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縣長出城剿匪了
我在關西當屠戶那些年 作者:橙子知道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但是嘛,到鄭洪這裏就不一樣了。
關鍵沒火給他燃啊,白浪堡這座堡寨早早地就被騰了出來,所以從交接到入住,也沒有太多曲折。
但是嘞,既然確定以後要在這裏發展,一些必要的事情還是要做的。
比如說,跟隔壁朔方城的縣長搞好關係,畢竟,以後雙方的合作還是很多的。
大周的邊郡,為了確保邊郡官員不擁兵自立,所以采用了軍政分離的做法,縣長主管城內的政治,經濟事物,而堡寨的總兵則主管境內的軍士事物,所以,上任第一步,自然是要和這位縣長打好關係的。
第二日清早,帶著老道和魯智深兩人,又拿上了兩箱銀錠,便前往了隔壁的朔方城。
入城之後,隨便找了個客棧住下,鄭洪準備先打聽一番,再做下一步準備。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這位縣長是一名堪比包公的公正廉潔的官員,那送禮這招,可就成了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客棧內,魯智深和鄭洪正在吃著從外麵的街上買回來的早飯。
剛剛把一個饅頭塞進嘴裏,門外老遠就傳來了老道點聲音。
“吱呀!”
客房的門被人從外麵打開,老道喘著大氣,緩緩開口:
“老板,有消息了,這位朔方城的縣長大人啊,似乎也是個人物,聽人們說啊,三天前有一小股蠻子南下騷擾,然後這位縣長大人就親自率領城內的守軍追了出去,說是要親自將那夥蠻子們捉拿。”
“啥玩意?”
鄭洪一愣,放下了手上的饅頭。
大周尚武,這點沒錯,他也能看出來,可讓他沒想到的是,這尚武竟然能到這個地步,一縣之長親自去追殺蠻子。
好家夥,還把縣裏的守軍都給帶走了,好家夥,你踏馬老家不要了啊?
守軍沒了,萬一人家蠻子大舉入侵,這朔方城不就是砧板上的肉嗎?
這縣長腦子抽了吧?
“哈哈哈哈哈,依灑家看啊,這縣太爺腦子八成是有問題,如果我是蠻子,就趁這個機會一舉拿下這座城了!”
魯智深一邊往嘴裏塞著饅頭,一邊大大咧咧的開口。
“誰說不是呢,老板啊,依我看,我們還是先回堡寨吧,這城裏現在是怎麽看怎麽不安全啊。”
老道說的沒錯,自家堡寨那裏才安頓下來,還有一堆事情沒做,在這城內浪費時間,還真不如直接回去。
更何況,現在的朔方城,守備薄弱,如果蠻子真的打了過來,說不定還真的會有危險。
“也罷,我們先撤。”
……
離開了客棧,三人便準備朝著城門處走去。
可讓人沒想到的是,剛出客棧,整條街便發生了騷亂。
街道上一隊二三十人的騎兵疾馳而過,瞬間把整條街都搞的雞飛狗跳起來。
看著那支路過的騎兵,鄭洪的眉頭不由得往上挑了挑。
身旁正在吃饅頭的智深和尚也像是感受到了什麽一樣,直勾勾的看著那支遠去的騎兵。
“老板,灑家覺得,有些不對勁,那支騎兵的身上有血腥味。”
“嗯,我也聞到了。”
一旁的老道聽著兩人的對話,也挺著鼻子使勁的嗅著,可惜,他什麽也沒聞出來。
“別白費力氣了,人都走那麽遠了,你能聞出個屁來。”
看著老道的動作,鄭洪忍不住吐槽道。
“額,老板,那我們現在?”
“先不回去了,看那支騎兵的方向,應該是縣長府的方向,過去看看。”
這個年代,城池的布局一般都相差不多,一縣之長作為城裏最有權勢的人,住的地方自然是在城市中央,而且這朔方城隻有這一條街直通縣長府,所以那支騎兵要去哪裏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一路尾隨,來到朔方城的中央後,果不其然的在縣衙門前發現了這隊騎兵停下門外的戰馬。
不過有些奇怪的是,這縣衙門內,隨著這隊騎兵的到來,居然響起了陣陣的哭聲。
“老道啊,你去看看是什麽個情況。”
“好嘞!”
說罷,老道便掂量著兩塊碎銀,屁顛屁顛的靠了過去。
不過,沒讓鄭洪多等,老道便回來了,有些不知所措的說道:
“老板,我聽那門口衙差的意思,好像,出事了。”
“嗯?怎麽說?”
“縣長張長富三天前不是出城追擊一小股犯境的蠻子了嘛,好像就是這一出城壞事了,貌似帶出去的八百士卒,被蠻子們給埋伏了,死傷近半,張長富此刻正在城外三十裏處和敵人血戰,他們這些人是回來搬救兵的。”
老道,說完,還沒等鄭洪開口,一邊的魯智深先是發出了一陣哄笑聲。
“哈哈哈哈哈,灑家就知道,這勞什子縣長不靠譜。”
“唉,得了,先回去吧,我估計,要不了多久,這些人就該去找我們了。”
輕歎一口氣,鄭洪心中有些發悶,自己這一上任就攤上一個豬隊友,難啊。
關鍵,這豬隊友,你不救還不行,畢竟,都是大周的官員,都為大周辦事,你手裏有兵有馬的,能看著同袍在成為活生生被圍死嗎?
那顯然不能啊,他鄭洪真要這樣搞,說不定明天就會有人給他鄭洪扣上一個見死不救,私通蠻族的大帽子過來。
所以,現在,鄭洪隻能祈禱那一小股蠻子的實力不會太強了,要不然,就靠他那些刑徒兵們,還真不一定要死傷多少人呢。
這些家底子,可真的是用一個少一個,珍貴的很啊。
原路返回自家堡寨,果然不出鄭洪所料,三人前腳剛進去,後腳就有一隊騎兵匆忙的趕了過來。
不過讓鄭洪有些意外的是,這隊騎兵的領頭人,居然是一位三十多歲的美婦人。
將一行人帶進堡主府,鄭洪坐在主位上,靜靜的打量著麵前的這位風韻猶存的美婦。
這位年齡大概三十左右的美婦,風髻露鬢,淡掃的娥眉眼含春光,雖然在常年在邊地生活,但婦人的皮膚卻並不像一般婦女那樣粗糙,反倒細潤如溫玉,讓人有些浮想聯翩。
關鍵沒火給他燃啊,白浪堡這座堡寨早早地就被騰了出來,所以從交接到入住,也沒有太多曲折。
但是嘞,既然確定以後要在這裏發展,一些必要的事情還是要做的。
比如說,跟隔壁朔方城的縣長搞好關係,畢竟,以後雙方的合作還是很多的。
大周的邊郡,為了確保邊郡官員不擁兵自立,所以采用了軍政分離的做法,縣長主管城內的政治,經濟事物,而堡寨的總兵則主管境內的軍士事物,所以,上任第一步,自然是要和這位縣長打好關係的。
第二日清早,帶著老道和魯智深兩人,又拿上了兩箱銀錠,便前往了隔壁的朔方城。
入城之後,隨便找了個客棧住下,鄭洪準備先打聽一番,再做下一步準備。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這位縣長是一名堪比包公的公正廉潔的官員,那送禮這招,可就成了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客棧內,魯智深和鄭洪正在吃著從外麵的街上買回來的早飯。
剛剛把一個饅頭塞進嘴裏,門外老遠就傳來了老道點聲音。
“吱呀!”
客房的門被人從外麵打開,老道喘著大氣,緩緩開口:
“老板,有消息了,這位朔方城的縣長大人啊,似乎也是個人物,聽人們說啊,三天前有一小股蠻子南下騷擾,然後這位縣長大人就親自率領城內的守軍追了出去,說是要親自將那夥蠻子們捉拿。”
“啥玩意?”
鄭洪一愣,放下了手上的饅頭。
大周尚武,這點沒錯,他也能看出來,可讓他沒想到的是,這尚武竟然能到這個地步,一縣之長親自去追殺蠻子。
好家夥,還把縣裏的守軍都給帶走了,好家夥,你踏馬老家不要了啊?
守軍沒了,萬一人家蠻子大舉入侵,這朔方城不就是砧板上的肉嗎?
這縣長腦子抽了吧?
“哈哈哈哈哈,依灑家看啊,這縣太爺腦子八成是有問題,如果我是蠻子,就趁這個機會一舉拿下這座城了!”
魯智深一邊往嘴裏塞著饅頭,一邊大大咧咧的開口。
“誰說不是呢,老板啊,依我看,我們還是先回堡寨吧,這城裏現在是怎麽看怎麽不安全啊。”
老道說的沒錯,自家堡寨那裏才安頓下來,還有一堆事情沒做,在這城內浪費時間,還真不如直接回去。
更何況,現在的朔方城,守備薄弱,如果蠻子真的打了過來,說不定還真的會有危險。
“也罷,我們先撤。”
……
離開了客棧,三人便準備朝著城門處走去。
可讓人沒想到的是,剛出客棧,整條街便發生了騷亂。
街道上一隊二三十人的騎兵疾馳而過,瞬間把整條街都搞的雞飛狗跳起來。
看著那支路過的騎兵,鄭洪的眉頭不由得往上挑了挑。
身旁正在吃饅頭的智深和尚也像是感受到了什麽一樣,直勾勾的看著那支遠去的騎兵。
“老板,灑家覺得,有些不對勁,那支騎兵的身上有血腥味。”
“嗯,我也聞到了。”
一旁的老道聽著兩人的對話,也挺著鼻子使勁的嗅著,可惜,他什麽也沒聞出來。
“別白費力氣了,人都走那麽遠了,你能聞出個屁來。”
看著老道的動作,鄭洪忍不住吐槽道。
“額,老板,那我們現在?”
“先不回去了,看那支騎兵的方向,應該是縣長府的方向,過去看看。”
這個年代,城池的布局一般都相差不多,一縣之長作為城裏最有權勢的人,住的地方自然是在城市中央,而且這朔方城隻有這一條街直通縣長府,所以那支騎兵要去哪裏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一路尾隨,來到朔方城的中央後,果不其然的在縣衙門前發現了這隊騎兵停下門外的戰馬。
不過有些奇怪的是,這縣衙門內,隨著這隊騎兵的到來,居然響起了陣陣的哭聲。
“老道啊,你去看看是什麽個情況。”
“好嘞!”
說罷,老道便掂量著兩塊碎銀,屁顛屁顛的靠了過去。
不過,沒讓鄭洪多等,老道便回來了,有些不知所措的說道:
“老板,我聽那門口衙差的意思,好像,出事了。”
“嗯?怎麽說?”
“縣長張長富三天前不是出城追擊一小股犯境的蠻子了嘛,好像就是這一出城壞事了,貌似帶出去的八百士卒,被蠻子們給埋伏了,死傷近半,張長富此刻正在城外三十裏處和敵人血戰,他們這些人是回來搬救兵的。”
老道,說完,還沒等鄭洪開口,一邊的魯智深先是發出了一陣哄笑聲。
“哈哈哈哈哈,灑家就知道,這勞什子縣長不靠譜。”
“唉,得了,先回去吧,我估計,要不了多久,這些人就該去找我們了。”
輕歎一口氣,鄭洪心中有些發悶,自己這一上任就攤上一個豬隊友,難啊。
關鍵,這豬隊友,你不救還不行,畢竟,都是大周的官員,都為大周辦事,你手裏有兵有馬的,能看著同袍在成為活生生被圍死嗎?
那顯然不能啊,他鄭洪真要這樣搞,說不定明天就會有人給他鄭洪扣上一個見死不救,私通蠻族的大帽子過來。
所以,現在,鄭洪隻能祈禱那一小股蠻子的實力不會太強了,要不然,就靠他那些刑徒兵們,還真不一定要死傷多少人呢。
這些家底子,可真的是用一個少一個,珍貴的很啊。
原路返回自家堡寨,果然不出鄭洪所料,三人前腳剛進去,後腳就有一隊騎兵匆忙的趕了過來。
不過讓鄭洪有些意外的是,這隊騎兵的領頭人,居然是一位三十多歲的美婦人。
將一行人帶進堡主府,鄭洪坐在主位上,靜靜的打量著麵前的這位風韻猶存的美婦。
這位年齡大概三十左右的美婦,風髻露鬢,淡掃的娥眉眼含春光,雖然在常年在邊地生活,但婦人的皮膚卻並不像一般婦女那樣粗糙,反倒細潤如溫玉,讓人有些浮想聯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