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願立軍令狀
開局錯把李世民當大表哥 作者:煙雨織輕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見李世民臉上露出若有所思之色,蘇長生繼續說道:“陛下,你認為,吐蕃是通過何種方式來發展壯大起來的呢?”
聽到這裏,李世民不由說道:“吐蕃,其實是通過不斷的掠奪而發展壯大起來的。”
這個時期的吐蕃,的確是通過不斷的向外戰爭,不斷的掠奪,搶奪了大量的財產,然後發展壯大起來的。
此前他們一直想要對大唐作戰,自然也是這種原因。
不過在鬆州一役中,被大唐徹底打怕了,吐蕃才暫時停止了對大唐的戰爭。
但是在大唐之外,吐蕃可真像是動物界的平頭哥,哪真是生死看淡,不服就幹。
不!
就算是平頭哥,都沒吐蕃這麽瘋狂。
平頭哥頂多算是天不怕地不怕,誰來都敢幹。
而吐蕃,則是主動四處戰爭。
因為吐蕃本身是奴隸製社會,他們國家的奴隸是從哪裏來的?
全部都是從對外戰爭中掠奪回來的。
吐蕃掠奪來的奴隸,足足是他們人口的五倍之多。
就算如此吐蕃仍然不知足,還在一味的發動戰爭。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吐蕃可以說不是在戰爭,就是在準備戰爭的路上。
吐蕃這種窮兵黷武的特性,讓他們的士兵驍勇善戰。
當他們最為強大的時候,真的是所向披靡。
當然了,這麽做也有極大的隱患。
第一就是因為奴隸太多了,總數量是他們人口的五六倍之多。
而他們對待奴隸,更是拚命壓榨,完全沒把他們當人看。
最終就曾鬧出多出內亂來。
還有就是因為侵略太多,同時也引入了大量的其他部落的文化。
這些文化對吐蕃文化造成了極大的衝擊,尤其是佛教的引入,和他們本土的信仰發生極大的衝突。
最終吐蕃的滅亡,和這些有著極大的關係。
吐蕃的國家宗旨就是侵略掠奪,這一點是毫無質疑的。
聽李世民親口說出這些話之後,蘇長生不由說道:“陛下,這就是問題了。”
“吐蕃之所以願意和大唐交好,是因為他們本身仁愛和平嗎?”
“肯定不是這樣的,這隻是因為現在大唐國力強盛,他們自認為打不過我們,因此才偃旗息鼓。”
“但是吐蕃這個國家,不是在戰爭,就是在戰爭的路上。他們的本質,是絕對不會發生改變的。”
“一旦等大唐國力沒有如此昌盛,吐蕃一定會露出獠牙,對大唐狠狠咬上一口。”
“而西南一旦動亂,會牽一發而動全身。”
是的,李世民不願意和吐蕃開戰。
包括在原本曆史軌跡中,李世民明明打贏了鬆州之戰,最終還願意和吐蕃和親。
所顧慮的,正是這一點。
貞觀時期,其實大唐遠遠沒有那麽太平。
北部的草原民族,哪真是打了一茬又一茬,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再加上高句麗、新羅和百濟也不安生。
而隻要大唐和吐蕃一開戰,其他的各個國家,一定會聞風而動。
所以,不是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李世民是不願意和吐蕃開戰的。
但是如果坐視吐蕃發展壯大的話,將來一定會成為大唐的心腹大患。
李世民絕對不是心慈手軟之輩,想到這裏,他眼神一寒,然後問道:“蘇長生,可是,吐蕃的地理位置極為特殊。”
“他們住的地方太高了,我大唐士兵到了他們國土,實力十不存一。甚至許多士兵都會因為水土不服而患病。”
“也正因為如此,在和吐蕃的作戰之中,我們隻能被動防守,而很難主動進攻。”
“如若不然的話,朕怎麽會容忍他們這麽久呢?”
李世民不是吃素的,東突厥、西突厥、高句麗,包括新羅百濟,都被滅亡了。
為什麽他對吐蕃能如此容忍?
真實情況是,吐蕃的地勢太高了,因為高原反應的存在,大唐士兵完全沒有辦法攻打到吐蕃本土去。
要不然的話,李世民大概率也不會容忍吐蕃如此猖獗。
蘇長生聽到這裏,微微而笑,然後對李世民說道:“陛下,但是這些倭人士兵可以。”
聞聽此言,李世民眼睛不由一亮,忍不住問道:“蘇長生,你是說,這些倭人不怕突厥的環境?他們到了突厥的國土,也不會水土不服?”
其實,倭國的海拔更低,他們已經完全適應了低海拔的生活,到了吐蕃,怎麽可能會沒有高原反應呢?
但是高原反應,其實是完全可以通過訓練加以克服的。
蘇長生不由說道:“陛下,這種情況呢,叫做高原反應。”
“而高原反應,其實是完全可以通過訓練來克服的。”
“這些倭人士兵,隻需要進行三四年的訓練,完全可以適應高原作戰。”
聽到這裏,李世民不由大失所望,他不由說道:“倭人士兵隻有四萬人,怎麽能夠呢?”
“想要征服吐蕃,至少也要三五十萬大軍啊!”
“這麽多士兵訓練三四年時間,這個支出實在是太過龐大了。”
“現在大唐實在是支撐不起啊。”
蘇長生微微一笑說道:“陛下,其實隻需要這四萬倭人士兵,再配合一萬大唐士兵,五萬士兵大約也就夠了。”
“並且,這些士兵的培訓,完全不需要戶部出錢銀,益州就可以全部負擔。”
李世民難以置信地說道:“這怎麽可能?”
蘇長生說道:“為什麽不可能呢?陛下,臣願立軍令狀。”
李世民點頭說道:“哪好,這件事情就交給你和恪兒了。”
“不過記住,一定不能出什麽紕漏。”
蘇長生點頭說道:“陛下請放心,臣做事,什麽時候出過紕漏了?”
這倒也是,蘇長生做事,還從來沒讓他失望過。
談完這件事情之後,李世民才放蘇長生回家。
而蘇長生先命人將這四萬倭軍,一路帶到益州去。
而他自己,需要準備些東西。
等聶十娘生產之後,他自己也要再去一趟益州。
蘇長生自己也感歎,自己大概就是忙碌的命,穿越之後這幾年,真的是一直不得消停。
此時,距離十娘的預產期,隻剩下半月時間。
聽到這裏,李世民不由說道:“吐蕃,其實是通過不斷的掠奪而發展壯大起來的。”
這個時期的吐蕃,的確是通過不斷的向外戰爭,不斷的掠奪,搶奪了大量的財產,然後發展壯大起來的。
此前他們一直想要對大唐作戰,自然也是這種原因。
不過在鬆州一役中,被大唐徹底打怕了,吐蕃才暫時停止了對大唐的戰爭。
但是在大唐之外,吐蕃可真像是動物界的平頭哥,哪真是生死看淡,不服就幹。
不!
就算是平頭哥,都沒吐蕃這麽瘋狂。
平頭哥頂多算是天不怕地不怕,誰來都敢幹。
而吐蕃,則是主動四處戰爭。
因為吐蕃本身是奴隸製社會,他們國家的奴隸是從哪裏來的?
全部都是從對外戰爭中掠奪回來的。
吐蕃掠奪來的奴隸,足足是他們人口的五倍之多。
就算如此吐蕃仍然不知足,還在一味的發動戰爭。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吐蕃可以說不是在戰爭,就是在準備戰爭的路上。
吐蕃這種窮兵黷武的特性,讓他們的士兵驍勇善戰。
當他們最為強大的時候,真的是所向披靡。
當然了,這麽做也有極大的隱患。
第一就是因為奴隸太多了,總數量是他們人口的五六倍之多。
而他們對待奴隸,更是拚命壓榨,完全沒把他們當人看。
最終就曾鬧出多出內亂來。
還有就是因為侵略太多,同時也引入了大量的其他部落的文化。
這些文化對吐蕃文化造成了極大的衝擊,尤其是佛教的引入,和他們本土的信仰發生極大的衝突。
最終吐蕃的滅亡,和這些有著極大的關係。
吐蕃的國家宗旨就是侵略掠奪,這一點是毫無質疑的。
聽李世民親口說出這些話之後,蘇長生不由說道:“陛下,這就是問題了。”
“吐蕃之所以願意和大唐交好,是因為他們本身仁愛和平嗎?”
“肯定不是這樣的,這隻是因為現在大唐國力強盛,他們自認為打不過我們,因此才偃旗息鼓。”
“但是吐蕃這個國家,不是在戰爭,就是在戰爭的路上。他們的本質,是絕對不會發生改變的。”
“一旦等大唐國力沒有如此昌盛,吐蕃一定會露出獠牙,對大唐狠狠咬上一口。”
“而西南一旦動亂,會牽一發而動全身。”
是的,李世民不願意和吐蕃開戰。
包括在原本曆史軌跡中,李世民明明打贏了鬆州之戰,最終還願意和吐蕃和親。
所顧慮的,正是這一點。
貞觀時期,其實大唐遠遠沒有那麽太平。
北部的草原民族,哪真是打了一茬又一茬,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再加上高句麗、新羅和百濟也不安生。
而隻要大唐和吐蕃一開戰,其他的各個國家,一定會聞風而動。
所以,不是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李世民是不願意和吐蕃開戰的。
但是如果坐視吐蕃發展壯大的話,將來一定會成為大唐的心腹大患。
李世民絕對不是心慈手軟之輩,想到這裏,他眼神一寒,然後問道:“蘇長生,可是,吐蕃的地理位置極為特殊。”
“他們住的地方太高了,我大唐士兵到了他們國土,實力十不存一。甚至許多士兵都會因為水土不服而患病。”
“也正因為如此,在和吐蕃的作戰之中,我們隻能被動防守,而很難主動進攻。”
“如若不然的話,朕怎麽會容忍他們這麽久呢?”
李世民不是吃素的,東突厥、西突厥、高句麗,包括新羅百濟,都被滅亡了。
為什麽他對吐蕃能如此容忍?
真實情況是,吐蕃的地勢太高了,因為高原反應的存在,大唐士兵完全沒有辦法攻打到吐蕃本土去。
要不然的話,李世民大概率也不會容忍吐蕃如此猖獗。
蘇長生聽到這裏,微微而笑,然後對李世民說道:“陛下,但是這些倭人士兵可以。”
聞聽此言,李世民眼睛不由一亮,忍不住問道:“蘇長生,你是說,這些倭人不怕突厥的環境?他們到了突厥的國土,也不會水土不服?”
其實,倭國的海拔更低,他們已經完全適應了低海拔的生活,到了吐蕃,怎麽可能會沒有高原反應呢?
但是高原反應,其實是完全可以通過訓練加以克服的。
蘇長生不由說道:“陛下,這種情況呢,叫做高原反應。”
“而高原反應,其實是完全可以通過訓練來克服的。”
“這些倭人士兵,隻需要進行三四年的訓練,完全可以適應高原作戰。”
聽到這裏,李世民不由大失所望,他不由說道:“倭人士兵隻有四萬人,怎麽能夠呢?”
“想要征服吐蕃,至少也要三五十萬大軍啊!”
“這麽多士兵訓練三四年時間,這個支出實在是太過龐大了。”
“現在大唐實在是支撐不起啊。”
蘇長生微微一笑說道:“陛下,其實隻需要這四萬倭人士兵,再配合一萬大唐士兵,五萬士兵大約也就夠了。”
“並且,這些士兵的培訓,完全不需要戶部出錢銀,益州就可以全部負擔。”
李世民難以置信地說道:“這怎麽可能?”
蘇長生說道:“為什麽不可能呢?陛下,臣願立軍令狀。”
李世民點頭說道:“哪好,這件事情就交給你和恪兒了。”
“不過記住,一定不能出什麽紕漏。”
蘇長生點頭說道:“陛下請放心,臣做事,什麽時候出過紕漏了?”
這倒也是,蘇長生做事,還從來沒讓他失望過。
談完這件事情之後,李世民才放蘇長生回家。
而蘇長生先命人將這四萬倭軍,一路帶到益州去。
而他自己,需要準備些東西。
等聶十娘生產之後,他自己也要再去一趟益州。
蘇長生自己也感歎,自己大概就是忙碌的命,穿越之後這幾年,真的是一直不得消停。
此時,距離十娘的預產期,隻剩下半月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