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找到橡膠
開局錯把李世民當大表哥 作者:煙雨織輕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個時代,兒子管爸爸都叫耶或者大兄,讓蘇長生十分不適應。
他管不了別人,但是還是不願意讓自己的兒子這麽叫的。
因此,從小他便讓浩然叫他爸爸。
現在,聽到李世民的詢問,蘇長生不由解釋道:“陛下,廣雅有雲:爸者,父也。”
“小孩子嘛,叫爸爸更加容易一些,所以,我便讓他喊爸爸了。”
聽到蘇長生的解釋,李世民點點頭,隻是一個稱呼而已,他並沒怎麽放在心上。
李世民不由對浩然喊道:“浩然,到外公這裏來。”
浩然嘻嘻笑著,從蘇長生懷裏掙脫開來,跑向李世民。
李世民馬上接過小東西來,抱在懷裏,親的不得了。
“浩然,你長大了,想做什麽啊?”
這個問題,大概古往今來,是大人最喜歡問孩子的問題了。
而浩然在聽到這個問題之後,幾乎不假思索地說道:“外公,我長大了要讀書。”
這個答案,恰好瘙到了李世民的癢處。
他忍不住問道:“你為什麽要讀書呢?”
小家夥歪著腦袋一本正經地說道:“為了大唐崛起而讀書。”
這個答案,完全出乎了李世民的預料之外,居然把李世民給震撼住了。
這才大多的孩子啊,他怎麽可能給出這樣的答案來呢?
在李世民的想象之中,小家夥給出的答案,無非是為了做官,或者是為了保一方太平什麽的,這已經是極限了。
甚至還有可能是為了錢,為了女子,為了美食等等,這些都有可能是小孩子給出的答案。
但是,浩然卻是給出了為了大唐崛起而讀書!
這,這實在是太震撼人心了啊。
如果我大唐的所有讀書人,全部都有這樣的情懷的,哪又何愁大唐不興盛呢?
蘇長生是個妖孽,這小家夥,也是個妖孽啊。
李世民忍不住再次問道:“浩然,哪你準備幾歲開始讀書呢?”
浩然忍不住驕傲地說道:“外公,我現在已經在讀書了啊。爸爸已經開始教我背三字經了呢!”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
聽到這裏,李世民忍不住驚呼道:“神童,神童啊!”
旁邊,蘇長生微微一笑,沒有說話。
這哪裏是什麽神童?這隻是早教罷了。
放在後世,兩三歲的孩子,基本都有大人在教他們背三字經了。
三四歲就開始背唐詩,這隻是很基礎的早教而已。
但是放在古人眼裏,這大概就是神童了。
其實,古代的哪些詩書傳家的書香門第,自然也是有著早教的。
但是他們早教的手段,未免太過落後,十分不科學。
哪裏有後世那麽完善。
可以說,後世的孩子放到古代去,幾乎個個都是神童。
這才兩三歲的孩子,哪裏能看出神童不神童來呢?
不過,對李世民的誤會,蘇長生也沒準備解釋什麽。
浩然即便不是神童,但是在自己的調教之下,也必將成為神童。
對於自己的兒子,蘇長生自然不願意讓他泯然眾人,自然是要親自教育的。
等他再大大的時候,自己就可以教授給他記憶法還有速算法。
到時候,在世人眼中,他自然便是真正的神童了。
李世民在蘇府又和浩然玩了許久,最後吃過飯才離開。
第二日,李元芳再次返回。
這一次回來,他十分開心。
“先生好,我回來了。”
李元芳更黑了,但是也長高了,更壯了,人也顯得沉穩了許多。
至少以前一蹦一跳,跑跑跳跳沒有正形的樣子都沒有了。
蘇長生起身,拍著他的肩膀,高興的說道:“回來就好,回來就好,這一次出海,過程還平穩嗎?”
李元芳說道:“這一次出海過程很順利,並且我們也順利的在黃金州設立了第一個據點。”
“哪些原住民,並沒有為難我們,相反他們還十分熱情,給我們提供了許多幫助。”
聽到這裏,蘇長生不由點了點頭。
黃金州的原住民,也就是後世的印第安人,其實是個十分奇怪的民族和群體。
一方麵,他們善良、勇敢、熱情、堅強、好學,身上有著各種高貴的品質。
另外一方麵,他們卻是十分消極,有一種厭世的情緒。
他們覺得,人類最終會走向毀滅。
他們的奴隸主,會一次獻祭大量的奴隸。
最多的時候,可能一次性會獻祭十幾萬乃至更多的奴隸。
並且越是到了後期,越是頻頻獻祭。
以至於,這片土地的人口,非但沒有增長,反而還急劇減少。
這大概也是他們始終沒有建立起一個龐大的大一統的國家的原因之一。
而能夠在黃金州建立第一個據點,意義還是十分重大的。
接下來,蘇長生會逐漸加固這個據點,讓這個據點,變成他們的一個堡壘。
而接下來,席君買再次給蘇長生帶來一個好消息。
“先生,這一次,我們找到先生想要的橡膠了。”
“這次,我們帶回來一些,並且還帶回來一些橡膠樹。”
什麽?
居然真的找到橡膠了?
這個消息,讓蘇長生十分興奮。
其實,現在科研所這邊,已經能夠大規模的生產蒸汽機了。
甚至於,他們現在都開始研究內燃機了。
但是蘇長生為什麽一直沒有在大唐大規模的推廣蒸汽機車呢?
主要原因就是沒有橡膠。
這個時代的馬車,用的都是木頭輪子。
如果在木頭輪子馬車上安裝蒸汽機的話,全力發動,跑不幾百裏地,怕是輪胎就會壞掉。
因為大唐不盛產橡膠,想要尋找橡膠,就要去黃金州。
而上一次,李元芳的主要任務是尋找幾種新型農作物的種糧。
這一次,李元芳的主要任務,便是尋找橡膠。
而李元芳果然不負所望,真的找到了橡膠。
蘇長生不由興奮地問道:“元芳,這一次,你買到了多少橡膠?”
李元芳微微一笑說道:“數量並不多,大概隻有萬斤左右。”
一萬斤,這個數字的確是不多,生產不了多少輪胎。
不過,隻要能買到橡膠就是一個巨大的好消息啊。
他管不了別人,但是還是不願意讓自己的兒子這麽叫的。
因此,從小他便讓浩然叫他爸爸。
現在,聽到李世民的詢問,蘇長生不由解釋道:“陛下,廣雅有雲:爸者,父也。”
“小孩子嘛,叫爸爸更加容易一些,所以,我便讓他喊爸爸了。”
聽到蘇長生的解釋,李世民點點頭,隻是一個稱呼而已,他並沒怎麽放在心上。
李世民不由對浩然喊道:“浩然,到外公這裏來。”
浩然嘻嘻笑著,從蘇長生懷裏掙脫開來,跑向李世民。
李世民馬上接過小東西來,抱在懷裏,親的不得了。
“浩然,你長大了,想做什麽啊?”
這個問題,大概古往今來,是大人最喜歡問孩子的問題了。
而浩然在聽到這個問題之後,幾乎不假思索地說道:“外公,我長大了要讀書。”
這個答案,恰好瘙到了李世民的癢處。
他忍不住問道:“你為什麽要讀書呢?”
小家夥歪著腦袋一本正經地說道:“為了大唐崛起而讀書。”
這個答案,完全出乎了李世民的預料之外,居然把李世民給震撼住了。
這才大多的孩子啊,他怎麽可能給出這樣的答案來呢?
在李世民的想象之中,小家夥給出的答案,無非是為了做官,或者是為了保一方太平什麽的,這已經是極限了。
甚至還有可能是為了錢,為了女子,為了美食等等,這些都有可能是小孩子給出的答案。
但是,浩然卻是給出了為了大唐崛起而讀書!
這,這實在是太震撼人心了啊。
如果我大唐的所有讀書人,全部都有這樣的情懷的,哪又何愁大唐不興盛呢?
蘇長生是個妖孽,這小家夥,也是個妖孽啊。
李世民忍不住再次問道:“浩然,哪你準備幾歲開始讀書呢?”
浩然忍不住驕傲地說道:“外公,我現在已經在讀書了啊。爸爸已經開始教我背三字經了呢!”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
聽到這裏,李世民忍不住驚呼道:“神童,神童啊!”
旁邊,蘇長生微微一笑,沒有說話。
這哪裏是什麽神童?這隻是早教罷了。
放在後世,兩三歲的孩子,基本都有大人在教他們背三字經了。
三四歲就開始背唐詩,這隻是很基礎的早教而已。
但是放在古人眼裏,這大概就是神童了。
其實,古代的哪些詩書傳家的書香門第,自然也是有著早教的。
但是他們早教的手段,未免太過落後,十分不科學。
哪裏有後世那麽完善。
可以說,後世的孩子放到古代去,幾乎個個都是神童。
這才兩三歲的孩子,哪裏能看出神童不神童來呢?
不過,對李世民的誤會,蘇長生也沒準備解釋什麽。
浩然即便不是神童,但是在自己的調教之下,也必將成為神童。
對於自己的兒子,蘇長生自然不願意讓他泯然眾人,自然是要親自教育的。
等他再大大的時候,自己就可以教授給他記憶法還有速算法。
到時候,在世人眼中,他自然便是真正的神童了。
李世民在蘇府又和浩然玩了許久,最後吃過飯才離開。
第二日,李元芳再次返回。
這一次回來,他十分開心。
“先生好,我回來了。”
李元芳更黑了,但是也長高了,更壯了,人也顯得沉穩了許多。
至少以前一蹦一跳,跑跑跳跳沒有正形的樣子都沒有了。
蘇長生起身,拍著他的肩膀,高興的說道:“回來就好,回來就好,這一次出海,過程還平穩嗎?”
李元芳說道:“這一次出海過程很順利,並且我們也順利的在黃金州設立了第一個據點。”
“哪些原住民,並沒有為難我們,相反他們還十分熱情,給我們提供了許多幫助。”
聽到這裏,蘇長生不由點了點頭。
黃金州的原住民,也就是後世的印第安人,其實是個十分奇怪的民族和群體。
一方麵,他們善良、勇敢、熱情、堅強、好學,身上有著各種高貴的品質。
另外一方麵,他們卻是十分消極,有一種厭世的情緒。
他們覺得,人類最終會走向毀滅。
他們的奴隸主,會一次獻祭大量的奴隸。
最多的時候,可能一次性會獻祭十幾萬乃至更多的奴隸。
並且越是到了後期,越是頻頻獻祭。
以至於,這片土地的人口,非但沒有增長,反而還急劇減少。
這大概也是他們始終沒有建立起一個龐大的大一統的國家的原因之一。
而能夠在黃金州建立第一個據點,意義還是十分重大的。
接下來,蘇長生會逐漸加固這個據點,讓這個據點,變成他們的一個堡壘。
而接下來,席君買再次給蘇長生帶來一個好消息。
“先生,這一次,我們找到先生想要的橡膠了。”
“這次,我們帶回來一些,並且還帶回來一些橡膠樹。”
什麽?
居然真的找到橡膠了?
這個消息,讓蘇長生十分興奮。
其實,現在科研所這邊,已經能夠大規模的生產蒸汽機了。
甚至於,他們現在都開始研究內燃機了。
但是蘇長生為什麽一直沒有在大唐大規模的推廣蒸汽機車呢?
主要原因就是沒有橡膠。
這個時代的馬車,用的都是木頭輪子。
如果在木頭輪子馬車上安裝蒸汽機的話,全力發動,跑不幾百裏地,怕是輪胎就會壞掉。
因為大唐不盛產橡膠,想要尋找橡膠,就要去黃金州。
而上一次,李元芳的主要任務是尋找幾種新型農作物的種糧。
這一次,李元芳的主要任務,便是尋找橡膠。
而李元芳果然不負所望,真的找到了橡膠。
蘇長生不由興奮地問道:“元芳,這一次,你買到了多少橡膠?”
李元芳微微一笑說道:“數量並不多,大概隻有萬斤左右。”
一萬斤,這個數字的確是不多,生產不了多少輪胎。
不過,隻要能買到橡膠就是一個巨大的好消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