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珍閣”二樓有三四間房子,正中是一個客廳,兩邊是廂房。


    智涵子靠近客廳,聽到裏麵有幾個人正在說話的聲音。


    他見客廳外麵木板牆壁上有個小洞,馬上運起龍蛇貼牆功,將身子貼住牆壁,能夠看清和聽到樓內的情況。


    智涵子隻能用一隻眼看裏麵,客廳裏圍坐了五個人,正麵對著智涵子的那人,正是今天自己跟蹤的當鋪吳老板。


    幾人聊了一陣後,吳老板從木箱中拿出一個陶製底座,再拿出一個青銅樹幹插在底座上,立在廳中差不多和吳老板一樣高。


    大家很是驚奇,從座位上站起來,趕緊圍攏去欣賞這個出土貨。


    吳老板對一個四十來歲,頭戴金絲眼鏡,穿著整潔考究的中年人介紹道:


    “郭老板,這是一件漢代青銅搖錢樹,是東漢崖墓的出土貨。”


    郭老板仔細欣賞底座上的人物和禽獸圖案,再看樹上表達吉祥願望的掛件和銅錢,然後伸出大拇指誇讚:


    “的確是東漢貨,好!很好!”


    郭老板叫人付了貨款,將吳老板打發走了。


    這時,一個蓄長須的幹瘦老頭對郭老板說道:


    “郭會長,這件東漢青銅搖錢樹的確不錯,但以我鄧大師的眼光看,還不是頂好的。”


    咦!智涵子心裏一驚,這不是那個看風水的鄧鳳生嗎,他怎麽與這些人混在一起?


    原來,郭老板名義上是成都一個什麽協會的會長,學者範十足,看起來像個大收藏家,實際上常常幹些盜賣文物的勾當。


    經常有商人和三教九流的人光顧“聚珍閣”,有時外國文物販子也慕名而來。


    “聚珍閣”是郭老板出資修建的一個高檔私家會所,利用一樓開茶館做掩護,二樓掛起錦城文博協會牌子做大生意。


    他不僅向盜墓賊“訂購”古董,有時候也會組織“土耗子”盜挖一些大墓。


    郭老板聽朋友介紹,鄧大師看龍脈如何如何厲害,說他能捉得龍叫,找地下古墓一挖一個準。


    他的朋友今天帶鄧鳳生來,想利用風水大師,幫助他尋找地下埋藏的寶貝。


    郭老板斜眼看了一下鄧鳳生,心想先試探一下他是否徒有虛名。


    問道:“鄧大師,聽朋友介紹,你利用堪輿知識找古墓,十拿九穩,我很感興趣。你給我們說說,怎樣才能找到大型古墓啊?”


    眾人側耳靜聽。鄧鳳生喝一口茶,心想要顯出一點真本事,才能鎮住這些有身份的大佬。


    鄧大師捋了一下胡須,有些得意洋洋地說道:


    “找古墓啊,和醫生診病是一樣的,通過我創造的‘望、聞、問、切’四種方法,準能找到大型古墓。”


    “怎樣望、聞、問、切?”郭老板急切問道。


    “‘望’就是在遠處看砂水和出脈,通過看周圍的風水和天上的星象,來尋找龍穴的位置。


    因為有身份的古人,一定會請風水大師找龍穴,然後修建地宮。”


    “那麽‘聞’呢?”郭老板問。


    “‘聞’就是察看周圍的地質情況。凡修大型墓葬,一定會挖出大量的砂石和泥土。


    找到這些‘活土’後,分析它可能來自哪裏。


    甚至聞一下土的氣味,或在打雷時感覺山體的震動和回聲,就能辨別出龍穴的位置。”


    鄧鳳生說到這裏,故意不再說下去了,急的眾人催他快講。


    鄧大師喝一口茶,繼續賣弄他的尋墓方法。


    “‘問’很簡單,就是訪問當地人,詢問附近有沒有發現古墓,或有關當地的一些曆史傳說。”


    “初步確定古墓位置後,就要打探洞,實際摸清地下古墓的埋藏形製,這就是‘切’。”


    眾人似乎恍然大悟,又覺得很玄,但是都從心底裏佩服鄧大師有真才實學。


    郭老板聽後,對鄧鳳生產生了興趣。


    問道:“依鄧大師看,四川哪裏的古墓有我想要的‘大貨’?”


    鄧鳳生喝口茶,不慌不忙地說道:


    “川北童謠:‘四川一群羊,二水口內藏。誰能得到羊,子孫為帝王。’


    說明四川有一大群龍穴藏在二水口裏麵。古時候很多達官貴人都去二水口尋羊修墓,希望子孫能當帝王。”


    郭老板道:“鄧大師能找到大官的墓葬嗎?”


    鄧鳳生道:“不是我鄧大師誇海口,隻要有人願意出資,我能找到府台甚至王侯級的大墓。”


    郭老板對兩個朋友道:“看來鄧大師確有真本事,我願意做投資人,你二人是否有興趣?”


    那兩個朋友齊道:“當然也有興趣!我們三人按股份製投資。”


    郭老板對鄧鳳生道:


    “我派幾個人隨你去二水口,他們聽從你的指揮,一切費用由我負責,挖出‘大貨’後,重重有賞。”


    郭老板叫堂倌拿出十個銀錠給鄧鳳生,要他先去做些準備工作。


    鄧鳳生走後,郭老板與兩個朋友在一起說悄悄話。


    突然,一支鐵鏢從窗口飛進來,將房內燭燈打滅。


    郭老板大叫:“有賊,快來抓賊呀!”


    原來,李叫花在下麵等久了,心裏好生煩躁。


    他飛身跳上二樓,從窗戶投進鐵鏢,想給樓內的大佬一點顏色看看,警示他們金盆洗手。


    一樓的夥計和保安聽到叫聲後,馬上拿起家夥衝上來。


    這時,智涵子和李叫花早已跳下樓,迅速消失在小街的盡頭。


    智涵子將在“聚珍閣”聽聞到的情況告訴李叫花,認為這夥人瘋狂尋找古墓,形成了產供銷的鏈條,很可能最終會將文物走私到國外去。


    我們必須阻止他們的盜墓行為,防止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流落到海外。


    兩人回到玄武觀,智涵子告訴李叫花,聽說鄧鳳生和徒弟喜歡在胖鎮的茶館裏喝茶。


    你先去胖鎮看看情況,再去二水口的“四川盆底”尋找,他們很可能去盜挖東漢崖墓。


    跟蹤鄧鳳生等人,就能查清盜墓賊的活動情況。


    過了兩天,李叫花換了行裝,穿一身青布衣衫,頭包白布帕子,打扮成川北農民的模樣,趕到熱鬧的胖鎮。


    他穿街走巷,找了二十幾家茶館,最後在一個臨郪江的茶館裏,見到鄧鳳生和徒弟在喝茶聊天。


    李叫花沒有走進茶館,隻在外麵裝著閑逛,暗中留意鄧鳳生等人的動向。


    原來鄧鳳生接下郭老板的“訂單”後,馬上和徒弟到胖鎮住下來,組織人力和物力,準備去二水口內大幹一番。


    鄧鳳生首先與張山取得了聯係,委托他幫忙找熟手盜挖大墓。


    張山是胖鎮人,一個當地的小盜墓賊。


    經常和徐幺娃等人合夥盜掘一些容易挖的小墓,或掏一些別人挖過的崖墓,把剩餘的土貨清理出來。


    由於很多墓都在紅薯地裏,他們把盜墓說成是“挖紅薯”。


    張山認識幾個小盜墓賊,通過他聯係,很快就找到四五個“挖紅薯”的人,都願意跟他一起“幹事業”。


    鄧鳳生告訴張山,你的弟兄先在胖鎮等消息。待我找到龍穴和大墓後,再通知你們去挖。


    李叫花在胖鎮跟蹤鄧鳳生兩天後,突然不見了這夥人的蹤影,他判斷鄧鳳生等人一定去了二水口。


    李叫花問了去二水口的山路,不到半天工夫趕到了“四川盆底”。


    他按照智涵子的指點,找到組成“四川”兩字的九座山,爬到每座山上逐一尋找,沒有見到鄧鳳生等人。


    李叫花改走水路,沿郪江兩岸去查詢。


    他爬進幾個被盜的東漢空崖墓,墓室裏隨葬品大都被盜走一空。


    可是墓室裏的圓雕、浮雕、線刻等裝飾雕刻和畫像雕刻,活靈活現地表現了墓主人生前的生活,或居住狀況的畫麵,內容豐富,精彩紛呈。


    特別是墓壁上“狗咬耗子”“騰空的舞者”“推門探望者”等浮雕人物畫像,生動傳神,他這個大老粗見了,也不禁嘖嘖稱奇。


    李叫花在山上和江邊找了幾天,都沒有見到鄧鳳生等人的蹤跡,心想這些家夥都跑到哪裏去了?


    卻說鄧鳳生自從聽到“四川一群羊,二水口內藏”的童謠後,曾多次帶徒弟到二水口查找龍穴,因此對其周圍的山水和龍脈比較了解。


    師徒幾天尋查下來,初步找到了幾個比較大的地形龍格,可是還沒有最終確定龍穴的具體位置。


    鄧鳳生對成都的郭老板隻是一麵之交,心想先找出一個中級的官墓。


    挖出寶藏後,如郭老板確實能給自己滿意的回報,然後才去挖侯級或王級的大墓。


    鄧鳳生這次帶徒弟到二水口內偏僻的柴山村,他判斷村裏有一個中級官墓。


    三人先爬上一座他多次考察過的高山,在山頂四下觀望一陣後,再跟蹤龍脈從山上往山下走。


    師父走到一個埡口邊停下來,坐在一塊大石頭上。


    從身上掏出葉子煙,卷成筒插在煙嘴上,點燃火猛吸幾口,神態怡然自得。


    大徒弟知道師父這一舉動,表明附近不遠處一定有龍穴,他要坐下來細細品味山水的樂趣。


    大徒弟故意向小徒弟賣弄:


    “幺師弟,你看這前麵的堂局和山水型式,我判斷這附近一定結有大龍穴。”


    小師弟反問:“師兄,你這不是在糊弄我吧?須說出道理才能服人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玄武奇俠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中雷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中雷明並收藏玄武奇俠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