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大西軍打到湖南時,將吉王和桂王府庫中的金銀財寶全部搜光,然後搜繳了各州縣的庫銀。


    大西軍水陸並進,攻克山城重慶後,活剮了瑞王,殺盡官紳,將瑞王庫中大量的金銀洗劫一空。


    打進四川省會成都時,蜀王和王妃投井而死。


    末代蜀王朱至澍,占據天府之國,獨享成都沃野,“蜀府之富,甲於天下。”


    因此,張獻忠從蜀王府庫中,所獲得的金銀財寶堆積如山。


    大西軍除了搶劫官府的金庫外,每攻下一城,便將城中的富翁和商賈抓來勒索銀子,數目從數千到數萬兩不等。


    張獻忠在占據天府之國後,改成都為西京,建立起了大西國。


    他自稱大西王,並將蜀王府改成皇宮,改元年為大順,鑄造“大順通寶”錢幣,通行天下。


    看官,這就奇怪了。李自成攻下北京後,宣布國號為“大順”。張獻忠攻占成都後,其年號也稱為“大順”。


    為何兩大農民領袖都喜歡“大順”二字呢?


    其實這兩個農民大王都很迷信,都是根據劉伯溫的《燒餅歌》取的國號和年號。


    據《燒餅歌》記載,開國皇帝朱元璋曾請劉伯溫預測明朝的未來,即明朝到什麽時候才結束。


    劉伯溫隻說了兩句話:“樹上掛曲尺,遇‘順’則止。”


    朱元璋不知其意,再要問時,劉伯溫道:“天機不可泄露。”


    直到李自成圍進北京,明朝崇禎皇帝在歪脖子樹上吊死,人們才恍然大悟。


    原來樹木上掛個曲尺,是個“朱”字。


    “樹上掛曲尺”就是預測,朱姓最後一個皇帝會在樹上吊死。


    那麽“遇‘順’則止”,肯定是說遇到“順”字,明朝就結束了。


    因此,李自成攻下北京後,依據《燒餅歌》的預言,改國號為“大順”,自稱大順皇帝。


    不但李自成和張獻忠兩個土皇帝喜歡“順”字,清朝皇帝也同樣喜歡“順”字。


    清朝定都北京後,首位皇帝叫“順治”,也是源於《燒餅歌》,希望明朝遇“順”而亡。


    據說在大西國的“大順”元年,張獻忠為了展示其經濟實力,以安定人心和穩固大西政權,曾在成都皇城舉辦鬥寶大會。


    張獻忠叫人把搶劫來的奇珍異寶、金器銀錠等堆滿二十四間房子,供成都民眾來參觀。


    有人粗略估算了一下,張獻忠至少擁有數千萬兩黃金白銀。


    在張獻忠舉辦鬥寶大會後,人們對大西王的巨額財富垂涎欲滴。


    從官員、將軍到地方軍閥,以及普通老百姓,無不對此津津樂道。


    智涵聽到這裏,急切問道:“師父,這麽說來,大西王水藏和旱藏財寶是真的了?”


    師父忍不住笑起來,答道:


    “為師當年也曾問玄玄真人,他先不肯回答。直到我去參軍前,才告訴我‘大西王水藏和旱藏財寶’的原因。”


    原來,張獻忠治川無方,再加上他生性殘忍,殺人無數,四川百姓稱其為張屠夫。


    據說張獻忠占據四川後立下了“七殺碑”:


    天生萬物與人,


    人無一物與天,


    殺!殺!殺!殺!殺!殺!殺!


    智涵忙問:“張獻忠為何要與四川人民過不去呢?”


    於是,師父便給他講了一個,流行於四川的民間傳說。


    據說張獻忠少年時,曾隨父到四川內江去販棗。


    路過一家大戶門前時,拉棗的驢子不爭氣,偏偏在地上拉了一把屎。


    那大戶的家丁見了,上去抓住少年張獻忠就是一巴掌,強迫他用手把驢屎捧走。


    因此張獻忠對四川人懷恨在心,發誓以後一旦得誌,定要報這個“屎”仇。


    張獻忠占領成都後,一次帶內侍去龍泉山打獵,突然內急,忙跑到草叢中去拉屎,拉完後順手摘下幾片草葉擦屁股。


    誰知他摘的是藿麻葉,這種草俗稱“咬人草”,皮膚碰到後會馬上紅腫,奇癢難忍。


    於是,張獻忠的手和屁股都腫成了大包子,他大罵道:“四川人可恨,連草也這麽可惡!”


    於是,張獻忠回成都後,命人立下“七殺碑”,天府之國成了他的屠場。


    可是,自古以來,“哪裏有殘殺,哪裏就有反抗。”


    張獻忠的屠川行為遭到四川農民和地方武裝勢力的激烈反抗。同時川東南的原明朝官員,趁機發動武裝叛亂。


    清朝政府抓住四川內亂的有利時機,於順治三年正月,命肅親王豪格為靖遠大將軍,帶護軍統領鼇拜等將領,率清兵由北向南征剿四川。


    這時的大西政權,北有清軍征剿,南有原明朝軍隊的進攻。


    張獻忠腹背受敵,見成都無險可守,便決定放棄成都,進行戰略轉移。


    可是,張獻忠經過多年征戰,府庫中裝滿了巨額財寶,不能白白留給敵人呀。


    張獻忠在離開成都前,秘密派心腹將金銀財寶分成三部分,一部分隨軍使用,一部分進行水藏,一部分進行旱藏,以便來日殺回成都後挖出來使用。


    大西軍先從岷江向川東南撤退,準備順江而下,退到曾經占據過的湖廣地區,以圖東山再起,伺機再殺回四川。


    可是,船隊到達彭山縣地段時,川南的原明朝參將楊展帶領水軍攔江阻擊。


    大西軍船隊遭到火攻,木船大部分被燒毀,潰不成軍,不得已退回成都。


    張獻忠經過仔細分析當前形勢,意識到大西政權與南明政權是漢族人的內部矛盾,大家的共同敵人是清軍。


    為今之計,應該高舉北上抗清大旗,團結漢人,一致對敵。


    順治三年九月,張獻忠命人放火燒掉成都蜀王府宮殿廬舍,帶上府庫中剩餘的金銀財寶,率領三十餘萬人馬撤出成都,去川北一帶抗擊清軍。


    大西軍從金堂到達川北的中江縣,先在富庶的胖鎮休養一月餘。


    進入中江縣城後,駐軍在城南玄武山上。


    十一月,大西軍從中江向東前進一百餘裏到達西充縣,張獻忠將幾十萬大軍布置在鳳凰山一帶休整。


    一天早晨,探子來向張獻忠報告,附近發現了清軍。


    張獻忠根本不相信,因為前方有他的親信將領劉進忠的部隊,扼守住川北各處要道關隘,清軍怎麽會這麽快突破防線?


    這個川北守將劉進忠,原來是張獻忠最信任的將領。


    可是張獻忠那裏知道,在大敵當前時,劉進忠首先投降了清朝肅親王豪格。


    他還主動為鼇拜帶路,悄悄領清軍出其不意地包圍了鳳凰山,準備對大西軍發起突然襲擊。


    這時張獻忠正在吃早飯,他放下飯碗,決定去看個究竟。


    由於事情來得太突然,張獻忠身上倉促穿了內衣,左肩露在外麵,甲胄也沒披掛。


    率領親兵數十人走出營帳,來到太陽溪河邊觀察。


    小河對麵的叛將劉進忠一眼認出了張獻忠,於是立即指揮清軍放冷箭。


    清軍將領雅布蘭急發毒箭,隻聽“嗖”的一聲響,張獻忠左肩不幸被毒箭射中。


    箭杆從左到右穿進胸部,頓時倒地鮮血長流,眼看性命不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玄武奇俠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中雷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中雷明並收藏玄武奇俠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