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村,位於大青山腳下不遠處的林蔭一側。
如同藍星絕大多數的村莊一樣,平平無奇的靠山村除了背靠著那巍峨壯觀的大青山以外,再也沒有其他任何能說的上的特點。
但正是這個看起來樸實無華到了極點的村莊,卻是徐長青內心最深處唯一的一塊淨土。
因為在這裏,徐長青度過了自己年幼時最無憂無慮的時光。
但是,快樂的時光總歸是短暫的……
人終究有長大的那一天,而在成長的過程裏,難以避免的便是需要舍棄很多對於自己來說極為重要的東西。
比如說——故鄉。
對於出生在大青山腳下的徐長青來說,便不可避免的要麵臨這一決策。
留在靠山村裏,與祖祖輩輩一樣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眼可以望到盡頭的生活。
亦或是走出去,去往靠山村外麵的世界……
這是每一個靠山村人成長所必須要經曆的道路。
大青山很大,大到哪怕從半空俯瞰,也望不到它的邊際,但同時,大青山也很小,小到一句巍峨壯觀就能形容它的一切。
不甘於平凡的徐長青,從很小的時候就做出了決斷。
他想要“逃離”,逃離這片大山的束縛,去往靠山村外更廣闊的天地……
這也是徐長青自很小的時候便一直刻苦學習的原因。
好在,努力終歸是會有回報的,上一世的徐長青先是考上了縣裏的重點高中,再後來考進了山城的一個算不上多好,但也中規中矩的大學。
在踏入山城的那一刻,徐長青終於見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世界,那一棟棟宏偉的建築,月色下絢爛到極致的恢宏夜景。
最初的選擇並沒有讓徐長青失望,大青山外的世界真的很精彩,甚至比徐長青想象中最美的世界還要精彩。
但同樣的,它也遠比徐長青想象中還要殘酷……
與大城市出身的那些同學不同,出身普通的徐長青想要留在這座充滿著夢幻的城市裏,所要付出的努力幾乎是那些出身大城市同學的幾倍,甚至是是幾十倍。
在大學四年的時間裏,徐長青除了日常的上課以外,還有各種社團的活動,再加上各種的兼職。
極力的想著豐富自己簡曆的徐長青忙的不可開交。
從上了大學以後,除了過年那幾天以外,幾乎很少再有時間回到這片孕育了自己的土地上。
但每一次回來,徐長青都能感覺到這個小小村落日新月異的變化。
得益於大青山得天獨厚的條件,無意中被驢友帶火的大青山成了著名的網紅景點。
吸引了政府及各大企業的投資,同時也帶動了其周圍村落的發展,其中便包括了被劃歸在旅遊區內的靠山村。
在旅遊紅利的帶動下,靠山村的發展幾乎可以用的上日新月異來形容。
短短大學四年的時間裏,靠山村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之前泥濘不堪的泥土路變成了平坦整潔的柏油路,原先一間間破舊的磚瓦房變成了一棟棟精美絕倫的民宿民居……
處在變革時代的靠山村坐擁大青山這個寶地,在時代的浪潮下,變得越來越繁華,越來越富有。
但同樣的,不可避免的是也越來越商業化。
這也是徐長青後來,尤其是爺爺奶奶去世之後很少回來的一部分原因。
並非是發展之後的靠山村有什麽不好,而是它與徐長青心目中的那片淨土相隔的越來越遠。
……
漂浮在林蔭之上,俯瞰著腳底下,分外眼熟,卻與記憶中有著些許差別的小小村落,徐長青的內心喜悅的同時,心情難免有些複雜。
此時的靠山村,比徐長青童年印象裏的還要破舊一些。
林蔭兩旁排列整齊的房屋裏,除了幾處少見的磚瓦房外,大多是一間間外牆隻糊著黃灰色泥胚,窗戶被破舊的尿素袋糊住,看起來簡陋至極的土房子。
這些看起來“髒兮兮”的土房子在日色的照耀下,顯得破落至極,破落的令人忍不住皺眉。
但徐長青卻知道,此時的靠山村,才是自己印象深處,哪個靠山村本來該有的模樣。
雖然看起來破落,卻充斥著最質樸的溫暖……
尚未發展起來的靠山村並不大,兩排渾濁的泥土房子安靜的矗立在林蔭旁的空地上。
在兩排泥土房子中間,空無一物,除了少數幾株柳樹外,其中隻有一條雨後尚未完全幹透的,還有些泥濘的蜿蜒土路。
這條一直通往大青山深處的蜿蜒土路貫通了整個靠山村,將整個村落分割成兩半。
望著腳底下泥濘的土路,徐長青不免有些懷念。
在徐長青很小的時候,哪個沒有手機,電腦,甚至連電視機都屬於稀罕物品的時代,遠沒有後世那麽多的娛樂活動。
而每次下完雨過後,徐長青這些村裏的娃娃們最喜歡的,便是叫上村頭裏的小夥伴們一起聚在門旁玩泥巴,做遊戲……
雖然每一次玩完之後,免不了一頓混合雙打,但是手中的泥巴變化各種形狀,堆出城堡時充盈一整天的欣喜感,還是讓徐長青這些孩童們樂此不疲。
小孩子的快樂總是來的這麽的簡單,反而長大之後,這些兒時最容易得到的快樂,變成了最難奢求的奢飾品。
人小的時候,總是期盼著長大,反而真的長大了,又開始懷念童年。
想一想,還真是矛盾啊。
此時的靠山村,不同於後世,沒有各種各樣冷冰冰的樓房和說不清防備的防盜門窗。
每一戶房門都敞亮的開著,裏麵時常能看到忙碌的人影。
此時臨近中午,留在家裏的婦人開始為下地的男人和即將上學回來的孩子準備午餐。
很快的,在一個個忙碌的身影的操作下,靠山村整齊排列的煙囪裏開始飄起陣陣灰色的炊煙,沒過多久,整個靠山村便被芬芳的菜香所彌漫。
順著土路繼續向著靠山村的深處飄蕩而去,很快的,一座看起來絲毫不起眼的土房,引起了徐長青的注意。
不,準確的說,引起徐長青注意的是從那個自土房中走出來,身穿花色襯衫,其貌不揚的婦人。
如同藍星絕大多數的村莊一樣,平平無奇的靠山村除了背靠著那巍峨壯觀的大青山以外,再也沒有其他任何能說的上的特點。
但正是這個看起來樸實無華到了極點的村莊,卻是徐長青內心最深處唯一的一塊淨土。
因為在這裏,徐長青度過了自己年幼時最無憂無慮的時光。
但是,快樂的時光總歸是短暫的……
人終究有長大的那一天,而在成長的過程裏,難以避免的便是需要舍棄很多對於自己來說極為重要的東西。
比如說——故鄉。
對於出生在大青山腳下的徐長青來說,便不可避免的要麵臨這一決策。
留在靠山村裏,與祖祖輩輩一樣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眼可以望到盡頭的生活。
亦或是走出去,去往靠山村外麵的世界……
這是每一個靠山村人成長所必須要經曆的道路。
大青山很大,大到哪怕從半空俯瞰,也望不到它的邊際,但同時,大青山也很小,小到一句巍峨壯觀就能形容它的一切。
不甘於平凡的徐長青,從很小的時候就做出了決斷。
他想要“逃離”,逃離這片大山的束縛,去往靠山村外更廣闊的天地……
這也是徐長青自很小的時候便一直刻苦學習的原因。
好在,努力終歸是會有回報的,上一世的徐長青先是考上了縣裏的重點高中,再後來考進了山城的一個算不上多好,但也中規中矩的大學。
在踏入山城的那一刻,徐長青終於見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世界,那一棟棟宏偉的建築,月色下絢爛到極致的恢宏夜景。
最初的選擇並沒有讓徐長青失望,大青山外的世界真的很精彩,甚至比徐長青想象中最美的世界還要精彩。
但同樣的,它也遠比徐長青想象中還要殘酷……
與大城市出身的那些同學不同,出身普通的徐長青想要留在這座充滿著夢幻的城市裏,所要付出的努力幾乎是那些出身大城市同學的幾倍,甚至是是幾十倍。
在大學四年的時間裏,徐長青除了日常的上課以外,還有各種社團的活動,再加上各種的兼職。
極力的想著豐富自己簡曆的徐長青忙的不可開交。
從上了大學以後,除了過年那幾天以外,幾乎很少再有時間回到這片孕育了自己的土地上。
但每一次回來,徐長青都能感覺到這個小小村落日新月異的變化。
得益於大青山得天獨厚的條件,無意中被驢友帶火的大青山成了著名的網紅景點。
吸引了政府及各大企業的投資,同時也帶動了其周圍村落的發展,其中便包括了被劃歸在旅遊區內的靠山村。
在旅遊紅利的帶動下,靠山村的發展幾乎可以用的上日新月異來形容。
短短大學四年的時間裏,靠山村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之前泥濘不堪的泥土路變成了平坦整潔的柏油路,原先一間間破舊的磚瓦房變成了一棟棟精美絕倫的民宿民居……
處在變革時代的靠山村坐擁大青山這個寶地,在時代的浪潮下,變得越來越繁華,越來越富有。
但同樣的,不可避免的是也越來越商業化。
這也是徐長青後來,尤其是爺爺奶奶去世之後很少回來的一部分原因。
並非是發展之後的靠山村有什麽不好,而是它與徐長青心目中的那片淨土相隔的越來越遠。
……
漂浮在林蔭之上,俯瞰著腳底下,分外眼熟,卻與記憶中有著些許差別的小小村落,徐長青的內心喜悅的同時,心情難免有些複雜。
此時的靠山村,比徐長青童年印象裏的還要破舊一些。
林蔭兩旁排列整齊的房屋裏,除了幾處少見的磚瓦房外,大多是一間間外牆隻糊著黃灰色泥胚,窗戶被破舊的尿素袋糊住,看起來簡陋至極的土房子。
這些看起來“髒兮兮”的土房子在日色的照耀下,顯得破落至極,破落的令人忍不住皺眉。
但徐長青卻知道,此時的靠山村,才是自己印象深處,哪個靠山村本來該有的模樣。
雖然看起來破落,卻充斥著最質樸的溫暖……
尚未發展起來的靠山村並不大,兩排渾濁的泥土房子安靜的矗立在林蔭旁的空地上。
在兩排泥土房子中間,空無一物,除了少數幾株柳樹外,其中隻有一條雨後尚未完全幹透的,還有些泥濘的蜿蜒土路。
這條一直通往大青山深處的蜿蜒土路貫通了整個靠山村,將整個村落分割成兩半。
望著腳底下泥濘的土路,徐長青不免有些懷念。
在徐長青很小的時候,哪個沒有手機,電腦,甚至連電視機都屬於稀罕物品的時代,遠沒有後世那麽多的娛樂活動。
而每次下完雨過後,徐長青這些村裏的娃娃們最喜歡的,便是叫上村頭裏的小夥伴們一起聚在門旁玩泥巴,做遊戲……
雖然每一次玩完之後,免不了一頓混合雙打,但是手中的泥巴變化各種形狀,堆出城堡時充盈一整天的欣喜感,還是讓徐長青這些孩童們樂此不疲。
小孩子的快樂總是來的這麽的簡單,反而長大之後,這些兒時最容易得到的快樂,變成了最難奢求的奢飾品。
人小的時候,總是期盼著長大,反而真的長大了,又開始懷念童年。
想一想,還真是矛盾啊。
此時的靠山村,不同於後世,沒有各種各樣冷冰冰的樓房和說不清防備的防盜門窗。
每一戶房門都敞亮的開著,裏麵時常能看到忙碌的人影。
此時臨近中午,留在家裏的婦人開始為下地的男人和即將上學回來的孩子準備午餐。
很快的,在一個個忙碌的身影的操作下,靠山村整齊排列的煙囪裏開始飄起陣陣灰色的炊煙,沒過多久,整個靠山村便被芬芳的菜香所彌漫。
順著土路繼續向著靠山村的深處飄蕩而去,很快的,一座看起來絲毫不起眼的土房,引起了徐長青的注意。
不,準確的說,引起徐長青注意的是從那個自土房中走出來,身穿花色襯衫,其貌不揚的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