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涵聽到這裏,禁不住讚歎道:“真是名師出高徒啊!”
智涵請師父喝了半盞茶,隨後又問道:
“師父,您功夫那麽好,又是誌存高遠的熱血青年,參軍後一定立下不少軍功吧?”
無為道長想了一下,聊起了自己跟師兄雷正綰將軍駐守西北的故事。
雷正綰從小被父親雷國棠帶到玄武觀,拜玄玄真人為師。
在中英鴉片戰爭中,都司雷國棠曾帶長子雷正方領兵出川。
加入兩廣總督林則徐率領的軍隊,在東南沿海抗擊英國侵略軍。
麵對英軍的洋槍洋炮,清軍僅有大刀長矛和土槍土炮。
在一次戰鬥中,清軍將士雖然奮勇向前,但是死傷甚眾,士氣受到挫傷。
這時,雷正芳手提大關刀,躍馬橫刀率先衝入英軍陣中。
隻見他手起刀落,接連斬下英軍數十具首級。
由於短兵相接,敵人的洋槍洋炮難以發揮作用,雷正芳如入無人之境。
英軍以為天神下凡,驚慌失措,紛紛抱頭鼠竄,清軍眾將士乘勢追殺過去。
可是,英軍後援部隊趕到了,向追來的清軍槍炮齊射。
由於雷正芳身先士卒,衝在追殺隊伍的最前麵。
突然一串子彈飛來,正中雷正芳頭部,剛滿二十歲的雷正芳以身殉國。
大哥雷正芳犧牲後,雷正綰立即參軍入伍去了邊關。
因雷正綰曾在玄武觀得到玄玄道長的武功真傳,在抗擊外國侵略者的戰鬥中,多次立下軍功,一步步提升為清軍總兵。
朱教玉出師後,正好趕上雷正綰將軍派人到家鄉招募新兵,他參軍後跟著師兄雷正綰去駐守西北。
後來,由於陝甘一帶的回民在外國勢力慫恿下鬧分裂,清廷派遣雷正綰總兵為“先行官”,去鎮壓回民分裂勢力。
寧夏固原城是回民叛軍的根據地,也是清軍和叛軍反複爭奪的軍事重地。
雷正綰首先率部急襲固原城外的蓮花城,不幸遭遇回民叛軍的伏擊。
戰鬥中,賊人大哥鐵酉手持長矛,拍馬衝向雷正綰。
鐵酉身材高大,力大無窮。他連續使出六路矛法,凶險異常,一招“大漠孤煙”,急速刺向雷正綰。
雷正綰雙手握青龍偃月刀,以腰力發勁,用刀紮、劈砍、反斬等招式應戰鐵酉。
雙方大戰五十餘回合後,鐵酉一招““長河落日”將雷正綰刺傷。
朱教玉見了,衝上去替下師兄雷正綰,舞動龍蛇劍接戰鐵酉。
鐵酉手中長矛“排山倒海”刺來,朱教玉閃轉騰挪進退有度,避過對方銳氣後,突然逼近鐵酉。
朱教玉手中龍蛇劍“金蛇狂舞”,鐵酉漸漸招架不住。
朱教玉突然再變招,使出“獨龍出洞”絕招,將鐵酉刺死倒於馬下。
雷正綰包紮好傷口後,強忍傷痛振臂大呼:“弟兄們,衝呀!”
其聲達數裏,將士受到鼓舞,奮勇向前衝去攻占蓮花城。
賊人二哥餘清林揮舞天蓬鏟衝出城,聲稱要為大哥報仇。
餘清林的天蓬鏟戳掃拍撩,劈掛砸絞威猛異常,擋住了攻城官兵。
朱教玉衝上去,與餘清林惡戰十餘合不分勝負。
餘清林突然一招“烏龍擺尾”襲來,朱教玉則柔劍化力,雲劍如蒼龍出海,盤劍如金蛇纏身。
餘清林還沒摸清劍路,就被斬於馬下。
官軍一陣猛攻,很快就占領了蓮花城。
雷正綰率軍乘勝追擊,圍住叛軍總部固原城。
叛軍首領黑龍見大勢已去,率領賊軍突圍。
雷正綰躍馬橫刀擋住黑龍去路,黑龍手持狼牙棒直取雷正綰。
雙方一來一往,刀來棒去,大戰二十餘回合。
雷正綰突然使出關羽“溫酒斬華雄”刀法,將黑龍斬於馬下。
清軍衝進固原城後,發現這裏已是一座空城,叛軍和老百姓逃跑時,糧草已被搬空。
這時清廷沒有及時供給軍餉和糧草,致使士兵受饑挨凍。
副將李高啟率部分軍士發動反清叛亂,由於主帥雷正綰沒能及時製止,被朝廷革職。
師兄雷正綰被革職後,朱教玉心情很失落。
有一天,朱教玉在鎮上巡邏,見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挑擔子沿街賣豆腐。
剛賣完準備收拾回家,五個軍士跑過去搶走老人的銅錢飛跑。
朱教玉見了非常氣憤,施展輕功,縱身跳到幾個軍士前麵。
攔住去路,斥責他們強奪民財,欺壓百姓,強令歸還老人的血汗錢。
這些兵痞平常欺壓百姓習慣了,為頭的仗著人多,舉斧向朱教玉砍來。
朱教玉認得他是同在一個軍營的小頭目協軍校官,名叫劉莽兵。
一張黑臉,矮矮胖胖,有一手少林功夫,持兩把板斧,經常仗勢欺人。
朱教玉不願用器械殺傷他們,急忙閃身避開。
劉莽兵揮舞雙斧,用劈、砍、擊技法連續殺來。
朱教玉以八卦掌內家功法應對,擰裹鑽翻,避正打斜,圍圓打點。
過了十幾招,劉莽兵見沾不到一點便宜,眼睛紅得冒血。
使出“架斧劈頭人難躲”殺招,他左斧反架,右斧對朱教玉猛劈。
朱教玉眼明手快,側身閃過,對準他的左肋,使出“陰陽掌”把對方打趴在地上,不能動彈。
劉莽兵呼喊同夥一起上,四個軍士持刀把朱教玉圍在中間。
朱教玉忙使出“旋風腿”,叭!叭!叭!叭!
把四人全部踢翻在地,從他們身上搜出銅錢,馬上還給老人。
誰知惡人先告狀,劉莽兵帶領四個軍士回去報告軍官。
汙蔑朱教玉搶老人的錢財,他們看見了想製止,結果被他打傷了。
軍官不問青紅皂白,叫人按軍法把朱教玉毒打一頓,趕出軍營。
朱教玉四處流浪奔波,後來打聽到川籍將領鮑超奉命駐守直隸,負責對津京和沿海的防務,他馬上去投奔鮑超將軍。
鮑將軍對這個武功高強的老鄉非常器重,向朱教玉傳授了不少排兵布陣的知識。
朱教玉跟著鮑將軍,多次馳騁疆場,痛殺外國入侵者,立下了赫赫戰功。
可是後來,無能的清朝政府對外屈膝投降,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俄伊犁條約》,又是割地又是賠款,鮑超將軍氣得吐血。
他以生病為由辭職後,川籍將士大都離開了軍營。
朱教玉離開直隸,投了山東濟南府的軍營。他見到軍官治軍無方,軍營裏腐敗不堪。
朝廷花重金購買的洋槍洋炮半數打不響,海防如同虛設。
軍官兵匪一家,勾結洋人走私鴉片。很多軍士強搶民眾財物,到處欺壓百姓。
朱教玉心想,現在外敵對我國虎視眈眈,洋人憑堅船利炮,隨時可能發動侵略戰爭。
而我海防軍隊卻如此腐敗,怎麽能夠戰勝強大的敵人?
他心急如焚,絞盡腦汁寫出一篇“強軍策”,交給頂頭上司副統帶張弓大人。
誰知張大人看後,認為朱教玉在揭露自己治軍無能。
他將“強軍策”手稿撕碎,然後指著朱教玉鼻子一頓臭罵。
“朱教玉,你好大膽子,竟敢說朝廷和軍隊的壞話,把我大清的官兵說得一無是處,不堪一擊,把外敵誇得神乎其神,你這是何等居心?
這是長敵人誌氣,滅自己威風,妄圖毀我長城。拉出去,給我重打二十大板,轟出軍營。”
朱教玉被拉出去,打得遍體鱗傷。他懷著滿腔悲憤,離開了部隊。
朱教玉流浪了幾個多月,走投無路。
眼看朝廷軟弱無能,軍營腐敗不堪,天下烏鴉一般黑。
他痛恨自己報國無門,壯誌難酬,於是憤世嫉俗,毅然到泰山老君廟出家入道。
無為道長講到這裏,身上槍傷突然痛起來,智涵馬上給師父輕柔按摩穴道,以緩減疼痛。
道長撫摸了一下傷疤,心想自己滿頭銀發還去參加義和團,目的是希望把侵略者趕出去,以實現平生願望。
可是萬萬沒有想到,現在自己反而成了朝廷緝拿的要犯。
更可恨的是那些貪官汙吏,拚命壓榨百姓錢財,致使成千上萬的百姓流離失所。
現在餓殍遍地,屍橫於野,真是慘不忍睹啊!
無為道長反問自己,這樣腐敗的朝廷,難道還值得我們去盡忠嗎?
反清滅洋!無為道長想起了義和團的口號。
義和團早期提出“順清滅洋”口號,幻想能夠扶起腐敗的清朝政府,趕走洋人洋教。
可是後來,清朝政府在列強勢力逼迫下,反過來鎮壓義和團。
義和團被迫將口號修改為“反清滅洋”,看來是對的。
智涵氣憤說道:
“腐敗的清廷不值得去效忠。反清滅洋,改朝換代,國家才會強盛,百姓才會安居樂業。
師父,您講了這麽多,太累了,休息一下吧。”
智涵給師父喝了湯藥,扶他在床上躺下休息。
智涵請師父喝了半盞茶,隨後又問道:
“師父,您功夫那麽好,又是誌存高遠的熱血青年,參軍後一定立下不少軍功吧?”
無為道長想了一下,聊起了自己跟師兄雷正綰將軍駐守西北的故事。
雷正綰從小被父親雷國棠帶到玄武觀,拜玄玄真人為師。
在中英鴉片戰爭中,都司雷國棠曾帶長子雷正方領兵出川。
加入兩廣總督林則徐率領的軍隊,在東南沿海抗擊英國侵略軍。
麵對英軍的洋槍洋炮,清軍僅有大刀長矛和土槍土炮。
在一次戰鬥中,清軍將士雖然奮勇向前,但是死傷甚眾,士氣受到挫傷。
這時,雷正芳手提大關刀,躍馬橫刀率先衝入英軍陣中。
隻見他手起刀落,接連斬下英軍數十具首級。
由於短兵相接,敵人的洋槍洋炮難以發揮作用,雷正芳如入無人之境。
英軍以為天神下凡,驚慌失措,紛紛抱頭鼠竄,清軍眾將士乘勢追殺過去。
可是,英軍後援部隊趕到了,向追來的清軍槍炮齊射。
由於雷正芳身先士卒,衝在追殺隊伍的最前麵。
突然一串子彈飛來,正中雷正芳頭部,剛滿二十歲的雷正芳以身殉國。
大哥雷正芳犧牲後,雷正綰立即參軍入伍去了邊關。
因雷正綰曾在玄武觀得到玄玄道長的武功真傳,在抗擊外國侵略者的戰鬥中,多次立下軍功,一步步提升為清軍總兵。
朱教玉出師後,正好趕上雷正綰將軍派人到家鄉招募新兵,他參軍後跟著師兄雷正綰去駐守西北。
後來,由於陝甘一帶的回民在外國勢力慫恿下鬧分裂,清廷派遣雷正綰總兵為“先行官”,去鎮壓回民分裂勢力。
寧夏固原城是回民叛軍的根據地,也是清軍和叛軍反複爭奪的軍事重地。
雷正綰首先率部急襲固原城外的蓮花城,不幸遭遇回民叛軍的伏擊。
戰鬥中,賊人大哥鐵酉手持長矛,拍馬衝向雷正綰。
鐵酉身材高大,力大無窮。他連續使出六路矛法,凶險異常,一招“大漠孤煙”,急速刺向雷正綰。
雷正綰雙手握青龍偃月刀,以腰力發勁,用刀紮、劈砍、反斬等招式應戰鐵酉。
雙方大戰五十餘回合後,鐵酉一招““長河落日”將雷正綰刺傷。
朱教玉見了,衝上去替下師兄雷正綰,舞動龍蛇劍接戰鐵酉。
鐵酉手中長矛“排山倒海”刺來,朱教玉閃轉騰挪進退有度,避過對方銳氣後,突然逼近鐵酉。
朱教玉手中龍蛇劍“金蛇狂舞”,鐵酉漸漸招架不住。
朱教玉突然再變招,使出“獨龍出洞”絕招,將鐵酉刺死倒於馬下。
雷正綰包紮好傷口後,強忍傷痛振臂大呼:“弟兄們,衝呀!”
其聲達數裏,將士受到鼓舞,奮勇向前衝去攻占蓮花城。
賊人二哥餘清林揮舞天蓬鏟衝出城,聲稱要為大哥報仇。
餘清林的天蓬鏟戳掃拍撩,劈掛砸絞威猛異常,擋住了攻城官兵。
朱教玉衝上去,與餘清林惡戰十餘合不分勝負。
餘清林突然一招“烏龍擺尾”襲來,朱教玉則柔劍化力,雲劍如蒼龍出海,盤劍如金蛇纏身。
餘清林還沒摸清劍路,就被斬於馬下。
官軍一陣猛攻,很快就占領了蓮花城。
雷正綰率軍乘勝追擊,圍住叛軍總部固原城。
叛軍首領黑龍見大勢已去,率領賊軍突圍。
雷正綰躍馬橫刀擋住黑龍去路,黑龍手持狼牙棒直取雷正綰。
雙方一來一往,刀來棒去,大戰二十餘回合。
雷正綰突然使出關羽“溫酒斬華雄”刀法,將黑龍斬於馬下。
清軍衝進固原城後,發現這裏已是一座空城,叛軍和老百姓逃跑時,糧草已被搬空。
這時清廷沒有及時供給軍餉和糧草,致使士兵受饑挨凍。
副將李高啟率部分軍士發動反清叛亂,由於主帥雷正綰沒能及時製止,被朝廷革職。
師兄雷正綰被革職後,朱教玉心情很失落。
有一天,朱教玉在鎮上巡邏,見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挑擔子沿街賣豆腐。
剛賣完準備收拾回家,五個軍士跑過去搶走老人的銅錢飛跑。
朱教玉見了非常氣憤,施展輕功,縱身跳到幾個軍士前麵。
攔住去路,斥責他們強奪民財,欺壓百姓,強令歸還老人的血汗錢。
這些兵痞平常欺壓百姓習慣了,為頭的仗著人多,舉斧向朱教玉砍來。
朱教玉認得他是同在一個軍營的小頭目協軍校官,名叫劉莽兵。
一張黑臉,矮矮胖胖,有一手少林功夫,持兩把板斧,經常仗勢欺人。
朱教玉不願用器械殺傷他們,急忙閃身避開。
劉莽兵揮舞雙斧,用劈、砍、擊技法連續殺來。
朱教玉以八卦掌內家功法應對,擰裹鑽翻,避正打斜,圍圓打點。
過了十幾招,劉莽兵見沾不到一點便宜,眼睛紅得冒血。
使出“架斧劈頭人難躲”殺招,他左斧反架,右斧對朱教玉猛劈。
朱教玉眼明手快,側身閃過,對準他的左肋,使出“陰陽掌”把對方打趴在地上,不能動彈。
劉莽兵呼喊同夥一起上,四個軍士持刀把朱教玉圍在中間。
朱教玉忙使出“旋風腿”,叭!叭!叭!叭!
把四人全部踢翻在地,從他們身上搜出銅錢,馬上還給老人。
誰知惡人先告狀,劉莽兵帶領四個軍士回去報告軍官。
汙蔑朱教玉搶老人的錢財,他們看見了想製止,結果被他打傷了。
軍官不問青紅皂白,叫人按軍法把朱教玉毒打一頓,趕出軍營。
朱教玉四處流浪奔波,後來打聽到川籍將領鮑超奉命駐守直隸,負責對津京和沿海的防務,他馬上去投奔鮑超將軍。
鮑將軍對這個武功高強的老鄉非常器重,向朱教玉傳授了不少排兵布陣的知識。
朱教玉跟著鮑將軍,多次馳騁疆場,痛殺外國入侵者,立下了赫赫戰功。
可是後來,無能的清朝政府對外屈膝投降,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俄伊犁條約》,又是割地又是賠款,鮑超將軍氣得吐血。
他以生病為由辭職後,川籍將士大都離開了軍營。
朱教玉離開直隸,投了山東濟南府的軍營。他見到軍官治軍無方,軍營裏腐敗不堪。
朝廷花重金購買的洋槍洋炮半數打不響,海防如同虛設。
軍官兵匪一家,勾結洋人走私鴉片。很多軍士強搶民眾財物,到處欺壓百姓。
朱教玉心想,現在外敵對我國虎視眈眈,洋人憑堅船利炮,隨時可能發動侵略戰爭。
而我海防軍隊卻如此腐敗,怎麽能夠戰勝強大的敵人?
他心急如焚,絞盡腦汁寫出一篇“強軍策”,交給頂頭上司副統帶張弓大人。
誰知張大人看後,認為朱教玉在揭露自己治軍無能。
他將“強軍策”手稿撕碎,然後指著朱教玉鼻子一頓臭罵。
“朱教玉,你好大膽子,竟敢說朝廷和軍隊的壞話,把我大清的官兵說得一無是處,不堪一擊,把外敵誇得神乎其神,你這是何等居心?
這是長敵人誌氣,滅自己威風,妄圖毀我長城。拉出去,給我重打二十大板,轟出軍營。”
朱教玉被拉出去,打得遍體鱗傷。他懷著滿腔悲憤,離開了部隊。
朱教玉流浪了幾個多月,走投無路。
眼看朝廷軟弱無能,軍營腐敗不堪,天下烏鴉一般黑。
他痛恨自己報國無門,壯誌難酬,於是憤世嫉俗,毅然到泰山老君廟出家入道。
無為道長講到這裏,身上槍傷突然痛起來,智涵馬上給師父輕柔按摩穴道,以緩減疼痛。
道長撫摸了一下傷疤,心想自己滿頭銀發還去參加義和團,目的是希望把侵略者趕出去,以實現平生願望。
可是萬萬沒有想到,現在自己反而成了朝廷緝拿的要犯。
更可恨的是那些貪官汙吏,拚命壓榨百姓錢財,致使成千上萬的百姓流離失所。
現在餓殍遍地,屍橫於野,真是慘不忍睹啊!
無為道長反問自己,這樣腐敗的朝廷,難道還值得我們去盡忠嗎?
反清滅洋!無為道長想起了義和團的口號。
義和團早期提出“順清滅洋”口號,幻想能夠扶起腐敗的清朝政府,趕走洋人洋教。
可是後來,清朝政府在列強勢力逼迫下,反過來鎮壓義和團。
義和團被迫將口號修改為“反清滅洋”,看來是對的。
智涵氣憤說道:
“腐敗的清廷不值得去效忠。反清滅洋,改朝換代,國家才會強盛,百姓才會安居樂業。
師父,您講了這麽多,太累了,休息一下吧。”
智涵給師父喝了湯藥,扶他在床上躺下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