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喜報
開局錯把李世民當大表哥 作者:煙雨織輕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兵敗如山倒,此時四麵八方,全是唐軍,他們注定無路可逃。
最終,一萬五千吐穀渾士兵被俘虜,剩下之人,全軍覆沒。
慕容孝雋自殺身亡。
這一次吐穀渾入侵大唐,以吐穀渾慘敗,可汗被抓的淒慘下場告終。
將人抓住之後,蘇長生在第一時間將消息傳遞回益州。
益州,蜀王李恪在接到蘇長生傳遞來的消息之後,不由縱聲大笑。
先生出馬,果然從未讓人失望過。
現在,整個吐穀渾,可以說已經被大唐拿下。
並且他們付出的代價極小,他們是從益州發兵,所撥出的軍糧也極為有限。
因為全是騎兵,他們剩下的糧草,全部都是在吐穀渾內部獲取的。
甚至就連士兵的傷亡成都——
唐軍幾乎可以說是零傷亡,當然了,並不是沒有傷亡。
但是傷亡的其實全是倭軍。
在最後的殲滅戰中,唐軍真正和吐穀渾,其實隻打了兩場硬仗。
第一場硬仗,是最後吐穀渾向東突破的時候。
此時可以說是吐穀渾最為強硬,也是攔截的唐軍最為危險的時刻。
但是當時蘇長生出動了三百死神軍團。
而死神軍團,不負蘇長生期望,成功抵擋住了吐穀渾的進攻。
第二次就是吐穀渾向西的突破了。這一次抵擋的,是唐軍中的扶桑部士兵。
他們也出色的完成了任務,但是傷亡也不小,死亡五百多人,傷員更是上千。
當然了,他們取得了更大的戰果,殺死了更多的吐穀渾士兵,並且成功抵擋住了吐穀渾士兵突圍的計劃,成功擊潰了吐穀渾大軍。
但是他們的傷亡,還是實實在在的。
如果從調度上來看,蘇長生似乎公平公正。
在唐軍和扶桑部士兵之中,蘇長生甚至還更偏袒扶桑部士兵一些。
因為第一次的攔截是最為凶險的,蘇長生將之交給了唐軍。
第二次攔截凶險性其實要小一些,蘇長生將之交給扶桑部士兵。
而蜀王李恪自然懂得,蘇先生將死神軍團放到了唐軍一方。
有死神軍團頂在前麵,唐軍這邊,直接是零傷亡。
而扶桑部士兵,在先生率領的戰役之中,那可真是重大傷亡了。
從這一疫,李恪也能夠看出先生對待扶桑部士兵的態度。
因為李恪心裏清楚,隻要先生願意的話,他一定是有辦法避免這麽重大的傷害的。
但是先生並沒有這麽做,其他的,自然就不需要多想了。
李恪連忙將這裏的消息,用八百裏加急的方式,奏報朝廷。
此時,蘇長生還需要在吐穀渾坐鎮,等待朝廷的旨意。
……
此時,吐穀渾境內,伏俟城南,唐軍正在打掃戰場。
這一戰,扶桑部士兵英勇作戰,不怕犧牲。
他們的戰鬥力,也贏得了唐軍的尊重。
這一戰,扶桑部士兵,徹底為自己正名。
而在他們看來,以五百多人死亡的代價,殺死對方一千多人,成功擊潰了對方,這是一個大勝。
這在他們國家,都是很少能夠見到的巨大勝利。
當然了,在他們國家的曆史之中,這麽大規模的戰爭也很少發生,根本沒有幾次就是了。
打掃完戰場,他們押解著一萬五千吐穀渾士兵,徑自回了伏俟城。
伏俟城中,原本還心存幻想的吐穀渾百姓,見到他們的軍隊被唐軍徹底擊潰,他們的士兵也被唐軍擒獲,他們徹底死心。
然後他們開始惶恐和絕望起來。
以前還有意思盼頭,現在是一點盼頭都沒有了。
從此之後,他們就成了亡國之民了。
當然了,對他們來說,亡不亡國的並沒有什麽。
他們可沒受過什麽儒家思想的熏陶,也完全沒有培養出來什麽忠君愛國的意識。
至於誰來統領他們,對他們來說,都沒有太大的區別。
他們真正驚恐和絕望的,其實是怕唐軍接下來會大肆屠戮他們。
要知道,他們以往入侵的時候,對他們的獵物可是從來都不會心慈手軟的。
推己及人,唐軍怕不是也會這麽做。
不過接下來,令他們稍微心安的是,唐軍盡管已經取得了勝利,但是並沒有絲毫要搶奪他們,要殺害他們的行為。
難道是唐軍還沒緩過手來嗎?
大概是這樣子吧……
如果被蘇長生知道他們的心思的話,蘇長生隻能說,他們怕是想多了。
在對待這種事情上,中原王朝和遊牧民族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
遊牧民族的處理方法是到一地,直接燒光殺光搶光,然後就跑,太刺激了。
他們從來都沒想過要占領這個地方,以後要經營這個地方。
他們隻是掠奪者,搶完就跑。
而中原王朝的做法,更多的是將這個地方納入自己的疆域。
從此,這些人,便成了自己的子民。
接下來,慢慢的將這些遊牧民族漢化,最終他們都會成為真正的中原人。
而這種方法,才是解決威脅最好的方法。
接下來,唐軍隻是命周圍的部落,送來一些牛羊,供應軍隊。
除此之外,並沒有任何欺壓或者殘害他們的任何舉動。
蘇長生還主動放出話來,隻要他們乖乖聽話,唐軍絕對不會欺壓他們,甚至將來還會讓他們過上更好的日子。
蘇長生的這番舉動,讓吐穀渾牧民,都稍稍安下心來。
……
此時,從益州傳出的八百裏加急,幾天之後,傳入了長安城,交到了李世民手中。
吐穀渾侵犯大唐涼州,對李世民來說,並不是多嚴重的事情。
吐穀渾其實國力有限,他們無非也就是偷偷摸摸,趁著大唐不注意,偷襲一下子搶奪點東西罷了。
當然了,這讓李世民很氣就是了。
所以,李世民已經發狠要滅了吐穀渾。
但是吐穀渾忽然之間從涼州撤軍,還是讓李世民一時之間摸不清頭腦。
不但是李世民,滿朝文武,都難以想出,好好的吐穀渾為何會撤軍。
他們一直在懷疑,吐穀渾是不是有什麽陰謀詭計?
雖然在絕對勢力麵前,任何的陰謀詭計都會顯得脆弱和可笑。
但是他們也害怕陰溝裏翻船。
而這件事情,也讓他們百思不得其解。
最終,一萬五千吐穀渾士兵被俘虜,剩下之人,全軍覆沒。
慕容孝雋自殺身亡。
這一次吐穀渾入侵大唐,以吐穀渾慘敗,可汗被抓的淒慘下場告終。
將人抓住之後,蘇長生在第一時間將消息傳遞回益州。
益州,蜀王李恪在接到蘇長生傳遞來的消息之後,不由縱聲大笑。
先生出馬,果然從未讓人失望過。
現在,整個吐穀渾,可以說已經被大唐拿下。
並且他們付出的代價極小,他們是從益州發兵,所撥出的軍糧也極為有限。
因為全是騎兵,他們剩下的糧草,全部都是在吐穀渾內部獲取的。
甚至就連士兵的傷亡成都——
唐軍幾乎可以說是零傷亡,當然了,並不是沒有傷亡。
但是傷亡的其實全是倭軍。
在最後的殲滅戰中,唐軍真正和吐穀渾,其實隻打了兩場硬仗。
第一場硬仗,是最後吐穀渾向東突破的時候。
此時可以說是吐穀渾最為強硬,也是攔截的唐軍最為危險的時刻。
但是當時蘇長生出動了三百死神軍團。
而死神軍團,不負蘇長生期望,成功抵擋住了吐穀渾的進攻。
第二次就是吐穀渾向西的突破了。這一次抵擋的,是唐軍中的扶桑部士兵。
他們也出色的完成了任務,但是傷亡也不小,死亡五百多人,傷員更是上千。
當然了,他們取得了更大的戰果,殺死了更多的吐穀渾士兵,並且成功抵擋住了吐穀渾士兵突圍的計劃,成功擊潰了吐穀渾大軍。
但是他們的傷亡,還是實實在在的。
如果從調度上來看,蘇長生似乎公平公正。
在唐軍和扶桑部士兵之中,蘇長生甚至還更偏袒扶桑部士兵一些。
因為第一次的攔截是最為凶險的,蘇長生將之交給了唐軍。
第二次攔截凶險性其實要小一些,蘇長生將之交給扶桑部士兵。
而蜀王李恪自然懂得,蘇先生將死神軍團放到了唐軍一方。
有死神軍團頂在前麵,唐軍這邊,直接是零傷亡。
而扶桑部士兵,在先生率領的戰役之中,那可真是重大傷亡了。
從這一疫,李恪也能夠看出先生對待扶桑部士兵的態度。
因為李恪心裏清楚,隻要先生願意的話,他一定是有辦法避免這麽重大的傷害的。
但是先生並沒有這麽做,其他的,自然就不需要多想了。
李恪連忙將這裏的消息,用八百裏加急的方式,奏報朝廷。
此時,蘇長生還需要在吐穀渾坐鎮,等待朝廷的旨意。
……
此時,吐穀渾境內,伏俟城南,唐軍正在打掃戰場。
這一戰,扶桑部士兵英勇作戰,不怕犧牲。
他們的戰鬥力,也贏得了唐軍的尊重。
這一戰,扶桑部士兵,徹底為自己正名。
而在他們看來,以五百多人死亡的代價,殺死對方一千多人,成功擊潰了對方,這是一個大勝。
這在他們國家,都是很少能夠見到的巨大勝利。
當然了,在他們國家的曆史之中,這麽大規模的戰爭也很少發生,根本沒有幾次就是了。
打掃完戰場,他們押解著一萬五千吐穀渾士兵,徑自回了伏俟城。
伏俟城中,原本還心存幻想的吐穀渾百姓,見到他們的軍隊被唐軍徹底擊潰,他們的士兵也被唐軍擒獲,他們徹底死心。
然後他們開始惶恐和絕望起來。
以前還有意思盼頭,現在是一點盼頭都沒有了。
從此之後,他們就成了亡國之民了。
當然了,對他們來說,亡不亡國的並沒有什麽。
他們可沒受過什麽儒家思想的熏陶,也完全沒有培養出來什麽忠君愛國的意識。
至於誰來統領他們,對他們來說,都沒有太大的區別。
他們真正驚恐和絕望的,其實是怕唐軍接下來會大肆屠戮他們。
要知道,他們以往入侵的時候,對他們的獵物可是從來都不會心慈手軟的。
推己及人,唐軍怕不是也會這麽做。
不過接下來,令他們稍微心安的是,唐軍盡管已經取得了勝利,但是並沒有絲毫要搶奪他們,要殺害他們的行為。
難道是唐軍還沒緩過手來嗎?
大概是這樣子吧……
如果被蘇長生知道他們的心思的話,蘇長生隻能說,他們怕是想多了。
在對待這種事情上,中原王朝和遊牧民族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
遊牧民族的處理方法是到一地,直接燒光殺光搶光,然後就跑,太刺激了。
他們從來都沒想過要占領這個地方,以後要經營這個地方。
他們隻是掠奪者,搶完就跑。
而中原王朝的做法,更多的是將這個地方納入自己的疆域。
從此,這些人,便成了自己的子民。
接下來,慢慢的將這些遊牧民族漢化,最終他們都會成為真正的中原人。
而這種方法,才是解決威脅最好的方法。
接下來,唐軍隻是命周圍的部落,送來一些牛羊,供應軍隊。
除此之外,並沒有任何欺壓或者殘害他們的任何舉動。
蘇長生還主動放出話來,隻要他們乖乖聽話,唐軍絕對不會欺壓他們,甚至將來還會讓他們過上更好的日子。
蘇長生的這番舉動,讓吐穀渾牧民,都稍稍安下心來。
……
此時,從益州傳出的八百裏加急,幾天之後,傳入了長安城,交到了李世民手中。
吐穀渾侵犯大唐涼州,對李世民來說,並不是多嚴重的事情。
吐穀渾其實國力有限,他們無非也就是偷偷摸摸,趁著大唐不注意,偷襲一下子搶奪點東西罷了。
當然了,這讓李世民很氣就是了。
所以,李世民已經發狠要滅了吐穀渾。
但是吐穀渾忽然之間從涼州撤軍,還是讓李世民一時之間摸不清頭腦。
不但是李世民,滿朝文武,都難以想出,好好的吐穀渾為何會撤軍。
他們一直在懷疑,吐穀渾是不是有什麽陰謀詭計?
雖然在絕對勢力麵前,任何的陰謀詭計都會顯得脆弱和可笑。
但是他們也害怕陰溝裏翻船。
而這件事情,也讓他們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