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名:董卓“認罪”


    九月初,這道聖旨出現在了董卓麵前。


    也沒有下跪領旨,見到傳聖旨的隊伍後,董卓直接伸手拿了過來。


    看了一眼,董卓直接就笑了。


    穿越者的存在已經不再是秘密,幾乎所有的人,都已經知道了自己的“未來”。


    隻不過,大多數的人都沒怎麽在意。


    因為大家發現,現在的曆史,和這些奇人所說的並不一樣。


    隻當是一群說書先生為了博人眼球,編造出來的。


    當然,有不信的,也有信的。


    畢竟黃巾之亂的事,這群奇人預測的還是很準的。


    不過,不管信不信,大家對於董卓的印象,都是統一的不怎麽樣。


    而且,其它各州百姓對涼州的向往,也讓諸位大臣憤恨不已。


    所以,在正直秋收的時候,便有了這道聖旨。


    先是稱讚了一番董卓的功績,然後體諒了一下董卓的困難。


    然後,為了表彰董卓,要把他調往更為富庶的冀州當州牧。


    而董卓笑的原因是,朝廷上的那群人,怕不是把他當傻子了吧?


    黃巾之亂的時候,用這事坑了他一波不算,這又想再坑他一次?


    有權無勢,怕不是連飯都吃不安寧哦。


    他可沒忘記,比他實力差一些的皇甫嵩,死因也不過是一小包白色粉末。


    沒有什麽驚天動地過程,溫良隻不過是潛進去,把這包白色粉末摻在了烤肉的調料裏,然後退了出來。


    整個過程不到二十分鍾,連給皇甫嵩做飯的廚子等人,都沒有驚動。


    便落了個替皇帝擋災,得了瘋病不治身亡的結果。


    董卓自己已經連續吃了半年的煮菜了。


    先讓手下吃,等三個小時之後,確認沒事,董卓自己才吃。


    董卓倒不是怕死,真要怕死也不會每次打仗都衝在最前麵。


    但死在一頓烤肉或者火鍋上,最後還落個得了瘋病的名聲,這種死法實在是沒法接受。


    董卓感覺自己要是這麽死了,比那些人說的抄家然後誅三族還憋屈。


    見董卓在那笑,傳旨的官員也不敢說話,隻能等著。


    甚至已經做好了董卓把聖旨糊他臉上的準備。


    在他看來,這趟能活著回去,就是賺到了。


    最壞的可能就是,董卓直接殺了他,就當沒收到這份聖旨。


    “回去告訴小皇帝,這邊的兵士們舍不得我,不讓我走。


    等他們都老死了,如果朝廷還想用我,我再去冀州。


    原話帶到啊,如果你敢改一個字,小命可就沒了。”


    說著,董卓將手裏的聖旨丟到了一旁的地麵上。


    “是,下官一定把話帶到。”


    傳旨的官員應了一句後,毫不猶豫的扭頭就走。


    命保下了就行,至於董卓的態度,起碼他還給了一個理由,不是嗎?


    至於添油加醋,這名官員想了想還是放棄了。


    聽董卓的意思,他在朝廷裏還是有人的,沒必要給自己招這個災。


    洛陽一直流傳著,皇甫嵩的瘋病,其實和董卓有關,隻不過沒人能拿出證據來罷了。


    其實,董卓在朝廷裏,哪還有人。


    現在的董卓,對於朝堂內發生的事,還沒有溫良通過領主論壇了解的多。


    隻不過是賈詡要求他這麽說,他就這麽說罷了。


    要按董卓的意思,直接拖出去砍了就得了,世道這麽亂,死在路上又不奇怪。


    朝廷和董卓之間的關係,溫良是不怎麽關心的。


    此時的溫良,正全力帶著手下的鐵鷹銳士們在武威縣周圍日夜巡邏。


    地裏的糧食陸續到了收獲的時間(書裏的時間,都是農曆)。


    時間不是很對,但多少也是收成。


    地不是自己的,但稅隻有三成糧食。


    對於老百姓來說,外麵有地,家裏有糧,這日子就有奔頭。


    然而,漢朝其它州的老百姓,就沒有涼州這麽好的運氣了。


    不僅有征稅的官兵,還有流竄的匪徒,甚至還有搶收其他百姓土地的現象。


    更別說各地還有旱災或者洪澇。


    哪怕是世家,也意識到了糧食的問題。


    在之前,隻是知道今年糧食會比較少,可能會有些問題。


    但真到了時候,發現他們還是小看了今年缺糧的情況。


    本著死道友不死貧道的精神,老百姓也成了他們的首要打劫目標。


    結果卻驚訝的發現,原本每次多少都能榨出來一些的老百姓,這次真的榨不出來了。


    最終,所有人都將目光瞄向了涼州。


    除了糧食以外,涼州的人口,羊馬,也是眾人所覬覦的。


    恰好,董卓的回複也在此時傳回了朝廷。


    在一眾大臣和宦官們再三建議下,漢靈帝又一次的下達了聖旨。


    不再提改為冀州牧的幌子,直接罷免了董卓涼州牧的身份,要求董卓來洛陽認罪。


    不過,朝堂上的眾人也沒人奢望董卓真的會因為一道聖旨便放棄涼州牧的身份,便有了第二道旨意。


    命令大將軍何進為統帥,率領三十萬大軍,奔赴涼州,擒拿罪臣董卓。


    同時,征召天下義士,共討董卓。


    旨意下達後,各個大臣也沒等董卓拒絕接旨的消息傳回來,便開始召集各家兵馬,準備隨大軍一起,分食涼州。


    正在武威縣外巡邏的溫良,差不多是在聖旨剛出洛陽的時候,便從領主論壇得到了消息。


    “艸!”


    罵了一聲之後,溫良吩咐其它人繼續巡邏,自己卻立刻趕往武威縣城。


    先和荀彧說明了這件事,讓荀彧做好戰鬥的準備,然後騎馬奔赴姑臧。現在溫良的坐騎,已經換成了由董卓贈送的一匹武力達到50點的妖馬。


    中午離開武威,在淩晨兩點左右,已經來到了姑臧城外。


    城門守衛確定了溫良的身份後,打開城門讓溫良進城。


    溫良吩咐一個城門的守衛,去賈府請賈詡之後,徑直前往位於姑臧的州牧府。


    白天的話,溫良也就先去賈府找賈詡了,董卓也不會猜測什麽。


    兩人有著師徒的關係,溫良來姑臧拜訪一下賈詡,很正常的一件事。


    但趕在晚上這個時間過來,誰也知道出了什麽了不得的事情了。


    如果再先去拜訪賈詡,溫良可不敢賭董卓會不會因此對他心生猜忌。


    來到州牧府,向守衛表明身份後,守衛直接帶著溫良來到了偏廳等候,隨後才去通知董卓。


    如果是別人的話,守衛還可能猶豫下,但看到來人是溫良,那就沒的猶豫了。


    如果讓溫良在府外等候,那才可能換來責怪。


    隻是十分鍾,便有親兵過來,通知溫良前往正廳,牧守大人已經在等候了。


    “牧守大人。”


    “恭儉不用多禮,這個時間來找我,發生了什麽事?”


    董卓被親兵喊醒之後,聽到溫良到來,第一反應便是鮮卑打過來了。


    不過,整理衣服的時候,又想到,如果是匈奴的事情,那來的不應該是溫良。


    問了一下親兵,得知溫良還通知了賈詡,董卓就知道不是鮮卑的事情了。


    鮮卑的話,首先要做的就是召集部下,不用在這個時間打擾賈詡。


    董卓心裏清楚,在溫良眼裏,他的地位是比不上賈詡的。


    如果有的選,溫良肯定會是麻煩他,而不是打擾賈詡。


    “剛得到的消息,皇帝下旨,以何進為統帥,率三十萬軍隊討伐牧守大人您。


    同時,征召天下義士,共同討伐。”


    “嗯?”


    聽到溫良的話,董卓原來笑嗬嗬的表情,頓時變得陰沉了起來。


    董卓自問是沒有做任何對不起朝廷的地方。


    是朝廷一而再,再而三的針對他。


    現在,居然直接要罷免了他,甚至派兵討伐?


    “先別說了,等文和。”


    說完,董卓便閉上了眼睛,喘息聲卻不斷的響起。


    董卓也知道自己不擅長處理這種事情,努力的平複自己的心情。


    腦子裏忍不住想著,要不要和溫良討些白色粉末,讓親兵潛入皇宮,給漢靈帝分享點土特產。


    等了十分鍾,賈詡才來到正廳。


    倒不是賈詡自恃身份,而是城門守衛的身份沒達到,消息傳到賈詡耳邊的時候,已經過去了不少時間。


    再加上兩府之間的距離,賈詡能在這個時間到來,已經很快了。


    “怎麽了?”


    進來之後,還沒左下,賈詡便直接問向溫良。


    看董卓的表情,這次的事不小。


    董卓氣呼呼的哼了一聲,溫良詳細的說了一下漢靈帝下達的兩則聖旨的內容。


    “你這個消息是從哪聽來的?”


    賈詡這個問題,並不是因為沒想到溫良的消息來源,而是替溫良做補充。


    剛聽到消息的時候,或許因為消息的衝擊想不到這個問題,但心情平緩之後,肯定會有所懷疑。


    董卓可不會去詢問溫良,而是不斷的猜測。


    “奇人。


    武威縣中,有十幾名奇人村長,他們有一種特殊的消息傳遞方式,可以將消息在瞬息之間,傳遞到萬裏之外。


    我認為他們的存在,有利於我們的統治,所以並沒有驅逐他們,還給了他們一些便利。


    平時和他們的關係比較好,這次有一名奇人向我通報,他們得到了漢靈帝在今天早上下達了這兩則旨意。”


    “消息可靠嗎?”


    “比較可靠,傳來消息的村長,平時也比較靠譜。


    而且這個消息不管真假,左右不過是一個月的時間,他們也沒騙我的必要。”


    “讓我想想。”


    說完,賈詡也閉上了眼睛,沉思起來,默念六甲。


    六甲的預測能力,並不是隻能被動的,等待預測效果產生。


    心中想著要預測的事情,默念六甲,可以主動的進行相關的預測。


    之所以不告訴溫良,倒不是賈詡想要留一手,而是擔心溫良因此出事。


    在賈詡看來,溫良如此小的年紀,一旦發現可以主動的進行預測,怕是會忍不住不斷的預測。


    目前來說,沒有人知道預測未來這件事會消耗些什麽,但賈詡,包括賈詡的師父等人,都堅信這樣的預測,是有消耗的。


    尤其是相比較其他人零散的畫麵,溫良這種直接身臨其境的預測,讓賈詡更加的擔心。


    雖然是閉著眼睛,賈詡眼前卻出現了一個模糊的畫麵。


    隨著時間的推移,畫麵漸漸的清晰起來。


    然而,賈詡卻有些懷疑自己看到的景象。


    因為,出現在賈詡眼前的,是洛陽的皇宮。


    確認了自己看到的確實是皇宮之後,賈詡心裏已經有了推斷。


    “牧守,您的想法是怎麽樣的?”


    麵對賈詡的問題,董卓詫異的看了賈詡一眼。


    猶豫了一下,還是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


    “打回去!”


    這段時間,董卓是越想越氣,越想感覺自己越憋屈。


    老老實實打仗,讓去哪去哪,最後卻因為一群奇人的話,落得現在的下場。


    “那就打回去!”


    *2


    這下,董卓和溫良都愣了。


    他們兩個想了無數種可能,唯獨沒有想過“打回去”這種可能。


    “如果決定要打回去,那我們就可以從現在開始做準備了。


    提前準備糧草,兵馬。


    朝廷的聖旨沒來就罷了,如果朝廷真的頒布了聖旨,那牧守您可以直接按照聖旨的要求,前往洛陽認罪,帶著你的兵將,去問問當今聖上,你何罪之有。”


    賈詡說的十分平淡,溫良卻瞪大了眼睛。


    董卓也是興奮的拍了下自己的大腿。


    “文和啊,這麽多年了,你的建議我雖然每次都聽,但歸根結底是因為我知道你說的有道理。


    其實,我心裏很多時候都是不認同的。


    但這次,你的建議說到了我心眼裏。


    如果恭儉得到的消息沒問題,那聖旨大概會在一個月後送達。


    一個月的時間,足夠我做好準備了。”


    說完,董卓便大笑著離開了正廳。


    人心謀略,董卓知道自己是遠不如賈詡的。


    但打仗這件事,董卓不用賈詡教。


    其實,如果有其他可能的話,賈詡也不會建議董卓帶兵前往洛陽。


    就因為他一時間也不知道如何去勸說其他世家,放棄對董卓的討伐,所以才在第一時間使用六甲預測未來的能力。


    既然選擇遵循六甲的指引,那便不再猶豫。


    六甲指引說,解決的辦法在洛陽,那就去洛陽走一遭。


    喜歡全民三國從問答開始請大家收藏:()全民三國從問答開始更新速度最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民三國從問答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濤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濤陸並收藏全民三國從問答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