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邊陲有一座小城,名叫葉城,葉城位於西北走廊中間的一塊小小開闊地,北邊是天山山脈,南邊是昆侖山脈,雖然小城的名字叫葉城,但卻是黃沙漫天,城裏城外都隻剩一些枯枝爛木,絲毫看不出一點綠葉之意。


    殘破衰敗的小村莊在漫天的黃沙中顯得十分寂靜,城北口的小土坡上,有一個小男孩拿著一截枯樹枝,坐在地上,在沙子上一筆一劃,歪歪扭扭地好像是寫的,“趙三立”三個字。


    小家夥似乎感覺不太滿意,用手胡亂抹去,皺著眉毛,腮幫憋的通紅,極其認真的重新寫著,雖然是握著一棵小枯枝,但握筆的手法卻有一種中原大家風範。


    徘徊在峽穀的風,卷起了地上的沙子,吹的小家夥睜不開眼睛,地上剛寫好的三個字還沒來得及慢慢品味,就被風吹散了,小男孩拍去了臉上的沙子,重新整齊了一番地麵,準備重新開始下筆的時候,一個稚嫩的男聲在一旁的坡下喊道:“三粒兒,城南口來了兩位大俠,他們要在碑子那裏一決高下啊,快走,去慢了可就沒有好戲看啦。”


    在這座江湖人稱背柱子的小城南門口,立有一塊巨大石碑,上麵刻著由大朔王朝三聖之一的書聖張白羽寫的九個大字“數十年江湖,死戰於此”。


    在十一年前那場血腥慘烈的西北走廊之戰的最後,張白羽死戰四個月身中九刀十七箭,最後力竭而死,死前用盡最後一口氣,以袖為毫,以血為墨,在黃沙之中揮出這被中原士子推崇為大朔第一狂草的九個大字。


    後來由西秦金石家戴安道為了紀念這位為國犧牲的書生,耗時月餘,將這九個字雕刻在了昆侖山的一處懸崖上。


    大朔三仙之一的酒仙李少遊來到此處祭奠老友,痛飲三日之後,醉意大發,以臂開山,取出這一方崖石,負石狂奔數十裏,將崖石豎於葉城城外,然後以掌為刀,刻成碑狀,最後單人立於碑頂,一腳猛地踏下,石碑陷入地表數米,四周地表猛然翹起,像一把把刀劍環繞著巨大石碑。


    李少遊臨走之時留下的一句“碑下雖無白骨,碑上卻有脊梁”便成了背柱子城名號的由來。


    至此,葉城便成為了中原江湖在外的一根脊梁,被邊塞遊俠兒笑稱一聲,背柱子城。


    江湖上,有名的沒名的都會慕名而來,大多人都是來此祭奠那些故去的人,當然也有不少人來碑下決鬥,隻為搏一搏名聲。江湖外也有許多人來到這裏,隻為了上一炷香,感謝十一年前在此地戰死的數萬江湖兒女。


    寫著趙三立的那個小孩子站起身來,拍了拍衣服的沙子,對著坡下的少年喊道:“柴刀,等等我罷。”一邊喊著一邊衝下了土坡,與那少年向著南門口飛奔而去。


    兩人來到了南門口的一座客棧,他們順著客棧外的木梯爬上距石碑最近的客棧的房頂,掌櫃的和店小二都早已立於房頂。


    客棧內的食客們也紛紛端著飯碗,走出客棧,他們或站或蹲,邊吃邊望向巨碑那邊,掌櫃的一手扶著一個輕聲說著:“三粒兒,柴刀,你們兩個慢點,來這邊坐著。”


    三立認真回禮到:“謝謝張大叔。”柴悼急忙的坐到張掌櫃旁邊,然後直愣愣的盯著石碑那邊。張掌櫃笑著說:“希望這次不是搏名聲的江湖宵小。”


    碑下,兩位俠客打扮的男人相隔十多丈對峙著,其中一人,一襲白衣,在漫天黃沙的映射下分外紮眼,他左手提劍,右袖氣機外溢,不停鼓動。


    另一人,頭戴鬥笠,背負包裹,左手反握二尺短刀,如若你仔細瞧的話,會發現那是一把斷刀,在他身旁還有一把三尺長刀插在地上。


    一時之間,狂風卷起黃沙,白衣劍客左手向前一送,劍柄出鞘一尺,露出一尺的劍刃散發著寒芒,他右手握住劍柄,身形向前彎曲,準備拔劍而起!


    鬥笠刀手橫刀於胸前,似乎是走的防禦起手姿態,劍客左腳猛地蹬地,快步向前衝去,突然身形一抖,右手將長劍拋於空中,身形一側,右腳踢中劍柄,長劍飛出!


    左腳腳接著一踏,身體跟上長劍,右手快速握住劍柄,隻剩下劍鞘向前而去,握著長劍的劍客跟著劍鞘一起向著刀客衝去,整個動作一氣嗬成,瞬間完成。


    刀客在劍俠動的同時,向前衝去,見劍鞘襲來,身形一頓,左腳向左一踏,身體左移躲過了這一離鞘,斜身反手刀,躍起劈向劍俠,劍俠眉頭微皺,身體後仰,右手橫劍,擋住了這一刀,然後提腳向刀客腹部踢去,刀客左手擋住這一腳,兩人都向後退出幾步。


    刀客微微一笑:“潤白,這幾年功夫進步很快啊。”白衣劍俠麵不改色,揮了一下手裏的長劍,向刀客急步邁來,一劍斜提滑向刀客,刀客反手刀擋住,劍俠的劍一滑錯過反手刀,挑向刀客右肩,刀客向後微微一側躲過這一劍。


    隨著劍俠的滑劍攻勢愈發猛烈,刀客漸漸不支,擋下一劍後向後一躍,站定後身上以被劍尖點中數個小傷口。刀客咧嘴一笑:“不錯不錯,看來師傅的滑劍已經被你完全掌握了,師兄我就不讓你了。”說罷,走近那把立於地上的三尺長刀,右手反握。


    掌櫃望著這一幕的喃喃道:“滑劍王笙與反手雙刀餘雪走,永淳最後的餘暉了嗎?”


    刀客深吸一口氣,雙手反握一長一短兩把刀,一口氣提起,狂奔向劍俠:“潤白,來接住我這一招。”


    刀客奔向還有三丈左右時,身體一斜,騰空而起,左手短刀一刀劈向劍俠,劍俠不甘示弱,斜擋住這來勢洶洶的一刀。刀客,空中提了一口氣,身形一轉,右手長刀劈下,不給劍俠一絲喘息,借著長劍反擋之力,左手短刀緊接著揮下,如此反複,像在空中橫著刮起了一道龍卷風,劍俠疲於應付,一步一步向後退去,突然刀客空中換了一口氣,身形一滯,右手長刀反向挑起,劍俠長劍被挑飛,插於身後數丈的地上。


    刀客站穩身體,抖了抖身上的黃沙,摘下鬥笠,掛在墓碑旁一塊如劍的岩石上,歎了一口氣:“潤白,還是先給師妹上一炷香吧。”,說罷,把雙刀立於地上,拾起劍鞘拋到劍俠身後,挨著長劍直插土裏。王潤白抹去鬢角的黃沙,餘雪走取下包裹,拿出準備好的香,兩人行於碑下,餘雪走掏出火折子把香點燃,遞給王潤白,兩人跪下,餘雪走輕聲道:“寧兒,餘大哥帶著潤白來看你了,整整十年了,你在那邊還好嗎。”


    剛剛看傻了的柴悼還沒回過神來,旁邊的趙三立扯了扯他的袖子:“都打完了啦,還傻盯著幹嘛。”樓下的食客也紛紛回到客棧,聊著剛剛的那一場精彩打鬥,喝著西北茅柴酒,唾沫星子直飛,看來今天這一仗又要被葉城老百姓津津樂道數旬了。


    柴悼拉著趙三立的衣袖說:“三粒兒,那位刀客實在太帥了。以後長大了行走江湖我也要配雙刀。”


    碑下,餘雪走從包裹裏拿出產自揚州的蓬萊春,朝客棧房頂喊道:“小子,拿個炭爐來溫溫酒。”


    柴悼大喊道:“馬上就來。”說罷如飛的要拉著三立的手,“快快快,可以去看看高手的模樣了!”


    三立抽回手悻悻地說:“雲大叔不準我去和中原江湖人走太近。”柴悼唉的一聲:”那我就先去拉。”說完就順著房梁滑了下去。


    餘雪走轉身對王笙說道:“很久沒喝過家鄉的酒了吧,一會給你解解饞,這一壺還是師妹當年準備好等著我回去我們三一塊喝的,已經有十年啦。”


    餘雪走眼神迷離的望向天山方向低沉的說道:“當初漠北走廊之戰,中原江湖奔赴西秦五萬之眾最後活下二百四十七人,且人人帶傷,當時我西赴葉城的時候,不知道師妹會跟來,不然我拚死也會護住她的周全,那場大想相必你後來也聽說了,我見到師妹的時候,她已經戰死了。”


    餘雪走盯著那壺蓬萊春,王笙望著那塊巨大墓碑,一片安靜。


    柴悼提著炭爐飛奔而來,跑到刀客旁邊說:“大叔,火爐拿來了。”餘雪走回過頭,把酒放在快要熄滅的炭爐上。柴悼摸摸胸口,掏出了兩個酒杯,“給,大叔,酒杯。”大叔咧嘴一笑:“不錯,謝謝。”


    餘雪走當年從揚州西赴死戰之地,心儀他的小師妹寧霜一天夜裏也趁師傅師兄不注意偷偷溜出去,到達白帝城時,大戰正是緊張時刻,也未來得及去尋得餘雪走,便提刀與來自五湖四海的江湖兒女一起抵抗輕騎的猛烈進攻,她不懂什麽國家生死,她想著幫餘大哥盡快打完這場打仗,就和餘大哥回家,叫餘大哥提親娶她。


    當餘雪走在戰場上看到寧霜的時候,她已經身中數箭躺在峽穀邊,臨走前嘴裏一直喊著餘大哥,餘雪走雙眼通紅背起寧霜反手提起那把細長的凝霜刀,與自己早已砍斷的寒衣刀在敵軍中來回衝殺,直至兩眼發黑,被李少遊單手救起拋出戰區。


    醒了後雙手反提刀繼續搏殺,死在他手裏的千夫長就有四位,百夫長十來位,士兵不計其數,後被人冠以反手雙刀客的稱呼,大戰結束後將寧霜安葬於天山山腰的一顆雪鬆下,因為師妹說她喜歡有霜有雪的地方,然後在天山山腳四處遊曆。


    二師兄王潤白知曉師妹戰死的消息提劍狂奔向北夷,在青州居庸關加入青州大將軍秦破的黑衣遊弋,專門在夜晚去獵殺昆夷的小規模斥候。


    初到邊境,深夜便一騎奔向雪野湖,黎明時刻一騎回城,馬尾綁著二十三名環首梟騎的頭顱,因此在青州邊軍中名聲大震,因為時常在邊關城牆上吹笙,所以被大將軍稱為王笙,這一名字很快就在青州流傳開來。據傳自從師妹寧霜逝世後,他便沒在說過一個字,所以在江湖中又有一個聞風喪膽的名字。


    “亡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溫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桶泡腳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桶泡腳丫並收藏溫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