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點頭,他的手下,也有這樣的人,幫他處理一些明麵上不好處理的事與人。這些人幹的事都見不得光!但是,他離不開這些人。
毛一民說:“通道的事那就不急,你看著辦,半年時間內能打通通道就行了。對於我們來說,通道就是一條生命線。”
何龍看著毛一民,想到了一個主意:“表哥!想不想賺錢?”
毛一民心喜,但表麵卻不露聲色:“想啊!但你以為賺錢是撒網捕魚啊?也不象你,每天有人送錢上門。”
何龍在毛一民耳邊說:“我有一條路子,既可以打通與武漢的通道,我們也可以從中賺錢。”
“什麽路子!”毛一民還未回話,搶著問話的是戴笠。
何龍說的聲音雖小,但是他豎著耳朵聽到了。
何龍將常亮的事說了:“這人不出一年,肯定會升軍長。而他們軍就在長江口上下遊一帶駐防,防區有三百多裏。隻要將他拉入,通道就打開了一半。”
“我們知道他,一個日本人的忠實走狗。他敢在日本人的眼皮底下走貨?”毛一民問。
“在外人的眼中,我也是一個日本人的走狗。怎麽會同你坐在一起?告訴你們吧,他要錢買槍買彈買大炮。沒有軍隊,他分分鍾會被人吞掉的。所以他就拚命的賺錢,賺的錢又去擴充隊伍。就這樣一直走下去。”何龍介紹了常亮情況。
“他現在缺什麽?我們能拿什麽讓他入網。”戴笠問。
“槍,子彈。他要想當軍長,就必須實力超過現任軍長。”何龍還真的知道常亮缺什麽。便將上次常亮買槍的事說了。
“告訴他,你上次給他辦的多一倍的武器。少兩成的價格。”戴笠答應。
“你不會虧本做生意吧?”何龍問。
戴笠笑了,終於有個方麵能壓住這個無賴了:“問你表哥,他手上有貨可以弄給你。”
何龍看向毛一民:“你們從哪裏弄來?不會是撤掉一個師吧?”
毛一民笑嗬嗬的說:“我在侍衛室!負責軍需軍工,兵工廠也是我統籌聯係的。你不知道,兵工廠出來的中正式步槍,隻需要二十個大洋……”
何龍問:“哪有這麽好的事?”
毛一民說:“我可以同兵工廠說,讓他們代加工槍支。就是我們出鐵與木材,讓兵工廠給加工,出一個加工費就行。如果不想出加工費,就同他們說好,出來的槍支彈藥,扣留百分之二十作為兵工廠的就行了。這樣一來,我們收到的槍支,就不到二十個大洋。”
戴笠說:“你表哥讓人代加工了兩次,賺了不少的錢。”
何龍問:“為什麽不繼續做下去?”
“手上的槍支彈藥沒有銷路了!部隊是配發,根本就不需要買槍。沒人買做什麽。”毛一民說。
毛一民的話還沒有說完,何龍便上前抱住了他:“表哥,我們發財了!有這個路子,不怕常亮不打通走私通道。”
上回買槍還是七成新的槍,要三十多大洋。新槍得四十大洋。這一來,就是價格翻了一倍。那得賺多少的錢啊?
戴笠也笑了,他終於知道怎麽去對待這個財迷了。就怕你不貪!
三個人商量起如果用好常亮這個線,為他們服務。
對於常亮來說,肯定願意,那是他的走私通道,但對於武漢來說,卻是國府的戰略物資通道。
談完了常亮的事,又問到了何龍的身上。
最後,定了下來:何龍代號──諜。
暫時沒有找到十分可靠的人,不會隨便給何龍安排上線。有情報,由何龍直接發報給戴笠。但軍統局內,不能有其他的人知道何龍的存在。
平時,何龍發報,署名就是紅狼。
何龍不與江州站聯係,不同所有的軍統站聯係。
等到通道建立後,何龍會有一個聯絡人,這個聯絡人是專門負責經濟上的事,也就是走私方麵的。
在打通通道方麵,那人在明處,何龍在暗處。
軍統不需要何龍冒著危險去直接獲得軍事情報,何龍的任務定位在通道上。也就是經濟情報上麵。
在機會大於危險的情況下,何龍自己來決定是否獲取軍事情報。
當然,如果涉及麵關係到國家、軍隊存亡的重要情報,何龍也決不推辭,哪怕犧牲自己,也要獲取情報。
就這樣,從衝突中開始,到合作式結局。三個人談到了一起!
戴笠與毛一民十分滿意,當天晚上便離開了江州,日後的三人撈錢隊正式成立。
回到碼頭的何龍,急忙換了身衣服,因為內衣都濕透了。
雖說何龍表麵上無所謂的樣子,其實他的心裏非常緊張。
紅黨組織上指示,何龍不要去冒險為武漢方麵獲取軍事情報。
這是從愛護何龍的角度上出發,保護何龍的安全。
因為組織上認為,何龍現在的任務是潛伏,是向上爬。
一個排長所接觸的情報內容與一個軍長接觸的情報內容有天地之別,所以向軍長爬去。
而武漢方麵似乎想殺雞取卵,不管是否值得。
所以何龍必須讓武漢方麵改變用人策略,按自己的意圖來。
雖說流了一身冷汗,但是何龍終於勝了。
武漢需要通道,延安同樣需要通道。何龍決定利用好這個通道,為組織獲取更大的資源。
何龍連夜寫了一份匯報密信,將與戴笠的談話內容寫成了一份報告,在下半夜送去了死信箱。
他不知道的是,在他離開死信箱後的半小時,侯勇也去了死信箱,拿走了報告。
侯勇很擔心何龍的安危,今夜,他去了三次死信箱,就等何龍的情報。
組織上一直在關注著何龍的安危,在延安,也有人沒休息,同樣等待著侯勇傳回何龍的消息。
終於取到了信,何龍是安全的!
回到了書店的侯勇,用藥水顯出了何龍的報告後,將何龍的報告重新抄寫一份,然後將原件燒掉。這是組織的規定,報務員不能看到何龍的筆跡,必須經過侯勇的手抄寫一次。
拿著抄件,侯勇去了報務員處,讓他將這份報告發到了延安。
毛一民說:“通道的事那就不急,你看著辦,半年時間內能打通通道就行了。對於我們來說,通道就是一條生命線。”
何龍看著毛一民,想到了一個主意:“表哥!想不想賺錢?”
毛一民心喜,但表麵卻不露聲色:“想啊!但你以為賺錢是撒網捕魚啊?也不象你,每天有人送錢上門。”
何龍在毛一民耳邊說:“我有一條路子,既可以打通與武漢的通道,我們也可以從中賺錢。”
“什麽路子!”毛一民還未回話,搶著問話的是戴笠。
何龍說的聲音雖小,但是他豎著耳朵聽到了。
何龍將常亮的事說了:“這人不出一年,肯定會升軍長。而他們軍就在長江口上下遊一帶駐防,防區有三百多裏。隻要將他拉入,通道就打開了一半。”
“我們知道他,一個日本人的忠實走狗。他敢在日本人的眼皮底下走貨?”毛一民問。
“在外人的眼中,我也是一個日本人的走狗。怎麽會同你坐在一起?告訴你們吧,他要錢買槍買彈買大炮。沒有軍隊,他分分鍾會被人吞掉的。所以他就拚命的賺錢,賺的錢又去擴充隊伍。就這樣一直走下去。”何龍介紹了常亮情況。
“他現在缺什麽?我們能拿什麽讓他入網。”戴笠問。
“槍,子彈。他要想當軍長,就必須實力超過現任軍長。”何龍還真的知道常亮缺什麽。便將上次常亮買槍的事說了。
“告訴他,你上次給他辦的多一倍的武器。少兩成的價格。”戴笠答應。
“你不會虧本做生意吧?”何龍問。
戴笠笑了,終於有個方麵能壓住這個無賴了:“問你表哥,他手上有貨可以弄給你。”
何龍看向毛一民:“你們從哪裏弄來?不會是撤掉一個師吧?”
毛一民笑嗬嗬的說:“我在侍衛室!負責軍需軍工,兵工廠也是我統籌聯係的。你不知道,兵工廠出來的中正式步槍,隻需要二十個大洋……”
何龍問:“哪有這麽好的事?”
毛一民說:“我可以同兵工廠說,讓他們代加工槍支。就是我們出鐵與木材,讓兵工廠給加工,出一個加工費就行。如果不想出加工費,就同他們說好,出來的槍支彈藥,扣留百分之二十作為兵工廠的就行了。這樣一來,我們收到的槍支,就不到二十個大洋。”
戴笠說:“你表哥讓人代加工了兩次,賺了不少的錢。”
何龍問:“為什麽不繼續做下去?”
“手上的槍支彈藥沒有銷路了!部隊是配發,根本就不需要買槍。沒人買做什麽。”毛一民說。
毛一民的話還沒有說完,何龍便上前抱住了他:“表哥,我們發財了!有這個路子,不怕常亮不打通走私通道。”
上回買槍還是七成新的槍,要三十多大洋。新槍得四十大洋。這一來,就是價格翻了一倍。那得賺多少的錢啊?
戴笠也笑了,他終於知道怎麽去對待這個財迷了。就怕你不貪!
三個人商量起如果用好常亮這個線,為他們服務。
對於常亮來說,肯定願意,那是他的走私通道,但對於武漢來說,卻是國府的戰略物資通道。
談完了常亮的事,又問到了何龍的身上。
最後,定了下來:何龍代號──諜。
暫時沒有找到十分可靠的人,不會隨便給何龍安排上線。有情報,由何龍直接發報給戴笠。但軍統局內,不能有其他的人知道何龍的存在。
平時,何龍發報,署名就是紅狼。
何龍不與江州站聯係,不同所有的軍統站聯係。
等到通道建立後,何龍會有一個聯絡人,這個聯絡人是專門負責經濟上的事,也就是走私方麵的。
在打通通道方麵,那人在明處,何龍在暗處。
軍統不需要何龍冒著危險去直接獲得軍事情報,何龍的任務定位在通道上。也就是經濟情報上麵。
在機會大於危險的情況下,何龍自己來決定是否獲取軍事情報。
當然,如果涉及麵關係到國家、軍隊存亡的重要情報,何龍也決不推辭,哪怕犧牲自己,也要獲取情報。
就這樣,從衝突中開始,到合作式結局。三個人談到了一起!
戴笠與毛一民十分滿意,當天晚上便離開了江州,日後的三人撈錢隊正式成立。
回到碼頭的何龍,急忙換了身衣服,因為內衣都濕透了。
雖說何龍表麵上無所謂的樣子,其實他的心裏非常緊張。
紅黨組織上指示,何龍不要去冒險為武漢方麵獲取軍事情報。
這是從愛護何龍的角度上出發,保護何龍的安全。
因為組織上認為,何龍現在的任務是潛伏,是向上爬。
一個排長所接觸的情報內容與一個軍長接觸的情報內容有天地之別,所以向軍長爬去。
而武漢方麵似乎想殺雞取卵,不管是否值得。
所以何龍必須讓武漢方麵改變用人策略,按自己的意圖來。
雖說流了一身冷汗,但是何龍終於勝了。
武漢需要通道,延安同樣需要通道。何龍決定利用好這個通道,為組織獲取更大的資源。
何龍連夜寫了一份匯報密信,將與戴笠的談話內容寫成了一份報告,在下半夜送去了死信箱。
他不知道的是,在他離開死信箱後的半小時,侯勇也去了死信箱,拿走了報告。
侯勇很擔心何龍的安危,今夜,他去了三次死信箱,就等何龍的情報。
組織上一直在關注著何龍的安危,在延安,也有人沒休息,同樣等待著侯勇傳回何龍的消息。
終於取到了信,何龍是安全的!
回到了書店的侯勇,用藥水顯出了何龍的報告後,將何龍的報告重新抄寫一份,然後將原件燒掉。這是組織的規定,報務員不能看到何龍的筆跡,必須經過侯勇的手抄寫一次。
拿著抄件,侯勇去了報務員處,讓他將這份報告發到了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