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怪物昂著腦袋,瞪起一雙有如燈籠的雙眼,吐著猩紅的信子,死死的盯著華驚鴻,就像一個獵食者看著自己的獵物,隨時都要發起致命的一擊。


    華驚鴻站在那裏,橫劍在胸前,不敢稍有妄動,隻得繃起全身的肌肉,警惕的盯著這似龍非龍,似蛇非蛇的怪物,心中一種懼怕之感漸漸升起。


    眼看著怪物將要撲過來,華驚鴻想還是先發製人,反手將劍插入劍鞘,取下身上的長弓,運起全身的真氣對準怪物的腦袋就拉弓放箭。


    “嗖”


    光箭帶著一股決殺之力破空而去,周圍的溫度極高,射出去的箭竟也帶著一道火焰的光芒。


    “砰”的一聲,光箭射在怪物的腦袋之上轟然爆炸開來。


    然而這怪物渾身的鱗甲堅硬異常,況且常年生活在岩漿之中,對於高溫也天然就有極強的免疫力,這熾熱的光箭居然沒有半點湊效。


    華驚鴻見此情景越發駭然,知道這弓箭傷不了它,隻得將弓收起,又拔出劍來,準備與這怪物近身廝殺。那怪物受了華驚鴻一箭,雖未受傷,但是已然被激的大怒,身軀隻是一扭,無數岩漿就飛了起來,如同無數天降隕石一般向華驚鴻衝了過來。


    “不好!”華驚鴻身形一動,極速揮起長劍,將身體護住。


    “嗤!”盡管他將長劍舞成了一個密不透風的圓圈,也沒有將那密密麻麻的岩漿雨完全擋住,還是有幾滴小的岩漿落在身體之上,身上的衣服一沾上就開始燃燒。


    “這樣下去可不行。”剛剛受了怪物的第一擊就讓華驚鴻狼狽不堪。他腦子裏開始飛速轉動,想著破解之法。


    這時那怪物已經有半個身子伸了出來。


    華驚鴻抬眼望去,隻見這怪物確實是蛇身,隻是它那半個身子都有數十丈長,身體更是有一丈周圓,恐怕這怪蛇隻需要往他身上一碾壓,那他就立刻成了一塊薄薄的肉餅。


    正胡亂想著,那怪蛇就一聲輕嘶,然後巨大的尾部也浮出了岩漿。


    “嘩!”


    那怪蛇尾巴一甩,帶起一大片赤紅的岩漿夾雜著雷霆之勢向華驚鴻掃了過來。


    那怪蛇倒也厲害,別看身體異常龐大,但是卻十分的靈活,一點都不顯得笨拙。


    麵對這驚天一擊,華驚鴻根本不敢硬接,身體一轉,急速向後掠去,然後雙腳在地上用力一點,整個人騰空而起,竟直接到了數十丈高的崖壁之上。


    不過那大蛇居然也不準備放棄,竟直接從岩漿中向上竄起,張開巨大的嘴準備直接把他一口吞下。那張嘴大得足以吞下一隻大象,這完全證明了人心不足蛇吞象並不誇張。


    怪蛇還沒靠近,華驚鴻就感到一股惡心至極的腥風撲麵而至,稍微吸入一點就能讓人難受到窒息。


    雖然脫離了岩漿,還在向上撲起,但那速度卻是極快,光是帶起的風聲都能讓人心驚膽戰,而那猩紅的信子更是直接朝著華驚鴻的雙腳裹去。


    麵對如此恐怖的怪物,華驚鴻隻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將全身真氣都灌注在長劍之上。很快,那大蛇就臨近了,丈長的紅信都快碰到他的腳了。


    這一刻華驚鴻動了!他一抖手中的長劍,左手往石壁上一推,決然的朝著怪蛇衝去。


    此時的華驚鴻心裏沒有任何的情緒,將全副精力都集中在了這一劍之上。


    砰嗤…


    這拚命的一劍猶如菜刀砍在鋼板上,居然沒有刺破怪蛇的腦袋!


    華驚鴻心中大駭!


    閃!


    這是華驚鴻在這一瞬間唯一的想法!


    太厲害了!這肉身絲毫不必那飛僵差!


    一擊不成之後,華驚鴻雖然錯愕,但反應卻是極快,身體在空中不可思議的一扭,避開蛇口,又是奮力一劍刺出,刺向蛇的脖子。


    然而華驚鴻又一次失算了,一聲脆響,如金鐵相擊,蛇身還是沒有任何的損傷。蛇頭一擺,反而將華驚鴻撞得直飛而去,直撞到平台末端的岩壁之上才落地。


    華驚鴻受了這一擊,體內氣息翻滾,差點吐出血來。還沒來得及緩一口氣,隻覺麵前出現一陣陰影,那蛇正張大了巨口向他咬來。他急忙翻身向旁邊滾去,堪堪避過了蛇的致命一擊。這蛇身軀龐大,但身體靈活並不顯得笨拙,華驚鴻根本就沒機會反擊,每一次都隻能狼狽躲避。一來二去,華驚鴻已經退到了平台的邊緣,而那巨蛇卻是窮追不舍。這時候華驚鴻麵對了兩難之境,他的右邊是平台邊緣,下麵是翻滾的岩漿,而左邊卻是巨蛇的巨口。眼看著巨蛇又一次咬了過來,他別無選擇,一咬牙,飛身而起,一下跳到蛇的頭上。那蛇登時大怒,蛇頭左右搖擺,想要把華驚鴻摔下來。華驚鴻一手緊緊抱住蛇的犄角,另一手執劍使勁的朝著蛇頭亂戳。巨蛇吃痛,更是死命搖晃,身軀到處亂撞,周圍的岩石被撞得砰砰作響,整個平台都有些承受不住,開始出現了裂紋。


    華驚鴻心中害怕,戳的更是用力,突然感覺一下子戳到了柔軟之處,低頭一看,原來是混亂中長劍刺入了怪蛇的眼睛之中。華驚鴻精神一振,提起劍來繼續朝著巨蛇的眼睛刺去。


    巨蛇全身有鱗片保護,一般兵刃都傷它不得,但是這眼睛卻是它的一大死穴。隨著華驚鴻的死命亂戳,巨蛇痛得身軀直翻滾,掉到了平台之上。華驚鴻借得這個機會,雙手持劍,用盡全身力氣將巨劍狠狠的刺入巨蛇的眼中。巨蛇全身一陣扭曲,將蛇頭使勁一甩,華驚鴻立即被甩了出去,又一次撞在了石台邊緣。華驚鴻這一次被摔得七葷八素,好不容易掙紮著站了起來,卻見一個紅光閃閃的東西向自己飛了過來,他一聲驚呼,還沒來得及反應過來,那東西已經剛好落入了他的口中,順著喉嚨滑了下去。


    隻感覺胸腹之間突然升起一股極強的熱氣,就像一股火在體內燃燒一般。原來巨蛇被他一劍順著眼睛刺入大腦,那泛著紅光的事物就是巨蛇畢生修煉所結的內丹,在巨蛇臨死時神智已然混亂,就吐出了性命交修的內丹,想要自爆以擊斃敵人,誰知誤打誤撞卻被華驚鴻給吞入了體內。


    華驚鴻此時的感覺就像是外麵的岩漿全部融入了體內,巨大的熱浪在體內不停的翻滾。他想要大叫,但是喉嚨卻發不出一點聲音來。灼熱的感覺讓他忍不住在地上打滾,這種燥熱欲焚的痛楚,讓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這種由體內真氣所引發的虛火外界根本幹涉不了,除非有人以陰寒真氣強行渡入,來中和這火性極強的真氣亂流。但是此刻華驚鴻周圍一個人都沒有,他隻能獨自硬撐,漸漸地神智都有些不清了。


    在亂翻亂滾之中他的右手無意中碰到了蛇頭,突然蛇眼睛流出來的東西讓他感覺一陣冰爽,他也管不了那是什麽了,張口就往嘴裏吸,因為體內的灼熱感遠勝於手上。吸了好一會,雖然體內依然燥熱,但終於感覺好了一點,神智也開始清醒,睜眼看來,原來他嘴裏吸的是那巨蛇從眼睛傷口處流出來的鮮血。他也沒想明白到底怎麽回事,體內的灼熱感促使他不得不繼續吸食巨蛇的鮮血,鮮血順著喉嚨緩緩流入體內,帶起陣陣冰涼的感覺。昏昏噩噩中,也不知過了多久,燥熱終於漸漸減弱,巨蛇流出來的血液也慢慢變少直到再也流不出來。他怕熱氣再次升騰,立即盤腿開始運功,以抵禦那可怕的燥熱之氣。果然,沒有了血液的注入,那股燥熱之氣又開始抬頭,向身體中各個地方四處亂竄。華驚鴻咬著牙苦苦堅守,保持著靈台的一絲清明。


    務使氣斂入脊骨,呼吸通靈,周身罔間。欲要神氣收斂入骨,先要兩股前節有力,兩肩鬆開,氣向下沉。牽動往來氣貼背,而斂入脊骨。行氣如九曲珠,無往不利。能呼吸,然後能靈活。吸為合為蓄,呼為開為發。蓋吸則自然提得起,亦拏得人起。呼則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運氣,非以力使氣。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氣,在氣則滯。有氣則無力,無氣則純剛。一身之勁,練成一家,分清虛實。發勁要有根源。勁起於腳,變換在腿,主宰於腰,發於脊背,接於兩肘,行於手指,總須完整一氣。發勁須沉著鬆淨,專主一方。曲中求直,蓄而後發。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運勁如抽絲。勁似鬆非鬆,將展未展。勁斷意不斷。又要提起全副精神,於彼勁將出未發之際,我勁已接入彼勁,恰好不後不先。如皮燃火,如泉湧出。前進後退,絲毫不亂。方能得機得勢,隨手奏效。陰到極盛便漸轉衰,少陽暗生,陰漸衰而陽漸勝,陰陽互補,互生互濟,少陽盛於老陰,少陰盛於老陽,凡事不可極,極則變,由重轉輕,由輕轉重。此謂借力打人,四兩撥千斤也。


    這時,他腦海中突然想起在師父那裏看到的一篇心法,當即照著心法引導熱氣。眾氣沉沉被一陽而吸,則一陽動,漸生二陽,為九二,閑邪存其誠,意為之閑暇無事,而自人生七情六欲,但心有餘悔,而是其誠,終日餘餘,升為九三,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時無刻不忍氣,而一陽吸,一陽強則可撐九二,九三,一陽盡悔,陽難有以,九四或躍在淵,是自氣可行於腹,亦可行於胸懷,氣在下為沉,氣在胸懷釋,則所有積餘人生戾氣之眾,全無,唯陰陽,喜愛四氣,九五飛龍在,龍為氣,為陽氣,是一在動,從肚至腹至胸至首,可九五亦過為九六,九六亢龍有悔,有悔是心中有悔,是愧悔,懺悔,悔自己所做的錯事,所放過的機會,此時人亦走火入魔,全身熾癢難耐,為有玉寒之體,可為之降溫,如自身九陽之氣,不能自行壓製,必將烈火焚身,奇經毀,神經無,其死已,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就是自己追求完美,刻求完美才可和美人如玉同為無價之寶,自體壓製九陽,降為九五,九五至尊,九五之德,可包容萬事萬物,容他人之過,容已之過錯,方是至善至美,無價可定,視之為無價美玉……


    這是他師父遍閱典籍而發現的一篇修煉功法,就抄錄了下來,華驚鴻也是無意中看到了,覺得此功法雖然晦澀難懂,但看文字就覺得博大精深,就嚐試著修煉了一下,但始終不得要領,去請教師父,師父說這是一篇至陽功法的修煉法訣,雖然修成之後可能威力巨大,但是所謂孤陰不生孤陽不長,修煉此類心法境界越高危害也越大,因此他也就放棄了。這次機緣巧合之下,體內正燥熱難當渾身欲焚之際,對於這篇深奧的功法突然有了領悟,竟然漸漸的進入了空明之境,體內的那股燥熱之氣已經逐步被他所吸收,成為了自身的真氣。


    動靜之機,在於陰陽,總歸神聚。神聚則一氣鼓湯,煉氣歸神。氣勢騰挪,精神貫注。開合有致,虛實清楚。左虛則右實,右虛則左實。虛非全然無力,氣勢要有騰挪。實非全然占煞,精神宜貴專注。緊要全在胸中腰腿間運化,不在外麵。力從人借,氣由脊發。胡能氣由脊發?氣向下沉,由兩肩收入脊骨,注於腰間。此氣之由上而下也,謂之合。由腰展於脊骨,布於兩膊,施於手指。此氣之由下而上也,謂之開。合便是收,開即是放。懂得開合,便知陰陽。到此地位,呼翕九陽,抱一合元,可名九陽神功。從此功用一日,技精一日,漸至從心所欲,豫順以動,罔不如意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斧鎮乾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華天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華天池並收藏斧鎮乾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