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才深感自己體弱多病,報國無門。


    他擔心保路同誌會人士“死誌不決”,決定以一己之死,鼓勵大家拚死毀約保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第二天早晨,客棧的廚役看見桌子上有一封書信,發現是郭秀才給保路同誌會的《遺同誌會書》。


    現抄錄如下:


    同誌會諸君鑒:破約保路,關係全國存亡,所慮者死誌不決,虎頭蛇尾,吾國危矣!樹清請先死,以為堅諸君之誌。


    樹清臨命留呈。


    廚役在客棧內到處尋找,最後在廚房後麵的水井裏,找到了郭秀才的屍體。


    郭秀才投井殉路後,四川保路同誌會認為他是以死明誌,以死抗爭,便將其授予保路烈士。


    《四川保路同誌會報告(第六號)》在七月一日簡要報道後,又在次日刊登了《四川保路同誌會報告(第七號)》,報道《郭烈士殉路祥情》,成都各大媒體相繼進行了報道。


    同誌會又將郭秀才的《遺同誌會書》送到上海,拍照後廣為散發,全國輿論大嘩。


    郭秀才殉路事跡見報後,保路同誌會人士紛紛撰寫詩詞、挽聯和祭文,盛讚郭秀才烈士。


    其中《詠郭烈士投井捐軀》讚曰:


    “一抔黃土尚容身,投井救亡泣鬼神。”


    再看“黃綬”的挽聯:


    步湯烈士、鄔烈士後歟?力爭鐵道,氣壯同胞,定知化鶴高飛,猶戀此、漢家煙火漢陽樹。


    愧甘老奴、宋老奴多矣!痛在國家,愛先桑梓,尚冀英靈不朽,長固我、蜀江水碧蜀山青。


    挽聯中的“漢”指武漢,“蜀”指四川,合起來指川漢鐵路。


    結尾的兩字分別為“樹”和“青”,正是郭秀才的名字(青與清古通)。


    下聯的“甘老奴、宋老奴”,分別指甘姓和宋姓兩位川籍京官,他們侵蝕路款,支持鐵路國有政策,川人深恨之。


    保路同誌會負責人蒲殿俊與羅綸商議,一致認為應抓住郭秀才殉路事件進行渲染,廣造輿論,推波助瀾,以激發保路群眾的鬥誌,進一步擴大保路運動的影響。決定由羅綸召集群眾,為郭烈士殉路死事開個追悼會。同時派出保路同誌會骨幹人員劉聲元進京請願,在追悼會後,再開個歡送會。


    第二天,成都嶽府街人潮湧動,人們從四麵八方趕來,冒著大雨走進川漢鐵路公司內,參加四川保路同誌會舉行的追悼郭烈士的大會,並送劉聲元等人進京請願。


    大會台莊嚴肅穆,羅綸與保路同誌會總務、文牘、講演和交涉四部的部長坐在會台前麵。


    大會開始,軍樂隊奏響哀樂,台下參會人員開始哭泣。


    文牘部長鄧孝可首先將樹青殉路的詳情作了介紹,然後請郭烈士的親友作了發言。


    最後,大會支持人羅綸作總結,他指出郭烈士是以死名誌,以死抗爭,以死堅諸君之誌。


    我們要向郭烈士學習,拚死毀約保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羅綸還談到,保路運動以來,全省各地民眾奮起抗爭。


    除跳井殉路的郭烈士外,還有破指流血表示保路決心的;有六十多歲的老教官甘願為保路犧牲的;有五天五夜走路來省城參加保路聚會的;


    有十三歲女孩子願意赴湯蹈火的;有幾歲娃娃把積攢的零花錢交給同誌會的;有丟官不做來幫同誌會做事的;有將半生唱戲積蓄捐為會費的……


    羅綸在談到保路同誌會成立後,全省各地取得的成果時,聲音突然變大起來。


    他要帶頭打好宣傳戰,營造出狂熱的保路運動氛圍。


    這時,參會民眾“慷慨痛心,低徊泣下,四方萬眾,莫不同悲。”


    追悼大會結束後,接下來,羅綸組織召開歡送劉聲元去北京請願的大會。


    鈴聲再度響起,這次軍樂隊演奏的是送別的樂曲。


    羅綸簡單介紹送劉聲元上京請願的目的後,劉聲元昂首挺胸走上台,先向台下的聽眾深鞠一躬。


    然後慷慨激昂地發表演說:


    “父老鄉親們,今天我劉聲元是來與諸君告別的……不是小別,而是永別!……聲元這次去北京請願,以破約保路為目的,朝廷如果不答應我們四川人的請求,我劉聲元有死去而無生還矣!鄙人的生死沒啥,希望同誌諸君堅持到底!……”


    列位看官,劉聲元,四川萬州人,從小在書香氛圍中長大,十二歲考取秀才,二十七歲考中舉人。


    兩年前他加入了同盟會,在四川保路運動中,充當保路同誌會的骨幹。


    這次劉聲元去北京,準備聯合在京的川籍官員,抵製“奪款奪路”的鐵路國有政策,向攝政王載灃和慶親王請願,要求收回“上諭”,毀約保路。


    劉聲元“壯士一去不複回”的決心和氣勢,使台下數萬名群眾受到感動。


    他們淚如泉湧,會場裏痛哭抽泣聲不絕於耳。


    無數從外地趕來的農民跑到台前,向劉聲元連連作揖和鞠躬致敬,高呼:“劉壯士,我們感謝你!四川人民感謝你!”


    有個劉聲元的同鄉叫幸自雄,時任同誌會職員。


    他拿塊白布走上台,從身上掏出小刀劃破手指,用熱血在白布上寫下:


    “赴京諸君鑒:別無贈,惟破指壯其誌!自雄書。”


    劉聲元與同伴雙手接過血書,更加堅定了慷慨赴死的決心。


    卻說劉聲元一行到北京後,由於沒有門路,對求見京官的套路又不熟悉,經多方奔走求見,都被相關衙門拒之門外。


    稍有反抗,則被驅逐出門。


    無奈之下,劉聲元寫了請願書藏在身上,在攝政王載灃入朝的路上,冒死衝上去攔轎,準備遞上請願書。


    載灃看見突然被人攔住,以為遇到了刺客,驚出一身冷汗。


    幾個保鏢撲上去,將劉聲元等人按在地上,從身上搜出了請願書。


    此時,攝政王驚魂未定,甚為惱怒,把請願書摔到地上。


    即命將劉聲元等人五花大綁後,打入天牢,聽候處決。


    在北京的川籍京官知道後,想要搭救劉聲元的性命。找人去說服他裝“瘋子”,以便向攝政王求情,希望能保住性命。


    劉聲元聽後大怒:“我欲灑一腔熱血在京門,以示我川民的浩然正氣和保路決心,奈何以裝瘋子救我?聲元對諸公的盛意,絕不能接受!”


    卻說保路同誌會送走劉聲元等人北上請願後,蒲殿俊擔心劉聲元在北京不熟悉門路,不一定能將請願書遞交給朝廷。


    他決定雙管齊下,與張瀾和羅綸召集保路同誌會一百多名股東會員代表,再次去總督府麵見“護理總督”王人文。


    羅綸針對四國借款合同和“歌電”,起草文書逐條予以駁斥,指出借款合同“喪權賣國”“出賣川人”。


    王人文在總督府會見了蒲殿俊等人,羅綸遞交了文書。


    蒲殿俊反映了股東對“上諭”和“歌電”的意見,請總督王大人再次上書清廷。


    希望能夠收回“上諭”,廢止借款合同,撤銷鐵路國有的成命。


    王人文當即答複道:


    “鐵路股東的意見和訴求,我立刻代你們電奏北京,並代你們力爭川漢鐵路的股權和築路權。如果不行,我就再奏再爭。哪怕爭到我丟了官,能把我的責任盡到,我也是快樂的。”


    王人文即向朝廷上奏章,其中申言:


    “川人之所極端反對者,不在於借款,而在借此喪失國權之款;不在於路歸國有,而在名則國有,實則為外國人所有。如果任由外人侵我國權,奴我同胞,必將導致漸進而滅我祖國也。”


    清廷接到王人文的奏章後,更加嚴厲地斥責王人文無能。


    嚴令他對以保路為由的“生事者”,進行堅決打擊。倘有“匪徒”從中作亂,按照懲治亂黨的條例格殺勿論。


    同時電令屠夫趙爾豐,加速趕回成都,接替王人文,控製四川全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玄武奇俠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中雷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中雷明並收藏玄武奇俠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