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領土上的割讓?還將安西人賣給法國的發動機,拿去自己製造飛機去了?西班牙人要幹嘛?這是對待盟友該采取的行為嗎?
勒布倫聽到這樣答複,頓時再次氣得七竅生煙。但他也很清楚,阿方索十三世敢這樣做,後麵肯定也跟他的主子、安西那位唐大總統有著很大的關係。似乎,他直到此刻才明白過來。唐朝不是真心想要幫助他們法國,而是又一次玩了趁火打劫的手段。
也正在此時,唐朝應邀到天京大學給學子們進行了一次演講。在有學生問道:偉大的領袖呀,睚眥必報好?還是以德報怨好呢?
唐朝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將目光轉向一旁曆史係學生聚集的方位,指著一個學生說道:那位同學,請你站起來,給大家仔細解釋一下瑕疵必報和以德報怨的來由吧。
不自己回答問題,而是選擇了讓一個曆史係學生來先給大家講解這兩個成語的出處?是的,因為在這次的“總統授課時”三千人禮堂座無虛席是真,裏麵也有至少三成左右學子是非華族的學生。許多,甚至是其他國家的留學生。
被點到的那個曆史學生,沒有想到偉大的領袖竟然會讓他在這樣一個三千學子聚一堂的大場麵下,來幫偉大領袖給同學們講解兩個成語的來由。當時他還一陣激動,站起來三分鍾左右以後,才按捺住那顆加速跳動的心髒。
“根據中華曆史與傳說記載,神龍一共生了九個兒子。其中一個名字叫做睚眥。這睚眥性情十分凶殘,又是個心胸狹隘的家夥。睚眥必報,隻是以其傳說中的性情為基礎,定性出來的一個形容人有仇必報的……”曆史係學生剛剛開講,講到此處時突然給身邊的同學拽了拽衣袖。
他不明白同學沒什麽拽他衣袖,側頭望去時。隻見台上的唐朝、坐在唐朝身邊的張孝準、張嘉璈,全都一起閉目養神的姿態。雖說他們的臉上都是禮貌地帶著微笑,可是這個曆史係學生卻突然想起了唐朝呼籲、發起的白話文運動。
文言文,在中國本土上也許算得上是正統、也應該提倡。但安西是一個全民大西遷形成的全新國家,是一個民族分別在當今世界上最多的國家。這個新生國家裏。許多民族是決然難以明白中華民族老祖先們那些之乎者也、哀哉嗚呼的。
中華文明的核心。並非隻是會之乎者也、能誦念上幾句哀哉嗚呼就算是正統的。在中華民族幾千年曆史上,真正讓這些修飾詞貫穿所有文章中,實際上都是儒家一家在做大以後搞出來的。
而真正的中華文明,應該是百家爭鳴那個時代的真文明、而非孔孟一門獨霸主流的文明。唐朝看過幾卷正版地手抄墨家、法家與兵家流傳下來的春秋、戰國古本。在那上麵。無論是墨子、韓非子。還是孫子。其實都很少用之乎者也、哀哉嗚呼一類的修飾詞。
恰恰如此。法家、兵家的原版典籍,在後來的曆史長河中能夠讓許多人所接受、所理解。偏偏儒家按其方法重新抄錄出來的,卻反而成為了隻能讓一少部分人看得懂、研究得明白的典籍。
國家要發展。就應該適應民眾所需、給民眾他們想要的東西。想要讓中華文明,在全世界、在一個多元化已到了極致的安西生根發芽、再創文明史上的輝煌。唐朝清楚地意識到,有些不必要的繁瑣一亢雜都該摒棄,一切以實用、通俗易懂為基本才是正確的。
過去,蔡元培等人搞過一次“新文化運動”。但當時隻是讓東部地區的中華兒女們,開始喜歡而接受新文化。其實呢?就連蔡元培本人寫的東西裏,如今也經常能見到之乎者也一類的詞。
在唐朝看來,要白話文您就白話到底,要文言文您就別想著讓更多的人去接受、去看明白你寫的是什麽意思。白話文是大眾化的,文言文是學究們的……
為了讓更多的人樂於接受、喜聞樂見地接受中華文明,唐朝提出了白話文運動。其核心是讓無論大學課堂上,還是報紙電視以及電影裏,都別出現文言文或者半白半文的東西。
唐朝發起的這個運動,無疑在那些老學究們眼睛裏,是一種徹底泯滅中華文明原汁原味的“精華”之舉。於是乎,外麵戰爭天天打,安西如今學術上也天天吵得不亦說乎。
支持唐朝的一派,多數都是諸如此時坐在講堂裏、第一排那些大學教師們。他們是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他們很清楚之乎者也在實際教學中,讓他們工作增加了多少難度。所以,他們絕大多數堅定地支持唐朝的號召、響應白話文深入化推廣。
反對唐朝的一派,許多人實際上也就在這個講堂上。但他們來大學裏,隻是客串講下課、混個教授一類的名頭同時,按客串場次和時間賺點外快而已的研究為主學者群體。
他們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裏,有三百天都是在作著文化研究的,最多隻有三十五天是到一線接觸學生們的。久而久之的,他們的理論遠勝於實踐。可惜,任何東西都一樣,一頭徹底壓倒另一頭、完全失去平衡以後,必然會產生脫離的效果……
這個曆史學生,當然很清楚如今在天京大學校園中,正上演著一場以客座教授為主文化保守派與以一線教師、教授們為首的文化改良派激烈鬥爭的大戲。在這場戲裏,唐朝與台上二位,沒有去玩弄權術,但卻都絕對堅定地站在文化改良派隊列中在唱著主角。
在一群改良派領導麵前,你敢搞繁文縟節式的講解,那不是給自己找不在嗎?這就是這個曆史學生身邊那個同學拽他衣袖的主要原因。
迅速結合當下情形,這個曆史學生猛然醒悟過來。於是,再講下去的時候,他完全變成了大白話來講解:“話說,在中華古代有那麽一個異常混亂的時期,被成為春秋戰國時代。那個時代的開始,是中華當時的中央王朝、周朝無力控管天下,導致諸侯紛爭、群雄逐鹿……
正如偉大領袖所說過的,一個時代的開始、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結束。結束那個混亂時代的,是當時周朝分封的秦公國最後一個公爵嬴政。他能夠結束一個時代、開啟一個大一統的新時代。
是與在其父親那一代秦國的首相密不可分的,那個人叫做範雎。這位範首相呢,他絕對是個很有才華的人。偉大領袖在給我們學校寫<戰國淺評>時,也曾高度盛讚過這個首相。是他給秦公國確定了遠交近攻、是他為嬴政一統江山打下了堅實基礎。
可惜呀,也正是這個範首相。他成功之前呢,受到過許多人的欺壓甚至迫害。等到他一得到了權勢以後,首先去做的就是不管是誰,哪怕是瞪過他一眼,他都要狠狠地打擊報複一翻。睚眥必報,這個成語最早,就是由後人形容範首相而產生的。”
“啪啪啪……”
“嘩嘩嘩……”
先是幾聲清脆的掌聲,稀稀落落地從唐朝的等坐在主講台上的眾人鼓起。旋即,變成這個會場一起雷鳴般的掌聲,表示對這個曆史學生如此講解的支持。
這個曆史學生呢?被這樣的場麵弄得又是心底裏七上八下、好敲了一通鼓。臉上的表情,也是時而僵硬地對眾人微笑、時而遙遙對著主講台上的唐朝等人鞠躬。
待掌聲暫時停止後,唐朝才悠悠開口,對他微笑著說道:“還是不夠精簡,其實這樣一個故事呢,你隻需要說一說範大人如何睚眥必報即可。秦王統一天下,他是秦國前任首相,大家一聽其實也都能明白他地位多麽顯赫、位置多麽重要了。
我們要讓中華文明,能夠被更多的人看得懂、又願意看,這樣的亢長講解還是不夠哦。不過這也不能怪你,畢竟我們大家從小接受的啟蒙教育裏,就是這個樣子的。好了,你繼續講下以德報怨的典故,希望不要再這樣臃腫哦。”
這個學生聽到唐朝這樣說,臉上紅一陣、白一陣地嘿嘿一笑:“好的,以德報怨的典故我盡量不那麽臃腫。”
說完,他強自按捺一下心情,旋即講了起來:“也是在中華的春秋戰國時期,梁國有一位叫宋就的大夫,曾經做過一個邊境縣的縣令,這個縣和楚國相鄰界。梁國的邊境兵營和楚國的邊境兵營都種瓜,各有各的方法。
梁國戍邊的人勤勞努力,經常澆灌他們的瓜田,所以瓜長得很好;楚國士兵因為懶惰很少去澆灌他們的瓜,所以瓜長得不好。楚國縣令因為梁國的瓜長得好,而對自己楚國的瓜長得不好感到很生氣。
楚國士兵心裏嫉恨梁國士兵(瓜種得)比自己好,於是夜晚偷偷去破壞他們的瓜,所以(梁國的)瓜總有枯死的。梁國士兵發現了這件事,於是請求縣尉,也想偷偷前去報複破壞楚營的瓜田。”(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勒布倫聽到這樣答複,頓時再次氣得七竅生煙。但他也很清楚,阿方索十三世敢這樣做,後麵肯定也跟他的主子、安西那位唐大總統有著很大的關係。似乎,他直到此刻才明白過來。唐朝不是真心想要幫助他們法國,而是又一次玩了趁火打劫的手段。
也正在此時,唐朝應邀到天京大學給學子們進行了一次演講。在有學生問道:偉大的領袖呀,睚眥必報好?還是以德報怨好呢?
唐朝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將目光轉向一旁曆史係學生聚集的方位,指著一個學生說道:那位同學,請你站起來,給大家仔細解釋一下瑕疵必報和以德報怨的來由吧。
不自己回答問題,而是選擇了讓一個曆史係學生來先給大家講解這兩個成語的出處?是的,因為在這次的“總統授課時”三千人禮堂座無虛席是真,裏麵也有至少三成左右學子是非華族的學生。許多,甚至是其他國家的留學生。
被點到的那個曆史學生,沒有想到偉大的領袖竟然會讓他在這樣一個三千學子聚一堂的大場麵下,來幫偉大領袖給同學們講解兩個成語的來由。當時他還一陣激動,站起來三分鍾左右以後,才按捺住那顆加速跳動的心髒。
“根據中華曆史與傳說記載,神龍一共生了九個兒子。其中一個名字叫做睚眥。這睚眥性情十分凶殘,又是個心胸狹隘的家夥。睚眥必報,隻是以其傳說中的性情為基礎,定性出來的一個形容人有仇必報的……”曆史係學生剛剛開講,講到此處時突然給身邊的同學拽了拽衣袖。
他不明白同學沒什麽拽他衣袖,側頭望去時。隻見台上的唐朝、坐在唐朝身邊的張孝準、張嘉璈,全都一起閉目養神的姿態。雖說他們的臉上都是禮貌地帶著微笑,可是這個曆史係學生卻突然想起了唐朝呼籲、發起的白話文運動。
文言文,在中國本土上也許算得上是正統、也應該提倡。但安西是一個全民大西遷形成的全新國家,是一個民族分別在當今世界上最多的國家。這個新生國家裏。許多民族是決然難以明白中華民族老祖先們那些之乎者也、哀哉嗚呼的。
中華文明的核心。並非隻是會之乎者也、能誦念上幾句哀哉嗚呼就算是正統的。在中華民族幾千年曆史上,真正讓這些修飾詞貫穿所有文章中,實際上都是儒家一家在做大以後搞出來的。
而真正的中華文明,應該是百家爭鳴那個時代的真文明、而非孔孟一門獨霸主流的文明。唐朝看過幾卷正版地手抄墨家、法家與兵家流傳下來的春秋、戰國古本。在那上麵。無論是墨子、韓非子。還是孫子。其實都很少用之乎者也、哀哉嗚呼一類的修飾詞。
恰恰如此。法家、兵家的原版典籍,在後來的曆史長河中能夠讓許多人所接受、所理解。偏偏儒家按其方法重新抄錄出來的,卻反而成為了隻能讓一少部分人看得懂、研究得明白的典籍。
國家要發展。就應該適應民眾所需、給民眾他們想要的東西。想要讓中華文明,在全世界、在一個多元化已到了極致的安西生根發芽、再創文明史上的輝煌。唐朝清楚地意識到,有些不必要的繁瑣一亢雜都該摒棄,一切以實用、通俗易懂為基本才是正確的。
過去,蔡元培等人搞過一次“新文化運動”。但當時隻是讓東部地區的中華兒女們,開始喜歡而接受新文化。其實呢?就連蔡元培本人寫的東西裏,如今也經常能見到之乎者也一類的詞。
在唐朝看來,要白話文您就白話到底,要文言文您就別想著讓更多的人去接受、去看明白你寫的是什麽意思。白話文是大眾化的,文言文是學究們的……
為了讓更多的人樂於接受、喜聞樂見地接受中華文明,唐朝提出了白話文運動。其核心是讓無論大學課堂上,還是報紙電視以及電影裏,都別出現文言文或者半白半文的東西。
唐朝發起的這個運動,無疑在那些老學究們眼睛裏,是一種徹底泯滅中華文明原汁原味的“精華”之舉。於是乎,外麵戰爭天天打,安西如今學術上也天天吵得不亦說乎。
支持唐朝的一派,多數都是諸如此時坐在講堂裏、第一排那些大學教師們。他們是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他們很清楚之乎者也在實際教學中,讓他們工作增加了多少難度。所以,他們絕大多數堅定地支持唐朝的號召、響應白話文深入化推廣。
反對唐朝的一派,許多人實際上也就在這個講堂上。但他們來大學裏,隻是客串講下課、混個教授一類的名頭同時,按客串場次和時間賺點外快而已的研究為主學者群體。
他們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裏,有三百天都是在作著文化研究的,最多隻有三十五天是到一線接觸學生們的。久而久之的,他們的理論遠勝於實踐。可惜,任何東西都一樣,一頭徹底壓倒另一頭、完全失去平衡以後,必然會產生脫離的效果……
這個曆史學生,當然很清楚如今在天京大學校園中,正上演著一場以客座教授為主文化保守派與以一線教師、教授們為首的文化改良派激烈鬥爭的大戲。在這場戲裏,唐朝與台上二位,沒有去玩弄權術,但卻都絕對堅定地站在文化改良派隊列中在唱著主角。
在一群改良派領導麵前,你敢搞繁文縟節式的講解,那不是給自己找不在嗎?這就是這個曆史學生身邊那個同學拽他衣袖的主要原因。
迅速結合當下情形,這個曆史學生猛然醒悟過來。於是,再講下去的時候,他完全變成了大白話來講解:“話說,在中華古代有那麽一個異常混亂的時期,被成為春秋戰國時代。那個時代的開始,是中華當時的中央王朝、周朝無力控管天下,導致諸侯紛爭、群雄逐鹿……
正如偉大領袖所說過的,一個時代的開始、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結束。結束那個混亂時代的,是當時周朝分封的秦公國最後一個公爵嬴政。他能夠結束一個時代、開啟一個大一統的新時代。
是與在其父親那一代秦國的首相密不可分的,那個人叫做範雎。這位範首相呢,他絕對是個很有才華的人。偉大領袖在給我們學校寫<戰國淺評>時,也曾高度盛讚過這個首相。是他給秦公國確定了遠交近攻、是他為嬴政一統江山打下了堅實基礎。
可惜呀,也正是這個範首相。他成功之前呢,受到過許多人的欺壓甚至迫害。等到他一得到了權勢以後,首先去做的就是不管是誰,哪怕是瞪過他一眼,他都要狠狠地打擊報複一翻。睚眥必報,這個成語最早,就是由後人形容範首相而產生的。”
“啪啪啪……”
“嘩嘩嘩……”
先是幾聲清脆的掌聲,稀稀落落地從唐朝的等坐在主講台上的眾人鼓起。旋即,變成這個會場一起雷鳴般的掌聲,表示對這個曆史學生如此講解的支持。
這個曆史學生呢?被這樣的場麵弄得又是心底裏七上八下、好敲了一通鼓。臉上的表情,也是時而僵硬地對眾人微笑、時而遙遙對著主講台上的唐朝等人鞠躬。
待掌聲暫時停止後,唐朝才悠悠開口,對他微笑著說道:“還是不夠精簡,其實這樣一個故事呢,你隻需要說一說範大人如何睚眥必報即可。秦王統一天下,他是秦國前任首相,大家一聽其實也都能明白他地位多麽顯赫、位置多麽重要了。
我們要讓中華文明,能夠被更多的人看得懂、又願意看,這樣的亢長講解還是不夠哦。不過這也不能怪你,畢竟我們大家從小接受的啟蒙教育裏,就是這個樣子的。好了,你繼續講下以德報怨的典故,希望不要再這樣臃腫哦。”
這個學生聽到唐朝這樣說,臉上紅一陣、白一陣地嘿嘿一笑:“好的,以德報怨的典故我盡量不那麽臃腫。”
說完,他強自按捺一下心情,旋即講了起來:“也是在中華的春秋戰國時期,梁國有一位叫宋就的大夫,曾經做過一個邊境縣的縣令,這個縣和楚國相鄰界。梁國的邊境兵營和楚國的邊境兵營都種瓜,各有各的方法。
梁國戍邊的人勤勞努力,經常澆灌他們的瓜田,所以瓜長得很好;楚國士兵因為懶惰很少去澆灌他們的瓜,所以瓜長得不好。楚國縣令因為梁國的瓜長得好,而對自己楚國的瓜長得不好感到很生氣。
楚國士兵心裏嫉恨梁國士兵(瓜種得)比自己好,於是夜晚偷偷去破壞他們的瓜,所以(梁國的)瓜總有枯死的。梁國士兵發現了這件事,於是請求縣尉,也想偷偷前去報複破壞楚營的瓜田。”(未完待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