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邛州知州文德龍見清軍大舉進攻新津,心想報仇和立功升官的機會來了。


    他急調本州的巡防軍至邛州集結,準備配合提督田振幫夾擊同誌軍。


    周鴻勳獲悉情報後,親率部分同誌軍去攻打邛州。


    文德龍下令緊鎖城門,親自指揮巡防軍在城牆上架槍安炮,準備堅守城池。


    周鴻勳率領同誌軍猛攻城門。


    在戰鬥最激烈的時候,邛州城內的袍哥舵爺何岐山,下令袍哥兄弟組成敢死隊。


    衝到城門邊,用鐵錘砸開城門大鎖,迎接周鴻勳的同誌軍入城。


    文德龍仍在負隅頑抗,被周鴻勳一槍擊斃。


    同誌軍衝進州府衙署,砸毀辦公室,燒毀文件。


    同誌軍又揭監破卡,釋放全部囚犯。


    為穩定邛州的社會秩序,周鴻勳令哥老會各公口組建一個總局,推薦何岐山舵爺為州首,代替州官主持民政等公務。


    周鴻勳第二天即率隊返回新津,參加新津保衛戰。


    侯寶齋麵對清軍的重兵壓境,通過哥老會“九成團體”,通知附近各縣的袍哥兄弟,迅速帶領同誌軍趕來保衛新津。


    幾天時間內,從彭山、眉州、大邑、名山、夾江、榮縣等地的同誌軍,陸續趕來新津參加會戰。


    一時間,匯集在新津縣城周圍的同誌軍,多達十幾萬人,使新津成為四川同誌軍與清軍作戰的第二大戰場。


    新津同誌軍將船隻全部集中到西岸,沿河築壘修工事,據山扼守,四處設伏,阻擊清軍。


    又派人到上遊的都江堰開閘放水,使岷江水位上漲,阻止清軍涉水渡河。


    十幾萬同誌軍在新津參戰,人人都需要吃喝,眼看就要坐吃山空了。


    巨額的軍費開支,成了大統領侯寶齋的一塊心病。


    劉自強了解情況後,急忙帶信向廖春雷求助。


    廖春雷和智涵子商量,認為新津保衛戰,關乎四川反清戰略的全局,必須全力支持。


    廖春雷將從錦江獲得的大西王財寶分出一大半,派李叫花押運至新津縣城。


    同時吩咐李叫花留在新津,幫助劉自強一起阻擊清軍。


    劉自強接到李叫花送來的財寶後,全數交給川南統領侯寶齋。


    侯寶齋再三感謝李叫花及時送來了軍費,為南路大軍的吃喝和軍備解了燃眉之急。


    侯寶齋收到這麽多金銀財寶,由於戰事緊張,放在軍營裏很不安全。


    他與軍需官楊甫成商量後,親自和他將財寶埋到一個隱秘的山洞裏。


    卻說趙爾豐見新津城布防嚴密,清軍久攻不下,牽製了他的大部分主力部隊,增加了成都破城的危險性。


    他一時慌了手腳,急電朝廷迅速派兵來增援。


    他在電文中驚歎南路同誌軍聲勢浩大,戰略指揮得當,“其中確有曉暢軍事之人”“使我軍首尾不能相顧”。


    清廷急忙從湖北調出第二批鄂軍,趕去四川增援。


    趙爾豐給進攻新津的巡防軍和新軍,又增援了一批大炮和彈藥,令朱波瀾和馬飛龍率馬步炮各營,瘋狂炮擊新津城。


    同誌軍守在三渡水的西岸,河東的清軍向西岸打來炮彈時,同誌軍躲在掩體裏麵,清軍的炮擊沒有發揮多少作用。


    炮擊相持幾天後,朱波瀾又令四川陸軍小學堂的江登選,率領成都的學生軍,組成一支新炮隊來增援,林梅山隨隊來到新津東岸。


    江登選和林梅山都是同盟會員,下令學生軍取下炮彈的引信,每天裝模作樣地打開花炮彈數百發,裝成與同誌軍相持的戰鬥樣子,欺騙統製朱波瀾。


    對於守衛新津城的同誌軍,起了很大的掩護和幫助作用。


    各路同誌軍卻不知情,誤以為清軍無能,因而士氣更加旺盛。


    炮擊沒起多大作用,朱波瀾決定渡河作戰。


    可是,東岸哪裏還有船隻?


    馬飛龍下令清軍,在夜晚偷偷架設渡河的浮橋。


    劉自強發現清軍在架橋,便命軍士在數十艘木船中,滿載火藥和引火物資。


    從上遊點燃船隻,隨流水衝下去,清軍浮橋很快著火,不多時灰飛煙滅。


    李叫花又帶領部分同誌軍,趁黑夜在偏僻處悄悄渡河到對岸。


    突然襲擊清軍的營房,放起一把大火。清軍未及防備,死傷慘重。


    清軍和同誌軍隔河炮戰,雙方相持了十幾天。由於清軍不熟悉地形情況,遭受到重創。


    那天晚上,軍需官楊甫成急急忙忙地找到侯寶齋,上氣不接下氣地說,有人鑽進了埋寶的山洞。


    恐怕有人去盜寶,請他一起去山洞裏查看。


    要知道這些金銀是川南同誌軍的命脈,如有丟失,新津十幾萬同誌軍將不戰自潰。


    侯寶齋心裏十分著急,帶上楊甫成,匆匆忙忙去查看。


    侯寶齋在前麵急走,楊甫成緊跟在他身後。


    兩人走到半山腰,楊甫成見四麵無人,從身上拔出手槍。


    噠!噠!噠!在侯寶齋背後連開三槍,將川南同誌軍統領當場打死。


    原來,朱波瀾見新津西岸久攻不下,便打起了歪主意。


    決定派一名親信奸細去河西,到同誌軍中做策反工作。


    這名親信與侯寶齋的軍需官楊甫成是親戚。


    他見到楊甫成後,假傳趙爾豐的口信,要楊甫成設法殺死侯寶齋,並說總督許諾事成後給他封大官。


    那天,侯寶齋帶他去山洞藏寶時,楊甫成從來沒有見過這麽多金銀財寶,兩眼脹得發紅,心髒嘣嘣亂跳。


    正好有親戚來策反,他想若是殺死了侯寶齋,不僅可以當大官,還可以獨吞那些金銀。


    楊甫成設計殺死侯寶齋後,將屍體拖到水溝裏,準備毀屍滅跡。


    說來事情湊巧,這時一群巡山的士兵,聽到槍聲後跑過來查看。


    發現楊甫成打死了主帥侯寶齋,立即將他抓住綁了,送去見劉自強。


    劉自強見侯寶齋被打死,悲痛萬分,親自嚴審楊甫成。


    楊甫成開始還想抵賴,可是軍士把他的親戚押上來後,楊甫成頓時嚇癱在地上,隻好如實交代了殺死侯寶齋的經過。


    劉自強聽後大怒,拔出腰刀,一刀將楊甫成的頸項砍斷,宰了這個可恥的叛徒。再一刀,宰了他的奸細親戚。


    侯寶齋被殺死後,全川的同誌軍震驚和憤怒,大家發誓要為南路統領侯寶齋報仇雪恨。


    趙爾豐聽到侯寶齋被殺死的消息後,認為占領新津的機會來了,急派一支隊伍由雙流彭家場向新津進發。


    清軍突破了同誌軍北麵三合場的防線,占領了興義場,直逼新津縣城。


    在訓練有術的清軍猛烈攻擊下,同誌軍雖然奮勇抵抗,前仆後繼,但大刀、長矛、鳥槍和土炮怎麽敵得過清軍的步槍和迫擊炮?


    清軍以優勢兵力和武器猛攻,占領了龍王渡,最終渡過了西河。


    用開花炮彈將新津東門城牆轟開了一個大缺口,同誌軍奮勇抵抗,傷亡十分慘重。


    在東門戰鬥最激烈的時候,清軍放火焚燒民房千餘間,燒死大批同誌軍。


    趁大火造成的混亂,清軍衝進了城門。


    周鴻勳和劉自強不得不下令,趁黑夜暫時撤出新津縣城。


    同誌軍退到了城郊,周鴻勳令李叫花、妙音、十三妹、王三娘等頭領繼續在郊外的陳港、童子堰等地抗擊清軍,伺機反攻新津縣城。


    周鴻勳決定率一部分同誌軍去開辟新的根據地,積蓄力量後,再回頭來一舉攻下新津縣城。


    他率軍一路攻下洪雅、犍為、嘉定,占領了富得流油的自流井(即自貢鹽井)。


    劉自強則率部攻下彭山、仁壽、眉州、資州等縣,繳獲了大量武器彈藥。


    川南同誌軍在周洪勳、劉自強、李叫花和妙音等首領的指揮下,在川南和新津縣城郊打了幾個大勝仗。


    周洪勳與秦載賡的東路大軍會師後,又回過頭來圍攻新津。


    江登選和林梅山趁機率領學生軍“反正”,調轉大炮轟擊清軍陣地。


    同誌軍經過艱苦卓絕的血戰,大家舍生忘死,英勇戰鬥,終於打退了占領新津的清軍。


    清軍從新津縣城潰敗後,馬飛龍和朱波瀾帶領殘兵全部撤回到成都。


    周洪勳、劉自強、李叫花和妙音等首領率領南路大軍,乘勝追殺到成都南門外布防。


    趙爾豐下令各個城門加強防守,不得輕易出城作戰。


    各路同誌軍加緊攻城,清軍躲在城牆上用火炮瘋狂射擊。


    可是,圍城起義軍越打越多,輪番發動攻城戰鬥。


    眼看成都危在旦夕,趙爾豐急得像困獸,在鐵籠子裏亂竄。


    清廷派去四川戡亂的外省部隊,受到沿線同誌軍的阻擊,遲遲不能攻入四川境內。


    而朱波瀾的新軍部隊大多是年輕的川人,多數人同情保路運動,不願為趙爾豐賣力,因此趙爾豐認為新軍不可靠。


    於是他立即派親信,給鎮守川西的邊務大臣傅榮華去信,急調趙爾豐賴以起家的嫡係部隊——川滇邊防軍來救援成都。


    列位看官,川西大山裏哪來的邊防軍?


    原來,幾年前一些藏民在英國的挑撥下,將朝廷派出的駐藏幫辦大臣及其隨行人員,在巴塘全部殺害。


    清廷隨即任命趙爾豐為駐藏大臣,並兼任川滇邊務大臣。


    趙爾豐帶上親信幕僚傅榮華,率領川軍精銳部隊進入藏區平叛。


    川軍進入巴塘後,趙爾豐將當地正副土司處死,同時殺死鬧事的藏民數百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玄武奇俠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中雷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中雷明並收藏玄武奇俠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