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座之後隻有片刻,場內燈光忽然全黑。觀眾席上的竊竊私語盡數自覺壓下。
笛聲悠揚婉轉,大幕拉開,素服華妝的男人正橫吹著竹笛,靜靜站在舞台中央。
“當年鐵翼遊蒼穹,萬裏歸來會二龍。
臣空守信,兄不相容。
寒刀今又兩顧,遊魂相隔幾重?
天上影皇亦灑淚,世間骨肉可相逢。”(注一)
男人形銷骨立,裝扮貼近女相並且美得近乎於妖。不過從略微敞開的上衣底下,還能夠看到線條分明的肌肉,證明台上與故事中的,確實都是一位男性。
“稚女。”貴賓室內的源稚生聽著台上男人如泣如訴的吟哦,默默抓緊了膝蓋上蜘蛛切的刀鞘。
《勸進賬》是日本歌舞伎傳統十八番中最著名也最優秀的劇目之一。如果在外交行程中有安排外賓欣賞歌舞伎表演,那麽八成上演的劇目就是《勸進賬》。
《大明第一臣》
故事講述的是源氏夷滅死敵平氏之後,家主源賴朝成功奪取了政權。而他忌憚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源義經,於是想方設法要除掉對方。功勳卓著的源義經隻能攜帶著部分家臣,假扮成山中修行的僧侶倉皇出逃。而左衛門受源賴朝命令,設卡盤查所有可疑的僧侶。
這個故事在日本流傳甚廣,故事當中的劇情以及人物的結局大多數人都心知肚明。
但整座劇場中,除了源稚生他一人之外,沒有誰能夠真正明白這段唱詞中的意思。
不管是以“鐵翼”代指那天他們偷開的直升機,還是所謂的“二龍”,又或者是“寒刀兩顧”“遊魂相隔”……
風間琉璃在唱詞中埋下了太多的伏筆和往事。
這出《新編勸進賬》隻是他特意唱給源稚生一人聽的。
這時舞台上的燈光由清寒的月夜,變為了溫暖的橘黃色。
傳統《勸進賬》表演的第一幕原本應該是左衛門登場設卡,在劇場中營造出一種緊張沉重的氣氛。
但此時舞台上的第一幕音樂卻是歡脫而輕快的。三味線應和著竹笛,一同吹奏起古老而溫柔的童謠。
飾演源義經的風間琉璃與兄長源賴朝在舞台中央相對歌舞,代表著曾經他們相伴著成長,兩小無猜。
隨後是低沉的鼓聲響起,鼓者在圓柱狀的櫻木小鼓上敲出激烈的節拍。原本相對而立的兄弟兩人此時站在一側,手腳動作整齊劃一地共舞,象征著他們並肩作戰攜手蕩平仇敵。
終於歌舞至高潮,所有的音樂驀然一頓,如同金釵劃列錦帛,滿座寂靜。
燈光暗淡,源賴朝退入幕布之後,獨留在舞台上的風間琉璃唱腔一變,訴說著兄長的冷漠以及自己的冤屈。
在新編故事線中,風間琉璃結合了曆史上源義經的法名。
說有陰陽師向源賴朝獻卦稟報,源義經此人乃是天生的“遮那王”,在滅亡平家的作戰中已經凶性畢露被稱之為“魔王”,日後必定會弑殺親友以求斷情絕念而超脫。
苦於沒有借口對源義經發難的源賴朝當即拍板,采納了陰陽師的解卦,決定以此為借口除掉源義經。
在又一場歌舞之後,大幕落下,第一幕最後一個場景是風間琉璃長袖掩麵讓觀眾看不清表情,但有血淚在木地板上嘀嗒作響。
“如果不是曾經那麽幸福,或許後來就不會這麽痛苦。”座位上源稚生呢喃低語。
劇情來到了第二幕,重新以傳統《勸進賬》的脈絡前進。
幕後樂器轉軸撥弦得忽然急促起來,英武不凡的左衛門帶著持刀的小廝上台,三言兩語之間劃定了關卡,嚴令禁止僧侶通過。
燈光隨後把副舞台照亮,源義經率領著五位家臣們邁步走過木製的花道。
別出心裁的是六人全部統一戴著麵具,因此也遮住了風間琉璃讓台下女人們為之神魂顛倒的臉。
也許是為了不讓能劇的元素過多幹擾歌舞伎,麵具全部都是最簡單的白紙,隻能通過尊卑順序看出哪一位是風間琉璃飾演的源義經。
這時六人都已經知道了左衛門正盤查僧侶,他們分作三方對唱。
源義經率先立下決絕的誓言,與其被官兵捉住殺掉,不如立地剖腹以全名望。
而其餘的四位家臣紛紛以手中刀劍表示,願意獻出自己的性命為主公搏殺出一條生路。穀
隻有武藏坊弁慶說,讓源義經假扮成為僧侶挑行李的小廝,自己會應付左衛門的盤查。
之後劇情來到了第三幕,安宅之關。
一行人從花道經過大幕走進主舞台,徑直撞上了守關的左衛門。
武藏坊弁慶以自己是為寺廟奔走籌集善款的僧人為由,希望左衛門放行。
左衛門提出,如果是如僧侶所說的這樣,那麽武藏一定有記錄了善款捐贈者、捐贈時間、善款數目的卷軸,請大聲念出來吧。
於是劇情進行到最高潮,也是《勸進賬》名字的由來。武藏打開空白的卷軸鎮定地即興編纂,再以善款不可褻瀆的名義拒絕了他人的觀看。
之後守關的左衛門接連以佛法真言、裝飾含義、善惡人鬼等等方麵考較武藏。
武藏沉著冷靜,一一應對。
正當左衛門決定放一行人通關時,忽然有旁邊的小兵指出,挑行李的小廝與源義經身形相似,左衛門立刻讓他們站住,準備再度盤查。
源義經把鬥笠壓得更低,其餘四位家臣手按刀劍準備奮身一博。
一時之間兩邊劍拔弩張。
隻有武藏強行攔下了四人,隨後大聲斥責小廝,並舉起金剛杖用力捶打對方。
這一舉動無疑大大僭越了君臣之隔,徹底違背了武士道。但同時也讓恪守武士道的左衛門打消了懷疑,認為家臣是不敢如此對待主公的。
就在一行人順利通關還沒有走多遠的時候。
左衛門帶著美酒迅速追了上來,要以佳釀向一行人道歉。
武藏棄碗以壇,開始豪飲。酒醉之後為左衛門獻上了延年之舞,祝福左衛門福壽延年。隨後他們才真正走遠。
按原劇情而言,這裏已經告一段落。
但風間琉璃新編的故事卻並沒有結束。在《延年之舞》這一幕表演的最後,左衛門含笑著飲盡了葫蘆中僅剩的美酒,開口叮囑左右侍從,在自己死後砍下自己腦袋送去給源賴朝大人賠罪。隨後他麵向主家方位,拔刀剖腹而死。
這時煙塵滾滾而來,風雲激蕩變色。
飾演源賴朝的演員,帶著士兵追上了源義經六人。
他們彼此對立,領頭的武藏開始泣血歌唱,他的唱腔再度變更,赫然回到了最開始的源義經聲線。
他摘下了白紙麵具,原來一直與左衛門交涉的武藏正是源義經,二者都由風間琉璃飾演。
也是他以故主的身份,得以讓左衛門開關放行。隻是左衛門之後甚感違背自己的武士道,於是在以美酒送別源義經之後,拔刀以死向源賴朝謝罪。
終於,大戰最後還是爆發了。源義經沒有如曆史中的那樣抵達奧陸。
他和源賴朝以刀劍廝殺在一起,兩人圍繞著舞台中間跳起危險的劍舞。
劍刃在雙方身上留下血痕,紅色顏料不多時就染紅了全身。
最後是有“遮那王”之名的源義經更勝一籌,他比自己兄長更快一步,以刀刃撞入對方懷中。
但劍刃最終是從源義經腹部穿透而出的。
血液灑滿了舞台。
在所有人不可思議的目光下,風間琉璃飾演的源義經在最後一刻錯開了刀刃,隻是刺穿了源賴朝的衣服。
他帶著渾身血汙死在了自己兄長的懷裏。
“我不是遮那王,我不會變成弑殺親人的魔王。”他閉上了眼睛,輕聲說。
台下沉默了很久,最後掌聲雷動。
笛聲悠揚婉轉,大幕拉開,素服華妝的男人正橫吹著竹笛,靜靜站在舞台中央。
“當年鐵翼遊蒼穹,萬裏歸來會二龍。
臣空守信,兄不相容。
寒刀今又兩顧,遊魂相隔幾重?
天上影皇亦灑淚,世間骨肉可相逢。”(注一)
男人形銷骨立,裝扮貼近女相並且美得近乎於妖。不過從略微敞開的上衣底下,還能夠看到線條分明的肌肉,證明台上與故事中的,確實都是一位男性。
“稚女。”貴賓室內的源稚生聽著台上男人如泣如訴的吟哦,默默抓緊了膝蓋上蜘蛛切的刀鞘。
《勸進賬》是日本歌舞伎傳統十八番中最著名也最優秀的劇目之一。如果在外交行程中有安排外賓欣賞歌舞伎表演,那麽八成上演的劇目就是《勸進賬》。
《大明第一臣》
故事講述的是源氏夷滅死敵平氏之後,家主源賴朝成功奪取了政權。而他忌憚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源義經,於是想方設法要除掉對方。功勳卓著的源義經隻能攜帶著部分家臣,假扮成山中修行的僧侶倉皇出逃。而左衛門受源賴朝命令,設卡盤查所有可疑的僧侶。
這個故事在日本流傳甚廣,故事當中的劇情以及人物的結局大多數人都心知肚明。
但整座劇場中,除了源稚生他一人之外,沒有誰能夠真正明白這段唱詞中的意思。
不管是以“鐵翼”代指那天他們偷開的直升機,還是所謂的“二龍”,又或者是“寒刀兩顧”“遊魂相隔”……
風間琉璃在唱詞中埋下了太多的伏筆和往事。
這出《新編勸進賬》隻是他特意唱給源稚生一人聽的。
這時舞台上的燈光由清寒的月夜,變為了溫暖的橘黃色。
傳統《勸進賬》表演的第一幕原本應該是左衛門登場設卡,在劇場中營造出一種緊張沉重的氣氛。
但此時舞台上的第一幕音樂卻是歡脫而輕快的。三味線應和著竹笛,一同吹奏起古老而溫柔的童謠。
飾演源義經的風間琉璃與兄長源賴朝在舞台中央相對歌舞,代表著曾經他們相伴著成長,兩小無猜。
隨後是低沉的鼓聲響起,鼓者在圓柱狀的櫻木小鼓上敲出激烈的節拍。原本相對而立的兄弟兩人此時站在一側,手腳動作整齊劃一地共舞,象征著他們並肩作戰攜手蕩平仇敵。
終於歌舞至高潮,所有的音樂驀然一頓,如同金釵劃列錦帛,滿座寂靜。
燈光暗淡,源賴朝退入幕布之後,獨留在舞台上的風間琉璃唱腔一變,訴說著兄長的冷漠以及自己的冤屈。
在新編故事線中,風間琉璃結合了曆史上源義經的法名。
說有陰陽師向源賴朝獻卦稟報,源義經此人乃是天生的“遮那王”,在滅亡平家的作戰中已經凶性畢露被稱之為“魔王”,日後必定會弑殺親友以求斷情絕念而超脫。
苦於沒有借口對源義經發難的源賴朝當即拍板,采納了陰陽師的解卦,決定以此為借口除掉源義經。
在又一場歌舞之後,大幕落下,第一幕最後一個場景是風間琉璃長袖掩麵讓觀眾看不清表情,但有血淚在木地板上嘀嗒作響。
“如果不是曾經那麽幸福,或許後來就不會這麽痛苦。”座位上源稚生呢喃低語。
劇情來到了第二幕,重新以傳統《勸進賬》的脈絡前進。
幕後樂器轉軸撥弦得忽然急促起來,英武不凡的左衛門帶著持刀的小廝上台,三言兩語之間劃定了關卡,嚴令禁止僧侶通過。
燈光隨後把副舞台照亮,源義經率領著五位家臣們邁步走過木製的花道。
別出心裁的是六人全部統一戴著麵具,因此也遮住了風間琉璃讓台下女人們為之神魂顛倒的臉。
也許是為了不讓能劇的元素過多幹擾歌舞伎,麵具全部都是最簡單的白紙,隻能通過尊卑順序看出哪一位是風間琉璃飾演的源義經。
這時六人都已經知道了左衛門正盤查僧侶,他們分作三方對唱。
源義經率先立下決絕的誓言,與其被官兵捉住殺掉,不如立地剖腹以全名望。
而其餘的四位家臣紛紛以手中刀劍表示,願意獻出自己的性命為主公搏殺出一條生路。穀
隻有武藏坊弁慶說,讓源義經假扮成為僧侶挑行李的小廝,自己會應付左衛門的盤查。
之後劇情來到了第三幕,安宅之關。
一行人從花道經過大幕走進主舞台,徑直撞上了守關的左衛門。
武藏坊弁慶以自己是為寺廟奔走籌集善款的僧人為由,希望左衛門放行。
左衛門提出,如果是如僧侶所說的這樣,那麽武藏一定有記錄了善款捐贈者、捐贈時間、善款數目的卷軸,請大聲念出來吧。
於是劇情進行到最高潮,也是《勸進賬》名字的由來。武藏打開空白的卷軸鎮定地即興編纂,再以善款不可褻瀆的名義拒絕了他人的觀看。
之後守關的左衛門接連以佛法真言、裝飾含義、善惡人鬼等等方麵考較武藏。
武藏沉著冷靜,一一應對。
正當左衛門決定放一行人通關時,忽然有旁邊的小兵指出,挑行李的小廝與源義經身形相似,左衛門立刻讓他們站住,準備再度盤查。
源義經把鬥笠壓得更低,其餘四位家臣手按刀劍準備奮身一博。
一時之間兩邊劍拔弩張。
隻有武藏強行攔下了四人,隨後大聲斥責小廝,並舉起金剛杖用力捶打對方。
這一舉動無疑大大僭越了君臣之隔,徹底違背了武士道。但同時也讓恪守武士道的左衛門打消了懷疑,認為家臣是不敢如此對待主公的。
就在一行人順利通關還沒有走多遠的時候。
左衛門帶著美酒迅速追了上來,要以佳釀向一行人道歉。
武藏棄碗以壇,開始豪飲。酒醉之後為左衛門獻上了延年之舞,祝福左衛門福壽延年。隨後他們才真正走遠。
按原劇情而言,這裏已經告一段落。
但風間琉璃新編的故事卻並沒有結束。在《延年之舞》這一幕表演的最後,左衛門含笑著飲盡了葫蘆中僅剩的美酒,開口叮囑左右侍從,在自己死後砍下自己腦袋送去給源賴朝大人賠罪。隨後他麵向主家方位,拔刀剖腹而死。
這時煙塵滾滾而來,風雲激蕩變色。
飾演源賴朝的演員,帶著士兵追上了源義經六人。
他們彼此對立,領頭的武藏開始泣血歌唱,他的唱腔再度變更,赫然回到了最開始的源義經聲線。
他摘下了白紙麵具,原來一直與左衛門交涉的武藏正是源義經,二者都由風間琉璃飾演。
也是他以故主的身份,得以讓左衛門開關放行。隻是左衛門之後甚感違背自己的武士道,於是在以美酒送別源義經之後,拔刀以死向源賴朝謝罪。
終於,大戰最後還是爆發了。源義經沒有如曆史中的那樣抵達奧陸。
他和源賴朝以刀劍廝殺在一起,兩人圍繞著舞台中間跳起危險的劍舞。
劍刃在雙方身上留下血痕,紅色顏料不多時就染紅了全身。
最後是有“遮那王”之名的源義經更勝一籌,他比自己兄長更快一步,以刀刃撞入對方懷中。
但劍刃最終是從源義經腹部穿透而出的。
血液灑滿了舞台。
在所有人不可思議的目光下,風間琉璃飾演的源義經在最後一刻錯開了刀刃,隻是刺穿了源賴朝的衣服。
他帶著渾身血汙死在了自己兄長的懷裏。
“我不是遮那王,我不會變成弑殺親人的魔王。”他閉上了眼睛,輕聲說。
台下沉默了很久,最後掌聲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