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個中國古代文人不管漂泊何處,晚年最大的向往就是回歸故鄉。這事到了近代那些具有世界曆史視野的學者那裏就不一樣了,他們會以一生的學養把時間和空間濃縮,然後拄著拐杖站在書房的窗口看著遠方。他們在想:如果生命能夠重來一次,我最希望投生何處?
我很想知道幾位大學者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排在第一的是英國曆史學家湯因比(a
oldjosephtoy
bee)。因為正是他洋洋灑灑的著作,最早讓我了解了世界各地的不同曆史形態。
但是,他已經去世三十多年,似乎並沒有留下這方麵的答案。我,隻能在他的著作中猜測。猜測了幾處,都沒有把握。
終於,我突然知道,他曾經在一次對話中,留下了答案。
他說,如果生命能夠重來一次,他希望生活在中國古代的西域。因為,那是一個文化會聚的福地。
他所說的西域,是指中國新疆塔裏木河、葉爾羌河一帶。
二
我每次去新疆,總會想起湯因比的選擇。
西域,這是一個偉大的地名。漢武帝派張騫“通西域”,是這位帝王,也是整個漢代對世界曆史的傑出貢獻。從此,人類各大文明在那裏發生了最大規模的匯集、交流和融合。
本來,無論是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巴比倫文明、阿拉伯文明,還是再遠一點的埃及文明、希臘文明、羅馬文明等等,都自成規模、自享尊榮,很難放得下架子來與其他文明主動融合,除非用戰爭的方式來收納別人。因此,各大文明都在萬分警惕地防範著來自別處的鐵騎戰火。但是,商品流通的誘惑太大了,旅行者口中的描述太吸引人了,因此,彼此都悄悄地產生了一種不約而同的渴望:要找一個地方,展開各大文明之間的非戰爭交往。
這個地方需要具備兩個條件:一,必須是一個地廣人稀的所在,離各大文明的首府都比較遙遠,使誰也感受不到威脅;二,所有的旅行團隊最想靠近的那個文明,有一種讓大家放心的寬容精神。
能夠滿足這兩個條件的地方,在古代世界的地麵上隻有一個,那就是西域。於是,在天山、昆侖山和塔裏木盆地之間的茫茫大漠,終於成了各大文明溝通的巨大平台。看似最缺少文化的地方,變成了最熱鬧的文化集市。一場場古代的世博會、交易會、嘉年華,不斷地在西域開幕又閉幕,閉幕又開幕。
這麽一想,覺得湯因比對那裏的選擇,實在很有道理。
古代由西域通向整個亞洲腹地,有北疆的草原之路和南疆的絲綢之路。絲綢之路又分南、北兩路,然後在一個地方匯合,翻越帕米爾高原而繼續前去。兩條絲綢之路的匯合處,是西域開發最早的城郭叫“疏勒”,也就是現在中國最西的城市喀什,又叫喀什噶爾。
這是曆來所有的旅行家、探險家、行腳僧、商貿者都必須停步的地方。不管是出去還是進來,都已經承受過嚴酷的生死考驗,而前麵,可能是帕米爾,也可能是塔克拉瑪幹,考驗更大。因此,要在這裏收拾一下好不容易撿回來的一條命,然後重新豁命前行。
對很多人來說,這裏是生命的最後一站;對另一些人來說,這又是豪邁壯行的新起點。不管是終點還是起點,都是英雄們潑酒祭奠之處。喀什的每一寸空氣,都熔鑄過男子漢低啞的喉音。
世界在這裏渴望著被一次次走通,而高原在這裏卻顯得寸步難行。一位高大的當地漢子在昆侖山腳下對我說:“在這裏,地遠路險,從有些村子到鄉裏去,騎毛驢也要走七天。一個妻子最高的願望是去一趟縣城,丈夫不讓,說這麽漂亮的女人走那麽久,怎麽還回得來?幾十年後丈夫去世,妻子也走不動了。”
但是,這些妻子和丈夫都看到了,總有一些人從他們村邊走過。是去鄉裏嗎?是去縣城嗎?難道,還有更遠的地方?
最近,我和妻子又一次去了喀什。一路上飽滿的感覺無與倫比,我隻想重複多年前說過的一句話:如果你想研究的曆史不是一般的曆史而是“大曆史”,如果你想從事的文學不是一般的文學而是“大文學”,那麽,請務必多去西域,多去新疆,多去喀什。
三
兩千多年前張騫通西域的時候,已經發現喀什有非常像樣的商貿市場。後來,出任漢朝“西域都護”的班超,又曾把這裏當做安定西域的大本營,他自己一住就是十幾年。
班超在這裏的時候,當地民眾在精神文化上還停留於薩滿巫術的原始自然宗教。但是,就在班超走後不久,一件重大的文化事件把這裏裹卷進去了:印度的佛教開始向中國大規模傳播,這裏成了一條最主要的走廊。
對於佛教東傳這件事,我一直認為是人類文化史上的一個特大事件。原因是,作為被傳入一方的中國大地,自從諸子百家之後已經實現了超濃度的精神自足,似乎一切思維縫隙都已填滿,怎麽可能如此虔誠地接受萬裏關山之外一種全然陌生的文明呢?但是,由於印度文明和中華文明的雙向高貴,又痛又癢的防範心理居然被一步步克服。首感痛癢的地方,應該就在喀什。首度克服的地方,應該也在喀什。
磨合了兩百年,到了公元四世紀,這兒已經成了一個佛教繁盛之地,留下的古跡和事跡都很多。例如,那位在中國佛教史上貢獻堪比玄奘的鳩摩羅什,就曾在十二歲時到這裏學習小乘佛教長達兩年,後來也在這裏,遇到了精通大乘佛教的來自莎車的王子參軍兄弟二人,開始轉向大乘佛教,並終生傳習。而莎車,現在也屬喀什地區。盡管喀什的佛教主流一直是小乘,鳩摩羅什不得不離開,但這兒是他的精神轉型地。
在鳩摩羅什之後不久,法顯西行取經也經過這裏,驚歎這裏的法會隆重。後來玄奘取經回來時經卷落水破損,也曾在這裏停留一段時間補抄。
在公元九世紀至十三世紀的喀喇汗王朝時期,喀什表現了很高的文化創造能力,向世界貢獻了第一部用純粹回鶻文寫成的長篇敘事詩《福樂智慧》和精心巨著《突厥語大詞典》。這是兩部極重要的維吾爾文化經典,跟著它們,還有不少優秀的著作產生。喀什,因創建經典而閃現出神聖的光彩。
其實,伊斯蘭教在公元七世紀傳入中國時,也以喀什為前沿。在這裏落地生根幾百年後,才向北疆傳播。喀什地區的伊斯蘭教文物不勝枚舉,因為直到今天這兒的主要信仰還是這個宗教。千餘年來天天被虔誠的儀式滋潤著,即便是遺跡也成了生活,因此看上去都神采奕奕。
據到過這裏的歐洲旅行家馬可·波羅記述,基督教的一個教派聶斯托利派即中國所稱“景教”,在這裏也不乏信奉者,而且禮拜完滿,盡管這個教派早在公元五世紀已在羅馬被取締。對此,作為意大利人的馬可·波羅就很敏感。同樣,在古代波斯早被取締的襖教(即拜火教
),在這一帶的民間也曾風行,致使《南唐書》說疏勒地區“俗奉襖神”。
總之,幾千年來,喀什不僅是商品貿易的集散地,而且也是精神文化的集散地。集散範圍很大,近至中亞、南亞,遠至西亞、歐洲。如果說,西域是幾大文明的交匯中心,那麽,喀什則是中心的中心。
這個地位,自古以來一直具有,卻隻是默默地存在於各國商人心中。到了十九世紀,世界在空間和時間上獲得新的自覺,喀什的重要性再一次被廣泛矚目。當時很多全球頂級的學者都堅信,這一帶必定留下了諸多文明的重大腳印,因此都不遠萬裏紛紛趕來。正如日本探險家橘瑞超所說的那樣:“這是中亞地區政治、商業的中心,自古以來就為世人所知,至今到中亞旅行的人,沒有不介紹喀什的。”
翻閱那時的世界考古學著作就可以發現,喀什,在東方學研究中,已經成了一個怎麽也避不開的常用名詞。
到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中國內憂外患,水深火熱,差一點被列強徹底瓜分了。但是,即使到了這個時候,一個以亞洲腹地為目標的考古學家如果沒有來過喀什,還是會像一個畢業生的文憑上沒有蓋過校長的簽名印章。
曆史,很容易被遺忘,卻又很難被徹底遺忘。在那些迷亂的夜晚,正當一批批外來的酒徒在沙丘上狂歡喧囂的時候,他們腳下,沙丘寂寞一歎,冷然露出某個曆史大器的殘角,似乎在提醒他們,這是什麽地方。
四
一八八一年四月,俄國駐喀什領事館開張,本來這很正常,但奇怪的是,領事館裏有六十名哥薩克騎兵。這些騎兵每天早晚兩次列隊穿越市區的大廣場到城東河邊操練,還向圍觀的人群表演刀術、馬術、射擊術。俄國駐喀什的領事很有學問,名叫彼得羅夫斯基,一個英國學者曾這樣描述他:
彼得羅夫斯基是個能幹、傲慢、狡猾而精於誘惑的家夥,任職的二十一年間對中國官員使盡了陰謀恐嚇、威脅、利誘、收買、強迫之伎倆。他的目的便是將新疆最西部的綠洲從中國瓜分出去,使俄國得以控製通往印度後門的戰略性山口。
(珍妮特·米斯基:《斯坦因考古與探險》)
俄國要控製通往印度的後門,顯然是在挑釁英國。當時,英國不僅在印度實行殖民統治,而且已經控製了昆侖山、興都庫什山、阿姆河以南的多數地區,怎麽會允許俄國來插手?因此,後起的英國駐喀什總領事館占地麵積,是俄國領事館的整整兩倍,而且也比英國自己在烏魯木齊的領事館豪華很多。一位英國記者寫道:
在大英帝國與沙皇俄國爭奪中亞的五十多年大角逐中,喀什一直是大英帝國最前沿的一個陣地。在那場大角逐中,大英帝國為了在亞洲取得政治和經濟的主導權,與沙皇俄國進行過漫長而又撲朔迷離的爭鬥。在大英帝國駐喀什領事館上飄揚的那麵英國國旗,是印度到北極之間唯一的一麵。
(彼得·霍布科克:《一個外交官夫人對喀什的回憶》)
就在那隊哥薩克騎兵和那麵英國國旗天天都在喀什對峙的時候,一些心在千年之前的學者也來到了這座城市。斯文·赫定來了,並從這裏出發,發現了千年前的古城丹丹烏裏克,又考察了塔裏木河和羅布泊的遷徙遺址。斯坦因也來了,順著斯文·赫定的成果進一步發現了“希臘化的佛教藝術”犍陀羅的遺存,又發現了樓蘭遺址……這一係列文物,從不同方向展示了這片土地在古代無與倫比的重要性。
“在古代無與倫比的重要性”,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隨著古代的結束而結束,第二類卻可以延伸到現代。西域發現的文物,大多屬於第二類。它們像古代智者留下的一排排巨大的數學公式,證明著幾個大空間之間的必然聯係,以及把這種必然聯係打通的實際可能。因此,就在這些西域考古大發現之後,曆史學家威爾斯作出判斷:“直到今天我才開始明白,塔裏木河流域比約旦河流域和萊茵河流域更為重要。”
正是這種判斷,使得喀什城裏那隊哥薩克騎兵和那麵英國國旗更加抖擻起來。兩國的領事,都會殷勤地接待那些考古學家,希望他們為帝國的現代野心提供更多的古代理由。但是,從種種記錄來看,那些考古學家對於兩位領事除了感謝之外並不抱有太多的尊敬。他們畢竟深諳曆史,比眼前披著外交套裝的情報政客更知道輕重。他們來到沙漠深處,隻要見到一點點古代的痕跡就會急速地跪下雙腿,用雙手輕輕地扒挖,細細地拂拭。很久很久,還跪在那裏。
如果僅僅從動作上看,考古學家,是在代表現代人跪身謝恩。
無言的大地,有多少地方值得我們跪身,又有多少地方需要我們謝恩。
五
在中華文明的諸多“老祖宗”中,在形態和氣度上最讓人震撼的,是西域,包括喀什。
這個說法也許會使別的“老祖宗”側目,那實在對不起了,但我實在不是隨口讚譽。請想一想,天山、昆侖山和塔克拉瑪幹大沙漠,這幾宗真正的天下巨構,隻須窺得其中任何一角,就足以讓世人凝神屏息。但在這裏,卻齊齊地排列在一起、交接在一起、呼應在一起,這會是什麽景象?
一連串無可超越的絕境,一重重無與倫比的壯美,一係列無法複製的偉大,包圍著你,征服著你,粉碎著你,又收納著你。你失去了,好不容易重新找回,卻是另一個你。
在天山、昆侖山麵前,其他“老祖宗”所背靠的三山五嶽,就有點像盆景了。在塔克拉瑪幹大沙漠麵前,其他“老祖宗”所吟詠的大漠孤煙、長河落日,也有點太孩子氣了。
到喀什,不能按照內地休閑的習慣,選擇那些人群密集的旅遊景點。應該選擇的,是喬戈裏峰、慕士塔格冰川和奧依塔克冰川、紅其拉甫口岸、亞克艾日克烽火台,以及散布處處的千年胡楊林和夕陽下的沙漠。我和妻子則非常著迷莎車的《十二木卡姆》,每次都聽得情醉神馳。難怪躲得那麽僻遠的它,早已被堂皇地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它讓我聯想到,在隋唐年間轟動長安的疏勒樂和龜茲樂。不錯,在中國古代最偉大王朝的雄偉和聲中,占據極高引領地位的,大多是西域樂舞。
由此想到,在喀什之外,新疆還有不少西域名勝值得一再拜訪,例如龜茲(現在的庫車
)、於闐(現在的和田
)、高昌、交河等地。有足夠體力的,還可以狠狠心去一下樓蘭、米蘭、尼雅遺址。
在葉爾羌河畔,一位本地官員已經擺好了毛筆和宣紙,要我題寫幾個字,準備刻在山壁上。我問他寫哪幾個字,他說——
昆侖第一城
我說:“你們這兒,隨口一說就氣勢非凡。”
寫完,我的目光越過燦如火陣的胡楊林,再越過層層疊疊的繞山雲,遠眺昆侖山上的天路。那條天路,通向西藏阿裏地區。突然發現,在連綿的雪峰之上,竟然冒出縷縷白煙,飄向藍天。難道,那裏還有人間的生活?
“那麽高的雲層之上,怎麽會有白煙?”我問。
主人說,那不是白煙,而是高天風流吹起了山頂積雪。
原來如此。但轉念一想,我剛剛的疑惑,曆代旅行者也一定產生過。他們猜測著,判斷著,時不時低頭看路,又時不時抬起頭來。沒有人煙的地方何來人煙?他們多半找不到人詢問,帶著疑惑離開,然後又回頭,看了又看。
那麽,這神奇的“白煙”,也就成了一麵麵逗引遠方客人的白色旗幡。
想到這裏我笑了,心想湯因比先生向往西域的來世之魂,現在一定已經順著這白色旗幡找到歸宿,樂滋滋地安頓了下來。
一個中國古代文人不管漂泊何處,晚年最大的向往就是回歸故鄉。這事到了近代那些具有世界曆史視野的學者那裏就不一樣了,他們會以一生的學養把時間和空間濃縮,然後拄著拐杖站在書房的窗口看著遠方。他們在想:如果生命能夠重來一次,我最希望投生何處?
我很想知道幾位大學者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排在第一的是英國曆史學家湯因比(a
oldjosephtoy
bee)。因為正是他洋洋灑灑的著作,最早讓我了解了世界各地的不同曆史形態。
但是,他已經去世三十多年,似乎並沒有留下這方麵的答案。我,隻能在他的著作中猜測。猜測了幾處,都沒有把握。
終於,我突然知道,他曾經在一次對話中,留下了答案。
他說,如果生命能夠重來一次,他希望生活在中國古代的西域。因為,那是一個文化會聚的福地。
他所說的西域,是指中國新疆塔裏木河、葉爾羌河一帶。
二
我每次去新疆,總會想起湯因比的選擇。
西域,這是一個偉大的地名。漢武帝派張騫“通西域”,是這位帝王,也是整個漢代對世界曆史的傑出貢獻。從此,人類各大文明在那裏發生了最大規模的匯集、交流和融合。
本來,無論是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巴比倫文明、阿拉伯文明,還是再遠一點的埃及文明、希臘文明、羅馬文明等等,都自成規模、自享尊榮,很難放得下架子來與其他文明主動融合,除非用戰爭的方式來收納別人。因此,各大文明都在萬分警惕地防範著來自別處的鐵騎戰火。但是,商品流通的誘惑太大了,旅行者口中的描述太吸引人了,因此,彼此都悄悄地產生了一種不約而同的渴望:要找一個地方,展開各大文明之間的非戰爭交往。
這個地方需要具備兩個條件:一,必須是一個地廣人稀的所在,離各大文明的首府都比較遙遠,使誰也感受不到威脅;二,所有的旅行團隊最想靠近的那個文明,有一種讓大家放心的寬容精神。
能夠滿足這兩個條件的地方,在古代世界的地麵上隻有一個,那就是西域。於是,在天山、昆侖山和塔裏木盆地之間的茫茫大漠,終於成了各大文明溝通的巨大平台。看似最缺少文化的地方,變成了最熱鬧的文化集市。一場場古代的世博會、交易會、嘉年華,不斷地在西域開幕又閉幕,閉幕又開幕。
這麽一想,覺得湯因比對那裏的選擇,實在很有道理。
古代由西域通向整個亞洲腹地,有北疆的草原之路和南疆的絲綢之路。絲綢之路又分南、北兩路,然後在一個地方匯合,翻越帕米爾高原而繼續前去。兩條絲綢之路的匯合處,是西域開發最早的城郭叫“疏勒”,也就是現在中國最西的城市喀什,又叫喀什噶爾。
這是曆來所有的旅行家、探險家、行腳僧、商貿者都必須停步的地方。不管是出去還是進來,都已經承受過嚴酷的生死考驗,而前麵,可能是帕米爾,也可能是塔克拉瑪幹,考驗更大。因此,要在這裏收拾一下好不容易撿回來的一條命,然後重新豁命前行。
對很多人來說,這裏是生命的最後一站;對另一些人來說,這又是豪邁壯行的新起點。不管是終點還是起點,都是英雄們潑酒祭奠之處。喀什的每一寸空氣,都熔鑄過男子漢低啞的喉音。
世界在這裏渴望著被一次次走通,而高原在這裏卻顯得寸步難行。一位高大的當地漢子在昆侖山腳下對我說:“在這裏,地遠路險,從有些村子到鄉裏去,騎毛驢也要走七天。一個妻子最高的願望是去一趟縣城,丈夫不讓,說這麽漂亮的女人走那麽久,怎麽還回得來?幾十年後丈夫去世,妻子也走不動了。”
但是,這些妻子和丈夫都看到了,總有一些人從他們村邊走過。是去鄉裏嗎?是去縣城嗎?難道,還有更遠的地方?
最近,我和妻子又一次去了喀什。一路上飽滿的感覺無與倫比,我隻想重複多年前說過的一句話:如果你想研究的曆史不是一般的曆史而是“大曆史”,如果你想從事的文學不是一般的文學而是“大文學”,那麽,請務必多去西域,多去新疆,多去喀什。
三
兩千多年前張騫通西域的時候,已經發現喀什有非常像樣的商貿市場。後來,出任漢朝“西域都護”的班超,又曾把這裏當做安定西域的大本營,他自己一住就是十幾年。
班超在這裏的時候,當地民眾在精神文化上還停留於薩滿巫術的原始自然宗教。但是,就在班超走後不久,一件重大的文化事件把這裏裹卷進去了:印度的佛教開始向中國大規模傳播,這裏成了一條最主要的走廊。
對於佛教東傳這件事,我一直認為是人類文化史上的一個特大事件。原因是,作為被傳入一方的中國大地,自從諸子百家之後已經實現了超濃度的精神自足,似乎一切思維縫隙都已填滿,怎麽可能如此虔誠地接受萬裏關山之外一種全然陌生的文明呢?但是,由於印度文明和中華文明的雙向高貴,又痛又癢的防範心理居然被一步步克服。首感痛癢的地方,應該就在喀什。首度克服的地方,應該也在喀什。
磨合了兩百年,到了公元四世紀,這兒已經成了一個佛教繁盛之地,留下的古跡和事跡都很多。例如,那位在中國佛教史上貢獻堪比玄奘的鳩摩羅什,就曾在十二歲時到這裏學習小乘佛教長達兩年,後來也在這裏,遇到了精通大乘佛教的來自莎車的王子參軍兄弟二人,開始轉向大乘佛教,並終生傳習。而莎車,現在也屬喀什地區。盡管喀什的佛教主流一直是小乘,鳩摩羅什不得不離開,但這兒是他的精神轉型地。
在鳩摩羅什之後不久,法顯西行取經也經過這裏,驚歎這裏的法會隆重。後來玄奘取經回來時經卷落水破損,也曾在這裏停留一段時間補抄。
在公元九世紀至十三世紀的喀喇汗王朝時期,喀什表現了很高的文化創造能力,向世界貢獻了第一部用純粹回鶻文寫成的長篇敘事詩《福樂智慧》和精心巨著《突厥語大詞典》。這是兩部極重要的維吾爾文化經典,跟著它們,還有不少優秀的著作產生。喀什,因創建經典而閃現出神聖的光彩。
其實,伊斯蘭教在公元七世紀傳入中國時,也以喀什為前沿。在這裏落地生根幾百年後,才向北疆傳播。喀什地區的伊斯蘭教文物不勝枚舉,因為直到今天這兒的主要信仰還是這個宗教。千餘年來天天被虔誠的儀式滋潤著,即便是遺跡也成了生活,因此看上去都神采奕奕。
據到過這裏的歐洲旅行家馬可·波羅記述,基督教的一個教派聶斯托利派即中國所稱“景教”,在這裏也不乏信奉者,而且禮拜完滿,盡管這個教派早在公元五世紀已在羅馬被取締。對此,作為意大利人的馬可·波羅就很敏感。同樣,在古代波斯早被取締的襖教(即拜火教
),在這一帶的民間也曾風行,致使《南唐書》說疏勒地區“俗奉襖神”。
總之,幾千年來,喀什不僅是商品貿易的集散地,而且也是精神文化的集散地。集散範圍很大,近至中亞、南亞,遠至西亞、歐洲。如果說,西域是幾大文明的交匯中心,那麽,喀什則是中心的中心。
這個地位,自古以來一直具有,卻隻是默默地存在於各國商人心中。到了十九世紀,世界在空間和時間上獲得新的自覺,喀什的重要性再一次被廣泛矚目。當時很多全球頂級的學者都堅信,這一帶必定留下了諸多文明的重大腳印,因此都不遠萬裏紛紛趕來。正如日本探險家橘瑞超所說的那樣:“這是中亞地區政治、商業的中心,自古以來就為世人所知,至今到中亞旅行的人,沒有不介紹喀什的。”
翻閱那時的世界考古學著作就可以發現,喀什,在東方學研究中,已經成了一個怎麽也避不開的常用名詞。
到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中國內憂外患,水深火熱,差一點被列強徹底瓜分了。但是,即使到了這個時候,一個以亞洲腹地為目標的考古學家如果沒有來過喀什,還是會像一個畢業生的文憑上沒有蓋過校長的簽名印章。
曆史,很容易被遺忘,卻又很難被徹底遺忘。在那些迷亂的夜晚,正當一批批外來的酒徒在沙丘上狂歡喧囂的時候,他們腳下,沙丘寂寞一歎,冷然露出某個曆史大器的殘角,似乎在提醒他們,這是什麽地方。
四
一八八一年四月,俄國駐喀什領事館開張,本來這很正常,但奇怪的是,領事館裏有六十名哥薩克騎兵。這些騎兵每天早晚兩次列隊穿越市區的大廣場到城東河邊操練,還向圍觀的人群表演刀術、馬術、射擊術。俄國駐喀什的領事很有學問,名叫彼得羅夫斯基,一個英國學者曾這樣描述他:
彼得羅夫斯基是個能幹、傲慢、狡猾而精於誘惑的家夥,任職的二十一年間對中國官員使盡了陰謀恐嚇、威脅、利誘、收買、強迫之伎倆。他的目的便是將新疆最西部的綠洲從中國瓜分出去,使俄國得以控製通往印度後門的戰略性山口。
(珍妮特·米斯基:《斯坦因考古與探險》)
俄國要控製通往印度的後門,顯然是在挑釁英國。當時,英國不僅在印度實行殖民統治,而且已經控製了昆侖山、興都庫什山、阿姆河以南的多數地區,怎麽會允許俄國來插手?因此,後起的英國駐喀什總領事館占地麵積,是俄國領事館的整整兩倍,而且也比英國自己在烏魯木齊的領事館豪華很多。一位英國記者寫道:
在大英帝國與沙皇俄國爭奪中亞的五十多年大角逐中,喀什一直是大英帝國最前沿的一個陣地。在那場大角逐中,大英帝國為了在亞洲取得政治和經濟的主導權,與沙皇俄國進行過漫長而又撲朔迷離的爭鬥。在大英帝國駐喀什領事館上飄揚的那麵英國國旗,是印度到北極之間唯一的一麵。
(彼得·霍布科克:《一個外交官夫人對喀什的回憶》)
就在那隊哥薩克騎兵和那麵英國國旗天天都在喀什對峙的時候,一些心在千年之前的學者也來到了這座城市。斯文·赫定來了,並從這裏出發,發現了千年前的古城丹丹烏裏克,又考察了塔裏木河和羅布泊的遷徙遺址。斯坦因也來了,順著斯文·赫定的成果進一步發現了“希臘化的佛教藝術”犍陀羅的遺存,又發現了樓蘭遺址……這一係列文物,從不同方向展示了這片土地在古代無與倫比的重要性。
“在古代無與倫比的重要性”,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隨著古代的結束而結束,第二類卻可以延伸到現代。西域發現的文物,大多屬於第二類。它們像古代智者留下的一排排巨大的數學公式,證明著幾個大空間之間的必然聯係,以及把這種必然聯係打通的實際可能。因此,就在這些西域考古大發現之後,曆史學家威爾斯作出判斷:“直到今天我才開始明白,塔裏木河流域比約旦河流域和萊茵河流域更為重要。”
正是這種判斷,使得喀什城裏那隊哥薩克騎兵和那麵英國國旗更加抖擻起來。兩國的領事,都會殷勤地接待那些考古學家,希望他們為帝國的現代野心提供更多的古代理由。但是,從種種記錄來看,那些考古學家對於兩位領事除了感謝之外並不抱有太多的尊敬。他們畢竟深諳曆史,比眼前披著外交套裝的情報政客更知道輕重。他們來到沙漠深處,隻要見到一點點古代的痕跡就會急速地跪下雙腿,用雙手輕輕地扒挖,細細地拂拭。很久很久,還跪在那裏。
如果僅僅從動作上看,考古學家,是在代表現代人跪身謝恩。
無言的大地,有多少地方值得我們跪身,又有多少地方需要我們謝恩。
五
在中華文明的諸多“老祖宗”中,在形態和氣度上最讓人震撼的,是西域,包括喀什。
這個說法也許會使別的“老祖宗”側目,那實在對不起了,但我實在不是隨口讚譽。請想一想,天山、昆侖山和塔克拉瑪幹大沙漠,這幾宗真正的天下巨構,隻須窺得其中任何一角,就足以讓世人凝神屏息。但在這裏,卻齊齊地排列在一起、交接在一起、呼應在一起,這會是什麽景象?
一連串無可超越的絕境,一重重無與倫比的壯美,一係列無法複製的偉大,包圍著你,征服著你,粉碎著你,又收納著你。你失去了,好不容易重新找回,卻是另一個你。
在天山、昆侖山麵前,其他“老祖宗”所背靠的三山五嶽,就有點像盆景了。在塔克拉瑪幹大沙漠麵前,其他“老祖宗”所吟詠的大漠孤煙、長河落日,也有點太孩子氣了。
到喀什,不能按照內地休閑的習慣,選擇那些人群密集的旅遊景點。應該選擇的,是喬戈裏峰、慕士塔格冰川和奧依塔克冰川、紅其拉甫口岸、亞克艾日克烽火台,以及散布處處的千年胡楊林和夕陽下的沙漠。我和妻子則非常著迷莎車的《十二木卡姆》,每次都聽得情醉神馳。難怪躲得那麽僻遠的它,早已被堂皇地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它讓我聯想到,在隋唐年間轟動長安的疏勒樂和龜茲樂。不錯,在中國古代最偉大王朝的雄偉和聲中,占據極高引領地位的,大多是西域樂舞。
由此想到,在喀什之外,新疆還有不少西域名勝值得一再拜訪,例如龜茲(現在的庫車
)、於闐(現在的和田
)、高昌、交河等地。有足夠體力的,還可以狠狠心去一下樓蘭、米蘭、尼雅遺址。
在葉爾羌河畔,一位本地官員已經擺好了毛筆和宣紙,要我題寫幾個字,準備刻在山壁上。我問他寫哪幾個字,他說——
昆侖第一城
我說:“你們這兒,隨口一說就氣勢非凡。”
寫完,我的目光越過燦如火陣的胡楊林,再越過層層疊疊的繞山雲,遠眺昆侖山上的天路。那條天路,通向西藏阿裏地區。突然發現,在連綿的雪峰之上,竟然冒出縷縷白煙,飄向藍天。難道,那裏還有人間的生活?
“那麽高的雲層之上,怎麽會有白煙?”我問。
主人說,那不是白煙,而是高天風流吹起了山頂積雪。
原來如此。但轉念一想,我剛剛的疑惑,曆代旅行者也一定產生過。他們猜測著,判斷著,時不時低頭看路,又時不時抬起頭來。沒有人煙的地方何來人煙?他們多半找不到人詢問,帶著疑惑離開,然後又回頭,看了又看。
那麽,這神奇的“白煙”,也就成了一麵麵逗引遠方客人的白色旗幡。
想到這裏我笑了,心想湯因比先生向往西域的來世之魂,現在一定已經順著這白色旗幡找到歸宿,樂滋滋地安頓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