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縣這一段很忙,畢竟新官上任,也算一個特殊時期。


    雖然這新官已經在漳浦縣幹了兩個月了,但畢竟換了個崗位,儀式感是肯定要有的。


    周侯燦按著流程見了縣裏的其他官府職事人員。這些人既有縣裏麵的吏員、書算和雜役,也有縣裏其他機構的官員。


    官府在縣一級的機構多而繁雜,包括縣學、巡檢司、驛站、稅課局、倉庫、遞運所、批驗所、醫學、陰陽學、僧會司和道會司。


    這些官員大多是未入流的品級,僅有少數官員是從九品。


    和周侯燦見麵的時候,這些官員全都對周侯燦便表示了祝賀,也都聲稱會支持周侯燦接下來的工作。


    但這些話是真是假,就隻有時間能證明了。


    周侯燦能夠確定的是,批驗所大使要麽跟縣裏肯定不是一條心,要麽就是不能管事。


    批驗所掌管茶引、鹽引,本來應該在打擊私鹽這個問題上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但考慮到漳浦縣的食鹽販私異常猖獗,這批驗所顯然沒有起到它應該起到的作用。


    但周侯燦對批驗所大使的不作為表示理解。


    畢竟一個月隻拿3石的俸祿,犯不著這麽賣命。


    國朝的官員俸祿是周侯燦一直腹誹的一個點。


    洪武二十五年重訂文武官俸祿,到現在已經有一百多年了。可因為太祖高皇帝在洪武二十五年說這重訂的俸祿要“永為定製”,官員們本就微薄的俸祿在這百年之間硬是沒有漲。


    何況這俸祿可不僅僅是沒漲的問題,而是折鈔給付的問題。鈔價日賤,所以官員們的實際所得便更少,單憑俸祿顯然是難以維持生計的。


    在這種情況下,縣級官吏收取超過正俸的額外收入在整個朝廷已經成為公開的秘密了,而這個額外收入則當然地給地方百姓帶來了巨大負擔,顯然違背了當時太祖皇帝的初衷。


    周侯燦這幾天已經切實感受到了這些外俸究竟有多多。


    其實他在做主簿的時候就知道主簿官也是有所謂“常例”的,但因為他沒在主簿任上當幾個月就升官了,所以收到的例錢也隻是九牛一毛罷了。


    但他上任知縣之後,卻著實被這數量驚人的常例嚇了一跳。


    按陳廣泰給他報的數,他一年可以拿到大概一千多兩“常例”。


    一千多兩,什麽概念?


    簡單來說,這筆錢比周侯燦母子二人從出生到現在花的錢還多。


    周侯燦之前是知道知縣可以賺很多錢的,但當他知道有這麽多錢的時候,反而卻有些無所適從了。


    可他又不得不拿。


    畢竟這是大家公認的規矩,如果他不拿,就會被整個群體所排斥。


    而且在眾人包括百姓的觀念中,這些錢不屬於知縣貪墨的錢,而是屬於知縣的正常收入。


    周侯燦最終沒有再想這個問題,畢竟現在還沒到收例錢的時候,這個問題到時候再考慮也不遲。


    在周侯燦正焦頭爛額地處理新上任的一係列問題的時候,京城裏也不太平。


    六百七十五人事件已經過去有一旬多了,但在京城裏工作的大大小小官員們的心裏依舊不平靜。


    這一段雖然有人上書反對抗議,但都不出意外地被劉瑾壓了下來。不僅如此,劉瑾還借著餘威又打擊了這些上書的人,讓還想上書的官員有些畏手畏腳。


    畢竟他們能在京城裏公幹,本身就已經比在外為官的大多數人強了,犯不著因為這點事而誤了自己的前程。


    他們也清楚,劉瑾針對的人都是大人物,和他們不會有什麽關係。所以他們表麵上義憤填膺,但卻沒有與之相配的任何作為。


    而這一切,都被一些有識之士看在眼裏。


    馮蘭就是這些有識之士中的一份子。


    要不是許進在臨走之前囑咐他要撐住吏部,他也要和那些人一樣上書了。


    這天馮蘭下值後,一臉陰沉地回到了家中。


    他已經保持這臉色有一陣子了,所以家裏人也都見怪不怪。


    和往常不一樣的是,今天他一回家,就感到家裏的氛圍和前幾日有些不同。


    他疑惑地走進主屋,發現一人正背對著他坐在椅子上,自己的兒子正在這人對麵陪茶,見他來了也沒有起身的意思,而隻是看了他一眼。


    這倒更是讓馮蘭疑惑了。


    正在馮蘭想上前的時候,那人聽到有人入內,便起身回望,見來人是馮蘭,開口說道:“馮部郎下值了?”


    馮蘭有些過於吃驚,以至於沒有立刻答話。


    這人正是通政使司通政使王敞。


    “竹堂公,勞煩您屈尊來到寒舍,招待不周還望海涵!”


    “無妨,”王敞笑了笑,指了指身前的椅子,然後便自顧自地坐下,“馮部郎心懷國家,此為國家之大幸也。”


    “不知竹堂公所為何事?”馮蘭試探著問道。


    他知道最近因為劉瑾的過分舉動,上麵有一些打算,但他不知道上麵打算的具體內容。


    “我快成傳話筒了。”王敞先是自嘲了一句,然後緩緩開口。


    其實李東陽決定讓王敞來傳話也是無奈之舉。


    馮蘭雖然隻是正五品的郎中,但因為他掌握了選官大權,所以必須要給予應得的待遇。


    雖然許進在臨走之前告訴李東陽馮蘭是可信之人,但非常時期,李東陽也不敢怠慢了這馮蘭。


    王敞剛好處於一個級別和職權的平衡狀態。他既有正三品的品級,又不會被劉瑾等人過度關注,最是適合幹這種通氣的事了。


    “李公他們有一個打算,這件事不能就這麽下去,”王敞壓低了聲音,“陛下定是被這閹豎蒙蔽了,要不他是斷然做不出追奪劉公誥命的事的。劉公可是陛下的師傅啊!”


    馮蘭倒是沒有就這件事發表看法,而是直截了當地問道:“李公需要下官做什麽?”


    “馮部郎現在什麽都不需要做,畢竟風頭正緊,你萬萬不能有事,”王敞斟酌了片刻,“至於什麽時候需要馮部郎你,這一段你多注意注意朝廷的動向就好了。”


    王敞說完這句話,便沒有再停留,而是和馮蘭告別之後匆匆離開了。


    馮蘭看著王敞離去的背影,不禁有些感慨。


    王敞當年也是出使過朝鮮,見過世麵的錚錚給諫,而今卻也被形勢逼成了這個樣子。


    馮蘭暗自下定了決心。


    不管李東陽讓他做什麽,他這次都會盡全力辦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言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冬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冬風並收藏大明言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