,做不好這賑災使的工作。
他們甚至還可以做一些更凶狠的事情,甚至可以讓蜀王,直接一頭栽進去。
而其他官員,見王成居然舉薦蜀王為賑災使。
他們心裏,先是一驚。續爾很快便是明白起王成的用意。
然後,其他官員,紛紛附和。
其實,對百官的心思,李世民也心知肚明。
李世民心裏,是不願意讓李恪去做這件事情的。
暗中使絆子的人太多,這個差事,可不好做啊。
但是現在,老叔公已經將蜀王烘托成一副高大上的形象了。
氣氛已經到這兒了,即便是李世民,也沒有好理由來為蜀王開拓。
最終也隻能無奈地答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