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千年起,九州便是州府--縣--鎮三級體製。州府有郡守,縣有縣令,鎮有鎮長。


    黎家所在的青陽山便隸屬於青陽鎮,而青陽鎮和周邊的其他七個鎮一起,都隸屬於青陽縣,而青陽縣則隸屬於吳州管轄。


    吳州以通商為主,屬富饒之地,轄區遼闊,州內有20個縣,210個鎮。


    管轄著200多萬人口,州府郡守的辦公人員就有200多人。


    要說吳州到底多富饒,打個比方,內陸或是臨近荒地的貧瘠州,州內僅有10個縣,60多個鎮。


    這樣一比,差距就很明顯了。


    自萬年大戰各族大能紛紛隕落後,再也沒有妖皇、魔皇、人皇出現,曾經三族鼎力的中央皇權也隨之沒落。


    沒有皇者統領,九州十荒各自為政,千年來爭權奪勢,亦是鬥爭無數,尤其是在邊界之地,常有戰爭爆發。


    而吳州因為重商貿,崇尚和氣生財,不主戰、不好戰。


    再加上吳州的地理位置實在得天獨厚:


    北麵和西麵都挨著禹州,南麵靠著邯州,而東麵緊鄰臨州。四麵都是州地,離荒地的邊界較遠,不存在邊界衝突。說是這大陸的一片淨土也不為過。


    青陽山,位於吳州的中南部,春天溫暖,夏天炎熱,秋天涼爽,冬天寒冷,四季分明,景色怡人。


    春季能感受到萬物複蘇,百花齊放之景。


    夏季則是樹蔭濃鬱,紫薇花開,天空蔚藍,白雲飄飄,在大樹下乘著涼,聽著蟬鳴,雖炎熱,也是別樣的風景。


    秋季落葉紛飛,秋風蕭瑟,聞著桂花香,喝著桂花釀,自是另一番悠然自得。


    冬季落葉植物都呈禿樹,看似蕭條,然而臘梅花開,幽香撲鼻。


    雖然青陽山不下雪,但冬季最大的意義在於:


    春天不遠了。


    整座青陽山山體很大,其中有幾處山穀,似乎人為填高的。


    那種感覺,就好像把幾座山的山體加工後疊加一起,形成了一整座完整的山。


    或許是古時那鬼斧神工的天之作吧。


    青陽山的山體大,使得山腳下占地也很廣,普通的鎮子也不過這麽大。


    這裏有大片的耕地,有果園、菜地、莊稼地,


    還有一大塊地專門種著牧草:羊草,貓尾草,黑麥草,串葉鬆香草,石楠。


    家畜有豬、牛、羊、雞、鴨、鵝,還有兔子。


    另外還養著馬、鹿、麝、貂、鵪鶉、鴿子、蠶。


    河塘裏有鯉魚,鯽魚、草魚,青魚,黑魚;


    泥潭裏有泥鰍,黃鱔,螃蟹,河沿上還有螺絲。


    青陽山的建築風格,實實在在地說,就是這裏一塊,那裏一塊。


    可以看出先祖開始建造這裏時,沒有一個確定想要的樣子,布局很是隨性。


    可能先祖也知道自己的布局不太合理,所以每一處建築都相隔較遠,大概是希望後代之人再重新布局吧。


    就這樣,青陽山下參差不齊的坐落著學堂、膳房,雅閣(女兒家學禮儀的地方)、織造坊、醫藥坊、工匠坊、祖屋。


    膳房離祖屋不遠,步行3刻鍾(1刻鍾=15分鍾)。


    膳房很大,房子居中擺著一張很大的長桌,可供百人同時入座。


    長桌是族中每逢喜喪嫁娶、新年團圓飯、還有過年祭祀的時候,全族老小一起吃飯之用。


    隔著屏風,長桌的隔壁是一張張小八仙桌。平時到膳房吃飯,大家就坐在這些八仙桌用膳。


    要說青陽山平日裏最熱鬧的地方,便數膳房了。


    膳房,又叫夥房。螺家世代都在膳房做廚子、幫廚、配菜、洗菜洗碗。


    之所以熱鬧,是因為這裏是各種蔬菜瓜果的集中地。


    每天都會有新鮮的魚、肉、蛋、奶送到這。


    需要外出采買油鹽醬醋茶的馬車也從這裏出發。


    糖葫蘆、小麵人、糖畫什麽的,膳房外出采買的時候都會稍些回來。


    所以這裏聚集了黎家的小子還有不擅做飯的妖仆。


    黎家的每戶人家,家中都有灶房,一般也由仆人生火做飯。


    畢竟眾口難調,自家的仆人自是最了解自己的口味。這些人平時到膳房吃飯的就不多。


    獨居或者小兩口的黎家人,有的也是自家仆人做飯,但多數是到膳房吃飯。


    加上有活計在身的仆人,無暇做飯,便都會到膳房吃飯。


    慢慢的因為到膳房吃飯的人越來越多。


    有的人趕到膳房,想吃的菜也沒了,隻好將就著,吃其他吃食或是悻悻而歸。


    於是族長讓螺家的人把家常菜寫成了菜單,哪一家第二天想吃什麽菜,都先與膳房說好。


    第二天就按前天記下的菜品做好,就不至於去晚了沒得吃。


    祖屋旁邊是族長的小院,隔的比較近,步行1刻鍾。


    這處小院是後來加造的,就因為住處離祖屋太遠了,不得不就近再造一處小院,以供族長居住。


    所有建築,其中唯一看上去布局合理,錯落有致的,隻有織造坊。


    因為這是十二年前,重新擴建、改建的。


    寶元1238年,黎亭桓提議上任織造坊坊主黎壽瑕,


    把織造坊改建成:織坊、染坊、秀坊、成衣坊。


    在之前織造坊的基礎上又擴建了2處地方,才有了現在這座頗具規模又僅僅有條的織造坊。


    其他的地方,嗯,依然是那麽的隨性。


    最令人感慨的是,如此大的青陽山,唯一的一個荷花池,竟然建在山腳下,遠離黎家人的主要生活區。


    以至於現在的荷花池,隻有池水和一隻巨大的“吉祥龜”。


    連被稱作祥瑞之兆的荷花,也因長久無人打理,消失殆盡。


    黎家後代中很多人一輩子都沒去過那荷花池,也沒見過那隻“吉祥龜”。


    播種耕地、采桑養蠶、畜牧養馬,青陽山唯獨沒有獵戶。


    因為所有的牲畜、飛禽走獸,都是圈養的。


    青陽山上長滿了靈草靈藥,一旦被踩踏,那就可惜了。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萬一飛禽走獸吃了長在青陽山高處的奇珍異草,再經過長久的歲月,可能會使這些禽獸異變成妖。


    對於都是普通人的黎家人來說,完全應付不了發生異變的情況。


    所以青陽山上隻有植株,沒有飛禽走獸。


    山上沒動物,就沒有野味,想吃的話,隻能去臨近的集市買。


    附近的獵戶到是奇了,有那偌大的青陽山在,竟然野味還需要到外麵買?!


    都稱這青陽山的人呐,不僅人美,還不殺生,真是好心腸。


    怎麽說呢,人美,什麽都有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花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風吹扶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風吹扶柳並收藏花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