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公元三六六年,有一位僧人在敦煌東南方鳴沙山東麓的斷崖上開始開鑿石窟,後來代代有人繼續,這就成了著名的莫高窟。
佛教在印度傳播之初,石窟是僧人修行的場所,卻不在裏邊雕塑和描繪佛像,要表現也隻用象征物來替代,用得比較多的有金牛、佛塔、法柱等。後來到了犍陀羅時期,受到亞曆山大大帝東征時帶來的希臘雕塑家們的影響,開始開鑿佛像石窟。因此,人們往往可以從那裏發現希臘雕塑的明顯痕跡。
這就是說,僅僅是佛像石窟,就已經把印度文明和希臘文明包羅在裏邊了。這些石窟大多處於荒山野嶺之間,遠遠看去很不起眼,哪裏知道裏麵所蘊藏的,卻是兩個偉大文明的精彩。
佛教從印度一進入中國,立即明白這是一個需要用通俗、形象的方式來講故事的國度,因此在石窟造像藝術中又融入了越來越濃重的中華世俗文明。結果,以人類的幾大文明為背景,一代代的佛像都在石窟裏深刻而又通俗地端莊著,微笑著,快樂著,行動著,苦澀著,犧牲著。漸漸地,這一切都與中華曆史接通了血脈,甚至成了一部由堅石雕刻的曆史。
莫高窟,便是其中的典型。
二
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讓人驚奇的是,曆來在莫高窟周邊的各種政治勢力,互相之間打得你死我活,卻都願意為莫高窟做一點好事。
北魏的王室、北周的貴族都對莫高窟的建造起了很大的作用,更不必說隋代、初唐、盛唐時莫高窟的歡快景象了。連“安史之亂”以後占領敦煌的吐蕃勢力,以及驅逐吐蕃勢力的張議潮軍隊,本是勢不兩立的敵人,卻也都修護了莫高窟。
五代十國時期的曹氏政權對莫高窟貢獻很大,到宋代,先後占領這一帶的西夏政權和蒙古政權,也沒有對莫高窟造成破壞。莫高窟到元代開始衰落,主要是由於蒙古軍隊打通了歐亞商貿路線,絲綢之路的作用減弱,敦煌變得冷清了。
為什麽那麽多赳赳武將、權謀強人都會在莫高窟麵前低下頭來?我想,第一是因為這裏關及人間信仰,第二是因為這裏已經構成曆史。宗教的力量和時間的力量足以讓那些燥熱的心靈冷卻下來,產生幾分敬畏。他們突然變得像個孩子,一路撒野下來,到這裏卻睜大了眼睛,希望獲得宗教裁判和時間裁判。
在這個過程中,更值得關注的是全民參與。佛教在莫高窟裏擺脫了高深的奧義,通俗地展現因果報應、求福消災、豐衣足食、繁衍子孫等內容,與民眾非常親近。除了壁畫和雕塑外,莫高窟還是當地民眾舉行巡禮齋會的活動場所,也是享受日常娛樂的遊覽場所。但是,這種大眾化趨向並沒有使它下降為一個鄉村廟會,因為敦煌地區一直擁有不少高僧大德、世族名士、博學賢達,維係著莫高窟的信仰主體。
於是,在莫高窟,我常常走神。不明亮的自然光亮從洞窟上方的天窗中淡淡映入,壁畫上的人群和壁畫前的雕塑融成了一體,在一片朦朧中似乎都動了起來。在他們身後,仿佛還能看到當年來這裏參加巡禮的民眾,一群又一群地簇擁著身穿袈裟的僧侶。還有很多畫工、雕塑家在周邊忙碌。這麽多人漸漸走了,又來了一批。一批一批構成一代,一代代接連不斷。
也有了聲音:佛號、磬鈸聲、誦經聲、木魚聲、旌旗飄蕩聲、民眾笑語聲,還有石窟外的山風聲、流水聲、馬蹄聲、駝鈴聲。
看了一會兒,聽了一會兒,我發覺自己也被裹卷進去了。身不由己,踉踉蹌蹌,被人潮所挾,被聲浪所融,被一種千年不滅的信仰所化。
這樣的觀看是一種暈眩,既十分陶醉又十分模糊。因此,我不能不在閉館之後的黃昏,在人群全都離去的山腳下獨自徘徊,一點點地找回記憶、找回自己。
晚風起了,夾著細沙,吹得臉頰發疼。沙漠的月亮分外清冷,山腳前有一泓泉流,在月色下波光閃爍。總算,我的思路稍見頭緒。
三
記得每進一個洞窟,我總是搶先走到年代標示牌前,快速地算出年齡,然後再恭敬地抬起頭來。
年齡最高的,已經一千六百多歲,在中國曆史上算是十六國時期的作品。壁畫上的菩薩還是西域神貌,甚至還能看出從印度起身時的樣子,深線粗畫,立體感強,還裸著上身,餘留著恒河岸邊的熱氣。另一些壁畫,描繪著在血腥苦難中甘於舍身的狠心,看上去有點恐怖,可以想見當時世間的苦難氣氛。
接下來應該是我非常向往的魏晉南北朝了:青褐的色澤依然渾厚,豪邁的筆觸如同劍戟。中原一帶有那麽多瀟灑的名士傲視著亂世,此時洞窟裏也開始出現放達之風,連菩薩也由粗短身材變得修長活潑。某些形象,一派秀骨清相,甚至有病態之美,似乎與中原名士們的趣味遙相呼應。
不少的場麵中出現了各種樂器,我叫不全它們的名字。
有很多年輕的女子衣帶飄飄地飛了起來,是飛天。她們預示出全方位舞動的趨勢,那是到了隋代。一個叫維摩詰的居士被頻頻描繪,讓人聯想到當時一些士族門閥企圖在佛教理想中提升自己。壁畫上已經找不到苦行,隻有華麗。連病態之美也消失了,肌膚變得日漸圓潤。那些雕塑略顯腿短頭大,馬背上的曆練,使他們氣定神閑。
整個畫麵出現了揚眉吐氣般的歡樂,那隻能是唐代。春風浩蕩,萬物蘇醒,連禽鳥都是舞者,連繁花都卷成了圖案。天堂和人間連在了一起,個個表情生動,筆筆都有創造。女性越來越占據主導地位,而且不管是菩薩還是供養人,都呈現出充分的女性美。由於自信,他們的神情反而更加恬靜、素淡和自然。畫中的佛教道場已經以淨土宗為主,啟示人們隻要念佛就能一起進入美好的淨土。連這種簡明的理想,也洋溢著隻有盛唐才有的輕快和樂觀。
唐代畫麵中的那些世間人物,不管是盔甲將軍、西域胡商,還是壯碩力士、都督夫人,都神采飛揚、炯炯有神。更難得的是,我在這些人物形象中分明看到了吳道子畫派的某種骨力,在背景山水中發現了李思訓、李昭道父子那一派的輝煌筆意。歡樂,就此走向了經典。走向了經典還在歡樂,一點也沒有裝腔作態。
除了壁畫,唐代的塑像更是風姿無限,不再清臒,不再呆板,連眉眼嘴角都洋溢著笑意,連衣褶薄襞都流瀉得像音樂一般。
唐代洞窟中的一切都不重複,也不刻板。我立即明白,真正的歡樂不可能重複,就像真正的人性容不得刻板。結果,唐代的歡樂誘發了長久的歡樂,唐代的人性貼合了永恒的人性,一切都融合得渾然一體。恍惚間,熱鬧的洞窟裏似乎什麽也沒有了,沒有畫,沒有雕塑,沒有年代,也沒有思考,一切都要蒸騰而去,但又哪裏也不想去,隻在這裏,在洞窟,在唐代,在吳道子筆下。
突然,精神一怔,我看到了一個異樣的作品,表現了一個盡孝報恩的故事。與一般同類故事不同,這個佛家弟子是要幫助流亡的父母完成複國事業。我心中立即產生一種猜測,便俯身去看年代標示牌——果然,創作於“安史之亂”之後。
“安史之亂”,像一條長鞭,嘩啦一聲把唐代劃成了兩半。敦煌因為唐軍東去討逆而被吐蕃攻陷,因此,壁畫中幫助流亡父母完成複國事業的內容,並非虛設。
悲壯的意誌刻在了洞壁上,悲慘的歲月卻刻在了大地上,赫赫唐代已經很難再回過神來。此後的洞窟,似乎一個個活氣全消。也有看上去比較熱鬧的場麵,但是,模仿的熱鬧隻能是單調。
在單調中,記得還有一個舞者背手反彈琵琶的姿態,讓我眼睛一亮。
再看下去,洞窟壁畫的內容越來越世俗,連佛教題材也變成了現實寫生,連天國道場也變成了家庭宅院,連教義演講也變成了說書人的故事會。當然這也不錯,頗有生活氣息,並讓我聯想到了中國戲劇史上的瓦舍和諸宮調。
唐宋之間,還算有一些呆滯的華麗;而到了宋代,則走向了一種冷漠的貧乏。對此,我很不甘心。宋代,那是一個讓中國人擁有蘇東坡、王安石、司馬光、朱熹、陸遊、李清照、辛棄疾的時代啊,在敦煌怎麽會是這樣?我想,這與河西走廊上大大小小的政權紛爭有關。在沒完沒了的輪番折騰中,文化之氣受阻,邊遠之地隻能消耗荒涼。
到了元代,出現了藏傳密宗的壁畫,題材不再黏著於現實生活,出現了一種我們不太習慣的神秘和恐怖。但是筆觸精致細密,頗具裝飾性,使人想到唐卡。
這是一個民族之間互窺互征的時代,蒙古文化和西藏文化在這一帶此起彼伏。倒是有一個歐洲旅行家來過之後向外麵報告,這裏很安定,他就是馬可·波羅。
明清時期的莫高窟,已經沒有太多的東西可以記住。
四
當我在夜色中這麽匆匆回想一遍後,就覺得眼前這個看上去十分尋常的“小山包”,實在是一個奇怪的所在。
它是河西走廊上的一個博物館,也是半部中國藝術史,又是幾大文明的交會點。它因深厚而沉默,也許,深厚正是沉默的原因。
但是,就像世界上的其他事情一樣,興旺發達時什麽都好說,一到了衰落時期,一些爭奪行動便接連而至。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莫高窟曾經成為白俄士兵的滯留地。那些士兵在洞窟裏支起了鍋灶,生火做飯,黑煙和油汙覆蓋了大批壁畫和雕塑。他們還用木棒蘸著黑漆,在壁畫上亂塗亂畫。
這些士兵走了以後,不久,一群美國人來了。他們是學者,大罵白俄士兵的胡作非為,當場立誓,要拯救莫高窟文物。他們的“拯救”方法是,用化學溶劑把壁畫粘到紗布上剝下牆壁,帶回美國去。
為首的是兩位美國學者,我要在這裏記一下他們的名字:一位是哈佛大學的蘭登·華爾納,一位是賓夕法尼亞博物館的霍勒斯·傑恩。
蘭登·華爾納帶回美國的莫高窟壁畫引起轟動,他非常後悔自己當初沒有帶夠化學溶劑,因此又來了第二次。這次他幹脆帶來了一名化學溶劑的調配專家,眼看就要在莫高窟裏大動手腳。
但是,他後來在回憶錄裏寫道,這次在莫高窟遇到了極大的麻煩:
事態變得十分棘手,約有幾十個村民放下他們的工作,從大約十五公裏外的地方跑來監視我們的行動……以便有理由對我們進行襲擊,或者用武力把我們驅逐出境。
結果,他們隻是拍了一些遺跡的照片,什麽也無法拿走。化學溶劑更是一滴也沒有用。
後來華爾納在美國讀到一本書,是他第二次去莫高窟時從北京雇請一位叫陳萬裏的翻譯寫的。這才知道,那些村民所得到的信息正是這位翻譯透露的。陳萬裏先生到敦煌的第二天,就借口母親生病離開了華爾納,其實是向村民通報美國人準備幹什麽了。
為此,我要向這位陳萬裏先生致敬。
一位名不見經傳的普通知識分子,加上幾十個他原先不可能認識的當地村民,居然在極短的時間內做成了這麽一件大事。對比之下,我看那些不負責任的官員,以及那些助紂為虐的翻譯,還怎麽來尋找遁詞?
陳萬裏先生不僅是翻譯,還是一位醫生和學者。中國另有一位姓陳的學者曾經說過一句話:“敦煌者,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這位陳先生叫陳寅恪,後來兩眼完全失去了視力。
陳寅恪先生看不見了,我們還張著眼。陳萬裏先生和村民沒有來得及救下的那些莫高窟文物,還在遠處飄零。既然外人如此眼熱,可見它們確實是全人類的精粹,放在外麵也罷了。隻是,它們記錄了我們曆代祖先的信仰和悲歡,我們一有機會總要趕過去探望它們,隔著外國博物館厚厚的玻璃,長久凝視,百般叮嚀。
莫高窟被那些文物拉得很長很長,幾乎環繞了整個地球。那麽,我們的心情也被拉長了,隨著唐宋元明清千年不枯的笑容,延伸到整個世界。
公元三六六年,有一位僧人在敦煌東南方鳴沙山東麓的斷崖上開始開鑿石窟,後來代代有人繼續,這就成了著名的莫高窟。
佛教在印度傳播之初,石窟是僧人修行的場所,卻不在裏邊雕塑和描繪佛像,要表現也隻用象征物來替代,用得比較多的有金牛、佛塔、法柱等。後來到了犍陀羅時期,受到亞曆山大大帝東征時帶來的希臘雕塑家們的影響,開始開鑿佛像石窟。因此,人們往往可以從那裏發現希臘雕塑的明顯痕跡。
這就是說,僅僅是佛像石窟,就已經把印度文明和希臘文明包羅在裏邊了。這些石窟大多處於荒山野嶺之間,遠遠看去很不起眼,哪裏知道裏麵所蘊藏的,卻是兩個偉大文明的精彩。
佛教從印度一進入中國,立即明白這是一個需要用通俗、形象的方式來講故事的國度,因此在石窟造像藝術中又融入了越來越濃重的中華世俗文明。結果,以人類的幾大文明為背景,一代代的佛像都在石窟裏深刻而又通俗地端莊著,微笑著,快樂著,行動著,苦澀著,犧牲著。漸漸地,這一切都與中華曆史接通了血脈,甚至成了一部由堅石雕刻的曆史。
莫高窟,便是其中的典型。
二
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讓人驚奇的是,曆來在莫高窟周邊的各種政治勢力,互相之間打得你死我活,卻都願意為莫高窟做一點好事。
北魏的王室、北周的貴族都對莫高窟的建造起了很大的作用,更不必說隋代、初唐、盛唐時莫高窟的歡快景象了。連“安史之亂”以後占領敦煌的吐蕃勢力,以及驅逐吐蕃勢力的張議潮軍隊,本是勢不兩立的敵人,卻也都修護了莫高窟。
五代十國時期的曹氏政權對莫高窟貢獻很大,到宋代,先後占領這一帶的西夏政權和蒙古政權,也沒有對莫高窟造成破壞。莫高窟到元代開始衰落,主要是由於蒙古軍隊打通了歐亞商貿路線,絲綢之路的作用減弱,敦煌變得冷清了。
為什麽那麽多赳赳武將、權謀強人都會在莫高窟麵前低下頭來?我想,第一是因為這裏關及人間信仰,第二是因為這裏已經構成曆史。宗教的力量和時間的力量足以讓那些燥熱的心靈冷卻下來,產生幾分敬畏。他們突然變得像個孩子,一路撒野下來,到這裏卻睜大了眼睛,希望獲得宗教裁判和時間裁判。
在這個過程中,更值得關注的是全民參與。佛教在莫高窟裏擺脫了高深的奧義,通俗地展現因果報應、求福消災、豐衣足食、繁衍子孫等內容,與民眾非常親近。除了壁畫和雕塑外,莫高窟還是當地民眾舉行巡禮齋會的活動場所,也是享受日常娛樂的遊覽場所。但是,這種大眾化趨向並沒有使它下降為一個鄉村廟會,因為敦煌地區一直擁有不少高僧大德、世族名士、博學賢達,維係著莫高窟的信仰主體。
於是,在莫高窟,我常常走神。不明亮的自然光亮從洞窟上方的天窗中淡淡映入,壁畫上的人群和壁畫前的雕塑融成了一體,在一片朦朧中似乎都動了起來。在他們身後,仿佛還能看到當年來這裏參加巡禮的民眾,一群又一群地簇擁著身穿袈裟的僧侶。還有很多畫工、雕塑家在周邊忙碌。這麽多人漸漸走了,又來了一批。一批一批構成一代,一代代接連不斷。
也有了聲音:佛號、磬鈸聲、誦經聲、木魚聲、旌旗飄蕩聲、民眾笑語聲,還有石窟外的山風聲、流水聲、馬蹄聲、駝鈴聲。
看了一會兒,聽了一會兒,我發覺自己也被裹卷進去了。身不由己,踉踉蹌蹌,被人潮所挾,被聲浪所融,被一種千年不滅的信仰所化。
這樣的觀看是一種暈眩,既十分陶醉又十分模糊。因此,我不能不在閉館之後的黃昏,在人群全都離去的山腳下獨自徘徊,一點點地找回記憶、找回自己。
晚風起了,夾著細沙,吹得臉頰發疼。沙漠的月亮分外清冷,山腳前有一泓泉流,在月色下波光閃爍。總算,我的思路稍見頭緒。
三
記得每進一個洞窟,我總是搶先走到年代標示牌前,快速地算出年齡,然後再恭敬地抬起頭來。
年齡最高的,已經一千六百多歲,在中國曆史上算是十六國時期的作品。壁畫上的菩薩還是西域神貌,甚至還能看出從印度起身時的樣子,深線粗畫,立體感強,還裸著上身,餘留著恒河岸邊的熱氣。另一些壁畫,描繪著在血腥苦難中甘於舍身的狠心,看上去有點恐怖,可以想見當時世間的苦難氣氛。
接下來應該是我非常向往的魏晉南北朝了:青褐的色澤依然渾厚,豪邁的筆觸如同劍戟。中原一帶有那麽多瀟灑的名士傲視著亂世,此時洞窟裏也開始出現放達之風,連菩薩也由粗短身材變得修長活潑。某些形象,一派秀骨清相,甚至有病態之美,似乎與中原名士們的趣味遙相呼應。
不少的場麵中出現了各種樂器,我叫不全它們的名字。
有很多年輕的女子衣帶飄飄地飛了起來,是飛天。她們預示出全方位舞動的趨勢,那是到了隋代。一個叫維摩詰的居士被頻頻描繪,讓人聯想到當時一些士族門閥企圖在佛教理想中提升自己。壁畫上已經找不到苦行,隻有華麗。連病態之美也消失了,肌膚變得日漸圓潤。那些雕塑略顯腿短頭大,馬背上的曆練,使他們氣定神閑。
整個畫麵出現了揚眉吐氣般的歡樂,那隻能是唐代。春風浩蕩,萬物蘇醒,連禽鳥都是舞者,連繁花都卷成了圖案。天堂和人間連在了一起,個個表情生動,筆筆都有創造。女性越來越占據主導地位,而且不管是菩薩還是供養人,都呈現出充分的女性美。由於自信,他們的神情反而更加恬靜、素淡和自然。畫中的佛教道場已經以淨土宗為主,啟示人們隻要念佛就能一起進入美好的淨土。連這種簡明的理想,也洋溢著隻有盛唐才有的輕快和樂觀。
唐代畫麵中的那些世間人物,不管是盔甲將軍、西域胡商,還是壯碩力士、都督夫人,都神采飛揚、炯炯有神。更難得的是,我在這些人物形象中分明看到了吳道子畫派的某種骨力,在背景山水中發現了李思訓、李昭道父子那一派的輝煌筆意。歡樂,就此走向了經典。走向了經典還在歡樂,一點也沒有裝腔作態。
除了壁畫,唐代的塑像更是風姿無限,不再清臒,不再呆板,連眉眼嘴角都洋溢著笑意,連衣褶薄襞都流瀉得像音樂一般。
唐代洞窟中的一切都不重複,也不刻板。我立即明白,真正的歡樂不可能重複,就像真正的人性容不得刻板。結果,唐代的歡樂誘發了長久的歡樂,唐代的人性貼合了永恒的人性,一切都融合得渾然一體。恍惚間,熱鬧的洞窟裏似乎什麽也沒有了,沒有畫,沒有雕塑,沒有年代,也沒有思考,一切都要蒸騰而去,但又哪裏也不想去,隻在這裏,在洞窟,在唐代,在吳道子筆下。
突然,精神一怔,我看到了一個異樣的作品,表現了一個盡孝報恩的故事。與一般同類故事不同,這個佛家弟子是要幫助流亡的父母完成複國事業。我心中立即產生一種猜測,便俯身去看年代標示牌——果然,創作於“安史之亂”之後。
“安史之亂”,像一條長鞭,嘩啦一聲把唐代劃成了兩半。敦煌因為唐軍東去討逆而被吐蕃攻陷,因此,壁畫中幫助流亡父母完成複國事業的內容,並非虛設。
悲壯的意誌刻在了洞壁上,悲慘的歲月卻刻在了大地上,赫赫唐代已經很難再回過神來。此後的洞窟,似乎一個個活氣全消。也有看上去比較熱鬧的場麵,但是,模仿的熱鬧隻能是單調。
在單調中,記得還有一個舞者背手反彈琵琶的姿態,讓我眼睛一亮。
再看下去,洞窟壁畫的內容越來越世俗,連佛教題材也變成了現實寫生,連天國道場也變成了家庭宅院,連教義演講也變成了說書人的故事會。當然這也不錯,頗有生活氣息,並讓我聯想到了中國戲劇史上的瓦舍和諸宮調。
唐宋之間,還算有一些呆滯的華麗;而到了宋代,則走向了一種冷漠的貧乏。對此,我很不甘心。宋代,那是一個讓中國人擁有蘇東坡、王安石、司馬光、朱熹、陸遊、李清照、辛棄疾的時代啊,在敦煌怎麽會是這樣?我想,這與河西走廊上大大小小的政權紛爭有關。在沒完沒了的輪番折騰中,文化之氣受阻,邊遠之地隻能消耗荒涼。
到了元代,出現了藏傳密宗的壁畫,題材不再黏著於現實生活,出現了一種我們不太習慣的神秘和恐怖。但是筆觸精致細密,頗具裝飾性,使人想到唐卡。
這是一個民族之間互窺互征的時代,蒙古文化和西藏文化在這一帶此起彼伏。倒是有一個歐洲旅行家來過之後向外麵報告,這裏很安定,他就是馬可·波羅。
明清時期的莫高窟,已經沒有太多的東西可以記住。
四
當我在夜色中這麽匆匆回想一遍後,就覺得眼前這個看上去十分尋常的“小山包”,實在是一個奇怪的所在。
它是河西走廊上的一個博物館,也是半部中國藝術史,又是幾大文明的交會點。它因深厚而沉默,也許,深厚正是沉默的原因。
但是,就像世界上的其他事情一樣,興旺發達時什麽都好說,一到了衰落時期,一些爭奪行動便接連而至。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莫高窟曾經成為白俄士兵的滯留地。那些士兵在洞窟裏支起了鍋灶,生火做飯,黑煙和油汙覆蓋了大批壁畫和雕塑。他們還用木棒蘸著黑漆,在壁畫上亂塗亂畫。
這些士兵走了以後,不久,一群美國人來了。他們是學者,大罵白俄士兵的胡作非為,當場立誓,要拯救莫高窟文物。他們的“拯救”方法是,用化學溶劑把壁畫粘到紗布上剝下牆壁,帶回美國去。
為首的是兩位美國學者,我要在這裏記一下他們的名字:一位是哈佛大學的蘭登·華爾納,一位是賓夕法尼亞博物館的霍勒斯·傑恩。
蘭登·華爾納帶回美國的莫高窟壁畫引起轟動,他非常後悔自己當初沒有帶夠化學溶劑,因此又來了第二次。這次他幹脆帶來了一名化學溶劑的調配專家,眼看就要在莫高窟裏大動手腳。
但是,他後來在回憶錄裏寫道,這次在莫高窟遇到了極大的麻煩:
事態變得十分棘手,約有幾十個村民放下他們的工作,從大約十五公裏外的地方跑來監視我們的行動……以便有理由對我們進行襲擊,或者用武力把我們驅逐出境。
結果,他們隻是拍了一些遺跡的照片,什麽也無法拿走。化學溶劑更是一滴也沒有用。
後來華爾納在美國讀到一本書,是他第二次去莫高窟時從北京雇請一位叫陳萬裏的翻譯寫的。這才知道,那些村民所得到的信息正是這位翻譯透露的。陳萬裏先生到敦煌的第二天,就借口母親生病離開了華爾納,其實是向村民通報美國人準備幹什麽了。
為此,我要向這位陳萬裏先生致敬。
一位名不見經傳的普通知識分子,加上幾十個他原先不可能認識的當地村民,居然在極短的時間內做成了這麽一件大事。對比之下,我看那些不負責任的官員,以及那些助紂為虐的翻譯,還怎麽來尋找遁詞?
陳萬裏先生不僅是翻譯,還是一位醫生和學者。中國另有一位姓陳的學者曾經說過一句話:“敦煌者,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這位陳先生叫陳寅恪,後來兩眼完全失去了視力。
陳寅恪先生看不見了,我們還張著眼。陳萬裏先生和村民沒有來得及救下的那些莫高窟文物,還在遠處飄零。既然外人如此眼熱,可見它們確實是全人類的精粹,放在外麵也罷了。隻是,它們記錄了我們曆代祖先的信仰和悲歡,我們一有機會總要趕過去探望它們,隔著外國博物館厚厚的玻璃,長久凝視,百般叮嚀。
莫高窟被那些文物拉得很長很長,幾乎環繞了整個地球。那麽,我們的心情也被拉長了,隨著唐宋元明清千年不枯的笑容,延伸到整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