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書瑤進宮探望皇後、皇上倒是十分高興,嶽書瑤也不敢一見麵請完安就提錢莊的事,而是先老老實實的陪著皇後到禦花園賞花,再同她嘮叨了一會兒家常,最後更是殷勤的親自伺候皇後用完午膳,做完這些嶽書瑤才敢小心翼翼的開口把此行的目的抖了出來……
“兒臣有一事想同母後說說,請母後替兒臣拿個主意。”
嶽書瑤可不敢直接和皇後說她其實已經拿定主意了,隻是來求皇後幫忙走關係拿到開錢莊的權利,而是聰明的隻把決定說成一個可有可無的主意,並把拿主意的決定權交給了皇後。
皇後今天的心情看起來很不錯,所以見嶽書瑤揪著帕子一臉糾結的樣子,竟主動大方的說道:“有什麽事兒你直說無妨,你今兒陪了母後大半天,母後心裏高興,無論你說什麽事兒母後都準了。”
“真的?”皇後的話讓嶽書瑤的雙眼立馬一亮,更是一臉期待的看向皇後。
可這皇後可是在宮裏混了N個年頭,到現在還能穩穩當當的坐在後位上的主兒,豈會隨隨便便的胡亂許諾?
所以嶽書瑤才一追問,皇後就笑吟吟的補了句:“當然,瑤兒你求的事兒得和國家大事不沾邊,且是本宮力所能及的事兒,否則就算本宮準了也沒用,你照樣辦不成事兒。”
皇後這一句話就讓嶽書瑤的心瞬間跌回了穀底,有這句話在,皇後先前那句讓嶽書瑤高興的話、不就等於是一句廢話嘛!皇後都事先把醜話給說在了前頭,待會兒可不就有拒絕的餘地了?
不過雖然皇後沒有馬上應下,但嶽書瑤卻依舊抱著躍躍欲試的心態,稍微組織了下語言便說出了心中的念頭:“母後,兒臣想開錢莊,您看這事兒成不?”
嶽書瑤怕皇後說自己身為皇家公主沒有一點體統,這正題拋出去後她趕忙又補了句:“兒臣是想幫養母家裏開錢莊,開了後並不是兒臣自個兒親自去打點,母後放心,兒臣一定不會做出有損皇家顏麵的事兒!”
皇後聽了嶽書瑤的話後沒有立刻給出答複,而是似笑非笑的掃了低著頭的嶽書瑤一眼,慢吞吞的端起案上的鑲金茶盞,揭開蓋兒輕輕的啜了一口。皇後做這些動作時,臉上的笑意一點也沒減少、讓人猜不透她眼下心裏的想法,更是讓嶽書瑤繃緊了神經、連大氣都不敢喘一聲。
皇後喝了口茶後不急不緩的把茶盞放下,邊拿起絹子輕輕的擦了擦嘴,邊笑吟吟的問道:“瑤丫頭你眼下不是幫你養母一家開著幾間鏢局嗎?怎麽突然又想開錢莊?莫非這幾間鏢局賺的銀子,還不夠你養母一家使?”
嶽書瑤一聽這話額頭上立馬冒出一層冷汗來,連忙替月娘等人澄清道:“母後您誤會了,其實開鏢局和開錢莊都是兒臣的主意,兒臣養母那邊眼下都還不知曉。也是兒臣執意要替他們把生意做大,好報答他們多年來的養育之恩……”
“哦?原來是你自個兒想要替他們多做幾樣生意啊。”
皇後邊說邊似怒非怒的掃了嶽書瑤一眼,最終沒有再深究此事,而是淡淡的問道:“這天底下可以做的行當多了去了,為何瑤兒你偏偏想要開錢莊?”
“兒臣不敢對母後有任何隱瞞,兒臣之所以想開錢莊,一是因為兒臣眼下的身份多少能替開錢莊解決一下官府方麵的問題;二則是因為錢莊賺錢快、風險小;三則是兒臣想要替父皇分憂、多造福百姓。”
“瑤兒你身份顯貴後懂得掛記著以前的養母,懂得費心思的改變他們一家人的狀況,這一點你已是在替你父皇分憂了,也是在替我們皇家的孩子立榜樣,”皇後說著頓了頓,才慢慢的說出這其中的厲害關係:“你父皇一向都秉承著以仁義和孝義來治理天下,你身為皇室公主能夠在天下人麵前做一個不忘舊恩的孝女,你父皇知道了一定會十分高興。”
皇後這番誇獎讓嶽書瑤提著的心稍微放下了一點,這皇後初始的那副態度可是讓嶽書瑤一直捉摸不透,差一點嶽書瑤就以為皇後是不喜歡她為月娘等人籌謀策劃,不喜歡她和以前的養母有過多的聯係。
幸好聽了皇後這番話後,嶽書瑤才知道自己歪打正著的投了當今聖上的喜好,也許這還能讓開錢莊一事變得順利些,所以嶽書瑤重新又恢複了先前的信心。
但哪知嶽書瑤才剛剛重新恢複信心、打算好好的求一求皇後,皇後的話鋒卻突然一轉、狠狠的給嶽書瑤潑了一盆冷水……
“瑤兒,你知恩圖報、懂得處處為養母一家著想,這一點倒是沒錯,但這開錢莊造福百姓卻不是你該做的事兒。就算你不做也自會有人替你去做、替你去造福百姓,你還是把精力都放在鏢局上,好好的替你養母把那幾間鏢局打理好了。”
嶽書瑤沒料到皇後連她有什麽點子都不問,就直截了當的拒絕了她的請求,當下便有些著急的說了句:“可是別人未必能有兒臣這樣的奇思妙想啊!他們用他們的法子開錢莊,未必就能真正的造福百姓、便利於民,母後難道您就不問問我有什麽好點子嗎?”
嶽書瑤的衝動和著急讓皇後搖頭一笑,遂伸手把嶽書瑤招到了自個兒的身邊,待嶽書瑤坐了過來、才語重心長的說道:“瑤兒,本宮不問你究竟有多麽好的法子用在開錢莊上,是因為無論你的法子多好,到頭來你父皇也不會答應讓你這皇家公主開錢莊的,哪怕是讓你躲在背後都不行。”
皇後說著輕輕的撥了撥嶽書瑤散落在額前的幾縷發絲,一臉憐愛的說道:“本宮之所以不問,乃是怕你說了後,最終不能實現會更加傷心,既已知曉會讓你傷心,本宮自然就想快快的打住這個話題,同你聊些別的開心的事兒。”
皇後的用心良苦讓嶽書瑤心裏一陣感動,但她還是不死心的追問了句:“兒臣知道母後都是為了兒臣好,那母後可否明示兒臣、為何父皇一定不會答應兒臣的請求?”
“哎,因為你這事兒涉及到前朝的國事了。”皇後無奈的出言點醒嶽書瑤。
“涉及到國事?怎麽會呢?這開錢莊再怎麽說也隻是做生意,怎會涉及到國事呢?”嶽書瑤依舊不能明白皇後的意思,蹙著眉一臉不解的問道。
“傻丫頭,那那些鹽鐵買賣說到底也隻是一些生意和買賣,可你敢說它與國事無關嗎?”
這人長期不吃鹽就沒有力氣幹活、更別說是打仗了,而一個國家若是不能控製鐵、那就是不能控製兵器,所以“鹽鐵”這兩樣買賣可以說和國家的軍事實力息息相關,更甚至會因為這兩樣買賣的重要性而牽扯到政治爭鬥……
所以鹽鐵買賣不但和國事有關係,這個關係還是十分重大的關係!
隻是,嶽書瑤還是沒想明白這開錢莊和國事有什麽關係?
再說了,國家不是有自己的“官方錢莊”、會自行發行銀票了嗎?那還管私人開的錢莊做什麽?
皇後見嶽書瑤大概是頭一次遇到這樣的事,所以一時沒想到厲害關係,於是便耐著性子教導她:“還是想不明白?那好,那本宮先問你,你可知道為何嚴家會是官商?”
嶽書瑤悄悄的看了皇後一眼,見她以眼神鼓勵自己大膽的說出心中所想,於是她便老實的把自己先前的猜測說了出來:“兒臣猜想是因為他們同兩位親王有裙帶關係,是靠這兩座大靠山,才能獲得父皇的青眼成為替朝廷打理官鹽買賣的官商。”
皇後聞言一臉讚許的點了點頭,附和道:“同嚴家有裙帶關係的兩位親王,倒是深得你父皇的看重,也算是你父皇的直係親信了,也正是因為這一層關係,嚴家才有機會得到幫朝廷打理官鹽的權利。”
這一點嶽書瑤倒也能理解,這皇帝自然是要把鹽鐵這兩樣重要的買賣、交給自己信得過的人打理了,且這嚴家估計也隻能替皇帝打理個三、五年,時間一長即便那兩位親王同皇帝的關切再親厚,皇帝也會換人來打理官鹽,以免嚴家打理官鹽的年頭長了生出什麽不該有的心思來。
就在嶽書瑤暗暗的猜度皇帝的心思時,拉著她的手的皇後已淡淡的出聲點出了這件事的重點:“不知瑤兒你有沒有發現,寶親王和敏親王雖然貴為親王、也是你父皇的親信,可若真要仔細的深究起來,他們手上其實並無太多重權,手上更無一兵一卒……”
皇後的這番話嶽書瑤聽了先是一怔,隨即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問道:“母後的意思是說———父皇隻會把鹽鐵這兩樣和國家軍隊實力息息相關的買賣,交給既是自己的親信又手無重權的人去打理?”
皇後聞言對嶽書瑤露出了一個“孺子可教也”的神情,稱讚她一下子就猜到了這件事的關鍵之處,末了還出聲提點了嶽書瑤一句:“這其中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寶親王和敏親王隻是宗室、眼下算不得是直係皇室,這一點也讓你父皇更加放心的把他們當親信。”
嶽書瑤一聽這話,下意識的反問道:“母後的意思是說,父皇不希望皇室成員參與鹽鐵等買賣?”
“正是如此,這也是本宮不讓你開錢莊的用意。”
皇後想了想,最終還是覺得把話對嶽書瑤講清楚,免得她總是這樣一知半解,於是便慢慢的把這其中的厲害關係說給嶽書瑤聽……
“眼下你父皇年歲已高,排在你前頭或是後頭的皇子也都一一成年了,此時的他們無不想用各種法子來壯大自己的勢力,更是有些皇子想要染指鹽鐵這一塊,從而間接壯大自己的勢力、控製住整個國家的咽喉處。”
“但你父皇卻最忌諱皇子壯大自己的勢力,他認為在他還在位的時候,誰也不能打皇位的主意,包括他的親生兒子也不行!所以這些皇子表麵上兼著各處的職務,其實手中都沒有實權,你父皇也事先頒發了一條法令,勒令像鹽鐵這些特殊的買賣皇室成員都不可染指。”
其實皇帝之所以頒發這樣的法令、並把鹽鐵生意交給非皇室成員的兩位親王,其實就是想壓製皇室成員的勢力,畢竟和皇帝同一輩的、或是他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旦有了勢力無不覬覦那高高在上的寶座,所以皇帝才會采取一切措施杜絕這樣的狀況發生。
在皇帝的眼裏,隻有他才有資格決定由誰來繼承皇位,這對他來說隻能是一件他掌握主動權的事,而不能因某個有資格繼承皇位的人的權勢變大,而成為一件變動的事!
皇後先給了嶽書瑤一點時間讓她想明白這其中蘊藏的道理後,才慢慢的接著說道:“按理說你一丫頭,因好玩想做點生意倒也沒什麽,可就怕你那些哥哥弟弟們,見你得了個能賺錢的行當幹著玩,也要你父皇也答應他們做些什麽……那可就不好辦了,哪怕隻讓他們去開錢莊,光是錢莊裏的錢就可以換上許多糧草和兵器了。”
皇後說了這麽一大堆道理把嶽書瑤說得頭暈腦脹,直到最後嶽書瑤才把皇後的話簡化為最簡單的意思———皇帝為了壓製自己的兒子和兄弟的實力,任何和官方沾邊的買賣都不許他們碰,而嶽書瑤不幸也被列入不許碰的人的行列,因此錢莊一事徹底沒戲!
嶽書瑤一想通這個道理,立刻就垮著小臉、鬱悶的嘀咕了句:“我就是想賺點小錢、給老百姓造點福,怎就和謀反扯上了關係?”
皇後自然是知道嶽書瑤這才尋回沒多久的公主不會有什麽野心,所以見嶽書瑤抱怨也就笑笑的刮了她鼻子一下,說道:“就算沒這一層厲害關係,這獲得朝廷許可的、可以開錢莊的******富翁也輪不到你!這民間開錢莊可是一塊大肥肉,朝裏朝外、上上下下的人都想爭奪這十六個名額,各色背景的人都使出渾身解數的討好你父皇……”
“你父皇為了平衡各方勢力,最終會把這十六個名額當成恩典,挑著人均勻的分配下去,怎麽分也分不到你頭上來!所以啊,你這丫頭還是早點熄了開錢莊的心吧!”
皇後這話可就講得十分直白了,嶽書瑤一聽就全明白了,敢情她想做的生意還是塊香餑餑啊!這其中的水不但深得很,還牽涉到朝廷內部、外部各方勢力的鬥爭!怎麽也輪不到嶽書瑤這有名無權的公主來爭……
原本嶽書瑤認為挺簡單的一件事,眼下突然多了這麽多彎彎道道、變得如此複雜,這讓嶽書瑤馬上就對開錢莊一事敬而遠之,也不得不逼自己放棄“匯通天下”這個宏偉的計劃。嶽書瑤最終隻能無奈的套一句現代潮人常說的話———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於是嶽書瑤皇宮之行最終無功而返,一回到公主府就壓住滿腔的熱情、打消了開錢莊的念頭,同時也把此事告知了嚴仲明。
-------------------------
嗚嗚嗚,這些涉及朝廷政治的事小雲是頭一次寫啊,寫得暈頭轉向,可能也存在很多BUG,請大家多多諒解~~總之小雲隻想表達一個主題:這民間私人開的錢莊,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開的,這其中涉及的厲害關係粉多~~所以書瑤的計劃最終夭折了。(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兒臣有一事想同母後說說,請母後替兒臣拿個主意。”
嶽書瑤可不敢直接和皇後說她其實已經拿定主意了,隻是來求皇後幫忙走關係拿到開錢莊的權利,而是聰明的隻把決定說成一個可有可無的主意,並把拿主意的決定權交給了皇後。
皇後今天的心情看起來很不錯,所以見嶽書瑤揪著帕子一臉糾結的樣子,竟主動大方的說道:“有什麽事兒你直說無妨,你今兒陪了母後大半天,母後心裏高興,無論你說什麽事兒母後都準了。”
“真的?”皇後的話讓嶽書瑤的雙眼立馬一亮,更是一臉期待的看向皇後。
可這皇後可是在宮裏混了N個年頭,到現在還能穩穩當當的坐在後位上的主兒,豈會隨隨便便的胡亂許諾?
所以嶽書瑤才一追問,皇後就笑吟吟的補了句:“當然,瑤兒你求的事兒得和國家大事不沾邊,且是本宮力所能及的事兒,否則就算本宮準了也沒用,你照樣辦不成事兒。”
皇後這一句話就讓嶽書瑤的心瞬間跌回了穀底,有這句話在,皇後先前那句讓嶽書瑤高興的話、不就等於是一句廢話嘛!皇後都事先把醜話給說在了前頭,待會兒可不就有拒絕的餘地了?
不過雖然皇後沒有馬上應下,但嶽書瑤卻依舊抱著躍躍欲試的心態,稍微組織了下語言便說出了心中的念頭:“母後,兒臣想開錢莊,您看這事兒成不?”
嶽書瑤怕皇後說自己身為皇家公主沒有一點體統,這正題拋出去後她趕忙又補了句:“兒臣是想幫養母家裏開錢莊,開了後並不是兒臣自個兒親自去打點,母後放心,兒臣一定不會做出有損皇家顏麵的事兒!”
皇後聽了嶽書瑤的話後沒有立刻給出答複,而是似笑非笑的掃了低著頭的嶽書瑤一眼,慢吞吞的端起案上的鑲金茶盞,揭開蓋兒輕輕的啜了一口。皇後做這些動作時,臉上的笑意一點也沒減少、讓人猜不透她眼下心裏的想法,更是讓嶽書瑤繃緊了神經、連大氣都不敢喘一聲。
皇後喝了口茶後不急不緩的把茶盞放下,邊拿起絹子輕輕的擦了擦嘴,邊笑吟吟的問道:“瑤丫頭你眼下不是幫你養母一家開著幾間鏢局嗎?怎麽突然又想開錢莊?莫非這幾間鏢局賺的銀子,還不夠你養母一家使?”
嶽書瑤一聽這話額頭上立馬冒出一層冷汗來,連忙替月娘等人澄清道:“母後您誤會了,其實開鏢局和開錢莊都是兒臣的主意,兒臣養母那邊眼下都還不知曉。也是兒臣執意要替他們把生意做大,好報答他們多年來的養育之恩……”
“哦?原來是你自個兒想要替他們多做幾樣生意啊。”
皇後邊說邊似怒非怒的掃了嶽書瑤一眼,最終沒有再深究此事,而是淡淡的問道:“這天底下可以做的行當多了去了,為何瑤兒你偏偏想要開錢莊?”
“兒臣不敢對母後有任何隱瞞,兒臣之所以想開錢莊,一是因為兒臣眼下的身份多少能替開錢莊解決一下官府方麵的問題;二則是因為錢莊賺錢快、風險小;三則是兒臣想要替父皇分憂、多造福百姓。”
“瑤兒你身份顯貴後懂得掛記著以前的養母,懂得費心思的改變他們一家人的狀況,這一點你已是在替你父皇分憂了,也是在替我們皇家的孩子立榜樣,”皇後說著頓了頓,才慢慢的說出這其中的厲害關係:“你父皇一向都秉承著以仁義和孝義來治理天下,你身為皇室公主能夠在天下人麵前做一個不忘舊恩的孝女,你父皇知道了一定會十分高興。”
皇後這番誇獎讓嶽書瑤提著的心稍微放下了一點,這皇後初始的那副態度可是讓嶽書瑤一直捉摸不透,差一點嶽書瑤就以為皇後是不喜歡她為月娘等人籌謀策劃,不喜歡她和以前的養母有過多的聯係。
幸好聽了皇後這番話後,嶽書瑤才知道自己歪打正著的投了當今聖上的喜好,也許這還能讓開錢莊一事變得順利些,所以嶽書瑤重新又恢複了先前的信心。
但哪知嶽書瑤才剛剛重新恢複信心、打算好好的求一求皇後,皇後的話鋒卻突然一轉、狠狠的給嶽書瑤潑了一盆冷水……
“瑤兒,你知恩圖報、懂得處處為養母一家著想,這一點倒是沒錯,但這開錢莊造福百姓卻不是你該做的事兒。就算你不做也自會有人替你去做、替你去造福百姓,你還是把精力都放在鏢局上,好好的替你養母把那幾間鏢局打理好了。”
嶽書瑤沒料到皇後連她有什麽點子都不問,就直截了當的拒絕了她的請求,當下便有些著急的說了句:“可是別人未必能有兒臣這樣的奇思妙想啊!他們用他們的法子開錢莊,未必就能真正的造福百姓、便利於民,母後難道您就不問問我有什麽好點子嗎?”
嶽書瑤的衝動和著急讓皇後搖頭一笑,遂伸手把嶽書瑤招到了自個兒的身邊,待嶽書瑤坐了過來、才語重心長的說道:“瑤兒,本宮不問你究竟有多麽好的法子用在開錢莊上,是因為無論你的法子多好,到頭來你父皇也不會答應讓你這皇家公主開錢莊的,哪怕是讓你躲在背後都不行。”
皇後說著輕輕的撥了撥嶽書瑤散落在額前的幾縷發絲,一臉憐愛的說道:“本宮之所以不問,乃是怕你說了後,最終不能實現會更加傷心,既已知曉會讓你傷心,本宮自然就想快快的打住這個話題,同你聊些別的開心的事兒。”
皇後的用心良苦讓嶽書瑤心裏一陣感動,但她還是不死心的追問了句:“兒臣知道母後都是為了兒臣好,那母後可否明示兒臣、為何父皇一定不會答應兒臣的請求?”
“哎,因為你這事兒涉及到前朝的國事了。”皇後無奈的出言點醒嶽書瑤。
“涉及到國事?怎麽會呢?這開錢莊再怎麽說也隻是做生意,怎會涉及到國事呢?”嶽書瑤依舊不能明白皇後的意思,蹙著眉一臉不解的問道。
“傻丫頭,那那些鹽鐵買賣說到底也隻是一些生意和買賣,可你敢說它與國事無關嗎?”
這人長期不吃鹽就沒有力氣幹活、更別說是打仗了,而一個國家若是不能控製鐵、那就是不能控製兵器,所以“鹽鐵”這兩樣買賣可以說和國家的軍事實力息息相關,更甚至會因為這兩樣買賣的重要性而牽扯到政治爭鬥……
所以鹽鐵買賣不但和國事有關係,這個關係還是十分重大的關係!
隻是,嶽書瑤還是沒想明白這開錢莊和國事有什麽關係?
再說了,國家不是有自己的“官方錢莊”、會自行發行銀票了嗎?那還管私人開的錢莊做什麽?
皇後見嶽書瑤大概是頭一次遇到這樣的事,所以一時沒想到厲害關係,於是便耐著性子教導她:“還是想不明白?那好,那本宮先問你,你可知道為何嚴家會是官商?”
嶽書瑤悄悄的看了皇後一眼,見她以眼神鼓勵自己大膽的說出心中所想,於是她便老實的把自己先前的猜測說了出來:“兒臣猜想是因為他們同兩位親王有裙帶關係,是靠這兩座大靠山,才能獲得父皇的青眼成為替朝廷打理官鹽買賣的官商。”
皇後聞言一臉讚許的點了點頭,附和道:“同嚴家有裙帶關係的兩位親王,倒是深得你父皇的看重,也算是你父皇的直係親信了,也正是因為這一層關係,嚴家才有機會得到幫朝廷打理官鹽的權利。”
這一點嶽書瑤倒也能理解,這皇帝自然是要把鹽鐵這兩樣重要的買賣、交給自己信得過的人打理了,且這嚴家估計也隻能替皇帝打理個三、五年,時間一長即便那兩位親王同皇帝的關切再親厚,皇帝也會換人來打理官鹽,以免嚴家打理官鹽的年頭長了生出什麽不該有的心思來。
就在嶽書瑤暗暗的猜度皇帝的心思時,拉著她的手的皇後已淡淡的出聲點出了這件事的重點:“不知瑤兒你有沒有發現,寶親王和敏親王雖然貴為親王、也是你父皇的親信,可若真要仔細的深究起來,他們手上其實並無太多重權,手上更無一兵一卒……”
皇後的這番話嶽書瑤聽了先是一怔,隨即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問道:“母後的意思是說———父皇隻會把鹽鐵這兩樣和國家軍隊實力息息相關的買賣,交給既是自己的親信又手無重權的人去打理?”
皇後聞言對嶽書瑤露出了一個“孺子可教也”的神情,稱讚她一下子就猜到了這件事的關鍵之處,末了還出聲提點了嶽書瑤一句:“這其中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寶親王和敏親王隻是宗室、眼下算不得是直係皇室,這一點也讓你父皇更加放心的把他們當親信。”
嶽書瑤一聽這話,下意識的反問道:“母後的意思是說,父皇不希望皇室成員參與鹽鐵等買賣?”
“正是如此,這也是本宮不讓你開錢莊的用意。”
皇後想了想,最終還是覺得把話對嶽書瑤講清楚,免得她總是這樣一知半解,於是便慢慢的把這其中的厲害關係說給嶽書瑤聽……
“眼下你父皇年歲已高,排在你前頭或是後頭的皇子也都一一成年了,此時的他們無不想用各種法子來壯大自己的勢力,更是有些皇子想要染指鹽鐵這一塊,從而間接壯大自己的勢力、控製住整個國家的咽喉處。”
“但你父皇卻最忌諱皇子壯大自己的勢力,他認為在他還在位的時候,誰也不能打皇位的主意,包括他的親生兒子也不行!所以這些皇子表麵上兼著各處的職務,其實手中都沒有實權,你父皇也事先頒發了一條法令,勒令像鹽鐵這些特殊的買賣皇室成員都不可染指。”
其實皇帝之所以頒發這樣的法令、並把鹽鐵生意交給非皇室成員的兩位親王,其實就是想壓製皇室成員的勢力,畢竟和皇帝同一輩的、或是他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旦有了勢力無不覬覦那高高在上的寶座,所以皇帝才會采取一切措施杜絕這樣的狀況發生。
在皇帝的眼裏,隻有他才有資格決定由誰來繼承皇位,這對他來說隻能是一件他掌握主動權的事,而不能因某個有資格繼承皇位的人的權勢變大,而成為一件變動的事!
皇後先給了嶽書瑤一點時間讓她想明白這其中蘊藏的道理後,才慢慢的接著說道:“按理說你一丫頭,因好玩想做點生意倒也沒什麽,可就怕你那些哥哥弟弟們,見你得了個能賺錢的行當幹著玩,也要你父皇也答應他們做些什麽……那可就不好辦了,哪怕隻讓他們去開錢莊,光是錢莊裏的錢就可以換上許多糧草和兵器了。”
皇後說了這麽一大堆道理把嶽書瑤說得頭暈腦脹,直到最後嶽書瑤才把皇後的話簡化為最簡單的意思———皇帝為了壓製自己的兒子和兄弟的實力,任何和官方沾邊的買賣都不許他們碰,而嶽書瑤不幸也被列入不許碰的人的行列,因此錢莊一事徹底沒戲!
嶽書瑤一想通這個道理,立刻就垮著小臉、鬱悶的嘀咕了句:“我就是想賺點小錢、給老百姓造點福,怎就和謀反扯上了關係?”
皇後自然是知道嶽書瑤這才尋回沒多久的公主不會有什麽野心,所以見嶽書瑤抱怨也就笑笑的刮了她鼻子一下,說道:“就算沒這一層厲害關係,這獲得朝廷許可的、可以開錢莊的******富翁也輪不到你!這民間開錢莊可是一塊大肥肉,朝裏朝外、上上下下的人都想爭奪這十六個名額,各色背景的人都使出渾身解數的討好你父皇……”
“你父皇為了平衡各方勢力,最終會把這十六個名額當成恩典,挑著人均勻的分配下去,怎麽分也分不到你頭上來!所以啊,你這丫頭還是早點熄了開錢莊的心吧!”
皇後這話可就講得十分直白了,嶽書瑤一聽就全明白了,敢情她想做的生意還是塊香餑餑啊!這其中的水不但深得很,還牽涉到朝廷內部、外部各方勢力的鬥爭!怎麽也輪不到嶽書瑤這有名無權的公主來爭……
原本嶽書瑤認為挺簡單的一件事,眼下突然多了這麽多彎彎道道、變得如此複雜,這讓嶽書瑤馬上就對開錢莊一事敬而遠之,也不得不逼自己放棄“匯通天下”這個宏偉的計劃。嶽書瑤最終隻能無奈的套一句現代潮人常說的話———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於是嶽書瑤皇宮之行最終無功而返,一回到公主府就壓住滿腔的熱情、打消了開錢莊的念頭,同時也把此事告知了嚴仲明。
-------------------------
嗚嗚嗚,這些涉及朝廷政治的事小雲是頭一次寫啊,寫得暈頭轉向,可能也存在很多BUG,請大家多多諒解~~總之小雲隻想表達一個主題:這民間私人開的錢莊,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開的,這其中涉及的厲害關係粉多~~所以書瑤的計劃最終夭折了。(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