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冠奇他是被省紀委的人請到錦安了解情況的,彭長宜感歎省紀委的辦案速度驚人。也可能是在把翟炳德請到省裏的時候,情況已經掌握的大概齊了,吳冠奇沒說玉瓊現在在哪兒,也可能他不知道。
想到第一次看到玉瓊時的情景,是那麽的優雅、美麗,第二次再見到她時,又是那麽的休閑、迷人,那個時候彭長宜還感慨這個女人,居然有著多麵的迷人氣質。
吳冠奇關於女人的話讓他想到了部長說的兩種女人不能碰的話,本來,女人是不該有那麽大欲望的,紅樓夢裏就說女人是水做的,那麽,是什麽讓他們有了不該有的欲望?甚至欲望超過了男人?也許,在男權社會裏,讓女人沒了安全感?女人為了更大獲得安全感和社會地位,積極參與社會、經濟等各個領域的活動,有時候比男人還風生水起。
玉瓊是這樣,姚靜是這樣,沈芳某種程度上也是這樣,她在追求所謂的價值的同時,丟到了不該丟掉的東西。丁一不是這樣,陳靜目前看也不是這樣,也許,她還年輕,單純,還沒有定型,就衝她第一次在電梯見到他不敢言聲就說明她不該是這樣。這一點,葉桐呢?他不敢肯定葉桐不是這樣,但是葉桐是個意誌和生活都非常獨立的人,也是個不好被掌握的人。總之,他彭長宜後半輩子的伴侶,一定要找一個不熱衷於名利的女人。女人,應該像花朵那樣,清香、高潔、不悲不喜,是柔弱,也是堅韌,有趣,溫暖,安靜, 真正屬於這樣的女人恐怕在他周圍隻有一個人了,他不知道眼下的陳靜是否能。
在彭長宜的眼裏,丁一的確有著女人所有的美好,是完美到沒有一絲瑕疵的,就像《浮士德博士的悲劇》裏說的那樣,“凡不是海倫身上的,全是糞土……”
我摯愛的朋友,你在何方,何時你才能獲得幸福,誰又是你最終的歸宿……
三天後,省委給錦安派來了一位新的市委書記,是一位年齡比翟炳德還大五歲的老書記,名叫邵愚。
由於春節將近,從上到下的主要工作就是維穩,各級黨委政府不再安排硬性工作,這段時間除去慰問就是座談,總結一年工作的得失,謀劃明年政府工作。
再過二十多天就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春節。彭長宜很忙,為了保證年後兩會的順利召開,他果然沒有動基層班子,他不想出現亢州曆史上的周林事件,隻是給南城派去了一個黨委書記,市宣傳部一名常務副部長。
朱國慶也曾兩次私下跟彭長宜交心,希望年後的人代會上,自己能順利當選,別出現差錯和紕漏。彭長宜安慰他,說:“你老兄一直沒有離開過亢州,在亢州有著堅實的群眾基礎,你當選是沒有任何懸念的。”
彭長宜說這話也有他的道理,除去麵上的道理,彭長宜知道,年前這段時間,朱國慶根本就沒閑著,公開的私下的沒少做工作。新任錦安市委書記到任後,召開了全市當前工作會議,邵書記也強調了有選舉任務的市縣應該注意的情況,要求各級黨委政府要把工作做細,問題想足,確保黨委意誌能貫徹落實下去。
對於年後的選舉,彭長宜根本就不擔心,他最大的擔心還是牛關屯。
這段時間裏,彭長宜對牛關屯仍然不敢掉以輕心,駐村工作隊每天仍然堅持進村走訪、幫扶,解決群眾生產和生活問題。“保證每戶村民都要吃上餃子,過上祥和穩定的春節”。這是亢州市委市政府給各個駐村工作隊下了鐵律,任何單位的工作隊的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逃避下村,如果有事,由單位自行調劑,必須保證足夠的下村人數,每天必須要有走訪情況的反饋意見,各個工作組必須由組長專門向市領導小組匯報,市領導小組在將情況匯總,每天無論多晚,都要報告給市委領導。這項工作一直由蘇乾在抓,並且紮實深入 。
彭長宜特別強調指出,這個工作隊會保持一段相當長時間,所以各級領導必須要有長期的思想準備,工作隊的負責人都是各個單位一把手或者是二把手親自帶隊。
除去牛關屯確保穩定外,彭長宜還在全市範圍內排查了不穩定因素,都派去了包片工作隊,特別對這次征地所涉及到的村子進行重點排查。
穩定,是一票否決製,是彭長宜當時跟錦安市委書記立的是口頭軍令狀,盡管錦安市委書記已經不再是翟炳德,但彭長宜更加得不敢掉以輕心,因為,穩定,永遠是黨委工作的重中之重,他並沒有因為市委書記換了別人而感動半點輕鬆。
年前,彭長宜主要忙著看望老幹部,慰問各條戰線的職工,隻有一有時間,他還找人談話,聽取各科局委辦長、鄉鎮辦事處一把手的匯報,盡管有些人他認識,但是以前沒有打過交道,聽匯報的過程,也是他掌握全市基層幹部情況的過程。通過談話,觀察一個人的談吐、氣質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彭長宜是從基層一步一步幹起來的幹部,盡管他的升遷速度快,但是基層的工作瞞不過他,他做過王家棟的秘書,又有多年基層工作經驗,還是自認為有一定的觀人術的。
在用人問題上,他很佩服曾國藩,他認為曾國藩最成功的地方就是會用人,他從不怕別人超過自己,願意給每一個人搭建施展抱負的平台,所以他成功了,彭長宜立誌要通過製定新的用人機製,為亢州選拔一批新的幹部上來,改變目前官場上的庸、懶、散、軟的風氣。提高幹部隊伍的自身建設,提高整個幹部隊伍的素質。
這是他這一段閑暇時間裏一直在琢磨的問題。
他曾經幾次跟盧輝和李保華討論這個問題,要他們拿出一個具體實施方案來,年後著手進行幹部選拔和任用製度的改革。
部長出來已經有十多天了,在這十多天的時間裏,別說彭長宜,就連他的家人都沒有去醫院看過他,不是大家忘記他了,是他堅決不讓他們來看他,一再聲稱,等自己好了,自然就會回來的。
彭長宜琢磨不透他為什麽不讓大家看他,是擔心連累大家?現在這個問題已經不存在了,翟炳德下台了,新來的市委書記是從外地調過來的,除去錦安是他的老家外,他跟錦安沒有任何交集,對下麵的幹部,也是沒有任何偏見的。
那麽,是什麽原因讓王家棟拒絕親人們去看他?
彭長宜就有些犯疑,他還是擔心他的身體健康問題,他曾經就這個問題給樊部長打過電話,樊文良一直說他沒有大礙,隻是在調理和休養。
一天下班很晚了,彭長宜還沒走,他還在忙著,這時,就聽見秘書進來說:“彭書記,有人找。”
彭長宜抬起頭,還沒顧上問是誰找,就見樊文良邁著穩穩的步伐,麵帶微笑地出現在門口,很快,他的身後又有一個熟悉的高大的身影出現,江帆也微笑著走了進來。
這對昔日的搭檔,如今再次出現在亢州市委書記的辦公室,的確讓人感慨。
彭長宜呆呆地坐在座位上,呆呆地看著他們,一時竟然不知說什麽好……
樊文良不緊不慢地說:“長宜啊,這麽晚了,還不下班,大樓裏都沒人了。”
彭長宜這才慢慢地站起身,半天才吞吞吐吐地說道:“怎麽是……是你們兩位老領導啊?我是不是看花眼了?”說著,他下意識地揉了揉眼睛。
樊文良“哈哈”大笑,就坐在了正麵的沙發上。
彭長宜怔了怔神,又說道:“我……我怎麽……突然拙嘴笨舌不知道該說什麽了——”
江帆笑了,說道:“長宜,那就對了。我說給你打個電話,可是樊部長不讓,說咱們去看看,看看亢州的市委書記是在工作還是在喝酒?”江帆學著樊文良的口吻,慢條斯理地說道。
彭長宜低頭笑了,他撓著腦袋說道:“幸虧我沒幹別的,敢情碰上省領導微服私訪來了,這要是幹了別的,我頭上就冷了。”
“哈哈。”江帆笑著說:“帽子沒了,還不冷?”
樊文良慢慢坐下,臉上的表情依然是沉靜,不露聲色,他不緊不慢地說道:“長宜,別聽江主任的,我們下高速路是想討杯水喝,你幹什麽都沒關係,早就過了下班時間了。”
在彭長宜的印象中,樊文良自從調走後,還從來都沒回過市委市政府機關,這,應該是第一次。不但樊文良沒來過這個機關大院,江帆也沒回來過。
他趕緊和秘書一起給他們沏水,當他雙手把水杯恭恭敬敬地放到樊文良的麵前時,說道:“真想您啊,您說您來了,好歹也得提前告訴長宜一聲啊,我今天是寫一個東西才沒有離開,不然真的不知道去哪兒了?”
“那有什麽關係?你在我們就進來,你不在我們就走嘛?”樊文良看了江帆一眼說道。
“那怎麽成,就是長宜不在,也要打電話叫回來,來了就沒有走的道理了。”彭長宜說道。
江帆沒有坐下,他活動著雙臂,走到樊文良的那幅橫幅大字前,說道:“樊書記,您就是偏心,我求您的墨寶,求了多少次,您可是一次都沒有滿足過我啊,怎麽長宜這,又出現了您的一幅字了?”
樊文良扭頭看著說:“哦,我還真沒注意,是我的嗎?”其實,樊文良進來的時候就看到了,隻是他沒吭聲。
江帆說:“您的字即便沒有落款,我也是一眼就能看出,方勁古樸,藏鋒逆入……”
他說完這八個字後,自己怔了一下,隨後不自然地笑了。
彭長宜當然知道江帆不自然的原因了。這八個字,想當初是丁一稱讚樊文良的書法時說道,他和江帆還為此討論過這八個字的內涵,覺得這八個字無論是對樊文良的書法還是樊文良的作風,都特別貼切。
哪知,意識到這一點的不隻是彭長宜。
樊文良看看彭長宜,彭長宜也看看樊文良,樊文良笑了,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慢聲慢氣地說道:“我看你啊,是用心記住這八個字了。”
“哈哈哈。”
彭長宜和江帆都不約而同地大聲笑了出來。
江帆沒再說什麽,他又來踱到彭長宜的辦公桌前,拿起彭長宜剛剛寫的文字,煞有介事地念出了聲:“亢州幹部任免製度改革草案。得,樊部長,跟您的講話貼上題了。”
前不久,樊文良在省委黨校授課時,有過一段關於選拔和任用基層幹部的標準,這篇講話被編輯後刊登在省報上。彭長宜當然是看到了報紙,並且有些想法不謀而合。
樊文良看著江帆手裏的信箋紙,說道:“是嗎,撿重點念念。”
於是,江帆就念了兩段,然後說:“長宜倒是秘書兼組織部出身,不但親自起草這些材料,而且對組織工作和樊部長的講話精神領會的非常透徹。”
彭長宜笑了,說道:“是突然有了靈感,就先記下了,等成熟了再跟他們碰。”
樊文良說:“說說你的想法?”
彭長宜笑了,說道:“都是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想先在鄉鎮這一級別搞試點,先對22個鄉鎮、區辦事處、開發區的44名黨政一把手進行考核,我也想摸摸情況,然後輻射到市直各個單位,副科級以上的幹部都要進行述職、考核,進行民主測評,另外,以後提拔任用幹部要走領導推薦、民主提議、測評的程序,伯樂製和公選相結合。這隻是一個初級想法,具體怎麽搞我也沒有思路,請樊部長給點指示。”
“嗬嗬,我要給指示,還是你們的思路嗎?長宜,什麽樣的改革都有一個共性,就是摸索、創新,所以,你們繼續摸索,我不幹擾。我們是喝水吃飯來了。”樊文良盡管沒有表態,但看得出,他是欣賞和默認的,他這個人,向來是這個作風,從不公開發表個人意見,喜怒無形於色,別人是很難從他的臉上看出他的情緒的。
不過,處久了,也能從他接下來的表情中揣摩出一二。
彭長宜已經從他接下來的表情中,揣摩出了他對自己的想法是認同的,就搓著手,說道:“太好了。您想吃什麽?我立馬去安排。”
“越簡單越好,越快越好,吃完飯後去老王家看一眼,我就得回北京了。”
彭長宜站了起來,說道:“您是先吃飯還是先去他家?”
“先吃飯,去他家看看我就走了。”
“好,咱們還是老地方,金盾怎麽樣?”彭長宜說道。
樊文良說:“隨你安排好了。”
“別呀,我征求領導們的意見,想吃什麽?”
“隨你安排。”樊文良還是這話。
彭長宜笑了,這的確是樊文良的性格,從來都不拍板兒吃什麽到哪裏去吃。即便你安排的不合乎他的口味,他也從不挑剔,頂多就的少吃或者不吃。
沒有明確指向的領導是最難揣摩的,彭長宜為難地看了看江帆。
江帆笑了說:“長宜,別為難了,就金盾吧,隨意吃點,老領導還得趕回北京。”
“梅阿姨沒跟您去省城嗎?”彭長宜說道。
樊文良站了起來,說道:“我們說好了,以後無論我去哪兒,她都呆在北京不動了,再說了,北京一大家子事,她也離不開。”
彭長宜知道,他說的一大家子,指的是他和老胡共同養著的那些老戰友們留下的孩子們。以前,從樊文良的口裏,是從來都不會透露出這個信息的,也許,他認為彭長宜和江帆是值得信任的人,也許,他認為這件事已經不是什麽秘密了。
如今,這些孩子們大部分都已畢業參加工作了,隻有兩個還在上大學。可能,北京是這些孩子們共同的家,所以,樊文良也就把家安在了北京。
江帆仍然上了樊文良的車,他自己的車跟在後麵,彭長宜打頭,三輛車就來到了金盾酒店。老顧招呼樊文良和江帆的司機,單開了一個雅間。彭長宜則陪著樊文良和江帆,來到另一個雅間。由於金盾承包給了別人,裏麵的格局也有些變化,他們便來到一個比較豪華的房間。
坐下後,在等菜的時候,樊文良問道:“長宜,王夫人怎麽樣?”
彭長宜說:“我看著還好,前些日子跟雯雯著急著,雯雯要帶孩子去深圳看王圓,老太太擔心孩子小,怕把他們的寶貝孫子倒騰壞了,就把我叫去了,我說了說雯雯,這才不去了。部長出事後,她一直表現的都很堅強,但是那次我看著她是真急了。”
樊文良點點頭。
“別的看著還好,精神和氣色都不錯。尤其是知道王部長出來了,又是您安排住的醫院,就更安心了。”
“哦,她的表現比我們想象的要好。”樊文良說道。
“嗯,前期我感覺雯雯表現的很好,後來部長出事,雯雯有些頂不住了,但是老太太表現的很堅強,勸雯雯,給雯雯做工作。”彭長宜邊倒水邊說道。
樊文良表情很凝重,他點點頭,沒再說什麽。
彭長宜坐下後問道:“王部長的情況怎麽樣?”
樊文良半天才說:“基本穩定了。”
彭長宜不知道他說的基本穩定是指什麽,是情緒還是健康?他本想再進一步問問,這時,服務員端著菜上來了,樊文良不喝酒,說一會得去王家棟家裏,江帆見樊文良不喝他也不喝,彭長宜就是多想喝也不能喝了,就點了幾樣餃子,其中有樊文良最愛吃的鮮蝦餡的。
他們吃完後,沒耽誤,就去了王家棟家裏,彭長宜之前給雯雯打了電話,雯雯和部長夫人早就開著院門等著呢。
部長夫人一見到樊文良,眼睛就濕潤了。
樊文良問了她身體情況,又逗了逗孩子,他告訴他們,王家棟很好,春節的時候他接他們全家去北京過年。
部長夫人說:“他什麽時候能出院?”
樊文良說:“很快。”
“樊書記,你告訴我實情,他幹嘛不讓我們去看他?”部長夫人緊張地說道。
樊文良說:“沒不讓,他是不想倒騰你們,怕你們顧不上他的孫子,他知道他孫子比他重要,嗬嗬。”
部長夫人低頭抹了一下眼淚。
雯雯說:“我爸爸什麽時候能回家?”
樊文良想了想後說:“我今天來,也是想跟你們商量這事,我是這樣考慮,如果你們全家可以去北京過年,住處我安排,這樣就少了一道倒騰他的環節,如果你們不想去北京過年,可以考慮讓他回來幾天,不過,我的意思還是讓他在北京多養幾天。”
雯雯看了看婆婆,低聲說道:“樊伯伯,我爸他……”
“他身體沒事,這個你們放心,但是你該理解,畢竟也是一次磨難,而且也一把年紀了,我就是想讓他住院,全麵治療一下,所以我建議你們還是去北京過年好。”
不知為什麽,樊文良說的話,無論是彭長宜還是雯雯,都有些不信。
盡管對樊文良的話半信半疑,盡管擔心部長的身體健康,但當著部長夫人,彭長宜是不不便表示這種擔心的,他說道:“阿姨,我同意你們去北京過年。隻要讓他看見孫子,比什麽藥物都管事,保證立馬就好。”
彭長宜說的是實情,盡管部長達觀,凡事都能看透,但畢竟是落馬之人,春節又是互相拜年走動聯絡感情的時候,而且是他落馬後第一個春節,人走茶涼,難免會讓他有諸多不適應的地方。
“哈哈。”聽了彭長宜的話,大家都笑了。
部長夫人擦擦眼淚看著樊文良說道:“行,我沒有意見,這個主我做了,也不跟他商量了。隻是又要麻煩他樊伯伯了。”
樊文良爽朗地說:“我不麻煩,這事交給梅大夫辦就行了。”
部長夫人含著眼淚說:“總之,是要麻煩你們大家了。”
樊文良說:“我們家過年,向來都是熱鬧的,我都不記得我們自己單獨過過年。就怕你們嫌吵不適應,不過沒關係,相信梅大夫,她會把一切給你們安排好的。”
樊文良的夫人早就提前調離了德山,現任北京某部隊醫院心內科主任。
盡管提到夫人時,樊文良話不多,但從他的口氣和表情中,都流露出對夫人的讚許和肯定,這多少會讓江帆和彭長宜有些感慨。樊文良從未跟旁人談過夫人,甚至有些鮮為人知,但是從他的身上,總會能感到夫人的影子,包括飲食上的一些忌諱,包括他這麽多年仕途路上一直比較穩妥地向前,包括他們和老胡共同照顧和撫養的那些老戰友的孩子們,而且自己的兒子也非常優秀出色,這些,都能折射出樊文良的夫人應該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識大體、顧大局,不勢力、不貪慕虛榮。盡管她有自己的事業,但對樊文良始終都是支持體貼,默默地站在他的旁邊,跟他一起同風共雨,而且,從沒有聽說她給樊文良找過什麽麻煩,甚至很少在樊文良的圈子裏出現,這樣的女性,當為楷模。
不知為什麽,此時的江帆和彭長宜,互相看了一眼,相信他們都有同樣的感慨。
這時,樊文良從懷裏掏出一個紅包,起身,遞到孩子的麵前,說道:“這是爺爺給的壓歲錢,讓你媽媽給你攢著,長大留著娶媳婦。”
“哈哈。”
他的話,把大家都逗樂了。
江帆也從懷裏掏出一個紅包,說道:“這是江爺爺給你的壓歲錢,讓你媽媽給你攢著,爭取娶個外國的媳婦。”
“哈哈。”
眾人又是一陣大笑。
由於樊文良還有趕回北京,他不便久坐,告別了這一家人後,就坐上車走了。
部長夫人執意要出來送樊文良,就把孩子交給了雯雯,直到樊文良的車燈看不見了,她才轉身回來。
送走了樊文良,彭長宜和江帆又在王家坐了一會也走了。臨出門的時候,雯雯把他們送上車,跟江帆說道:“江叔兒,跟你說個事。”
由於彭長宜走在江帆的後麵,他聽到這話首先站住了。
哪知雯雯卻說道:“不讓彭叔兒聽見。”
彭長宜笑了,說道:“我回避。”說著,就上了車。
雯雯走到江帆跟前,低聲說道:“小丁春節要回家過年。”
江帆一聽,“哈哈”大笑,說道:“謝謝你雯雯。”說著,瀟灑地衝她揮了一下手,也上了車。
晚上,江帆隨彭長宜入住海後招待所,彭長宜說道:“您說,部長到底怎麽回事,不讓別人探望他,是他怕給大家添亂,怎麽也不讓家裏人見他?尤其是老伴兒,非常擔心他,跟我磨叨了好幾回了,我真搞不懂這個老同誌是怎麽想的?”
江帆歎了口氣,想摸了摸口袋,想抽煙,想了想彭長宜不抽煙,就作罷了。
彭長宜起身,從抽屜裏拿出一盒煙和打火機,放到他麵前,江帆伸出手擺了擺,說道:“帶著呢,不抽了,我對煙沒有多大癮,悶了才想抽。”
彭長宜也沒再繼續謙讓。
江帆說道:“你剛才說的問題,我也琢磨過,我是這樣理解的,也可能沾邊,一可能不沾邊,但的確是我的理解。你還記得咱們小時候讀過的語文課本嗎,其中有一篇課文是英雄趙一曼的故事。”
彭長宜說:“記得,我看過趙一曼的電影,小人書。”
江帆點點頭,又說:“趙一曼留下個兒子,叫寧兒。”
“知道,我記得她是在赴刑前的火車上寫給他兒子寧兒一封信。”彭長宜說道。
江帆沉了沉說道:“是的,母親從被捕到犧牲,這個孩子一直寄養在親戚家,不知道自己的母親是誰,這種情況在戰爭年代很正常,新中國成立後,他已經是一個十多歲少年了,跟咱們一樣,也看過影片《趙一曼》,但是他不知道趙一曼就是自己的母親。當有一天,他知道了自己就是民族英雄趙一曼的兒子時,他的精神受到了極大刺激,幾次哭暈過去……他想到了媽媽受到的非人的折磨,便用鋼針和墨水在胳膊上刺上了母親的名字……”
江帆停了停又說道:“可以說,那個時候,他的心,應該是疼到了極點……”
彭長宜默默地看著江帆,他似乎明白了他說的意思。
想到第一次看到玉瓊時的情景,是那麽的優雅、美麗,第二次再見到她時,又是那麽的休閑、迷人,那個時候彭長宜還感慨這個女人,居然有著多麵的迷人氣質。
吳冠奇關於女人的話讓他想到了部長說的兩種女人不能碰的話,本來,女人是不該有那麽大欲望的,紅樓夢裏就說女人是水做的,那麽,是什麽讓他們有了不該有的欲望?甚至欲望超過了男人?也許,在男權社會裏,讓女人沒了安全感?女人為了更大獲得安全感和社會地位,積極參與社會、經濟等各個領域的活動,有時候比男人還風生水起。
玉瓊是這樣,姚靜是這樣,沈芳某種程度上也是這樣,她在追求所謂的價值的同時,丟到了不該丟掉的東西。丁一不是這樣,陳靜目前看也不是這樣,也許,她還年輕,單純,還沒有定型,就衝她第一次在電梯見到他不敢言聲就說明她不該是這樣。這一點,葉桐呢?他不敢肯定葉桐不是這樣,但是葉桐是個意誌和生活都非常獨立的人,也是個不好被掌握的人。總之,他彭長宜後半輩子的伴侶,一定要找一個不熱衷於名利的女人。女人,應該像花朵那樣,清香、高潔、不悲不喜,是柔弱,也是堅韌,有趣,溫暖,安靜, 真正屬於這樣的女人恐怕在他周圍隻有一個人了,他不知道眼下的陳靜是否能。
在彭長宜的眼裏,丁一的確有著女人所有的美好,是完美到沒有一絲瑕疵的,就像《浮士德博士的悲劇》裏說的那樣,“凡不是海倫身上的,全是糞土……”
我摯愛的朋友,你在何方,何時你才能獲得幸福,誰又是你最終的歸宿……
三天後,省委給錦安派來了一位新的市委書記,是一位年齡比翟炳德還大五歲的老書記,名叫邵愚。
由於春節將近,從上到下的主要工作就是維穩,各級黨委政府不再安排硬性工作,這段時間除去慰問就是座談,總結一年工作的得失,謀劃明年政府工作。
再過二十多天就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春節。彭長宜很忙,為了保證年後兩會的順利召開,他果然沒有動基層班子,他不想出現亢州曆史上的周林事件,隻是給南城派去了一個黨委書記,市宣傳部一名常務副部長。
朱國慶也曾兩次私下跟彭長宜交心,希望年後的人代會上,自己能順利當選,別出現差錯和紕漏。彭長宜安慰他,說:“你老兄一直沒有離開過亢州,在亢州有著堅實的群眾基礎,你當選是沒有任何懸念的。”
彭長宜說這話也有他的道理,除去麵上的道理,彭長宜知道,年前這段時間,朱國慶根本就沒閑著,公開的私下的沒少做工作。新任錦安市委書記到任後,召開了全市當前工作會議,邵書記也強調了有選舉任務的市縣應該注意的情況,要求各級黨委政府要把工作做細,問題想足,確保黨委意誌能貫徹落實下去。
對於年後的選舉,彭長宜根本就不擔心,他最大的擔心還是牛關屯。
這段時間裏,彭長宜對牛關屯仍然不敢掉以輕心,駐村工作隊每天仍然堅持進村走訪、幫扶,解決群眾生產和生活問題。“保證每戶村民都要吃上餃子,過上祥和穩定的春節”。這是亢州市委市政府給各個駐村工作隊下了鐵律,任何單位的工作隊的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逃避下村,如果有事,由單位自行調劑,必須保證足夠的下村人數,每天必須要有走訪情況的反饋意見,各個工作組必須由組長專門向市領導小組匯報,市領導小組在將情況匯總,每天無論多晚,都要報告給市委領導。這項工作一直由蘇乾在抓,並且紮實深入 。
彭長宜特別強調指出,這個工作隊會保持一段相當長時間,所以各級領導必須要有長期的思想準備,工作隊的負責人都是各個單位一把手或者是二把手親自帶隊。
除去牛關屯確保穩定外,彭長宜還在全市範圍內排查了不穩定因素,都派去了包片工作隊,特別對這次征地所涉及到的村子進行重點排查。
穩定,是一票否決製,是彭長宜當時跟錦安市委書記立的是口頭軍令狀,盡管錦安市委書記已經不再是翟炳德,但彭長宜更加得不敢掉以輕心,因為,穩定,永遠是黨委工作的重中之重,他並沒有因為市委書記換了別人而感動半點輕鬆。
年前,彭長宜主要忙著看望老幹部,慰問各條戰線的職工,隻有一有時間,他還找人談話,聽取各科局委辦長、鄉鎮辦事處一把手的匯報,盡管有些人他認識,但是以前沒有打過交道,聽匯報的過程,也是他掌握全市基層幹部情況的過程。通過談話,觀察一個人的談吐、氣質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彭長宜是從基層一步一步幹起來的幹部,盡管他的升遷速度快,但是基層的工作瞞不過他,他做過王家棟的秘書,又有多年基層工作經驗,還是自認為有一定的觀人術的。
在用人問題上,他很佩服曾國藩,他認為曾國藩最成功的地方就是會用人,他從不怕別人超過自己,願意給每一個人搭建施展抱負的平台,所以他成功了,彭長宜立誌要通過製定新的用人機製,為亢州選拔一批新的幹部上來,改變目前官場上的庸、懶、散、軟的風氣。提高幹部隊伍的自身建設,提高整個幹部隊伍的素質。
這是他這一段閑暇時間裏一直在琢磨的問題。
他曾經幾次跟盧輝和李保華討論這個問題,要他們拿出一個具體實施方案來,年後著手進行幹部選拔和任用製度的改革。
部長出來已經有十多天了,在這十多天的時間裏,別說彭長宜,就連他的家人都沒有去醫院看過他,不是大家忘記他了,是他堅決不讓他們來看他,一再聲稱,等自己好了,自然就會回來的。
彭長宜琢磨不透他為什麽不讓大家看他,是擔心連累大家?現在這個問題已經不存在了,翟炳德下台了,新來的市委書記是從外地調過來的,除去錦安是他的老家外,他跟錦安沒有任何交集,對下麵的幹部,也是沒有任何偏見的。
那麽,是什麽原因讓王家棟拒絕親人們去看他?
彭長宜就有些犯疑,他還是擔心他的身體健康問題,他曾經就這個問題給樊部長打過電話,樊文良一直說他沒有大礙,隻是在調理和休養。
一天下班很晚了,彭長宜還沒走,他還在忙著,這時,就聽見秘書進來說:“彭書記,有人找。”
彭長宜抬起頭,還沒顧上問是誰找,就見樊文良邁著穩穩的步伐,麵帶微笑地出現在門口,很快,他的身後又有一個熟悉的高大的身影出現,江帆也微笑著走了進來。
這對昔日的搭檔,如今再次出現在亢州市委書記的辦公室,的確讓人感慨。
彭長宜呆呆地坐在座位上,呆呆地看著他們,一時竟然不知說什麽好……
樊文良不緊不慢地說:“長宜啊,這麽晚了,還不下班,大樓裏都沒人了。”
彭長宜這才慢慢地站起身,半天才吞吞吐吐地說道:“怎麽是……是你們兩位老領導啊?我是不是看花眼了?”說著,他下意識地揉了揉眼睛。
樊文良“哈哈”大笑,就坐在了正麵的沙發上。
彭長宜怔了怔神,又說道:“我……我怎麽……突然拙嘴笨舌不知道該說什麽了——”
江帆笑了,說道:“長宜,那就對了。我說給你打個電話,可是樊部長不讓,說咱們去看看,看看亢州的市委書記是在工作還是在喝酒?”江帆學著樊文良的口吻,慢條斯理地說道。
彭長宜低頭笑了,他撓著腦袋說道:“幸虧我沒幹別的,敢情碰上省領導微服私訪來了,這要是幹了別的,我頭上就冷了。”
“哈哈。”江帆笑著說:“帽子沒了,還不冷?”
樊文良慢慢坐下,臉上的表情依然是沉靜,不露聲色,他不緊不慢地說道:“長宜,別聽江主任的,我們下高速路是想討杯水喝,你幹什麽都沒關係,早就過了下班時間了。”
在彭長宜的印象中,樊文良自從調走後,還從來都沒回過市委市政府機關,這,應該是第一次。不但樊文良沒來過這個機關大院,江帆也沒回來過。
他趕緊和秘書一起給他們沏水,當他雙手把水杯恭恭敬敬地放到樊文良的麵前時,說道:“真想您啊,您說您來了,好歹也得提前告訴長宜一聲啊,我今天是寫一個東西才沒有離開,不然真的不知道去哪兒了?”
“那有什麽關係?你在我們就進來,你不在我們就走嘛?”樊文良看了江帆一眼說道。
“那怎麽成,就是長宜不在,也要打電話叫回來,來了就沒有走的道理了。”彭長宜說道。
江帆沒有坐下,他活動著雙臂,走到樊文良的那幅橫幅大字前,說道:“樊書記,您就是偏心,我求您的墨寶,求了多少次,您可是一次都沒有滿足過我啊,怎麽長宜這,又出現了您的一幅字了?”
樊文良扭頭看著說:“哦,我還真沒注意,是我的嗎?”其實,樊文良進來的時候就看到了,隻是他沒吭聲。
江帆說:“您的字即便沒有落款,我也是一眼就能看出,方勁古樸,藏鋒逆入……”
他說完這八個字後,自己怔了一下,隨後不自然地笑了。
彭長宜當然知道江帆不自然的原因了。這八個字,想當初是丁一稱讚樊文良的書法時說道,他和江帆還為此討論過這八個字的內涵,覺得這八個字無論是對樊文良的書法還是樊文良的作風,都特別貼切。
哪知,意識到這一點的不隻是彭長宜。
樊文良看看彭長宜,彭長宜也看看樊文良,樊文良笑了,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慢聲慢氣地說道:“我看你啊,是用心記住這八個字了。”
“哈哈哈。”
彭長宜和江帆都不約而同地大聲笑了出來。
江帆沒再說什麽,他又來踱到彭長宜的辦公桌前,拿起彭長宜剛剛寫的文字,煞有介事地念出了聲:“亢州幹部任免製度改革草案。得,樊部長,跟您的講話貼上題了。”
前不久,樊文良在省委黨校授課時,有過一段關於選拔和任用基層幹部的標準,這篇講話被編輯後刊登在省報上。彭長宜當然是看到了報紙,並且有些想法不謀而合。
樊文良看著江帆手裏的信箋紙,說道:“是嗎,撿重點念念。”
於是,江帆就念了兩段,然後說:“長宜倒是秘書兼組織部出身,不但親自起草這些材料,而且對組織工作和樊部長的講話精神領會的非常透徹。”
彭長宜笑了,說道:“是突然有了靈感,就先記下了,等成熟了再跟他們碰。”
樊文良說:“說說你的想法?”
彭長宜笑了,說道:“都是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想先在鄉鎮這一級別搞試點,先對22個鄉鎮、區辦事處、開發區的44名黨政一把手進行考核,我也想摸摸情況,然後輻射到市直各個單位,副科級以上的幹部都要進行述職、考核,進行民主測評,另外,以後提拔任用幹部要走領導推薦、民主提議、測評的程序,伯樂製和公選相結合。這隻是一個初級想法,具體怎麽搞我也沒有思路,請樊部長給點指示。”
“嗬嗬,我要給指示,還是你們的思路嗎?長宜,什麽樣的改革都有一個共性,就是摸索、創新,所以,你們繼續摸索,我不幹擾。我們是喝水吃飯來了。”樊文良盡管沒有表態,但看得出,他是欣賞和默認的,他這個人,向來是這個作風,從不公開發表個人意見,喜怒無形於色,別人是很難從他的臉上看出他的情緒的。
不過,處久了,也能從他接下來的表情中揣摩出一二。
彭長宜已經從他接下來的表情中,揣摩出了他對自己的想法是認同的,就搓著手,說道:“太好了。您想吃什麽?我立馬去安排。”
“越簡單越好,越快越好,吃完飯後去老王家看一眼,我就得回北京了。”
彭長宜站了起來,說道:“您是先吃飯還是先去他家?”
“先吃飯,去他家看看我就走了。”
“好,咱們還是老地方,金盾怎麽樣?”彭長宜說道。
樊文良說:“隨你安排好了。”
“別呀,我征求領導們的意見,想吃什麽?”
“隨你安排。”樊文良還是這話。
彭長宜笑了,這的確是樊文良的性格,從來都不拍板兒吃什麽到哪裏去吃。即便你安排的不合乎他的口味,他也從不挑剔,頂多就的少吃或者不吃。
沒有明確指向的領導是最難揣摩的,彭長宜為難地看了看江帆。
江帆笑了說:“長宜,別為難了,就金盾吧,隨意吃點,老領導還得趕回北京。”
“梅阿姨沒跟您去省城嗎?”彭長宜說道。
樊文良站了起來,說道:“我們說好了,以後無論我去哪兒,她都呆在北京不動了,再說了,北京一大家子事,她也離不開。”
彭長宜知道,他說的一大家子,指的是他和老胡共同養著的那些老戰友們留下的孩子們。以前,從樊文良的口裏,是從來都不會透露出這個信息的,也許,他認為彭長宜和江帆是值得信任的人,也許,他認為這件事已經不是什麽秘密了。
如今,這些孩子們大部分都已畢業參加工作了,隻有兩個還在上大學。可能,北京是這些孩子們共同的家,所以,樊文良也就把家安在了北京。
江帆仍然上了樊文良的車,他自己的車跟在後麵,彭長宜打頭,三輛車就來到了金盾酒店。老顧招呼樊文良和江帆的司機,單開了一個雅間。彭長宜則陪著樊文良和江帆,來到另一個雅間。由於金盾承包給了別人,裏麵的格局也有些變化,他們便來到一個比較豪華的房間。
坐下後,在等菜的時候,樊文良問道:“長宜,王夫人怎麽樣?”
彭長宜說:“我看著還好,前些日子跟雯雯著急著,雯雯要帶孩子去深圳看王圓,老太太擔心孩子小,怕把他們的寶貝孫子倒騰壞了,就把我叫去了,我說了說雯雯,這才不去了。部長出事後,她一直表現的都很堅強,但是那次我看著她是真急了。”
樊文良點點頭。
“別的看著還好,精神和氣色都不錯。尤其是知道王部長出來了,又是您安排住的醫院,就更安心了。”
“哦,她的表現比我們想象的要好。”樊文良說道。
“嗯,前期我感覺雯雯表現的很好,後來部長出事,雯雯有些頂不住了,但是老太太表現的很堅強,勸雯雯,給雯雯做工作。”彭長宜邊倒水邊說道。
樊文良表情很凝重,他點點頭,沒再說什麽。
彭長宜坐下後問道:“王部長的情況怎麽樣?”
樊文良半天才說:“基本穩定了。”
彭長宜不知道他說的基本穩定是指什麽,是情緒還是健康?他本想再進一步問問,這時,服務員端著菜上來了,樊文良不喝酒,說一會得去王家棟家裏,江帆見樊文良不喝他也不喝,彭長宜就是多想喝也不能喝了,就點了幾樣餃子,其中有樊文良最愛吃的鮮蝦餡的。
他們吃完後,沒耽誤,就去了王家棟家裏,彭長宜之前給雯雯打了電話,雯雯和部長夫人早就開著院門等著呢。
部長夫人一見到樊文良,眼睛就濕潤了。
樊文良問了她身體情況,又逗了逗孩子,他告訴他們,王家棟很好,春節的時候他接他們全家去北京過年。
部長夫人說:“他什麽時候能出院?”
樊文良說:“很快。”
“樊書記,你告訴我實情,他幹嘛不讓我們去看他?”部長夫人緊張地說道。
樊文良說:“沒不讓,他是不想倒騰你們,怕你們顧不上他的孫子,他知道他孫子比他重要,嗬嗬。”
部長夫人低頭抹了一下眼淚。
雯雯說:“我爸爸什麽時候能回家?”
樊文良想了想後說:“我今天來,也是想跟你們商量這事,我是這樣考慮,如果你們全家可以去北京過年,住處我安排,這樣就少了一道倒騰他的環節,如果你們不想去北京過年,可以考慮讓他回來幾天,不過,我的意思還是讓他在北京多養幾天。”
雯雯看了看婆婆,低聲說道:“樊伯伯,我爸他……”
“他身體沒事,這個你們放心,但是你該理解,畢竟也是一次磨難,而且也一把年紀了,我就是想讓他住院,全麵治療一下,所以我建議你們還是去北京過年好。”
不知為什麽,樊文良說的話,無論是彭長宜還是雯雯,都有些不信。
盡管對樊文良的話半信半疑,盡管擔心部長的身體健康,但當著部長夫人,彭長宜是不不便表示這種擔心的,他說道:“阿姨,我同意你們去北京過年。隻要讓他看見孫子,比什麽藥物都管事,保證立馬就好。”
彭長宜說的是實情,盡管部長達觀,凡事都能看透,但畢竟是落馬之人,春節又是互相拜年走動聯絡感情的時候,而且是他落馬後第一個春節,人走茶涼,難免會讓他有諸多不適應的地方。
“哈哈。”聽了彭長宜的話,大家都笑了。
部長夫人擦擦眼淚看著樊文良說道:“行,我沒有意見,這個主我做了,也不跟他商量了。隻是又要麻煩他樊伯伯了。”
樊文良爽朗地說:“我不麻煩,這事交給梅大夫辦就行了。”
部長夫人含著眼淚說:“總之,是要麻煩你們大家了。”
樊文良說:“我們家過年,向來都是熱鬧的,我都不記得我們自己單獨過過年。就怕你們嫌吵不適應,不過沒關係,相信梅大夫,她會把一切給你們安排好的。”
樊文良的夫人早就提前調離了德山,現任北京某部隊醫院心內科主任。
盡管提到夫人時,樊文良話不多,但從他的口氣和表情中,都流露出對夫人的讚許和肯定,這多少會讓江帆和彭長宜有些感慨。樊文良從未跟旁人談過夫人,甚至有些鮮為人知,但是從他的身上,總會能感到夫人的影子,包括飲食上的一些忌諱,包括他這麽多年仕途路上一直比較穩妥地向前,包括他們和老胡共同照顧和撫養的那些老戰友的孩子們,而且自己的兒子也非常優秀出色,這些,都能折射出樊文良的夫人應該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識大體、顧大局,不勢力、不貪慕虛榮。盡管她有自己的事業,但對樊文良始終都是支持體貼,默默地站在他的旁邊,跟他一起同風共雨,而且,從沒有聽說她給樊文良找過什麽麻煩,甚至很少在樊文良的圈子裏出現,這樣的女性,當為楷模。
不知為什麽,此時的江帆和彭長宜,互相看了一眼,相信他們都有同樣的感慨。
這時,樊文良從懷裏掏出一個紅包,起身,遞到孩子的麵前,說道:“這是爺爺給的壓歲錢,讓你媽媽給你攢著,長大留著娶媳婦。”
“哈哈。”
他的話,把大家都逗樂了。
江帆也從懷裏掏出一個紅包,說道:“這是江爺爺給你的壓歲錢,讓你媽媽給你攢著,爭取娶個外國的媳婦。”
“哈哈。”
眾人又是一陣大笑。
由於樊文良還有趕回北京,他不便久坐,告別了這一家人後,就坐上車走了。
部長夫人執意要出來送樊文良,就把孩子交給了雯雯,直到樊文良的車燈看不見了,她才轉身回來。
送走了樊文良,彭長宜和江帆又在王家坐了一會也走了。臨出門的時候,雯雯把他們送上車,跟江帆說道:“江叔兒,跟你說個事。”
由於彭長宜走在江帆的後麵,他聽到這話首先站住了。
哪知雯雯卻說道:“不讓彭叔兒聽見。”
彭長宜笑了,說道:“我回避。”說著,就上了車。
雯雯走到江帆跟前,低聲說道:“小丁春節要回家過年。”
江帆一聽,“哈哈”大笑,說道:“謝謝你雯雯。”說著,瀟灑地衝她揮了一下手,也上了車。
晚上,江帆隨彭長宜入住海後招待所,彭長宜說道:“您說,部長到底怎麽回事,不讓別人探望他,是他怕給大家添亂,怎麽也不讓家裏人見他?尤其是老伴兒,非常擔心他,跟我磨叨了好幾回了,我真搞不懂這個老同誌是怎麽想的?”
江帆歎了口氣,想摸了摸口袋,想抽煙,想了想彭長宜不抽煙,就作罷了。
彭長宜起身,從抽屜裏拿出一盒煙和打火機,放到他麵前,江帆伸出手擺了擺,說道:“帶著呢,不抽了,我對煙沒有多大癮,悶了才想抽。”
彭長宜也沒再繼續謙讓。
江帆說道:“你剛才說的問題,我也琢磨過,我是這樣理解的,也可能沾邊,一可能不沾邊,但的確是我的理解。你還記得咱們小時候讀過的語文課本嗎,其中有一篇課文是英雄趙一曼的故事。”
彭長宜說:“記得,我看過趙一曼的電影,小人書。”
江帆點點頭,又說:“趙一曼留下個兒子,叫寧兒。”
“知道,我記得她是在赴刑前的火車上寫給他兒子寧兒一封信。”彭長宜說道。
江帆沉了沉說道:“是的,母親從被捕到犧牲,這個孩子一直寄養在親戚家,不知道自己的母親是誰,這種情況在戰爭年代很正常,新中國成立後,他已經是一個十多歲少年了,跟咱們一樣,也看過影片《趙一曼》,但是他不知道趙一曼就是自己的母親。當有一天,他知道了自己就是民族英雄趙一曼的兒子時,他的精神受到了極大刺激,幾次哭暈過去……他想到了媽媽受到的非人的折磨,便用鋼針和墨水在胳膊上刺上了母親的名字……”
江帆停了停又說道:“可以說,那個時候,他的心,應該是疼到了極點……”
彭長宜默默地看著江帆,他似乎明白了他說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