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突然下令,駐紮在比利時的安西軍隊沒有對愚蠢的比利時人做出懲罰。相反,當唐朝結束華盛頓之行,還在返回天京途中時,那些安西軍人竟然接到了來自北約組織軍事會主席馮玉祥的命令:全部在一周內撤離比利時,隻留兩支海軍後勤保障部隊常駐敦刻爾克和奧斯坦德。
比利時國王和首相得知這個消息後,一時間被弄得六神無主。他們很清楚,安西的強大軍事力量駐防在該國領土上,看上去似乎是讓其國家主權在某種程度上,因盟友存在而受損。
事實上,他們更加明白,隻要安西撒手不再去護著他們。一旦德國佬、希特勒發起瘋來,他們的國家必然將在很短時間內就被希特勒那個瘋子揮舞著刀子割肉一般吃掉。
讓他們迷茫的,還是為什麽唐朝突然做出了這樣一個決定。按照他們對唐朝以往的了解,沒道理會在這樣一個時候,一個製約德國到了關鍵的時間點上,唐朝會去選擇主動放棄和停止封鎖德國呀!
真正的原因,比利時那位本身就具有德國血統的國王自然無法明白。不過楊永泰、蔣方震等人接到這樣一個消息以後,第一時間在國內的中常會上盛讚唐朝的英明。
原因,其實也很簡單。
我們安西派兵是幫你比利時製衡著,不讓瘋子希特勒有賊心朝你們揮舞屠刀了。可是你們的商人,他媽的在那裏跟老子愛心泛濫,先破壞了老子對希特勒的封鎖。好呀,你破壞了老子的大好計劃,那苦果你們自己吃去。
無論楊永泰,還是蔣方震,在內心中早已十分清楚。即便德國人真在某一天開啟稱霸歐洲的戰爭序幕,想打到安西本土上來也將十分困難。更何況,希特勒更加明白。他的部隊想跟安西共和軍武裝到牙齒、領先世界至少三十年的大軍抗衡,無疑是以卵擊石。
如果說裝備上是一個方麵,全世界懂得軍事的人更加明白另外點,那就是德國和安西在軍隊兵員與軍官素質上根本也不是一個檔次上的。安西的軍事教育。讓安西共和軍從上而下的各級指揮官,全都充分地實現了理論結合實踐的精華提煉。
而德國呢?希特勒最無奈的,此時並非隻是脖子給唐朝掐著、讓他想吃肉都咽不下去。最關鍵的。也正式軍隊的兵員素質與各級指揮官的能力問題。
魯登道夫、興登堡那些人,的確這些年一直在大力地幫著希特勒搞軍事教育。可惜的是,德國的軍事教育的確在世界上目前能夠排進前三,卻缺乏真正實戰經驗中打好基礎、再進軍校去進行深造的全麵精煉化的軍官。
所以即便希特勒發起瘋來,安西不怕他朝本土來,更相信他即便瘋到腦袋裏隻剩下衝殺、不管不顧其他,也絕對不敢輕易朝安西本土殺過來。
正因為這樣。當接到唐朝撤回大部分駐紮在比利時的安西軍隊命令以後,楊永泰與蔣方震隻是簡短地溝通一下之後。唐朝做個初一,蔣方震做個十五。不過蔣方震這個十五,做的卻是遠比唐朝的初一做得更讓比利時人吃驚、無奈、各種苦悶。
這個十五是什麽呢?按照唐朝和馮玉祥的命令,敦刻爾克和奧斯坦德是要留兩個安西海軍的地麵後勤補給部隊對吧?好。蔣方震一改從前後勤補給部隊必然要與海軍陸戰隊相輔相成留守的習慣。
敦刻爾克,蔣方震下令留下兩個後勤輜重團、暫時組成海軍敦刻爾克後勤基地,派去一個準將當司令。那位準將一到了敦刻爾克,當天便急發電報向蔣方震求援:您別光給我些汽車啊、運輸船啊、運輸機啊!給我點警衛用的兵力和裝備呀!
蔣方震看完電報,直接回了他一封簡短地電報:讓你負責後勤,不是讓你負責警戒。周圍有比利時的軍隊幫你看家,你隻管給我負責好我們海軍的補充。如果真發生德國入侵情況,那些船和運輸機,足夠你小子帶著兩個團迅速撤離敦刻爾克的了……
如果說在敦刻爾克,蔣方震玩得有點過份。換到奧斯坦德,那隻能用讓比利時人心灰意冷來做形容了。
敦刻爾克至少還有一個海軍水上加空中一個團,按照安西共和軍的正常作戰能力,這兩個團遇上攻擊的時候不但全員可以拿起輕型武器對來敵進行反擊。即便是那些運輸船上的小口徑自衛炮、運輸機上的轟炸裝置,也能夠讓這兩個團變成一股能力不很強、卻足以自保同時給敵人造成很大傷亡的作戰部隊。
可是到了奧斯坦德呢?蔣方震足夠毒辣的命令,在第二天被比利時國王、首相和內閣大臣們知道以後,當即清楚安西人這是真的要放棄他們了。為什麽呢?因為蔣方震竟然隻在奧斯坦德留下了一個空中運輸營、一個水上運輸營和一個地麵運輸營。
三個營,加上留守奧斯坦德的指揮機關,總兵員和運輸機、運輸船等裝備上,竟然還不如敦刻爾克一個團多。
眼見如此,比利時人徹底傻眼了。怎麽呢?比利時外長急忙飛往英國,去找丘吉爾了。他們很清楚,能讓唐朝改變初衷,重新在其國內至少不重兵陳集、也該足以對德國形成震懾。他們隻能去求跟唐朝關係一直很好的丘吉爾,求他來幫著說服唐朝改變決定。
可惜,當比利時外長飛抵倫敦的時候,接待他的英國外交大臣直接告訴他:首相大人正在飛往天京的專機上。關於安西從貴國撤走大部分軍隊的事情,是我們首相大人事先與唐朝總統溝通好的……
明白了,比利時人這下明白了。他們民間商團的愛心泛濫,不隻是傷害到了唐朝和安西,也損害到了一心不想讓德國重振旗鼓的丘吉爾和英國人。他們,這下成了兩麵不是人的小醜、被夾在兩大超級勢力中間成了廢棄的棋子。
求助英國不成,比利時人知道他們注定要在黃金同盟國中被邊緣戶、廢棄化,從之前的香餑餑變成姥姥不親、舅舅不愛的小媽生了!倒向鋼鐵同盟的懷抱?不行,那樣唐朝一個憤怒,沒等他們真得到德國人強援,在丹麥的安西軍隊就能在三天之內讓他們嚐一嚐亡國的滋味。
怎麽辦?怎麽辦?比利時政權上下開始亂作一團,各種意見開始不斷雲集到首相和國王的麵前。但是沒有任何一種辦法,真能讓比利時度過防務危機……
比利時還隻是個開始,唐朝放手玩弄首鼠兩端國家的遊戲才剛剛開始。南斯拉夫,你不是也縱容你們的商團去泛濫那可笑的愛心了嗎?
還有捷克斯洛伐克,不是也讓你們的商團和記者們,公開喊著讓老子至少給德國平民一點生存空間嗎?好,老子給他們生存空間,但是你們的生存空間老子就幹脆不管了。
當唐朝的專機在夏威夷做短暫停留時,第二批命令由專機上的電台發回了天京:停止對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的一切經濟、科技、軍事等援助。暫時終止與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全部合作計劃,撤回全部軍事、科技等各方麵的人員……
接到這個命令,楊永泰第一個嗅出了唐朝其中暗藏的深意:委座要幹嘛啊?不用多問了,肯定是要讓捷克斯洛伐克人為他們的愚蠢付出代價,同時刺激一下希特勒那根外侵的瘋狂神經,給他一個機會唄。
他的理解沒出錯,所以與蔣方震商議了幾個小時以後,加上張嘉璈。三個家夥一起出手,連翻運作之下。當唐朝的專機飛抵海參崴時,安西以驚人地速度派出了大批的飛機,將在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各類合作人員全都神速地撤回國內。
玩吧!你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人不是喜歡玩愛心遊戲嗎?那就讓你們看一看,到底你們是不是要做農夫與蛇故事中的農夫,被德國那條大蛇最先咬死。唐朝抱著這樣看笑話的想法,在遠東地區開始了坐著越野吉普車微服私訪的行程。
而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兩國的元首,眼見到這一切之後,卻做法上出現了兩種決然不同的情況。捷克斯洛伐克總統十分明了一個問題:他們是真正對抗德國的最前沿,唐朝跑到美國溜達一圈以後,竟然先把他們扔掉了。
那會是什麽原因呢?隻會是安西與美國達成了某種共識,要將他們的國家直接拿去喂了希特勒那條瘋狗。
不甘心當狗糧,所以捷克斯洛伐克總統在得知比利時外交大臣英國之行吃了閉門羹以後,他選擇了派出他的外長前往法國和西班牙。去做什麽呢?尋求扭轉現狀是一個,捷克斯洛伐克總統將原本屬於安西的利益,直接要轉給這兩個國家,以來換取他們的支持。
南斯拉夫國王的決策,卻是與捷克斯洛伐克總統完全相同了。他們知道錯在哪裏,就在唐朝走進一座農場微服私訪時,南斯拉夫國王一道命令頒出:凡是去過德國的商人和記者,全部以叛國罪抓起來、殺掉!(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比利時國王和首相得知這個消息後,一時間被弄得六神無主。他們很清楚,安西的強大軍事力量駐防在該國領土上,看上去似乎是讓其國家主權在某種程度上,因盟友存在而受損。
事實上,他們更加明白,隻要安西撒手不再去護著他們。一旦德國佬、希特勒發起瘋來,他們的國家必然將在很短時間內就被希特勒那個瘋子揮舞著刀子割肉一般吃掉。
讓他們迷茫的,還是為什麽唐朝突然做出了這樣一個決定。按照他們對唐朝以往的了解,沒道理會在這樣一個時候,一個製約德國到了關鍵的時間點上,唐朝會去選擇主動放棄和停止封鎖德國呀!
真正的原因,比利時那位本身就具有德國血統的國王自然無法明白。不過楊永泰、蔣方震等人接到這樣一個消息以後,第一時間在國內的中常會上盛讚唐朝的英明。
原因,其實也很簡單。
我們安西派兵是幫你比利時製衡著,不讓瘋子希特勒有賊心朝你們揮舞屠刀了。可是你們的商人,他媽的在那裏跟老子愛心泛濫,先破壞了老子對希特勒的封鎖。好呀,你破壞了老子的大好計劃,那苦果你們自己吃去。
無論楊永泰,還是蔣方震,在內心中早已十分清楚。即便德國人真在某一天開啟稱霸歐洲的戰爭序幕,想打到安西本土上來也將十分困難。更何況,希特勒更加明白。他的部隊想跟安西共和軍武裝到牙齒、領先世界至少三十年的大軍抗衡,無疑是以卵擊石。
如果說裝備上是一個方麵,全世界懂得軍事的人更加明白另外點,那就是德國和安西在軍隊兵員與軍官素質上根本也不是一個檔次上的。安西的軍事教育。讓安西共和軍從上而下的各級指揮官,全都充分地實現了理論結合實踐的精華提煉。
而德國呢?希特勒最無奈的,此時並非隻是脖子給唐朝掐著、讓他想吃肉都咽不下去。最關鍵的。也正式軍隊的兵員素質與各級指揮官的能力問題。
魯登道夫、興登堡那些人,的確這些年一直在大力地幫著希特勒搞軍事教育。可惜的是,德國的軍事教育的確在世界上目前能夠排進前三,卻缺乏真正實戰經驗中打好基礎、再進軍校去進行深造的全麵精煉化的軍官。
所以即便希特勒發起瘋來,安西不怕他朝本土來,更相信他即便瘋到腦袋裏隻剩下衝殺、不管不顧其他,也絕對不敢輕易朝安西本土殺過來。
正因為這樣。當接到唐朝撤回大部分駐紮在比利時的安西軍隊命令以後,楊永泰與蔣方震隻是簡短地溝通一下之後。唐朝做個初一,蔣方震做個十五。不過蔣方震這個十五,做的卻是遠比唐朝的初一做得更讓比利時人吃驚、無奈、各種苦悶。
這個十五是什麽呢?按照唐朝和馮玉祥的命令,敦刻爾克和奧斯坦德是要留兩個安西海軍的地麵後勤補給部隊對吧?好。蔣方震一改從前後勤補給部隊必然要與海軍陸戰隊相輔相成留守的習慣。
敦刻爾克,蔣方震下令留下兩個後勤輜重團、暫時組成海軍敦刻爾克後勤基地,派去一個準將當司令。那位準將一到了敦刻爾克,當天便急發電報向蔣方震求援:您別光給我些汽車啊、運輸船啊、運輸機啊!給我點警衛用的兵力和裝備呀!
蔣方震看完電報,直接回了他一封簡短地電報:讓你負責後勤,不是讓你負責警戒。周圍有比利時的軍隊幫你看家,你隻管給我負責好我們海軍的補充。如果真發生德國入侵情況,那些船和運輸機,足夠你小子帶著兩個團迅速撤離敦刻爾克的了……
如果說在敦刻爾克,蔣方震玩得有點過份。換到奧斯坦德,那隻能用讓比利時人心灰意冷來做形容了。
敦刻爾克至少還有一個海軍水上加空中一個團,按照安西共和軍的正常作戰能力,這兩個團遇上攻擊的時候不但全員可以拿起輕型武器對來敵進行反擊。即便是那些運輸船上的小口徑自衛炮、運輸機上的轟炸裝置,也能夠讓這兩個團變成一股能力不很強、卻足以自保同時給敵人造成很大傷亡的作戰部隊。
可是到了奧斯坦德呢?蔣方震足夠毒辣的命令,在第二天被比利時國王、首相和內閣大臣們知道以後,當即清楚安西人這是真的要放棄他們了。為什麽呢?因為蔣方震竟然隻在奧斯坦德留下了一個空中運輸營、一個水上運輸營和一個地麵運輸營。
三個營,加上留守奧斯坦德的指揮機關,總兵員和運輸機、運輸船等裝備上,竟然還不如敦刻爾克一個團多。
眼見如此,比利時人徹底傻眼了。怎麽呢?比利時外長急忙飛往英國,去找丘吉爾了。他們很清楚,能讓唐朝改變初衷,重新在其國內至少不重兵陳集、也該足以對德國形成震懾。他們隻能去求跟唐朝關係一直很好的丘吉爾,求他來幫著說服唐朝改變決定。
可惜,當比利時外長飛抵倫敦的時候,接待他的英國外交大臣直接告訴他:首相大人正在飛往天京的專機上。關於安西從貴國撤走大部分軍隊的事情,是我們首相大人事先與唐朝總統溝通好的……
明白了,比利時人這下明白了。他們民間商團的愛心泛濫,不隻是傷害到了唐朝和安西,也損害到了一心不想讓德國重振旗鼓的丘吉爾和英國人。他們,這下成了兩麵不是人的小醜、被夾在兩大超級勢力中間成了廢棄的棋子。
求助英國不成,比利時人知道他們注定要在黃金同盟國中被邊緣戶、廢棄化,從之前的香餑餑變成姥姥不親、舅舅不愛的小媽生了!倒向鋼鐵同盟的懷抱?不行,那樣唐朝一個憤怒,沒等他們真得到德國人強援,在丹麥的安西軍隊就能在三天之內讓他們嚐一嚐亡國的滋味。
怎麽辦?怎麽辦?比利時政權上下開始亂作一團,各種意見開始不斷雲集到首相和國王的麵前。但是沒有任何一種辦法,真能讓比利時度過防務危機……
比利時還隻是個開始,唐朝放手玩弄首鼠兩端國家的遊戲才剛剛開始。南斯拉夫,你不是也縱容你們的商團去泛濫那可笑的愛心了嗎?
還有捷克斯洛伐克,不是也讓你們的商團和記者們,公開喊著讓老子至少給德國平民一點生存空間嗎?好,老子給他們生存空間,但是你們的生存空間老子就幹脆不管了。
當唐朝的專機在夏威夷做短暫停留時,第二批命令由專機上的電台發回了天京:停止對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的一切經濟、科技、軍事等援助。暫時終止與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全部合作計劃,撤回全部軍事、科技等各方麵的人員……
接到這個命令,楊永泰第一個嗅出了唐朝其中暗藏的深意:委座要幹嘛啊?不用多問了,肯定是要讓捷克斯洛伐克人為他們的愚蠢付出代價,同時刺激一下希特勒那根外侵的瘋狂神經,給他一個機會唄。
他的理解沒出錯,所以與蔣方震商議了幾個小時以後,加上張嘉璈。三個家夥一起出手,連翻運作之下。當唐朝的專機飛抵海參崴時,安西以驚人地速度派出了大批的飛機,將在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各類合作人員全都神速地撤回國內。
玩吧!你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人不是喜歡玩愛心遊戲嗎?那就讓你們看一看,到底你們是不是要做農夫與蛇故事中的農夫,被德國那條大蛇最先咬死。唐朝抱著這樣看笑話的想法,在遠東地區開始了坐著越野吉普車微服私訪的行程。
而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兩國的元首,眼見到這一切之後,卻做法上出現了兩種決然不同的情況。捷克斯洛伐克總統十分明了一個問題:他們是真正對抗德國的最前沿,唐朝跑到美國溜達一圈以後,竟然先把他們扔掉了。
那會是什麽原因呢?隻會是安西與美國達成了某種共識,要將他們的國家直接拿去喂了希特勒那條瘋狗。
不甘心當狗糧,所以捷克斯洛伐克總統在得知比利時外交大臣英國之行吃了閉門羹以後,他選擇了派出他的外長前往法國和西班牙。去做什麽呢?尋求扭轉現狀是一個,捷克斯洛伐克總統將原本屬於安西的利益,直接要轉給這兩個國家,以來換取他們的支持。
南斯拉夫國王的決策,卻是與捷克斯洛伐克總統完全相同了。他們知道錯在哪裏,就在唐朝走進一座農場微服私訪時,南斯拉夫國王一道命令頒出:凡是去過德國的商人和記者,全部以叛國罪抓起來、殺掉!(未完待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