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奇的確算是個聰明人,從入仕以來,他從沒有在任何人麵前表明過自己的正治立場,從來沒有涉入過削藩、靖難,他相信,自己滿腹才學終有得以施展的一日。
曾經他選中了李棣,可惜孝陵外驚天一爆讓楊士奇的希望付諸流水,他再次站的遠遠的,窺探朝中的一舉一動,在長達近半年的思索後,他做出了這一生最為冒險的選擇。
但這世上從來不缺少聰明人。
比如一位在靖難之役中從頭摻和到現在,傳言中拚命鼓動慫恿李棣起兵的道衍和尚,姚広孝。
他是局內人。
但在李允熥登基之後,道衍退隱金陵城外的一座小小寺廟中,冷眼旁觀。
“黑衣宰相……”道衍似笑非笑的輕輕撫摸著案上的細紋,視線再一次落在那本冊子上,喃喃念道:“劉秉忠流也……”
這是三十多年前,相士袁珙對自己的評價,天下間少有人知曉,但在五年前,這句評價傳遍了金陵的大街小巷,使得自己這個學道通儒的和尚,一時間名揚天下。
要知道,自己二十多年前隨李棣就藩北平,雖多得信重,但少為外界所知……是誰在盯著我?
五年多來,道衍始終有如芒在背的感覺。
在抵達金陵,暫時解決了皇位之爭後,道衍開始秘密調查……流言蜚語到底出自何方?
道衍當年在李棣麾下,主謀略,打理秘事……說白了,他負責秘諜,多位南軍大將來投,都是道衍的功勞。
最典型的就是如今爵封平江伯的陳瑄和曹國公李景隆,前者的來投讓燕軍順利渡過長江,後者打開了金川門。
經過三個多月的調查,雖然還沒有太明顯的證據,但幾條線索中,都提到了一個職業,也點出了一個地點。
那個職業是說書人。
那個地點是泰山酒樓。
洪武三十二年末,一個徽州籍貫的商人在金陵開了一家泰山酒樓,最早以說書人打響名聲,多講各類神話故事,後以菜式精美聞名,每年酷夏販賣冰塊賺取暴利。
而如今,泰山酒樓已然凋零,就在燕軍入城前兩個月,酒樓歇業,那個徽州商人突然消失。
而在陛下登基兩個多月後,多位泰山酒樓的廚師被召入宮中,專侍帝後。
所以,這些線索在他人看來雜亂無章,但在道衍看來,清晰非常……陛下,你是如何知曉袁珙三十多年前對老衲的評價呢?
三十多年前……那時候陛下您還未出生呢!
“劉秉忠之流……”道衍合上冊子,緩緩起身,走出禪房,在台階前來回踱步。
劉秉忠,漢人,信佛,於天寧寺梯度出家,雲遊天下,後輔佐忽必烈伐南宋、大理,一統天下,嘔
《易經》“大哉乾元”之意,使蒙古更名為“大元”。
但劉秉忠進“讚以天地之好生,王者之神武不殺”之言,忽必烈命大將裂帛為旗,在旗幟上寫“止殺”二字,攻破南宋,少殺人命,未行屠城之舉。
五年前,太組皇帝駕崩,先帝登基,吳王未必想看到先帝行削藩之舉,但在李棣起兵之後,卻突然點出了“黑衣宰相”……道衍在心裏複盤,這是可以理解的。
若是前燕王登基,當今陛下乃懿文太子嫡子,又是先帝皇弟,就算不是一杯毒酒,隻怕也要圈禁一生……所以當日欲遠遁江湖。
但在靖難之役中,當時還是吳王的陛下的所作所為……道衍遠遠瞄見一人正在登山,心中卻在琢磨,應該不是巧合。
敲斷了李景隆的小腿,但可惜這廝還是得以統率大軍出征,數十萬精銳毀於一旦。
之後又在大庭廣眾之下踹了黃子澄一腳,吐了方孝儒一臉的唾沫……這三位都是燕軍以一偶得天下的關鍵人物,也是公認蠱惑先帝失天下的罪臣。
怎麽可能是巧合?!
想起那個憊懶的年輕君王,道衍嘴角流露出一絲笑意,裝傻充楞,倒是一把好手,真不比先燕王差啊。
不,他比李棣強。
李棣行之以剛,失之以柔,而陛下能屈能伸,在如此窘迫的情況下還能施展手段,盡力保持金陵城內幾股勢力的相互製衡。
如今,隻有相互製衡,陛下才有喘息的時間。
“魏國公……”道衍低低自語,他這種人,在李允熥痛斥徐輝組的時候就感覺到了不對,在夏元吉接任戶部尚書的消息傳來之後就立即想通了全盤。
陛下未必會多恨燕王一脈……畢竟之前都撕破臉打了五年大戰了,但陛下一定深恨魏國公,這位未必是想做魏武,但肯定是想做霍光。
因為霍光做了一件曹孟德沒做過的事,廢帝另立新君。
和楊士奇的猜測不同,道衍隨燕王就藩北平近三十年,是看著李高煦長大的,他很清楚,一旦金陵城中相互製衡的狀態被打破,李高煦這種人一定會起兵。
除非燕王李高熾肯讓步……但這些不是陛下能掌控的,所以他提前出手,將這一切摁了下去,讓還沒有發生的危機提前湮滅。
這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手段,不是李棣能做得到的……但也不是一個傀儡皇帝做得到的。
原因很簡單,戶部尚書鬱新請求致仕,這個消息,徐輝組肯定知情,而李高煦、李高熾等燕王一脈,肯定不知情。
而陛下,肯定知情。
這隻能說明,陛下暗中是有人手的。
隻是不知道是先帝留下的人手,還是陛下自己的勢力。
如果是前者,說明李允炆很可能還在金陵或金陵附近。
如果是後者……隻能說明,陛下早有奪位之心。
真是個野心勃勃的青年啊!
“不敢當斯道親迎。”終於登上山頭寺廟的中年人長笑道:“何以如此愁眉?”
斯道,是道衍的字。
道衍冷冷的看著來者,“三十餘年前,嵩山寺之語,何以外泄?”
“吾亦不知情。”中年人攤手道:“早就說了,袁某人未泄一語……說不定是他人類某。”
道衍心裏嗤笑,說起當今陛下,裝傻充愣是把好手,頗有心機,更通謀略,手段了得……但難道小小年紀,皇室中人,還擅相術嗎?
曾經他選中了李棣,可惜孝陵外驚天一爆讓楊士奇的希望付諸流水,他再次站的遠遠的,窺探朝中的一舉一動,在長達近半年的思索後,他做出了這一生最為冒險的選擇。
但這世上從來不缺少聰明人。
比如一位在靖難之役中從頭摻和到現在,傳言中拚命鼓動慫恿李棣起兵的道衍和尚,姚広孝。
他是局內人。
但在李允熥登基之後,道衍退隱金陵城外的一座小小寺廟中,冷眼旁觀。
“黑衣宰相……”道衍似笑非笑的輕輕撫摸著案上的細紋,視線再一次落在那本冊子上,喃喃念道:“劉秉忠流也……”
這是三十多年前,相士袁珙對自己的評價,天下間少有人知曉,但在五年前,這句評價傳遍了金陵的大街小巷,使得自己這個學道通儒的和尚,一時間名揚天下。
要知道,自己二十多年前隨李棣就藩北平,雖多得信重,但少為外界所知……是誰在盯著我?
五年多來,道衍始終有如芒在背的感覺。
在抵達金陵,暫時解決了皇位之爭後,道衍開始秘密調查……流言蜚語到底出自何方?
道衍當年在李棣麾下,主謀略,打理秘事……說白了,他負責秘諜,多位南軍大將來投,都是道衍的功勞。
最典型的就是如今爵封平江伯的陳瑄和曹國公李景隆,前者的來投讓燕軍順利渡過長江,後者打開了金川門。
經過三個多月的調查,雖然還沒有太明顯的證據,但幾條線索中,都提到了一個職業,也點出了一個地點。
那個職業是說書人。
那個地點是泰山酒樓。
洪武三十二年末,一個徽州籍貫的商人在金陵開了一家泰山酒樓,最早以說書人打響名聲,多講各類神話故事,後以菜式精美聞名,每年酷夏販賣冰塊賺取暴利。
而如今,泰山酒樓已然凋零,就在燕軍入城前兩個月,酒樓歇業,那個徽州商人突然消失。
而在陛下登基兩個多月後,多位泰山酒樓的廚師被召入宮中,專侍帝後。
所以,這些線索在他人看來雜亂無章,但在道衍看來,清晰非常……陛下,你是如何知曉袁珙三十多年前對老衲的評價呢?
三十多年前……那時候陛下您還未出生呢!
“劉秉忠之流……”道衍合上冊子,緩緩起身,走出禪房,在台階前來回踱步。
劉秉忠,漢人,信佛,於天寧寺梯度出家,雲遊天下,後輔佐忽必烈伐南宋、大理,一統天下,嘔
《易經》“大哉乾元”之意,使蒙古更名為“大元”。
但劉秉忠進“讚以天地之好生,王者之神武不殺”之言,忽必烈命大將裂帛為旗,在旗幟上寫“止殺”二字,攻破南宋,少殺人命,未行屠城之舉。
五年前,太組皇帝駕崩,先帝登基,吳王未必想看到先帝行削藩之舉,但在李棣起兵之後,卻突然點出了“黑衣宰相”……道衍在心裏複盤,這是可以理解的。
若是前燕王登基,當今陛下乃懿文太子嫡子,又是先帝皇弟,就算不是一杯毒酒,隻怕也要圈禁一生……所以當日欲遠遁江湖。
但在靖難之役中,當時還是吳王的陛下的所作所為……道衍遠遠瞄見一人正在登山,心中卻在琢磨,應該不是巧合。
敲斷了李景隆的小腿,但可惜這廝還是得以統率大軍出征,數十萬精銳毀於一旦。
之後又在大庭廣眾之下踹了黃子澄一腳,吐了方孝儒一臉的唾沫……這三位都是燕軍以一偶得天下的關鍵人物,也是公認蠱惑先帝失天下的罪臣。
怎麽可能是巧合?!
想起那個憊懶的年輕君王,道衍嘴角流露出一絲笑意,裝傻充楞,倒是一把好手,真不比先燕王差啊。
不,他比李棣強。
李棣行之以剛,失之以柔,而陛下能屈能伸,在如此窘迫的情況下還能施展手段,盡力保持金陵城內幾股勢力的相互製衡。
如今,隻有相互製衡,陛下才有喘息的時間。
“魏國公……”道衍低低自語,他這種人,在李允熥痛斥徐輝組的時候就感覺到了不對,在夏元吉接任戶部尚書的消息傳來之後就立即想通了全盤。
陛下未必會多恨燕王一脈……畢竟之前都撕破臉打了五年大戰了,但陛下一定深恨魏國公,這位未必是想做魏武,但肯定是想做霍光。
因為霍光做了一件曹孟德沒做過的事,廢帝另立新君。
和楊士奇的猜測不同,道衍隨燕王就藩北平近三十年,是看著李高煦長大的,他很清楚,一旦金陵城中相互製衡的狀態被打破,李高煦這種人一定會起兵。
除非燕王李高熾肯讓步……但這些不是陛下能掌控的,所以他提前出手,將這一切摁了下去,讓還沒有發生的危機提前湮滅。
這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手段,不是李棣能做得到的……但也不是一個傀儡皇帝做得到的。
原因很簡單,戶部尚書鬱新請求致仕,這個消息,徐輝組肯定知情,而李高煦、李高熾等燕王一脈,肯定不知情。
而陛下,肯定知情。
這隻能說明,陛下暗中是有人手的。
隻是不知道是先帝留下的人手,還是陛下自己的勢力。
如果是前者,說明李允炆很可能還在金陵或金陵附近。
如果是後者……隻能說明,陛下早有奪位之心。
真是個野心勃勃的青年啊!
“不敢當斯道親迎。”終於登上山頭寺廟的中年人長笑道:“何以如此愁眉?”
斯道,是道衍的字。
道衍冷冷的看著來者,“三十餘年前,嵩山寺之語,何以外泄?”
“吾亦不知情。”中年人攤手道:“早就說了,袁某人未泄一語……說不定是他人類某。”
道衍心裏嗤笑,說起當今陛下,裝傻充愣是把好手,頗有心機,更通謀略,手段了得……但難道小小年紀,皇室中人,還擅相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