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秋香就把嶽書瑤領到了嶽家鏢局門口,嶽書瑤是第一次見到古代的鏢局,忍不住抬眼悄悄的打量傳說中的鏢局。
灰色的高牆、青色的瓦圍成一個不大的院子,高大木門上的紅漆已經脫落,斑駁的門板上盯著幾排門釘,門口左右各蹲著一對石獅子,相互呼應顯露出它曾經的輝煌。
嶽書瑤一邊在內心裏暗自讚歎,一邊跟著秋香往裏走,才走了幾步便有個身材魁梧的漢子迎了出來,見來人是嶽書瑤馬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三小姐,今兒怎麽會到鏢局來?”
嶽書瑤一怔不知該如何回答,秋香聰明伶俐的接下話茬:“趙鏢頭,小姐前幾日摔了一跤,把腦袋給摔糊塗了,所以不認得您啦!”
“摔跤?”趙杏山聞言緊緊握住了拳頭,許久才道:“三小姐受苦了,在下趙杏山,是振威鏢局的總鏢頭。”
“趙鏢頭,我想要個鏢師和一匹快馬,讓他隨我去辦件事兒,您看方便嗎?”嶽書瑤朝趙杏山點了點頭算是打過招呼,隨後開門見山的說明來意。
“要個鏢師?”趙杏山略微一思索,馬上幹脆利落的應道:“那就讓趙某隨三小姐去辦事吧。”
嶽書瑤點了點頭,待趙杏山打點好後讓村婦在前麵帶路,一行人朝村婦生活的村莊趕去。
嶽書瑤對趙杏山這個總鏢頭如此熱心感到有些詫異,路上悄悄的同秋香咬耳根子:“秋香,那位趙鏢頭往日裏和我的關係可好?”
“哎,看來小姐你真的是什麽都記不得了,”秋香先是憐惜的看了嶽書瑤一眼,才娓娓道來:“趙鏢頭是小姐外公的大徒弟,和月姨娘是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往日裏十分關照月姨娘和小姐。”
“原來如此啊!”聽了秋香的解說,對趙杏山熱心的親力親為不再感到奇怪。
帶路的村婦掛心送信一事,一路上一刻也沒有停歇,不一會兒就把嶽書瑤幾人帶到了縣郊的一個村子,村口豎著一塊石碑,上書“桂廟村”三個大字。
才到村口村婦就扯開嗓門大喊道:“鄉親們,我找到幫咱們送信的好心人啦,大家快出來。”
這一喊村子裏原本在幹農活的婦女們紛紛放下手頭的活計,把早就寫好的家書揣進懷裏,二話不說的朝嶽書瑤幾人奔來。
那蜂擁而來的陣勢先是把嶽書瑤嚇了一跳,隨後她按奈住心中的欣喜,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對著領路的村婦甜甜一笑,道:“大嬸,還不知道要如何稱呼您?”
“小姐喊我馬大嬸就行!”馬大嬸憨笑著說道,隨後問道:“敢問小姐尊姓大名?”
“馬大嬸不必見外,喊我書瑤就行,”嶽書瑤禮貌的報出自己的閨名,接著問道:“馬大嬸,可否讓我在您的屋舍裏和各位大嬸見麵?我也好借個地一一整理大嬸們托帶的信件。”
“這當然沒問題,書瑤小姐跟我來吧!”
馬大嬸說完帶著嶽書瑤幾人往最近的一間院舍走去,他們幾人前腳剛進屋,後麵的村民也都跟著湧了進來。
“馬姐兒,你說找到幫我們送信的人兒啦?是這位小姐嗎?”
“我家孩子他爹到現在都沒有消息,可急死我了,要是能馬上把信送去就好!”
“是啊,信送去了希望孩子他爹趕緊給回個話,好讓我們放心。”
擠在屋內的村婦們七嘴八舌的吵鬧個不停,嶽書瑤壓根沒有插話的機會,最終馬大嬸不得不展開“獅吼功”,喝住一屋子的村婦讓她們不要吵鬧。
待眾人都安靜下來後,馬大嬸才滿意的開口說道:“大家都別出聲,聽書瑤小姐說話。”
見大家的眼神都齊刷刷的看向自己,嶽書瑤大大方方的往前跨了一步,把早在心裏醞釀好的話倒了出來:“我們‘振威鏢局’願意幫大家夥把家書送往平安縣,雖然隻是押送信件,但我們‘振威鏢局’保證一定把信件送到各家男人的手裏。”
“當然,我們鏢局也要收取一些銅錢作為跑腿費,”嶽書瑤頓了頓,換了口氣一字一句、清清楚楚的說道:“每家每戶隻要付五十文錢,我們鏢局便幫她把家書送到平安縣。”
“五十文?”
“比托朋友花的錢還少,實在!”
“書瑤姑娘,我願意托你家鏢局送信。”
“我也願意!”
嶽書瑤擺了擺手示意大家安靜,然後讓馬大嬸找來紙筆,對著趙杏山禮貌的問道:“趙鏢頭應該識字吧?”
“識得,也能寫幾個字。”
鏢師在這個朝代也算是比較受人尊敬的職業,鏢師們自幼習武難免要看些武功秘籍什麽的,識字會寫倒也沒什麽奇怪的。
這點也是嶽書瑤早就料到的,雖說她很想親自動筆按著自己的方式記錄,但總不能讓她寫下一堆簡體字被當妖怪吧?
嶽書瑤先請趙杏山坐下,隨後有條不紊的吩咐道:“願意托我們鏢局送信的請一個個上前來,把信遞給我,銅板則交給秋香姑娘,然後把要送的人名、地址告訴趙鏢師,他會一一在紙上記錄下來。”
嶽書瑤拿出在現代辦事的架勢,有條不紊的做好分工,秋香自然是低低應了一聲按嶽書瑤的吩咐行事,倒是趙杏山微微皺起眉頭,似乎不大讚同嶽書瑤的做法。
趙杏山環視了興高采烈的眾村婦一眼,最終起身走到嶽書瑤身旁,低聲對她說道:“三小姐,鏢局一向隻押送貴重貨物與銀兩,送信怕是有些不妥吧?”
嶽書瑤聽出趙杏山話裏的“不妥”是覺得鏢師給村婦們送信降低了身份,但是在嶽書瑤的觀念裏隻要是靠自己勞動賺錢,然後不偷不搶、對得起自己的良心,那做什麽事她都不會覺得丟身份。
所以嶽書瑤大大方方的答道:“趙鏢師隻要按我說的做,其他的一切稍後我自會給你一個解釋。”
趙杏山聽了一臉無奈,但嶽書瑤畢竟是鏢局的小主子,所以他還是遵從她的吩咐重新坐了回去,一筆一劃認真的將村婦們說的地址人名記下。
三人各司其職,很快就把全村委托送的信件整理好,並且一筆筆清清楚楚的記錄下來。
嶽書瑤拿著那張紙仔細的清點了一遍,口算後出聲說道:“一共是兩百八十一戶人家委托送信,沒錯吧?”
“書瑤姑娘真是好本事,我們村的確有兩百八十一戶人家。”
嶽書瑤聽了微微一笑,這隻是小兒科的口算,自然難不倒她,她依著每戶五十文錢,很快便心算出了答案。
“秋香,你一共收了一萬四千零五十文錢,對嗎?”
秋香那邊從收完錢就開始清點,不一會兒就數得滿頭大汗,數到一半趙杏山也加入一起幫忙,手忙腳亂的數了半天才數出嶽書瑤說的那個數,眾人不由對嶽書瑤刮目相看。
秋香數完後為難的看著那些銅錢,頭大的說道:“小姐,數是沒錯,隻是這麽一大堆銅錢咱們怎麽帶回府?”
嶽書瑤蹙著黛眉盯著那堆銅錢,沉思了會轉身對馬大嬸問道:“馬大嬸,可否幫我們把銅錢換成碎銀子?”
不等馬大嬸回答就有其他村婦接下話,道:“沒問題,書瑤小姐這樣幫我們,我拿出我家銀子和她換。”
在那位村婦的帶動下,嶽書瑤收到的那堆銅錢馬上換成了白銀十四兩,解決這個問題後嶽書瑤便帶著那一紮書信同種村婦告別,並承諾會盡快幫她們帶回消息。
桂廟村的村婦都十分淳樸善良,認為嶽書瑤隻收她們一半的跑腿費已是天大的恩惠,根本沒人想到一人五十文,兩百多人嶽書瑤就賺了十幾兩銀子,她們也都認為嶽書瑤那十幾兩銀子是她應得的,沒有人認為這樣有什麽不公平。
這也許就是古人和現代人的不同之處吧,如果是現代人大概隻會全村隻送一封信吧?
不過這個朝代民風如此,嶽書瑤也不覺得自己誆了人家錢財,相反她還給他們提供了一條便捷穩定的捷徑呢,這個好處日後村民自會曉得,眼下嶽書瑤要做的是說服趙杏山這個迂腐的老古董前去送信。
灰色的高牆、青色的瓦圍成一個不大的院子,高大木門上的紅漆已經脫落,斑駁的門板上盯著幾排門釘,門口左右各蹲著一對石獅子,相互呼應顯露出它曾經的輝煌。
嶽書瑤一邊在內心裏暗自讚歎,一邊跟著秋香往裏走,才走了幾步便有個身材魁梧的漢子迎了出來,見來人是嶽書瑤馬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三小姐,今兒怎麽會到鏢局來?”
嶽書瑤一怔不知該如何回答,秋香聰明伶俐的接下話茬:“趙鏢頭,小姐前幾日摔了一跤,把腦袋給摔糊塗了,所以不認得您啦!”
“摔跤?”趙杏山聞言緊緊握住了拳頭,許久才道:“三小姐受苦了,在下趙杏山,是振威鏢局的總鏢頭。”
“趙鏢頭,我想要個鏢師和一匹快馬,讓他隨我去辦件事兒,您看方便嗎?”嶽書瑤朝趙杏山點了點頭算是打過招呼,隨後開門見山的說明來意。
“要個鏢師?”趙杏山略微一思索,馬上幹脆利落的應道:“那就讓趙某隨三小姐去辦事吧。”
嶽書瑤點了點頭,待趙杏山打點好後讓村婦在前麵帶路,一行人朝村婦生活的村莊趕去。
嶽書瑤對趙杏山這個總鏢頭如此熱心感到有些詫異,路上悄悄的同秋香咬耳根子:“秋香,那位趙鏢頭往日裏和我的關係可好?”
“哎,看來小姐你真的是什麽都記不得了,”秋香先是憐惜的看了嶽書瑤一眼,才娓娓道來:“趙鏢頭是小姐外公的大徒弟,和月姨娘是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往日裏十分關照月姨娘和小姐。”
“原來如此啊!”聽了秋香的解說,對趙杏山熱心的親力親為不再感到奇怪。
帶路的村婦掛心送信一事,一路上一刻也沒有停歇,不一會兒就把嶽書瑤幾人帶到了縣郊的一個村子,村口豎著一塊石碑,上書“桂廟村”三個大字。
才到村口村婦就扯開嗓門大喊道:“鄉親們,我找到幫咱們送信的好心人啦,大家快出來。”
這一喊村子裏原本在幹農活的婦女們紛紛放下手頭的活計,把早就寫好的家書揣進懷裏,二話不說的朝嶽書瑤幾人奔來。
那蜂擁而來的陣勢先是把嶽書瑤嚇了一跳,隨後她按奈住心中的欣喜,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對著領路的村婦甜甜一笑,道:“大嬸,還不知道要如何稱呼您?”
“小姐喊我馬大嬸就行!”馬大嬸憨笑著說道,隨後問道:“敢問小姐尊姓大名?”
“馬大嬸不必見外,喊我書瑤就行,”嶽書瑤禮貌的報出自己的閨名,接著問道:“馬大嬸,可否讓我在您的屋舍裏和各位大嬸見麵?我也好借個地一一整理大嬸們托帶的信件。”
“這當然沒問題,書瑤小姐跟我來吧!”
馬大嬸說完帶著嶽書瑤幾人往最近的一間院舍走去,他們幾人前腳剛進屋,後麵的村民也都跟著湧了進來。
“馬姐兒,你說找到幫我們送信的人兒啦?是這位小姐嗎?”
“我家孩子他爹到現在都沒有消息,可急死我了,要是能馬上把信送去就好!”
“是啊,信送去了希望孩子他爹趕緊給回個話,好讓我們放心。”
擠在屋內的村婦們七嘴八舌的吵鬧個不停,嶽書瑤壓根沒有插話的機會,最終馬大嬸不得不展開“獅吼功”,喝住一屋子的村婦讓她們不要吵鬧。
待眾人都安靜下來後,馬大嬸才滿意的開口說道:“大家都別出聲,聽書瑤小姐說話。”
見大家的眼神都齊刷刷的看向自己,嶽書瑤大大方方的往前跨了一步,把早在心裏醞釀好的話倒了出來:“我們‘振威鏢局’願意幫大家夥把家書送往平安縣,雖然隻是押送信件,但我們‘振威鏢局’保證一定把信件送到各家男人的手裏。”
“當然,我們鏢局也要收取一些銅錢作為跑腿費,”嶽書瑤頓了頓,換了口氣一字一句、清清楚楚的說道:“每家每戶隻要付五十文錢,我們鏢局便幫她把家書送到平安縣。”
“五十文?”
“比托朋友花的錢還少,實在!”
“書瑤姑娘,我願意托你家鏢局送信。”
“我也願意!”
嶽書瑤擺了擺手示意大家安靜,然後讓馬大嬸找來紙筆,對著趙杏山禮貌的問道:“趙鏢頭應該識字吧?”
“識得,也能寫幾個字。”
鏢師在這個朝代也算是比較受人尊敬的職業,鏢師們自幼習武難免要看些武功秘籍什麽的,識字會寫倒也沒什麽奇怪的。
這點也是嶽書瑤早就料到的,雖說她很想親自動筆按著自己的方式記錄,但總不能讓她寫下一堆簡體字被當妖怪吧?
嶽書瑤先請趙杏山坐下,隨後有條不紊的吩咐道:“願意托我們鏢局送信的請一個個上前來,把信遞給我,銅板則交給秋香姑娘,然後把要送的人名、地址告訴趙鏢師,他會一一在紙上記錄下來。”
嶽書瑤拿出在現代辦事的架勢,有條不紊的做好分工,秋香自然是低低應了一聲按嶽書瑤的吩咐行事,倒是趙杏山微微皺起眉頭,似乎不大讚同嶽書瑤的做法。
趙杏山環視了興高采烈的眾村婦一眼,最終起身走到嶽書瑤身旁,低聲對她說道:“三小姐,鏢局一向隻押送貴重貨物與銀兩,送信怕是有些不妥吧?”
嶽書瑤聽出趙杏山話裏的“不妥”是覺得鏢師給村婦們送信降低了身份,但是在嶽書瑤的觀念裏隻要是靠自己勞動賺錢,然後不偷不搶、對得起自己的良心,那做什麽事她都不會覺得丟身份。
所以嶽書瑤大大方方的答道:“趙鏢師隻要按我說的做,其他的一切稍後我自會給你一個解釋。”
趙杏山聽了一臉無奈,但嶽書瑤畢竟是鏢局的小主子,所以他還是遵從她的吩咐重新坐了回去,一筆一劃認真的將村婦們說的地址人名記下。
三人各司其職,很快就把全村委托送的信件整理好,並且一筆筆清清楚楚的記錄下來。
嶽書瑤拿著那張紙仔細的清點了一遍,口算後出聲說道:“一共是兩百八十一戶人家委托送信,沒錯吧?”
“書瑤姑娘真是好本事,我們村的確有兩百八十一戶人家。”
嶽書瑤聽了微微一笑,這隻是小兒科的口算,自然難不倒她,她依著每戶五十文錢,很快便心算出了答案。
“秋香,你一共收了一萬四千零五十文錢,對嗎?”
秋香那邊從收完錢就開始清點,不一會兒就數得滿頭大汗,數到一半趙杏山也加入一起幫忙,手忙腳亂的數了半天才數出嶽書瑤說的那個數,眾人不由對嶽書瑤刮目相看。
秋香數完後為難的看著那些銅錢,頭大的說道:“小姐,數是沒錯,隻是這麽一大堆銅錢咱們怎麽帶回府?”
嶽書瑤蹙著黛眉盯著那堆銅錢,沉思了會轉身對馬大嬸問道:“馬大嬸,可否幫我們把銅錢換成碎銀子?”
不等馬大嬸回答就有其他村婦接下話,道:“沒問題,書瑤小姐這樣幫我們,我拿出我家銀子和她換。”
在那位村婦的帶動下,嶽書瑤收到的那堆銅錢馬上換成了白銀十四兩,解決這個問題後嶽書瑤便帶著那一紮書信同種村婦告別,並承諾會盡快幫她們帶回消息。
桂廟村的村婦都十分淳樸善良,認為嶽書瑤隻收她們一半的跑腿費已是天大的恩惠,根本沒人想到一人五十文,兩百多人嶽書瑤就賺了十幾兩銀子,她們也都認為嶽書瑤那十幾兩銀子是她應得的,沒有人認為這樣有什麽不公平。
這也許就是古人和現代人的不同之處吧,如果是現代人大概隻會全村隻送一封信吧?
不過這個朝代民風如此,嶽書瑤也不覺得自己誆了人家錢財,相反她還給他們提供了一條便捷穩定的捷徑呢,這個好處日後村民自會曉得,眼下嶽書瑤要做的是說服趙杏山這個迂腐的老古董前去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