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軍政府一窮二白,大家狂歡了幾天,二十餘萬同誌軍坐吃山空,政府財政支撐不下去了。


    蒲殿俊不得不下令,除留下幾個大隊的同誌軍協助安保外,其餘各路同誌軍全部退出成都,返回到原地解散。


    大漢四川軍政府剛成立,市場凋零,百廢待興。


    當時府庫空虛,金融混亂,蒲殿俊馬上派人接管了清廷設在成都的四川造幣廠。


    為了滿足軍需、控製金融和穩定物價的目的,立即發行四川軍政府新幣。


    造幣廠廢除了前清的龍模銀幣和銅幣,設計和開鑄了大漢四川軍政府的“漢”字銅幣,作為全省的統一貨幣。


    蒲殿俊當上了都督,由原來趙爾豐的囚徒,一下鹹魚翻生,執掌了全川的政權。他躊躇滿誌,風光無限,全家人也跟著沾光。


    蒲夫人帶著孩子,在軍政府大院內來回奔跑玩耍,累了就在總督辦公室內睡大覺。


    蒲夫人進出都督府排場十足,前呼後擁,人們稱她為蒲後。


    副都督羅綸對此非常看不慣,因為他有自己的苦衷和小九九。


    羅綸原先在四川谘議局時,蒲殿俊擔任議長,自己是副議長。


    在發生保路運動後,蒲殿俊任保路同誌會會長,羅綸為副會長。


    現在大漢四川軍政府組閣,羅綸認為自己會當副都督,可是蒲殿俊僅給他當了個沒有多大實權的安撫局長。


    因此,他心裏很不是滋味。


    羅綸的父親是川北順慶府的袍哥大爺,自己後來也參加了袍哥。


    他利用袍哥的身份,與同誌軍中的川北著名袍哥首領劉英俊、廖春雷等人加強聯絡,在同誌軍中培植自己的武裝力量。


    羅綸給蒲殿俊建議,趕快利用同誌軍建立一鎮新軍。他自己以副都督的身份,去統帥這支忠於都督的部隊。


    其實,羅綸是給蒲殿俊設的一個局,隻要自己當上了副都督,又掌控了一鎮軍隊,誌大才疏的蒲殿俊,也就隻好乖乖地把都督寶座讓給自己了。


    其實,對都督寶座虎視眈眈的,還有一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他就是年僅二十七歲的軍事部長尹昌衡!


    原來,在趙爾巽和趙爾豐兩兄弟的培養和大力提攜下,尹昌衡在川軍中逐步嶄露了頭角。


    年輕的尹昌衡秘密參加了袍哥,又兼能說會道,善於拉攏人。


    清軍中不少人都參加了袍哥,尹昌衡作為袍哥兄弟,逐步成了清軍中川籍軍人的領袖。


    由於朱波瀾是外省人,由他擔任統製官的十七鎮新軍中,軍人主要來源於四川。


    而軍官則基本上是朱波瀾帶來的客籍人,川籍軍人認為朱波瀾看不起四川人。


    因此,新軍中川籍軍人對朱波瀾等外省人十分看不慣,排外思想非常嚴重,曾指名道姓地叫罵外籍軍人無能。


    尹昌衡趁機在川籍軍人中間煽風點火,希望能把朱波瀾趕走,由自己來統領全軍。


    蒲殿俊為了調和川籍軍人和客籍軍官之間的矛盾,便決定起用尹昌衡,任命他當了軍政府的軍政部長。


    尹昌衡依仗有大量的袍哥兄弟撐腰,當了軍政部長仍然不滿意。


    他躊躇滿誌,要當鎮統,要直接領兵,否則軍政部長就是一個空的頭銜。


    由於朱波瀾當副都督和十七鎮的鎮統,是趙爾豐簽訂的《四川獨立條約》裏規定的條款,一時還動不了他。


    於是,尹昌衡便慫恿川籍軍人向蒲殿俊提出,在新軍十七鎮以外,再增擴一個鎮的軍隊建製。


    由尹昌衡兼任鎮統,以安定心懷不滿的川籍軍人。


    尹昌衡希望真正抓到軍權,可以尋找機會,隨時趕走朱波瀾,由自己來擔任統管軍隊的副都督,甚至直接擔任都督。


    可是蒲殿俊和朱波瀾商量後,對尹昌衡的企圖有所防備。


    蒲殿俊以兵員和餉械尚需籌備,隻能在以後逐步解決為由,拒絕了增擴一鎮新軍的請求。


    於是,尹昌衡大發脾氣,帶了幾個川籍軍官來到參謀部,親自向方濤部長提出增擴一個鎮的問題。


    方部長不答話,做出嗤之以鼻的樣子。


    尹昌衡大怒,破口大罵方濤,斥責他瞧不起四川人。與尹昌衡同來的川籍軍官,也跟著群起咆哮怒罵。


    一個軍官拔槍出來,要打死方濤,嚇得方濤趕緊抱頭鼠竄。


    這時,川籍標統周駿拔出指揮刀,大罵道:“狗日的方濤,不把四川的軍官當人看啦!”


    一刀砍下去,將參謀部的辦公桌斬掉了一隻角。


    尹昌衡等人大鬧軍政府後,參謀部的正副部長,都嚇得不敢來上班。


    尹昌衡大力拉攏四川籍軍官,頻繁串聯,密謀奪取總督府的官位和權力。


    同時,尹昌衡利用自己的袍哥身份,與同誌軍中的袍哥首領稱兄道弟。他還加緊聯絡各地的袍哥,準備大幹一場。


    多數袍哥首領認為自己保路有功,希望尹昌衡能為他們這些功臣,在軍政府裏謀個好官職當當。


    尹昌衡和同學周駿密謀,為川籍軍人到處要官職,爭著在軍政府裏安插自己人,同時排擠外省人。


    他向蒲殿俊提出:“軍政府中三科十部,不得任用外省人。”外省籍軍人聽到後,十分恐懼,人人自危。


    朱波瀾發現尹昌衡這是衝著自己來的,目的是要趕走自己,然後取而代之。


    他馬上召集客籍軍官商議對策,組織起“十七省旅川同鄉救亡會”,通過抱團來對抗尹昌衡。


    尹昌衡等人把軍政府鬧得一團糟,把蒲殿俊和羅綸這幫文人弄得焦頭爛額、驚慌失措。


    他們不知怎樣對付這幫軍人,忙召集一些官員密秘商議對策。


    有人質問蒲殿俊:“為什麽會讓軍權盡落他人之手,都督完全不能控製軍隊?”


    蒲殿俊無奈地答道:“獨立條約裏規定是這個樣子,我有啥子法嘛!”


    多數人提出:“現在政府的軍隊,實際上仍然受到趙爾豐的暗中控製,都督根本指揮不動軍隊。


    因此,軍政府要盡快把趙爾豐趕出總督府,逼他離開成都去川西赴任,斬斷他控製軍隊的黑手。”


    羅綸向蒲殿俊建議:


    “都督要盡量拉攏利用同誌軍,把劉英俊、廖春雷等人領導的部隊,改編成軍政府自己的武裝,才能牽製住朱波瀾和尹昌衡,分散他們掌握的軍權。”


    卻說趙爾豐卸任四川總督後,按照和談協議,他仍然擔任清廷“川滇邊務大臣”的職務,應該立即去川西統領大山中的邊防軍。


    可是,趙爾豐認為,原來的巡防軍和新軍表麵上歸順大漢四川軍政府的領導,但是軍權仍然控製在自己人的手中。


    因為,朱波瀾是他最信任的親信,擔任了軍政府的副都督,負責統領原來的四川新軍和巡防軍。


    同時,尹昌衡是趙爾豐親自培養和提拔起來的青年軍官,現在擔任了軍政府的軍事部長,應該會聽他這個恩人的話。


    屬於趙爾豐直接領導的邊防軍,由他的親信傅榮華統領。現在已經翻過艱險的大相嶺山區,占領了滎經縣。


    邊防軍即將到達雅州,隨時可以作為一支勁旅殺奔成都。


    趙爾豐覺得自己有軍方做後盾,腰杆比蒲殿俊粗壯和硬實。


    因此,他並沒有把大漢四川軍政府和蒲殿俊看在眼裏。對於在幕後操控四川的軍政局勢,他很有信心。


    現在同誌軍已經撤退,成都及周圍十幾個州縣的駐軍,實際上是趙爾豐及其親信的軍隊。


    在成都市內的守軍中,僅效忠於趙爾豐的巡防軍就有兩萬多兵力,總督府衛隊還有三千餘人。


    於是,趙爾豐公然違反和談協定,借故拖延時間,拒不赴邊就任川滇邊務大臣的職務。


    各州縣同誌軍的負責人,紛紛發電給軍政府,譴責道:


    “趙爾豐一日不走,川局一日不安。”要求軍政府敦促趙爾豐離開成都,迅速去川邊任職。


    蒲殿俊在同誌軍的催促下,派人去恭請趙爾豐搬出總督府,離開成都去赴任。


    可是,趙爾豐仗著手裏有軍隊,拒不動身去川西。


    他對來人裝模作樣地哭述道:


    “老妻重病,一時不能啟程。我與內人是五十年的患難夫妻,現在丟下她,我於心不忍啊!”


    說完後,還真的擠出了幾滴眼淚。


    總之,趙爾豐以各種理由,仍然賴在總督府裏不走。


    他每天坐在大帥府裏,對親信將領發號施令,與原來當總督並無兩樣。


    因為,狡猾的趙爾豐根本沒有退卻,他在養精蓄銳保存實力,等待四川風雲變幻的時機。


    卻說智涵子突然收到一封家信,他趕緊拆開信件,原來是桃花妹妹從武漢寄來的。


    他在武漢意外找到妹妹後,現在兄妹分別已經五六年了。


    今天意外接到桃花妹妹的來信,智涵子心中十分高興。


    桃花在信中告訴三哥,她的丈夫吳楚雄在湖北新軍中當了一個管帶官,現在已隨鐵路大臣端方入川。


    希望三哥有機會時去看望妹夫,兩人能在異鄉見上一麵。


    智涵子看完信,馬上請朋友打聽端方和湖北新軍的消息。


    得知湖北新軍剛剛到達資州,並駐紮了下來。


    他決定去資州看望妹夫,希望能做些策反工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玄武奇俠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中雷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中雷明並收藏玄武奇俠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