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在前麵帶路,四個人跑到白沙井才停下來。
幾人快速喝了幾口甘甜的井水後,從水井側麵的小路上山,走進一個樹林中坐下來休息。
朱智涵問楊萬裏和王淑娟,為何到了長沙?
楊萬裏告訴朱智涵,當年清軍血洗千山頭後,幾十個清兵跑到滕州中學來,抓捕救助過義和團傷員的學生。
楊萬裏和王淑娟聞訊後逃出學校,先到江浙一帶躲避。
後來江浙風聲緊了,兩人就坐船來到了長沙。
湖南人受到近代湖湘文化的影響,出現了黃興、蔡鍔、宋教仁等一大批革命誌士。
近年來,長沙反清鬥爭風起雲湧。兩人經陽光介紹,參加了黃興建立的“華興會”。
他們在長沙,跟著陽光積極開展活動,發動民眾起來造反。
最近,黃興等“華興會”頭目秘密策劃。
準備趁今年十月,政府為慈禧太後辦壽禮之機,組織學生和農民成立義勇隊,在長沙發動武裝起義。
這幾天,陽光帶著兩個徒弟在長沙到處演講,就是要發動群眾行動起來,為這次武裝起義做輿論準備。
三人感謝朱智涵出手相救,想留他在長沙玩幾天。
王淑娟對朱智涵有種特別的感激之情,她幾次遇到危險時都被朱智涵救出。
心裏感謝他,同時又敬佩他,這種感情無以言表……
朱智涵向兩個學生介紹,無為道長已被清兵的毒鏢所殺。
現在他要趕到四川去,將師父的靈發入土為安。
楊萬裏和王淑娟對無為道長很尊敬,聽說他老人家被清兵殺害了,對清兵恨得咬牙切齒。
四個人在樹林中擺談了一個多時辰,見外麵已風平浪靜,王淑娟提議陪朱智涵去嶽麓山玩。
朱智涵推辭不過,隨三人走到湘江邊,坐渡船到河西,來到嶽麓山下,先到千年學府嶽麓書院參觀。
嶽麓山是南嶽七十二峰的最後一峰,位於長沙西岸。
四人走到愛晚亭時,王淑娟即興吟誦起“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的詩句。
四人說說笑笑到了麓山頂,在飽覽長沙“山、水、洲、城”的秀美風光後,進麓山寺燒香拜佛,大家盡情玩了一天。
晚上陽光做東,請大家一起去坡子街火宮殿,品嚐長沙的臭豆腐、姐妹團子、豬血丸子等名小吃。
酒過三巡,突然幾十個警察衝進來,將四人團團圍住。
原來,火宮殿是長沙的著名小吃店,天天食客雲集。
三教九流匯聚這裏,熱鬧非凡。
幾個警察在火宮殿吃完飯,有人發現了今天打死警官的人在裏麵吃飯。
立即去警察局報告,叫來幾十個警察,準備來抓革命黨人。
陽光發現後打個手勢,四人衝出去,一齊施展拳腳功夫,打倒十幾個警察。
然後縱身跳上火宮殿紅牌樓,再一個縱跳上到樓頂,一溜煙全跑了。
次日朱智涵堅持要去嶽州,三人不再挽留,將他送到湘江客運碼頭。
王淑娟對朱智涵溫情脈脈,站在碼頭久久揮手告別。
一直等他的船遠去,影子變得越來越小後,才停下來,用手絹擦幹臉上的淚水。
卻說朱智涵乘客船一路北上,傍晚時分到達嶽州城。
從南嶽坡碼頭上岸後,為了方便遊覽嶽陽樓和洞庭湖,朱智涵在靠近嶽陽樓的巴陵客棧住下來。
朱智涵吃過晚飯,在房間休息了一陣,正準備睡覺。
突然,從隔壁客房裏隱隱傳來打架和叫罵的聲音,隨後是女人的哭聲。
朱智涵最怕聽到女人哭,在房中坐立不安。
忍不住走出門去,到隔壁客房窗下細聽,是一個男人在打女人。
朱智涵心想,是不是有人拐賣婦女?
朱智涵輕輕在門上拍了三下,一個男人把房門打開,原來房內是夫妻模樣的一男一女。
他估計是兩口子在裏麵吵架,就道了聲:“對不起,敲錯門了。”轉身走開。
朱智涵剛回到自己客房,那男人隨後敲門進來,說出了夫妻打架的緣由。
原來,那男人叫劉皖雄,女人叫孫春花,是安徽鳳陽人,夫妻帶著女兒小鳳賣藝逃荒到了嶽州。
今天一家人去洞庭湖畔的南嶽坡,拉起圈子唱歌賣藝。
夫妻玩了一套雜耍,女兒小鳳開始演唱《鳳陽花鼓》:
“左手鑼,右手鼓,手拿鑼鼓來唱歌,別的歌兒我也不會唱,單會唱支鳳陽歌,鳳鳳陽鼓啊,咿呀哎哎呦……”
十四歲的小鳳姑娘臉蛋白淨,長相乖巧,歌聲又清脆甜美,周圍觀看的人大聲叫好。
這時,孫春花手端盤子向圍觀的人討錢,眾人紛紛解囊。
孫春花走到兩個大漢麵前,剛伸出盤子,就被一個漢子把盤子打翻。
他大聲叫罵:
“賣唱的討口子,你們沒有拜彭老爺的碼頭,也想在嶽州混下去?不懂一點江湖規矩!”
罵完給她臉上一耳光。
劉皖雄過來論理,被那漢子一拳打倒。
小鳳過來拉父親,另一個漢子左手在小鳳臉上摸了一下,右手突然攔腰把小姑娘挾在身上。
縱身跳出圈子外,在眾目睽睽之下飛快跑了。
眾人看得目瞪口呆,夫妻二人驚慌失措。
等到回過神來,劉皖雄和孫春花跑出去追趕,哪裏還有小鳳的影蹤?
夫妻痛哭流涕,沿街到處打聽小鳳的下落。
兩口子晚上回到客店後,互相抱怨。
孫春花責怪劉皖雄,不該來嶽州。劉皖雄責怪孫春花,不該找那兩個漢子要錢。
先是爭論,然後就打起來了。
劉皖雄剛才見朱智涵麵容和善,眉宇之間有股英雄氣概,又同是住店的客人,就跑過去將自己的遭遇講出來,希望能有所幫助。
朱智涵聽完他們的遭遇後,想起了自己失蹤的桃花妹妹,對他們夫妻產生了同情心,答應協助尋找小鳳姑娘。
次日上午,朱智涵決定去嶽陽樓參觀,那裏遊人多,可以順便打聽小鳳姑娘失蹤後的線索。
朱智涵從客棧出來,沿洞庭湖岸往北走不多遠,就到了鑲嵌“巴陵勝狀”的門牌前。
他進門後,遠遠望見一座金碧輝煌的高大木樓,樓椽正麵高掛“嶽陽樓”匾牌。
嶽陽樓雄踞在洞庭湖東岸的城牆之上,主樓三層,飛簷鬥拱。
樓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貫樓頂,周圍繞以廊、枋、椽、檁互相榫合,集結為一個完美整體。
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的美譽。
古代的嶽州府,先後稱巴陵郡或嶽陽郡。
據傳嶽陽樓的前身,為三國時期東吳大將魯肅的“閱軍樓”,與黃鶴樓、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
朱智涵登上城牆,從北向南,先走進三醉亭。
這是根據純陽子呂洞賓“三醉嶽陽”的故事而建,為二層二簷木亭,內有呂洞賓醉臥嶽陽的塑像。
朱智涵見了祖師爺,連忙跪下行大禮。
從三醉亭出來,走不到百步就到了嶽陽樓的正門前。
朱智涵走進一樓大廳,見正中掛著一塊《嶽陽樓記》雕屏。
紫檀木板上黑底綠字,字跡蒼勁古樸,頗有氣勢,不禁嘖嘖稱奇。
登上二樓,大廳中又見一幅相似的《嶽陽樓記》木雕屏,字跡龍飛鳳舞,出神入化。
朱智涵覺得奇怪,在同一座樓,何必嵌刻兩幅同文同樣的木雕屏?
幾人快速喝了幾口甘甜的井水後,從水井側麵的小路上山,走進一個樹林中坐下來休息。
朱智涵問楊萬裏和王淑娟,為何到了長沙?
楊萬裏告訴朱智涵,當年清軍血洗千山頭後,幾十個清兵跑到滕州中學來,抓捕救助過義和團傷員的學生。
楊萬裏和王淑娟聞訊後逃出學校,先到江浙一帶躲避。
後來江浙風聲緊了,兩人就坐船來到了長沙。
湖南人受到近代湖湘文化的影響,出現了黃興、蔡鍔、宋教仁等一大批革命誌士。
近年來,長沙反清鬥爭風起雲湧。兩人經陽光介紹,參加了黃興建立的“華興會”。
他們在長沙,跟著陽光積極開展活動,發動民眾起來造反。
最近,黃興等“華興會”頭目秘密策劃。
準備趁今年十月,政府為慈禧太後辦壽禮之機,組織學生和農民成立義勇隊,在長沙發動武裝起義。
這幾天,陽光帶著兩個徒弟在長沙到處演講,就是要發動群眾行動起來,為這次武裝起義做輿論準備。
三人感謝朱智涵出手相救,想留他在長沙玩幾天。
王淑娟對朱智涵有種特別的感激之情,她幾次遇到危險時都被朱智涵救出。
心裏感謝他,同時又敬佩他,這種感情無以言表……
朱智涵向兩個學生介紹,無為道長已被清兵的毒鏢所殺。
現在他要趕到四川去,將師父的靈發入土為安。
楊萬裏和王淑娟對無為道長很尊敬,聽說他老人家被清兵殺害了,對清兵恨得咬牙切齒。
四個人在樹林中擺談了一個多時辰,見外麵已風平浪靜,王淑娟提議陪朱智涵去嶽麓山玩。
朱智涵推辭不過,隨三人走到湘江邊,坐渡船到河西,來到嶽麓山下,先到千年學府嶽麓書院參觀。
嶽麓山是南嶽七十二峰的最後一峰,位於長沙西岸。
四人走到愛晚亭時,王淑娟即興吟誦起“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的詩句。
四人說說笑笑到了麓山頂,在飽覽長沙“山、水、洲、城”的秀美風光後,進麓山寺燒香拜佛,大家盡情玩了一天。
晚上陽光做東,請大家一起去坡子街火宮殿,品嚐長沙的臭豆腐、姐妹團子、豬血丸子等名小吃。
酒過三巡,突然幾十個警察衝進來,將四人團團圍住。
原來,火宮殿是長沙的著名小吃店,天天食客雲集。
三教九流匯聚這裏,熱鬧非凡。
幾個警察在火宮殿吃完飯,有人發現了今天打死警官的人在裏麵吃飯。
立即去警察局報告,叫來幾十個警察,準備來抓革命黨人。
陽光發現後打個手勢,四人衝出去,一齊施展拳腳功夫,打倒十幾個警察。
然後縱身跳上火宮殿紅牌樓,再一個縱跳上到樓頂,一溜煙全跑了。
次日朱智涵堅持要去嶽州,三人不再挽留,將他送到湘江客運碼頭。
王淑娟對朱智涵溫情脈脈,站在碼頭久久揮手告別。
一直等他的船遠去,影子變得越來越小後,才停下來,用手絹擦幹臉上的淚水。
卻說朱智涵乘客船一路北上,傍晚時分到達嶽州城。
從南嶽坡碼頭上岸後,為了方便遊覽嶽陽樓和洞庭湖,朱智涵在靠近嶽陽樓的巴陵客棧住下來。
朱智涵吃過晚飯,在房間休息了一陣,正準備睡覺。
突然,從隔壁客房裏隱隱傳來打架和叫罵的聲音,隨後是女人的哭聲。
朱智涵最怕聽到女人哭,在房中坐立不安。
忍不住走出門去,到隔壁客房窗下細聽,是一個男人在打女人。
朱智涵心想,是不是有人拐賣婦女?
朱智涵輕輕在門上拍了三下,一個男人把房門打開,原來房內是夫妻模樣的一男一女。
他估計是兩口子在裏麵吵架,就道了聲:“對不起,敲錯門了。”轉身走開。
朱智涵剛回到自己客房,那男人隨後敲門進來,說出了夫妻打架的緣由。
原來,那男人叫劉皖雄,女人叫孫春花,是安徽鳳陽人,夫妻帶著女兒小鳳賣藝逃荒到了嶽州。
今天一家人去洞庭湖畔的南嶽坡,拉起圈子唱歌賣藝。
夫妻玩了一套雜耍,女兒小鳳開始演唱《鳳陽花鼓》:
“左手鑼,右手鼓,手拿鑼鼓來唱歌,別的歌兒我也不會唱,單會唱支鳳陽歌,鳳鳳陽鼓啊,咿呀哎哎呦……”
十四歲的小鳳姑娘臉蛋白淨,長相乖巧,歌聲又清脆甜美,周圍觀看的人大聲叫好。
這時,孫春花手端盤子向圍觀的人討錢,眾人紛紛解囊。
孫春花走到兩個大漢麵前,剛伸出盤子,就被一個漢子把盤子打翻。
他大聲叫罵:
“賣唱的討口子,你們沒有拜彭老爺的碼頭,也想在嶽州混下去?不懂一點江湖規矩!”
罵完給她臉上一耳光。
劉皖雄過來論理,被那漢子一拳打倒。
小鳳過來拉父親,另一個漢子左手在小鳳臉上摸了一下,右手突然攔腰把小姑娘挾在身上。
縱身跳出圈子外,在眾目睽睽之下飛快跑了。
眾人看得目瞪口呆,夫妻二人驚慌失措。
等到回過神來,劉皖雄和孫春花跑出去追趕,哪裏還有小鳳的影蹤?
夫妻痛哭流涕,沿街到處打聽小鳳的下落。
兩口子晚上回到客店後,互相抱怨。
孫春花責怪劉皖雄,不該來嶽州。劉皖雄責怪孫春花,不該找那兩個漢子要錢。
先是爭論,然後就打起來了。
劉皖雄剛才見朱智涵麵容和善,眉宇之間有股英雄氣概,又同是住店的客人,就跑過去將自己的遭遇講出來,希望能有所幫助。
朱智涵聽完他們的遭遇後,想起了自己失蹤的桃花妹妹,對他們夫妻產生了同情心,答應協助尋找小鳳姑娘。
次日上午,朱智涵決定去嶽陽樓參觀,那裏遊人多,可以順便打聽小鳳姑娘失蹤後的線索。
朱智涵從客棧出來,沿洞庭湖岸往北走不多遠,就到了鑲嵌“巴陵勝狀”的門牌前。
他進門後,遠遠望見一座金碧輝煌的高大木樓,樓椽正麵高掛“嶽陽樓”匾牌。
嶽陽樓雄踞在洞庭湖東岸的城牆之上,主樓三層,飛簷鬥拱。
樓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貫樓頂,周圍繞以廊、枋、椽、檁互相榫合,集結為一個完美整體。
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的美譽。
古代的嶽州府,先後稱巴陵郡或嶽陽郡。
據傳嶽陽樓的前身,為三國時期東吳大將魯肅的“閱軍樓”,與黃鶴樓、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
朱智涵登上城牆,從北向南,先走進三醉亭。
這是根據純陽子呂洞賓“三醉嶽陽”的故事而建,為二層二簷木亭,內有呂洞賓醉臥嶽陽的塑像。
朱智涵見了祖師爺,連忙跪下行大禮。
從三醉亭出來,走不到百步就到了嶽陽樓的正門前。
朱智涵走進一樓大廳,見正中掛著一塊《嶽陽樓記》雕屏。
紫檀木板上黑底綠字,字跡蒼勁古樸,頗有氣勢,不禁嘖嘖稱奇。
登上二樓,大廳中又見一幅相似的《嶽陽樓記》木雕屏,字跡龍飛鳳舞,出神入化。
朱智涵覺得奇怪,在同一座樓,何必嵌刻兩幅同文同樣的木雕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