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古城,軍製
大宋處心積慮十六年,方知是水滸 作者:紫色之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千三百鐵騎轉眼至湟州附近,這時趙檉已經不再遮遮掩掩,隊伍在官道上飛馳,遇見阻路的熙河兵就直接衝殺過去,沒用太久便跨入西寧州地界。
隻見平原的起伏大了起來,不過依舊處處綠茵滿地,鳥語花香,土壤肥沃。
已經可以看到一些農田,開墾於湟水附近,這些都是賞蕃田,是對吐蕃將官和熟戶投靠大宋的賞賜,從神宗熙寧六年開始實施。
鐵騎馬不停蹄,直奔西寧城去,待將要臨近之時已經瞧見了馬場,並非幾年前的殘破蕭條,而是井然有序,整齊劃一,看著紅火熱烈模樣。
趙檉當初在隴右隻建了一座馬場,讓折寒梅與蕃戶指導教授,洪七帶著從東京來的髒衣幫眾打理,之後他回東京,折寒梅依舊在此住了一段時間,將馬場擴大到三座,這才離開。
如今馬場的規模再度變大,粗略看已是有五座之多,但趙檉知道,就在西海附近其實還有兩座。
此刻遠遠地便能聽見馬匹嘶鳴,場內喧囂,他微微頷首,雖然柳隨雲在書信中經常報告馬場情況,可總沒有親眼看到真切。
駐足了片刻時間,趙檉率人繼續往西寧州去,不多久已是瞧見雄城矗立,高大宏偉,仿佛一座亙古巨獸,趴伏在白雲藍天之下,無盡崇峻高原之中。
這時,城門處有不少人騎馬列於前方,望到趙檉隊伍所打的旗幟,立刻挺直了腰杆吹起古老號角,那蒼涼的聲音立刻回蕩在古城之前,飄揚於蒼穹之下。
隨著號角聲起,西寧城正東方向的兩座城門全部打開,裏麵奏起了高原特有的曲樂,然後浩浩蕩蕩出來兩隊人馬。
趙檉令身後鐵騎停下腳步,眯眼瞧向這兩隊人。
一隊是柳隨雲率領,後麵有楊誌、魯達、徐寧、史進、洪七,還有碎玉樓過來的一眾好漢。
碎玉樓眾人裏則以簡素衣為首,騎著千裏獨行一盞燈,一身白衣,颯爽英姿。
而在簡素衣身旁卻是一匹紅馬,上麵坐著名女子,眉如遠山含黛,頰似三月桃花,明眸皓齒,顧盼生姿,正在衝他招手,不是蕭敏又是誰。
趙檉笑了笑,目光看向另外一隊,這隊卻是歐陽北領著,歐陽北一身鎧甲征袍,坐在馬上,和以往那個好插科打諢,慣耍無賴的模樣不同,神色嚴肅,氣宇軒昂,倒是有了幾分大將風範。
而歐陽北的身後浩浩蕩蕩跟隨一簇步兵,這簇步兵足有兩三千人,看形貌甚為矯健強壯,沒有穿戴大宋軍中衣裝,而是著了一種奇特的鎧甲。
這甲胄並非金鐵,亦不是竹布,似由山野藤蔓編製而成,顏色並不統一,有紅有黑還有黃色。
這種藤甲的外觀形製與鎖子甲差不多,分為幾個部份,身軀一部分,罩住前後兩肋,臂膀一部分,護住大臂小臂,雙腿各自一部分,長到膝蓋。
不僅如此,這些步兵除了身著藤甲之外,手上還拿著騰盾,這騰盾乃是圓形,看起來十分緊密,也是各種顏色都有。
趙檉見狀不由眯了眯眼,這是大理送來的藤甲,從前年開始就陸陸續續送過隴右,直至去冬,一萬具已經交付完畢。
這些藤甲顏色不同,是因為藤種不一樣,其中暗紅顏色最好,乃為上品,黑色和黃色的則要稍微差些。
不過趙檉對此不太在意,畢竟都是藤甲,再差又能差去那裏,作用其實都差不多,不存在暗紅藤甲能抵刀槍,而黑黃卻不能,大抵是紅色的更容易保存些,使用年限更長些,韌性更大些。
至於軍兵手上的藤盾,實則叫做藤牌,和盾牌一個用途,但卻比普通的木盾要輕一倍不止,在戰場上盾牌輕一倍,關鍵時刻是可以保命的,畢竟效果相同,重量卻輕了許多,使用起來更加方便迅速。
趙檉這時衝前方微微點了點頭,前方立刻高呼起來:“恭請王爺入城,恭請王爺入城……”
趙檉笑著下令道:“進城吧!”
身後一千三百鐵騎大聲回應:“是,王爺!”
半晌之後,趙檉坐到了西寧州知州大堂上。
他喝著茶水,神態安然,聽柳隨雲匯報這幾年隴右的情況,還有近些時日熙河兵的動靜。
雖然這幾年趙檉一直和隴右書信往來,但有些事情細節在信中無法詳述,此刻聽柳隨雲說起卻是明朗了許多,又提出不少問題,柳隨雲一一回答。
不知不覺間兩個多時辰過去,天色已經轉至下午,趙檉坐在椅上伸了個懶腰,道:“夢舒,做得不錯,這些年辛苦你了。”
柳隨雲笑道:“王爺還用和屬下客氣?我看王爺似是有些疲累了,眼下宴席已然備好,王爺看先用宴還是先休息片刻?”
趙檉想了想,忽然道:“後院……沒什麽事兒吧?”
柳隨雲聞言一愣,隨即醒悟過來,道:“無事,無事,幾位王妃都安好,小王子也好,這不,蕭王妃得知王爺來了,就非要去城門處迎接,屬下也攔不住,不過蕭王妃身有武藝會騎馬,屬下琢磨著也出不了旁的事,便答應一起去了。”
趙檉聞言摸摸下巴,心想無事就好,他抬頭看去堂內,蕭敏卻是不在,想來回去通知其她幾個了,便道:“那就先開宴吧,不能因為本王一人疲憊,就讓所有人都餓著肚子。”
柳隨雲笑道:“王爺體恤部下,隨雲傾佩。”說完,他出門傳令擺宴,趙檉坐在椅上靜靜思索,片刻後宴席在知州府中搭起。
這知州府卻是整個西寧城最大的一座府邸,原來是青唐王唃廝囉的王宮,後來大宋攻下了青唐城,就將這裏改成了州府衙門。
宴會之上自然都是嫡係手下,足足一二百號人,擺了十幾張桌子,酒是高原特產的青稞酒,菜則都是牛羊飛禽,雖然比不上中原江南等地做的精致,倒也別有一番風味。
不過因為熙河的情勢不明朗,不知道熙州那邊有沒有接到朝廷調兵北上攻遼的軍令,如果沒有接到,會不會跑來西寧這邊圍城,所以眾人並沒有太過多喝,就是魯達也隻喝了五碗,平素都是要至少十碗的。
待酒宴結束,趙檉隻留下柳隨雲、盧俊義、歐陽北和張憲四個,剩下的都叫去安歇。
這時天色還早,他從懷裏掏出一張紙遞給柳隨雲,道:“我這幾年琢磨了一下,大宋的軍隊建製有些太過複雜,不利於指揮調動,所以想出了一套新的編軍方法,你拿去看看,盡量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此方法重新定軍。”
柳隨雲愣了愣,沒想到趙檉想要改革軍隊的建製,他急忙接過紙張細細觀看。
趙檉道:“大宋軍隊從低向高的遞進數量,基本是以五五製,到龍衛神武等大軍之後又分左右廂,這都是五代時的舊法,太祖皇帝當年雖然微微改了些,但卻變動不大,早已經不適合當今之世了,所以我將其升為十十製,而且重新命了稱呼。”
柳隨雲點頭觀看,越看則越是心驚,因為趙檉這一套新的方法看起來十分粗獷,但卻簡單易懂,比原本軍中的定製要容易理解許多。
所謂的十十製,就是從最底層的建製開始,每一個層級皆以十的數量組成,十個層級組在一起,就上到另外一個階製。
其中最小的建製是“隊”,一個隊十人,設隊長一名,隊副一名。
然後十個“隊”組為“營”,一個營一百人,設營長一名,副營長兩名。
十個“營”組為“衛”,一個衛一千人,設衛長一名,副衛長三名。
十個“衛”組為“軍”,一個軍一萬人,設軍長一名,副軍長三名。
十個“軍”組為“司”,一個司十萬人,設司指揮一名,副指揮四名。
總之就是從低到高,按照隊、營、衛、軍、司,來建製,每個建製設正官一個,副官數量則按照建製上升而遞增。
其中最小的隊隻有十個人,最高的司則有十萬人。
柳隨雲此刻看完不由道:“王爺,按照這種新方法建軍,則對軍伍數目更加一目了然,確實比原本的要簡易好辨。”
趙檉喝了口茶道:“至於輜重、糧炊這些事物,都以衛這個千人建製設立,下麵不獨設,因為下麵營和隊的人數太少,沒有必要單立,紙上都寫得分明,你揣摩一下,然後看看還有什麽不妥遺漏之處,加以改動便是。”
柳隨雲點頭,道:“王爺,如今咱們自家有一萬五千多人,加上王爺帶來的騎兵一千多,再算上西寧原本州兵,勉強能夠上兩個軍了。”
趙檉搖頭道:“不能這般混雜計算,藤甲兵的萬人確實夠一個軍,但其他的騎兵是騎兵,步兵是步兵,都要分出來,這點沿用原本大宋的製度,馬軍就是馬軍,步軍就是步軍,對了……這樣細分出來,人數不夠的話那就暫時不用設軍,等夠了之後再一點點向上增加。”
柳隨雲道:“屬下明白了,屬下回去之後就琢磨此事。”
趙檉接著看向歐陽北道:“蕃兵那邊隻練弓箭不行,既然穿上了藤甲,拿起了藤盾,就要練刀法,這個你擅長,要多教些簡單有效的,既然身上有甲有盾,就不用那種江湖比鬥切磋的招數,要殺人技,抗上對方一下半下,能拚死對方的殺法。”
歐陽北道:“屬下知道,這幾天屬下已經在教他們刀法了。”
趙檉又看向張憲:“騎兵你先帶著,如今卻是馬多人少,等熙河這邊穩定下來,再從步軍裏篩選騎兵合並進去。”
張憲道:“是,王爺。”
趙檉隨後轉頭瞅向盧俊義:“師兄,城內城外的步軍暫由你統領,不過有一部分是降軍,師兄要謹慎一些,我讓呂將去協助你,你倆商量著行事。”
盧俊義道:“我知道,呂將足智多謀,到時我多問他。”
趙檉點了點頭,複瞧向柳隨雲:“雖然此刻掌控了西寧,但眼下還是有些混亂,不過隻要能控住城池,挨到熙河軍去征剿遼國,一切就可以好好榷定了。”
柳隨雲道:“王爺放心,若隻是守城,以青唐之堅,糧草之足,就算是熙河軍全部到來,也不可能輕易打破的!”
趙檉眯眼看他:“熙河有近五萬人馬,真全部到來,你能守上多久?”
柳隨雲想了想,道:“至少一年!”
趙檉笑道:“如此便好,我也有些乏累,須得早些安歇了。”
柳隨雲道:“我給王爺帶路。”
趙檉點頭,隨後出了知州大堂,在柳隨雲的帶領下直奔另外一座府邸。
走了約莫刻鍾時間,來到一座府邸門前,卻也是一座大府,是去歲歐陽北過來送信時,讓柳隨雲興建的,暫時做為趙檉的王府使用。
趙檉在府前下了馬,卻看雷三從台階上跑下來:“王爺!”
趙檉將紅馬韁繩遞給他:“在這頭住的可還習慣?”
雷三抓抓頭皮,訕笑道:“小的哪裏有什麽不習慣,隻要能跟隨王爺,小的無處不可。”
趙檉笑笑進門,就看裏麵此刻得到消息,跑出許多人來迎他。
蕭敏、張貞娘、趙元奴三個在頭裏,祝秀娘則抱著小趙熹在後麵,小趙熹這時看見他,大聲喊道:“爹爹……爹爹!”
然後猛地掙脫了祝秀娘的懷抱,跳到地上跑了過來。
趙檉將他抱起,左右看看,笑道:“黑了些,不過壯實不少,這一個多月未見,想爹爹沒有?”
小趙熹道:“想,想爹爹,不過這裏不好玩,孩兒想要……想要回京城。”
趙檉哈哈大笑道:“會回去的,會回去的。”
這時張貞娘莞爾道:“王爺,裏麵已備好了飯菜,就等著王爺回來呢。”
趙檉摸了摸肚子,之前宴席上並未吃多少東西,又和柳隨雲幾人聊了許久,確實有些餓了,便點頭道:“好,一起去吃飯。”
隨後到了堂內,隻見早擺滿了一桌酒菜,便坐下吃喝起來,吃完後直接安歇,一夜無話。
(本章完)
隻見平原的起伏大了起來,不過依舊處處綠茵滿地,鳥語花香,土壤肥沃。
已經可以看到一些農田,開墾於湟水附近,這些都是賞蕃田,是對吐蕃將官和熟戶投靠大宋的賞賜,從神宗熙寧六年開始實施。
鐵騎馬不停蹄,直奔西寧城去,待將要臨近之時已經瞧見了馬場,並非幾年前的殘破蕭條,而是井然有序,整齊劃一,看著紅火熱烈模樣。
趙檉當初在隴右隻建了一座馬場,讓折寒梅與蕃戶指導教授,洪七帶著從東京來的髒衣幫眾打理,之後他回東京,折寒梅依舊在此住了一段時間,將馬場擴大到三座,這才離開。
如今馬場的規模再度變大,粗略看已是有五座之多,但趙檉知道,就在西海附近其實還有兩座。
此刻遠遠地便能聽見馬匹嘶鳴,場內喧囂,他微微頷首,雖然柳隨雲在書信中經常報告馬場情況,可總沒有親眼看到真切。
駐足了片刻時間,趙檉率人繼續往西寧州去,不多久已是瞧見雄城矗立,高大宏偉,仿佛一座亙古巨獸,趴伏在白雲藍天之下,無盡崇峻高原之中。
這時,城門處有不少人騎馬列於前方,望到趙檉隊伍所打的旗幟,立刻挺直了腰杆吹起古老號角,那蒼涼的聲音立刻回蕩在古城之前,飄揚於蒼穹之下。
隨著號角聲起,西寧城正東方向的兩座城門全部打開,裏麵奏起了高原特有的曲樂,然後浩浩蕩蕩出來兩隊人馬。
趙檉令身後鐵騎停下腳步,眯眼瞧向這兩隊人。
一隊是柳隨雲率領,後麵有楊誌、魯達、徐寧、史進、洪七,還有碎玉樓過來的一眾好漢。
碎玉樓眾人裏則以簡素衣為首,騎著千裏獨行一盞燈,一身白衣,颯爽英姿。
而在簡素衣身旁卻是一匹紅馬,上麵坐著名女子,眉如遠山含黛,頰似三月桃花,明眸皓齒,顧盼生姿,正在衝他招手,不是蕭敏又是誰。
趙檉笑了笑,目光看向另外一隊,這隊卻是歐陽北領著,歐陽北一身鎧甲征袍,坐在馬上,和以往那個好插科打諢,慣耍無賴的模樣不同,神色嚴肅,氣宇軒昂,倒是有了幾分大將風範。
而歐陽北的身後浩浩蕩蕩跟隨一簇步兵,這簇步兵足有兩三千人,看形貌甚為矯健強壯,沒有穿戴大宋軍中衣裝,而是著了一種奇特的鎧甲。
這甲胄並非金鐵,亦不是竹布,似由山野藤蔓編製而成,顏色並不統一,有紅有黑還有黃色。
這種藤甲的外觀形製與鎖子甲差不多,分為幾個部份,身軀一部分,罩住前後兩肋,臂膀一部分,護住大臂小臂,雙腿各自一部分,長到膝蓋。
不僅如此,這些步兵除了身著藤甲之外,手上還拿著騰盾,這騰盾乃是圓形,看起來十分緊密,也是各種顏色都有。
趙檉見狀不由眯了眯眼,這是大理送來的藤甲,從前年開始就陸陸續續送過隴右,直至去冬,一萬具已經交付完畢。
這些藤甲顏色不同,是因為藤種不一樣,其中暗紅顏色最好,乃為上品,黑色和黃色的則要稍微差些。
不過趙檉對此不太在意,畢竟都是藤甲,再差又能差去那裏,作用其實都差不多,不存在暗紅藤甲能抵刀槍,而黑黃卻不能,大抵是紅色的更容易保存些,使用年限更長些,韌性更大些。
至於軍兵手上的藤盾,實則叫做藤牌,和盾牌一個用途,但卻比普通的木盾要輕一倍不止,在戰場上盾牌輕一倍,關鍵時刻是可以保命的,畢竟效果相同,重量卻輕了許多,使用起來更加方便迅速。
趙檉這時衝前方微微點了點頭,前方立刻高呼起來:“恭請王爺入城,恭請王爺入城……”
趙檉笑著下令道:“進城吧!”
身後一千三百鐵騎大聲回應:“是,王爺!”
半晌之後,趙檉坐到了西寧州知州大堂上。
他喝著茶水,神態安然,聽柳隨雲匯報這幾年隴右的情況,還有近些時日熙河兵的動靜。
雖然這幾年趙檉一直和隴右書信往來,但有些事情細節在信中無法詳述,此刻聽柳隨雲說起卻是明朗了許多,又提出不少問題,柳隨雲一一回答。
不知不覺間兩個多時辰過去,天色已經轉至下午,趙檉坐在椅上伸了個懶腰,道:“夢舒,做得不錯,這些年辛苦你了。”
柳隨雲笑道:“王爺還用和屬下客氣?我看王爺似是有些疲累了,眼下宴席已然備好,王爺看先用宴還是先休息片刻?”
趙檉想了想,忽然道:“後院……沒什麽事兒吧?”
柳隨雲聞言一愣,隨即醒悟過來,道:“無事,無事,幾位王妃都安好,小王子也好,這不,蕭王妃得知王爺來了,就非要去城門處迎接,屬下也攔不住,不過蕭王妃身有武藝會騎馬,屬下琢磨著也出不了旁的事,便答應一起去了。”
趙檉聞言摸摸下巴,心想無事就好,他抬頭看去堂內,蕭敏卻是不在,想來回去通知其她幾個了,便道:“那就先開宴吧,不能因為本王一人疲憊,就讓所有人都餓著肚子。”
柳隨雲笑道:“王爺體恤部下,隨雲傾佩。”說完,他出門傳令擺宴,趙檉坐在椅上靜靜思索,片刻後宴席在知州府中搭起。
這知州府卻是整個西寧城最大的一座府邸,原來是青唐王唃廝囉的王宮,後來大宋攻下了青唐城,就將這裏改成了州府衙門。
宴會之上自然都是嫡係手下,足足一二百號人,擺了十幾張桌子,酒是高原特產的青稞酒,菜則都是牛羊飛禽,雖然比不上中原江南等地做的精致,倒也別有一番風味。
不過因為熙河的情勢不明朗,不知道熙州那邊有沒有接到朝廷調兵北上攻遼的軍令,如果沒有接到,會不會跑來西寧這邊圍城,所以眾人並沒有太過多喝,就是魯達也隻喝了五碗,平素都是要至少十碗的。
待酒宴結束,趙檉隻留下柳隨雲、盧俊義、歐陽北和張憲四個,剩下的都叫去安歇。
這時天色還早,他從懷裏掏出一張紙遞給柳隨雲,道:“我這幾年琢磨了一下,大宋的軍隊建製有些太過複雜,不利於指揮調動,所以想出了一套新的編軍方法,你拿去看看,盡量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此方法重新定軍。”
柳隨雲愣了愣,沒想到趙檉想要改革軍隊的建製,他急忙接過紙張細細觀看。
趙檉道:“大宋軍隊從低向高的遞進數量,基本是以五五製,到龍衛神武等大軍之後又分左右廂,這都是五代時的舊法,太祖皇帝當年雖然微微改了些,但卻變動不大,早已經不適合當今之世了,所以我將其升為十十製,而且重新命了稱呼。”
柳隨雲點頭觀看,越看則越是心驚,因為趙檉這一套新的方法看起來十分粗獷,但卻簡單易懂,比原本軍中的定製要容易理解許多。
所謂的十十製,就是從最底層的建製開始,每一個層級皆以十的數量組成,十個層級組在一起,就上到另外一個階製。
其中最小的建製是“隊”,一個隊十人,設隊長一名,隊副一名。
然後十個“隊”組為“營”,一個營一百人,設營長一名,副營長兩名。
十個“營”組為“衛”,一個衛一千人,設衛長一名,副衛長三名。
十個“衛”組為“軍”,一個軍一萬人,設軍長一名,副軍長三名。
十個“軍”組為“司”,一個司十萬人,設司指揮一名,副指揮四名。
總之就是從低到高,按照隊、營、衛、軍、司,來建製,每個建製設正官一個,副官數量則按照建製上升而遞增。
其中最小的隊隻有十個人,最高的司則有十萬人。
柳隨雲此刻看完不由道:“王爺,按照這種新方法建軍,則對軍伍數目更加一目了然,確實比原本的要簡易好辨。”
趙檉喝了口茶道:“至於輜重、糧炊這些事物,都以衛這個千人建製設立,下麵不獨設,因為下麵營和隊的人數太少,沒有必要單立,紙上都寫得分明,你揣摩一下,然後看看還有什麽不妥遺漏之處,加以改動便是。”
柳隨雲點頭,道:“王爺,如今咱們自家有一萬五千多人,加上王爺帶來的騎兵一千多,再算上西寧原本州兵,勉強能夠上兩個軍了。”
趙檉搖頭道:“不能這般混雜計算,藤甲兵的萬人確實夠一個軍,但其他的騎兵是騎兵,步兵是步兵,都要分出來,這點沿用原本大宋的製度,馬軍就是馬軍,步軍就是步軍,對了……這樣細分出來,人數不夠的話那就暫時不用設軍,等夠了之後再一點點向上增加。”
柳隨雲道:“屬下明白了,屬下回去之後就琢磨此事。”
趙檉接著看向歐陽北道:“蕃兵那邊隻練弓箭不行,既然穿上了藤甲,拿起了藤盾,就要練刀法,這個你擅長,要多教些簡單有效的,既然身上有甲有盾,就不用那種江湖比鬥切磋的招數,要殺人技,抗上對方一下半下,能拚死對方的殺法。”
歐陽北道:“屬下知道,這幾天屬下已經在教他們刀法了。”
趙檉又看向張憲:“騎兵你先帶著,如今卻是馬多人少,等熙河這邊穩定下來,再從步軍裏篩選騎兵合並進去。”
張憲道:“是,王爺。”
趙檉隨後轉頭瞅向盧俊義:“師兄,城內城外的步軍暫由你統領,不過有一部分是降軍,師兄要謹慎一些,我讓呂將去協助你,你倆商量著行事。”
盧俊義道:“我知道,呂將足智多謀,到時我多問他。”
趙檉點了點頭,複瞧向柳隨雲:“雖然此刻掌控了西寧,但眼下還是有些混亂,不過隻要能控住城池,挨到熙河軍去征剿遼國,一切就可以好好榷定了。”
柳隨雲道:“王爺放心,若隻是守城,以青唐之堅,糧草之足,就算是熙河軍全部到來,也不可能輕易打破的!”
趙檉眯眼看他:“熙河有近五萬人馬,真全部到來,你能守上多久?”
柳隨雲想了想,道:“至少一年!”
趙檉笑道:“如此便好,我也有些乏累,須得早些安歇了。”
柳隨雲道:“我給王爺帶路。”
趙檉點頭,隨後出了知州大堂,在柳隨雲的帶領下直奔另外一座府邸。
走了約莫刻鍾時間,來到一座府邸門前,卻也是一座大府,是去歲歐陽北過來送信時,讓柳隨雲興建的,暫時做為趙檉的王府使用。
趙檉在府前下了馬,卻看雷三從台階上跑下來:“王爺!”
趙檉將紅馬韁繩遞給他:“在這頭住的可還習慣?”
雷三抓抓頭皮,訕笑道:“小的哪裏有什麽不習慣,隻要能跟隨王爺,小的無處不可。”
趙檉笑笑進門,就看裏麵此刻得到消息,跑出許多人來迎他。
蕭敏、張貞娘、趙元奴三個在頭裏,祝秀娘則抱著小趙熹在後麵,小趙熹這時看見他,大聲喊道:“爹爹……爹爹!”
然後猛地掙脫了祝秀娘的懷抱,跳到地上跑了過來。
趙檉將他抱起,左右看看,笑道:“黑了些,不過壯實不少,這一個多月未見,想爹爹沒有?”
小趙熹道:“想,想爹爹,不過這裏不好玩,孩兒想要……想要回京城。”
趙檉哈哈大笑道:“會回去的,會回去的。”
這時張貞娘莞爾道:“王爺,裏麵已備好了飯菜,就等著王爺回來呢。”
趙檉摸了摸肚子,之前宴席上並未吃多少東西,又和柳隨雲幾人聊了許久,確實有些餓了,便點頭道:“好,一起去吃飯。”
隨後到了堂內,隻見早擺滿了一桌酒菜,便坐下吃喝起來,吃完後直接安歇,一夜無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