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晨,沿江兩岸的民眾撿到隨水漂來的“水電報”後,才知悉趙爾豐抓捕蒲羅會長後,成都發生了驚天血案的消息。


    兩岸民眾又如法炮製,製造出更多的“水電報”,投入四川各條河流中,一時間“水電報”傳遍了全川。


    卻說川西南哥老會首領秦載賡,在華陽縣蘇碼頭撿起“水電報”,首先得知了成都發生血案的消息。


    他快速寫出十萬火急雞毛文書,以袍哥龍頭大爺的身份,派人騎快馬通知哥老會各個公口:


    “成都發生了天大的血案,趙屠夫開始剿四川了!各地保路同誌軍迅速開赴成都,討還血債,活捉趙爾豐!”


    “水電報”和雞毛文書傳出後,大家知道了成都發生血案的消息,於是民憤激昂,各地股東揭竿而起。


    革命黨和哥老會紛紛響應,發動各個州縣的民眾,立即組織起來參加保路同誌軍。


    各地同誌軍自製土炮鳥槍,拿起戈矛刀劍,兩天內先後匯集起六路大軍,浩浩蕩蕩地向四川首府成都殺來,與清兵在四大城門外和郊區展開激烈的交戰。


    列位看官,這六路同誌軍從哪裏來?且聽在下慢慢道來。


    第一路:華陽縣中興場。


    九月八日,袍哥舵爺秦載賡派人送出十萬火急雞毛信後,馬上令人在華陽縣中興場鳴鑼放炮,敲鑼打鼓,很快召集起民軍八千餘人,豎起“東路同誌軍秦”的大旗。


    秦載賡當天即率領同誌軍,冒著滂沱大雨,一路高呼口號:“活捉趙爾豐,還我蒲羅會長!還我保路同誌的血債!”


    隊伍經成都郊外的中和場、琉璃廠,直抵東門外的牛市口。


    在大麵鋪、西河場、賴家店一線與清軍發生激戰。


    同時派人四處號召,傳檄全川袍哥參戰。


    隨後,王天傑和龍鳴劍,率領榮縣的五千民軍趕到成都東郊,與秦載賡的同誌軍合兵一處。


    大家推選秦載賡為東路同誌大軍統帥,王天傑為副統帥,龍鳴劍為參謀長。


    東路大軍在中興場、秦皇寺等地,與清軍進行了大小二十多次英勇戰鬥,狠狠地打擊了清軍,取得巨大的勝利。


    第二路:新津。


    川南保路同誌軍統領侯寶齋,撿到“水電報”後,立即通知“四方同誌九成團體”,召集成都南麵的同誌軍八千餘人,在新津城外集合。


    同誌軍首先攻進縣城,搗毀縣清軍營,擊斃守營清軍,繳獲了許多武器裝備。


    隨後,侯寶齋率領同誌軍,攜帶大刀、長矛、火藥槍和牛兒炮,連夜向成都開進。


    次日,侯寶齋的同誌軍到達雙流縣城。


    雙流縣的同誌軍在向迪璋的率領下,已經殺死知縣,聚集起六千餘人。


    相鄰幾個縣的同誌軍也趕來雙流,幾支同誌軍隊伍會師後,組成川南同誌軍,由侯寶齋統一指揮。


    當天大雨傾盆,道路泥濘,侯寶齋率領南路同誌軍,冒雨趕到成都西郊,在紅牌樓一帶與清軍激戰。


    第二天,南路同誌軍在草堂寺打退巡防軍後,挺進到南郊,消滅了從武侯祠殺出來的清軍。


    由於總督府在城南的督院街,這是同誌軍進攻的重點地區。


    侯寶齋獲勝後,馬上轉兵至成都南門,準備衝進去占領總督府。


    劉自強接到侯寶齋的通知後,迅速發動川中一帶原紅燈教人員,召集起兩千多人的同誌軍,殺奔到成都南門外,配合侯寶齋的南路同誌軍,準備進攻總督府。


    在南大門外,南路同誌軍高呼:“衝進總督府,活捉趙爾豐!”


    大家拚死衝鋒陷陣,與清軍激烈爭奪南大門。


    第三路:興隆鎮。


    廖春雷收到十萬火急雞毛信後,立即通知川北的同盟會員和各公口的袍哥大爺,迅速拉隊伍到興隆鎮會合,然後合兵去圍攻成都。


    陳長亭接到通知後,將廣福大刀隊和長矛隊合並,組成七百多人的同誌軍。


    先攻進中江縣城,將平常榨取百姓血汗錢,群眾最痛恨的經征局和厘金局等搗毀,殺死巧取豪奪的貪官汙吏。


    知縣急令巡警局派人前去平息暴亂。


    巡警衝上來時,陳長亭的大刀隊和長矛隊迎上去,殺死了幾個巡警,其餘的逃回巡警局躲避。


    陳長亭等人追到巡警局,將鐵門和鐵欄杆砸爛,衝進去搗毀門窗桌椅。


    巡警局長急忙帶領殘餘人員從後門出去,跑進縣府衙門裏,將知縣等官員撤出縣城,然後各自逃命去了。


    同誌軍追到縣衙裏,不見了官員,將衙門設施砸爛,然後趕去興隆鎮會師。


    與此同時,廖春雷在興隆,發動原來的紅燈教人員,召集起兩千多人的同誌軍。


    繆雲將原胖鎮保安隊進行擴充,拉起了九百人的民團。


    智涵子和王良彬夫婦,在大鎮與師兄弟一起,拉起了八百多人的團練隊伍。


    幾支隊伍趕到興隆鎮會師後,組成了四千五百多人的玄武同誌軍。


    大家推舉廖春雷為總指揮,智涵子為軍師,統一指揮全軍。


    玄武同誌軍從興隆出發,首先攻下川北進入成都的第一道屏障——金堂趙鎮。


    李叫花接到通知後,帶領五百多名丐幫同誌軍趕來趙鎮會合。


    當天江油的薛久誌、羅江的葉盛林、德陽的江中衡、什邡的馬得衛等,各率一千多人的同誌軍也來到趙鎮會師。


    隊伍開進到漢州時,同盟會員侯橘園率領本縣同誌軍五六百人,加入到北路大軍中。


    各路首領一起會商後,決定組成川北同誌軍聯軍,由廖春雷任聯軍總指揮。


    廖春雷指揮九千餘名川北聯軍隊伍,與清軍大戰於漢州向陽城、新都、龍潭寺。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攻破清軍的防線,趕至成都北門外的駟馬橋一帶,與清兵展開激戰。


    第四路:雅州。


    雅州位於四川盆地的西邊緣,東鄰成都平原,西有藏族,南有彝族,北有羌族人聚居。因此,是清政府派重兵防守的重鎮。


    羅梓舟早在雅州建立了民軍,隨時準備發動武裝起義。


    他得知成都發生血案的消息後,馬上發布告示,號召雅州人民行動起來,實行武裝起義。


    “撞自由鍾、豎獨立旗。”


    很快拉起八千人的雅州保路同誌軍。


    羅梓舟一麵親自率隊,圍攻戰略重鎮雅州。一麵派部分兵力,抵近成都西南部,與清軍在西郊外展開激戰。


    第五路:灌縣和郫縣。


    灌縣袍哥舵把子張捷先,收到十萬火急雞毛信後,立即聯係郫縣、彭縣、崇寧等地的袍哥,一起將同誌軍開進至郫縣。


    與郫縣的張達三等人率領的同誌軍、蔣淳風率領的學生軍會合。


    張捷先組織各軍,在郫縣召開保路誓師大會。


    統一成立西路同誌軍,眾推袍哥舵把子張捷先為大統領。


    西路軍下轄五路大軍:第一路統領張達三;第二路統領張捷先;第三路統領灌縣的張熙;第四路統領郫縣的劉蔭西;第五路統領同盟會員姚寶珊。


    張捷先任命同盟會員蔣淳風帶領學生軍,擔任西路軍的前鋒,率先向成都西門進軍。


    蔣淳風的隊伍開進至犀浦附近,與清巡防軍發生激戰。


    起義軍與清兵短兵相接,白刃格鬥,衝殺了大半天,突破不了清軍的防線。


    大隊長蔣淳風赤膊上陣,手握大刀,衝在前麵開路。手起刀落之處,倒下一大片清軍屍體。


    可是,突然一顆子彈飛來,大隊長不幸壯烈犧牲。


    大統領張捷先,見蔣淳風帶的學生軍失利,便在西郊預先設下埋伏。


    與清軍再次遭遇時,故意詐敗誘敵。


    等巡防軍進入伏擊陣地後,炸藥突然爆炸,起義軍伏兵四起,吼聲震天,一舉殲滅了衝進來的全部清軍。


    西路同誌軍經過充分準備,在太平場附近,又給來襲的清軍以迎頭痛擊。


    四鄉農民自動協同參戰,到處偷襲和狙擊,清軍極為狼狽,損失慘重。


    西線清軍傷亡慘重,不敢繼續前進,最後隻得退守省城。


    第六路:崇慶州和溫江。


    劉英俊舵爺收到“水電報”後,對趙爾豐的暴行義憤填膺,欲親自攜刀潛入總督府去行刺趙屠夫,眾袍哥力勸方才止住。


    劉英俊立即聯絡崇慶州和溫江縣袍哥公口的同誌軍,到溫江會合後,進軍至成都西門外,參加紅牌樓戰鬥。


    起義軍破壞電報線,拆毀橋梁,阻斷成都與川西的聯係。


    在草堂寺和文家場一帶,與巡防軍展開激戰。


    幾天之內,六路同誌大軍,共計二十幾萬戰士向成都殺來。


    他們手拿刀槍,頭裹白巾為識別標誌,如蜂群般先後從四麵八方趕來,密密麻麻地雲集在成都的四周,與清軍展開殊死的戰鬥。


    同誌軍砍斷成都周圍的電線,阻截郵遞文報。


    使守城清軍文報不通,耳目失靈,總督府一片混亂。


    同誌軍在城外衝鋒陷陣,據險設伏,把個省城圍得跟鐵桶相似。


    各個州縣的群眾紛紛響應,全川先後成立了一百四十二支同誌軍隊伍,爆發了數十萬人的武裝大起義。


    各地的同誌軍,有的去攻占當地的州縣衙門,有的直接拉隊伍進軍省城。


    麵對同誌軍千軍萬馬圍攻省城,趙爾豐倉促調遣朱波瀾的新軍第十七鎮,調田武魁的巡防軍,共計四十餘營清軍。


    布置在成都的周圍,死死堅守住省城四個大門,負隅頑抗。


    成都周圍的同誌軍越殺越多,趙爾豐驚慌失措,嚇得六神無主。


    每天有軍情急報十幾次:


    “報告大帥,南門告急!”


    “快殺!快殺!”趙爾豐回答。


    “報告大帥,東門亂匪殺進來了!”


    “快殺!快殺!”趙爾豐回答。


    趙爾豐已經應對麻木了,不管報告什麽,他都簡單回答:“快殺!快殺!”


    有官員私下議論:“總督已經被嚇出神經病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玄武奇俠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中雷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中雷明並收藏玄武奇俠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