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紅色的電話亭孤零零的立在街邊,電話亭裏沒有人,時不時有行人在電話亭邊經過。


    太陽開始西沉,黃色的陽光漸漸發紅,照在紅色的電話亭和旁邊商店紅底白字的店招上。店招上白色的字是“keep”,而方自歸走進電話亭,決定改變自己的軌道。


    方自歸覺得,一旦想明白一件事要去做,絕不能再動搖了。當年和莞爾談戀愛,自己覺得不對了曾經早早就主動提出分手,可莞爾當時哭得太動人了,導致當年分手的改變因此沒做成,後來造成了多大的傷害啊!所以,想明白了就不再猶豫。方自歸要給大成打個電話,告訴他自己決定輟學回國,和他探討一下回國後和他一起創業的可能性。


    電話撥了出去,不知道是占線還是沒人接,方自歸等了一會兒,聽筒裏始終沒有傳來大成那渾厚的嗓音。


    這時,電話亭外出現了另外一個等著打電話的人。那人透過玻璃看著方自歸,而方自歸站在電話亭裏,望著逆光中的那個人,看不太清他的臉。


    手機已經在美國基本普及了,電話亭的生意已經很清淡,想不到方自歸在美國第一次在電話亭打電話還碰上有人排隊。方自歸等了一會兒,見電話不能接通,就走出電話亭,讓那個等在逆光中的人先打。


    方自歸打算下個月回國,因為方自歸覺得,至少應該把當初投資在留學美國上的錢在美國翻倍賺回來,再回國見江東父老比較好。到世紀末隻剩下幾個月了,小平同誌要求中國人民本世紀末達到小康,做為一個全日製大學本科畢業生,方自歸以為,自己更有責任不拖全國人民奔小康的後腿,最好帶筆美金回去。


    這段時間,方自歸一直在思考回國後是創業還是打工,是回蘇州還是去深圳,想來想去,舉棋不定。最誘惑方自歸的想法還是回國創業,可往深處想,方自歸意識到一個問題,就是創業要有內容,沒有具體產品、具體服務、具體細節的創業計劃,都是對自己那點兒微薄的資本耍流氓。聽說留學生回國創業,有的是手上有專利,有的是手上有資本,有的是手上有個新穎的商業計劃書,方自歸想想,這幾樣自己都沒有,自己有的那點兒資本,隻夠回國開一間二十平米的小型川菜館。但方自歸以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不在開小型川菜館上,於是想來想去,決定找大成合作。


    那人打好了電話,從電話亭裏走了出來。方自歸重新走進電話亭,重新撥大成的手機,結果這次一下就撥通了。


    “下個月你就回來了?”電話中,大成對方自歸輟學回國的打算有些驚訝。


    “對。”方自歸道。


    “為什麽?”


    “大成,你記不記得九二年我們一起坐船去上海的時候,我在船上跟你聊中國人的素質問題,我還擔心優秀的中國人都跑去國外了,中國怎麽辦。”


    “記得。”


    “現在我明白了,是會有一些中國人來了美國就不走了,但也一定會有優秀的中國留學生會選擇回國,對此我確信不疑。不過,原因說來話長,我回去再跟你說,國際長途貴。”方自歸頓一頓,“我打電話給你,是想和你商量一個事?”


    “什麽事?需要我幫忙的話盡管說。”


    “這次回來,我把我手上的美金換成人民幣大概能有個十幾萬,我想把這錢投到你公司入股,咱們兄弟聯手,各有分工,比如我可以管生產,肯定比你現在單打獨鬥發展得更快。你覺得怎麽樣?”


    誰知話筒裏一陣沉默,方自歸等不及了,道:“大成,咱們是兄弟,你有任何想法都可以直說。”


    “兄弟,我這邊兒出了些意外。我公司破產了。”


    方自歸大吃一驚,“什麽?!”


    “公司辦不下去了。”


    “到底出了什麽事?怎麽變化這麽大?”


    “你回來再和你說吧,一兩句說不清楚。國際長途貴。”


    與大成通完這次電話,方自歸隻好重新規劃。


    輟學後就不用上課了,方自歸就利用在美國的最後這段時間,看完了剛來美國時隻讀了開頭幾十章的那本《聖經》。看到《新約》的四福音書後,方自歸當初那顆看了《舊約》後沒產生敬畏卻產生反胃的心,才終於安定下來。方自歸覺得,如果世上的人都有四福音書說的這種寬容,這個世界將變成一個多麽好的世界。怪不得基督教後來統一了歐洲的宗教,方自歸心想,有《馬太福音》這種教義的宗教,當然是偉大的。


    看完《聖經》全書,方自歸感覺《舊約》和《新約》肯定不是同一個人寫的。《新約》中的耶穌是博愛的,《舊約》中的上帝是殘酷的,方自歸覺得耶穌比他爸強多了。雖然基督教反對達爾文的進化論,但是進化論中提出的“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的理論,看來在耶和華、耶穌這爺倆兒的身上還是得到了很好的印證。可惜,方自歸心想,《舊約》不可分割地存在於《聖經》中,並且篇幅這麽他媽的長。


    對《聖經》有了新的理解,方自歸也有了新的規劃。思考再三,方自歸最終還是認為,不能為了創業而創業。毛爺爺在《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中說要“不打無準備之仗”,方自歸掂量了掂量目前形勢和自己的任務,覺得創業還是沒準備好,不如還是發揮自己目前的比較競爭優勢,先在國內某知名外企謀個職,一邊兒打工一邊兒看創業的機會。


    做了回國打工的決定後,方自歸就想起了老卑。方自歸是很願意跟著老卑混的,也很願意回到蘇州徳弗勒從事前途光明的汽車電子業,於是回國前夕,方自歸撥通了老卑中國的手機號。


    “hello,besmanspeaking.”電話接通後,老卑的聲音聽上去很謹慎。【譯:哈羅,這裏是besman。】


    “besman,我是victor。”


    “victor!”老卑的聲音轉謹慎為興奮,“好久沒聽到你的消息,你在哪裏?”


    “我在detroit,不過,很快我就要回國了。”聽到老卑關切的聲音,方自歸很高興。看來老卑還是很重感情的。【譯:底特律】


    “回國?現在好像已經過了暑假,你怎麽有時間回國?”


    “我不想繼續在美國呆下去了,我想回國工作。嗯……我想回徳弗勒蘇州工作。”


    “victor,謝謝你打這個電話給我。”老卑的聲音又充滿了興奮,“你打這個電話正是時候。有個變化我要告訴你,我剛剛離開徳弗勒,現在是一家瑞典上市公司的中國區總裁。”


    “什麽?”這下輪到方自歸驚訝了,“您已經不在徳弗勒了?”


    方自歸還記得一年多前,老卑和自己談人生,說他在徳弗勒做了快二十年了,聽起來他是要在徳弗勒做到退休的樣子,沒想到老卑突然有這麽大變故。


    “對,我來新公司也不久。現在情況是這樣,這間瑞典公司在國內有四個工廠,分別在大連、上海、無錫和廣州。公司的中國區總部在上海,以後我就base在上海。現在公司很多部門都需要人才,如果你能盡快回來,正好有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謝謝besman,請問是什麽機會?”事關前途,方自歸微微有些緊張。


    “上海工廠,生產部經理。”老卑自信滿滿地說。


    “上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來沒有發生過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零一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零一的並收藏從來沒有發生過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