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慶和定山隻能算作一個城的原因,在於這些地方皆是因為當年因戰擴充疆域而適時修建的城池,所以城中才會有緊密的布局和嚴格分明的等級,一級約束著一級,然後又全部受命於皇朝天子。
元年初始更前些,雲東天子號令百城施威,步壓北狄莽夫,說血戰就血戰,說奪旗便奪旗,但坐在那遙遙千裏外的龍椅上發號施令,又如何能親眼看見這沙域青泥上死去的本國勇士,於是戰爭隻是求個結果,而那不堪入目的血腥過程,則造就了一位位驍勇無畏的飲血將軍。
流著血的士兵們說這雲東天子隻是個傀儡皇帝,是那街頭牽繩的木偶,受著椅子後麵的人指示,終日說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號令,甚至揚言要一統四海六州八方之地,要那三路莽夫,皆跪拜於這祁夏方向,不過,天子既然握權,天道倫理下,這文武百官上朝,也隻未敢提及半個否字,舉著木牌服從辦事,總好過夜不能寐,擔心被滿門抄斬。
但不知這雲東是真的中了西域巫蠱之術,還是受了怪神指點,數年內接連以破竹之勢北討狄莽,西斬戎夫,南征蠻賊,將三方踩於馬下,並以此將“皇”的金冠摘下,給他們帶上了“王”的帽子,從此雲東以外再無天子,隻有護主王侯,從此雲東以外再無權臣,一目皆為子民,這八方四海,也都改名換姓,成了“上官”的天下。
天子坐在那神霄絳闕的宮殿之中,一雙重瞳盯著腳下跪拜的四方王侯,露出得意神色,將手微微抬起,威嚴說道:“朕四方征戰,隻為今日之江山太平,為的乃是天下人的幸福,諸位自然神勇,但歸於我的手下,則更可獲取大義,因而天下不能二主,一國不可易主,你們就大可在這雲東之中,修個府邸輔佐朕便可。”
這樣一來,封侯賜府,實則也是牢牢將其拴在了這銅牆鐵壁之內,永世不能再掀風浪。而那遠在北方的狄莽之地,因為民心難訓,則更多采取了異域王的體製,將權力下放那幾千裏外的大漠沙寒之中,然後換來了絕美的北方王侯子女進了雲東那桂殿蘭宮之中,許配婚姻,得此聯姻而鞏固王土。
終了,年年朝拜覲見,盛國聖安。
————
雲東國內,姑慶城中。
進了北大門,再沿街直下,靠近東門行進,轉了幾道路口,便可瞧見同如北門的姑慶東門,東門門扇三張,各自以牆為隔,上下開合,高七八丈,橫寬四五丈,門厚三四尺,其上有數不盡的銀灼尖錐,黃漆豎帶,比起那北大門,則顯得更加氣勢恢宏。
大門口,王叔駕著馬車停在原地,看著那把關門兵一一按例檢查著,不時望去,會發現許多人被留下,許多人被放行,那留下的人隨著門兵進了一旁的屋子,而放行的人則通過那被巨繩拉起的大門瀟灑離去。
待門兵到了自家馬前詢問時,王叔探頭說道:“由少女峰來,借地到和弦山去。”
門,。兵右手握著長槍,左手微微掀開簾子,彎腰目視,見其中隻有一個小孩,確認無誤後,便點了點頭,放下簾子正聲說道:“最近強盜頗多,出城務必走官道,夜間切莫趕路,盡量減少出行。”
王叔拱手笑著:“自然,多謝有心提醒。”
隨後,那木矛柵欄打開,馬車隨之而去。
出了東大門,也就意味著出了姑慶,遠離了繁華,再次歸入了凡塵。
王叔一路上也念道了許多關於姑慶的事情,像什麽姑慶有三位地主,分別是虎大將軍手中的白府,藥草世家“濟世堂”和那武道世家“幕府”。
白府為朝廷效力,那門上自然掛著皇上親手賜的牌匾,匾上刻有五個飄逸大字:虎大將軍府。而濟世堂則因為是姑慶出了名的起死回生之地,所以也備受民眾愛戴,得此順了民心,也就自立門戶,歲月累積,也合理成了大家。
但論起那幕府,則不同於濟世堂的醫者仁心,順了民心,也不如那白府,受命朝廷,幕府家主是一介武夫出生,走南闖北,是用拳頭打下了天下,最終在這姑慶安了家,有了周遭來自百姓而集的威望。
三家由此並立於姑慶,向來是井水不犯河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而又談及姑慶本身,則是立於北川之下,屬於祁夏一帶,作為一個護國城池,因為少了戰亂,所以也才慢慢變得市井起來。
————
城外林野。
馬車上下搖晃著行駛在泥地路上,顛簸中,李勻蘇好生記著這些話,對於長輩的講理,自然應該用心去理解,畢竟正如師公所說,經驗這個東西,應當更多的汲取於他人,然後在自己的實踐中加以運用,從而在任何一方麵走的更遠。
但話又說回來,單單遠離了青魚村,李勻蘇心裏倒也還覺得沒有什麽,隻有種出了趟遠門的感覺,畢竟隻要還在那路上就覺得仍在家中,不過,自從出了那東大門起,李勻蘇心裏便真正出現了一絲擔憂和焦慮,擔心那將去的地方又是怎麽樣的呢?焦慮則來自自己的內心,這原本也是個孩子的年齡,一個人到了那麽遠的地方,多多少少會有些害怕和迷茫。
李勻蘇憂心忡忡的看著窗外向後移去的林木陰溝,側臉問道:“王大叔,你說我會在那裏待多久時間呢?不知道,這些日子裏,我爹會不會想我。”
不一會兒,那簾子外麵王叔的聲音就傳了進來:“勻蘇莫怕,那餘平我不管是什麽人,要是欺負你,我一定找他算賬,我會經常來轉轉的,要是有空,就拉著你爹來,那個大忙人,總不可能一年四季都在地裏忙活吧?你好生跟著先生學習,不管是學習道理還是武術,都好,隻要精進門路,將來也許就可以出人頭地。”
“出人頭地?”
李勻蘇一想,心裏產生了一些想法,若是修道隻為了能夠出人頭地,那還是為了自我嗎?
隨即說道:
“我隻想追求先生口中的道義,去看看那真正的道家世界是怎麽樣的。”
不料,那外麵的王叔卻一嘴笑聲:“哈哈,道家世界的道義,其實無非就是人人追尋內心的極樂,要知道,我雖然沒有椿申先生那麽見多識廣,通曉大道理,但卻也懂得人心啊,修道修心,很難改變最為真實的人之本性,那就是貪欲。”
李勻蘇拉下窗簾,挪著屁股到門簾旁,掀開簾子,急切地探出頭:“貪欲?可先生說過,人性本善,又何來貪欲之有?”
“況且,本就是為了最求自我完美而選擇了修道,大叔你這樣一說,那豈不是修了半輩子道,倒頭來還是俗人一枚?”
“這個,其實每個人心中的道心都不一樣,追求的道義也不一樣,我是個馬夫,沒什麽追求,隻求有幾個閑錢,壓著身子過個滿年就是最好。”
王叔開著玩笑,頓了頓口舌,又繼續說道:“勻蘇,想來你是應該去做這種事情的。”
不過,李勻蘇沒有注意這番後話,隻是思考著何為道,何為義去了。
王叔微笑著盯著前方,貌似還有許多話想要說,但看了看那前麵不遠處的客棧,也就住了嘴,不再說起。
此客棧是這和弦山腳下唯一的歇腳地,來往人都會在此停留,有的會歇息片刻,整頓好後再出發,有的則選擇過夜,選在早上繼續前行。路子遠的,則更要多準備幾日,若能遇上同行的人,那自然是最好。
“勻蘇,我們在此歇腳。”
王叔停好車子,跳了下去,馬兒一陣吼叫,顯然也是餓了有一段時間了。
那遠處圍欄裏,也快速跑來一個夥計,對著王叔說了些什麽後,便大步向著這馬車走來。
李勻蘇見狀,這才下了車,也向了客棧走去。
客棧沒有名號,隻一個旗幟上寫著“茶棧”二字,應該就是歇腳的意思吧。
茶棧隻有兩樓,一樓下擺有七八張木桌子,二樓則是一個個窗戶相連,當是休息的房間。
此時是值晨時,太陽剛剛露頭沒多久,因而這茶棧自然人少,隻有兩三桌上有些許人在喝著早茶。
仔細看去,那最裏邊,還坐著一位中年男子,看起來像有四五十歲的樣子。
之所以一眼便看出來,則是因為他沒有喝茶,而是身著灰袍大褂,也盯著李勻蘇二人。
王叔自然瞧見了,走了過去,像是故意一般的在一旁的桌子坐了下來。
李勻蘇乖巧的跟在其後,一屁股剛坐下來,那男子突然開口問道:“你們可是青魚村而來?”
王叔倒也沒有詫異,冷靜的點點頭,說道:“想必你就是餘平了吧?”
沒想到那男子微微點頭,瞬間露出了笑容,起身坐到了李勻蘇麵前,說道:“正是,我已經在這裏等候多時,看到你帶了一個孩子下車,便知道是等到了,那你就是李勻蘇了吧?”
餘平轉移目光,看著李勻蘇。
隻見餘平一雙眼睛格外神異非凡,黑瞳內白,炯炯有神,劍眉星目,更是給人一種爽朗瀟灑的感覺。
李勻蘇小手貼在木桌上,瞪大眼睛回道:“勻蘇見過先生。”
餘平又仔細瞧了一眼李勻蘇,滿意地點點頭,“不錯,師哥誠不欺我,你骨骼清奇,相貌非凡,單看樣子就同如他老人家一般,想來也是到了命數,終究在我們這一輩來了。”
餘平從袖子裏拿出來一塊玉佩,放在李勻蘇麵前,說道:“那麽你準備好了嗎?這未來十年,你得同我學習武道,暫且忘記那道理二字。”
李勻蘇吃驚問道:“十年!這麽久啊?這......還有,為何學習武道,又要忘記道理二字呢?”
十年,對於李勻蘇來講,也許還勉強能接受,不過,那霖呢?十年太久遠,或許真到了那時候,霖應該都是大人了吧?再見時,還能認出來自己嗎?
麵對李勻蘇,餘平沒想到自己反被問住,疑惑說道:“嗯?難道椿申那小子沒跟你講過,這武道與修道,沒有強大根基,是不可同時兼修的嗎?武道與修道,皆靠於氣,換句話說,有了武道根基,修道才自然簡單......罷了,這些我往後同你講,現在你隻需要告訴我,你準備好了嗎?點頭,拿上牌子跟我走,沒有,就原路回去便可。”
隨後又補充了一句:“武道之修,不是一日之功。”
王叔此刻坐在一旁默不作聲,那原來大大咧咧的架勢也瞬間沒了影子,隻是低頭看著李勻蘇,細心聽著他的答複。
李勻蘇伸手摸著木牌,牌子上刻著一個“平”字,此外,再無添飾,極其簡樸,然後眼神堅定的看著餘平,點點頭:
“準備好了。”
餘平暗自鬆了一口氣,也點頭回意,伸手將那一旁的纏著白布的長劍拿了出來,嚴肅的說道:“那好,既然選擇了武道,我現在便告訴你,為何武道和修道一開始不得兼修。”
“說起武道修煉,在於種田,何為種田?其實就是選擇自己的丹田,隨後修煉。你可能會疑惑,丹田還能選擇嗎?是的,人的身體任意處皆是丹田,而種田,則是為了著重培養而做出的選擇。”
餘平指了指自己的肚子,“而我們修武者選擇丹田,則是完全靠著自己的內心,有了方向根基,才可化氣成形,逐一境升。”
“而修道呢?那又是什麽?勻蘇你可知道?”
餘平看著李勻蘇,問道。
李勻蘇搖著頭,“不是很清楚,但是先生說過,修道在於道根,道根無形,為氣,而所謂練氣,則就是納集自然之靈氣。”
餘平敲了敲桌子,點頭認可:“不錯,修道在於根,根在於氣,是取天地靈氣集於體內。但武道不一樣,它是血氣成形,外化於體外,修道取靈氣,而修武,則成真氣,二者萬萬不可相碰,不然後患無窮。”
餘平轉眼看了看王叔一臉茫然的樣子,咳嗽一聲,繼續說道:“簡單來說,若要兩者兼修,得先種田,再開道根,得先運氣,再納氣,得先煉體,再練氣。”
這樣一說,那王叔突然配合的瘋狂點頭,看起來像是聽懂了。
一旁,李勻蘇思索了一番,微微點頭,說道:“所以,武道修武修的是真氣,修道則修的是靈氣,二者相斥,得找到平衡才可兼修。”
餘平嘴角微微一笑,很是欣賞這麵前六歲孩子的悟性,隨後指著長劍又說道:“再說這劍吧,修武者光有體術是不行的,所以得有器來輔佐,人們常見的有劍、棍、刀、槍、匕首等等,每一種都是差不多的輔修作用,為的是更好的體現武道的精髓。”
“而精通武器,則為器修,用劍者,意為劍修。”
元年初始更前些,雲東天子號令百城施威,步壓北狄莽夫,說血戰就血戰,說奪旗便奪旗,但坐在那遙遙千裏外的龍椅上發號施令,又如何能親眼看見這沙域青泥上死去的本國勇士,於是戰爭隻是求個結果,而那不堪入目的血腥過程,則造就了一位位驍勇無畏的飲血將軍。
流著血的士兵們說這雲東天子隻是個傀儡皇帝,是那街頭牽繩的木偶,受著椅子後麵的人指示,終日說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號令,甚至揚言要一統四海六州八方之地,要那三路莽夫,皆跪拜於這祁夏方向,不過,天子既然握權,天道倫理下,這文武百官上朝,也隻未敢提及半個否字,舉著木牌服從辦事,總好過夜不能寐,擔心被滿門抄斬。
但不知這雲東是真的中了西域巫蠱之術,還是受了怪神指點,數年內接連以破竹之勢北討狄莽,西斬戎夫,南征蠻賊,將三方踩於馬下,並以此將“皇”的金冠摘下,給他們帶上了“王”的帽子,從此雲東以外再無天子,隻有護主王侯,從此雲東以外再無權臣,一目皆為子民,這八方四海,也都改名換姓,成了“上官”的天下。
天子坐在那神霄絳闕的宮殿之中,一雙重瞳盯著腳下跪拜的四方王侯,露出得意神色,將手微微抬起,威嚴說道:“朕四方征戰,隻為今日之江山太平,為的乃是天下人的幸福,諸位自然神勇,但歸於我的手下,則更可獲取大義,因而天下不能二主,一國不可易主,你們就大可在這雲東之中,修個府邸輔佐朕便可。”
這樣一來,封侯賜府,實則也是牢牢將其拴在了這銅牆鐵壁之內,永世不能再掀風浪。而那遠在北方的狄莽之地,因為民心難訓,則更多采取了異域王的體製,將權力下放那幾千裏外的大漠沙寒之中,然後換來了絕美的北方王侯子女進了雲東那桂殿蘭宮之中,許配婚姻,得此聯姻而鞏固王土。
終了,年年朝拜覲見,盛國聖安。
————
雲東國內,姑慶城中。
進了北大門,再沿街直下,靠近東門行進,轉了幾道路口,便可瞧見同如北門的姑慶東門,東門門扇三張,各自以牆為隔,上下開合,高七八丈,橫寬四五丈,門厚三四尺,其上有數不盡的銀灼尖錐,黃漆豎帶,比起那北大門,則顯得更加氣勢恢宏。
大門口,王叔駕著馬車停在原地,看著那把關門兵一一按例檢查著,不時望去,會發現許多人被留下,許多人被放行,那留下的人隨著門兵進了一旁的屋子,而放行的人則通過那被巨繩拉起的大門瀟灑離去。
待門兵到了自家馬前詢問時,王叔探頭說道:“由少女峰來,借地到和弦山去。”
門,。兵右手握著長槍,左手微微掀開簾子,彎腰目視,見其中隻有一個小孩,確認無誤後,便點了點頭,放下簾子正聲說道:“最近強盜頗多,出城務必走官道,夜間切莫趕路,盡量減少出行。”
王叔拱手笑著:“自然,多謝有心提醒。”
隨後,那木矛柵欄打開,馬車隨之而去。
出了東大門,也就意味著出了姑慶,遠離了繁華,再次歸入了凡塵。
王叔一路上也念道了許多關於姑慶的事情,像什麽姑慶有三位地主,分別是虎大將軍手中的白府,藥草世家“濟世堂”和那武道世家“幕府”。
白府為朝廷效力,那門上自然掛著皇上親手賜的牌匾,匾上刻有五個飄逸大字:虎大將軍府。而濟世堂則因為是姑慶出了名的起死回生之地,所以也備受民眾愛戴,得此順了民心,也就自立門戶,歲月累積,也合理成了大家。
但論起那幕府,則不同於濟世堂的醫者仁心,順了民心,也不如那白府,受命朝廷,幕府家主是一介武夫出生,走南闖北,是用拳頭打下了天下,最終在這姑慶安了家,有了周遭來自百姓而集的威望。
三家由此並立於姑慶,向來是井水不犯河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而又談及姑慶本身,則是立於北川之下,屬於祁夏一帶,作為一個護國城池,因為少了戰亂,所以也才慢慢變得市井起來。
————
城外林野。
馬車上下搖晃著行駛在泥地路上,顛簸中,李勻蘇好生記著這些話,對於長輩的講理,自然應該用心去理解,畢竟正如師公所說,經驗這個東西,應當更多的汲取於他人,然後在自己的實踐中加以運用,從而在任何一方麵走的更遠。
但話又說回來,單單遠離了青魚村,李勻蘇心裏倒也還覺得沒有什麽,隻有種出了趟遠門的感覺,畢竟隻要還在那路上就覺得仍在家中,不過,自從出了那東大門起,李勻蘇心裏便真正出現了一絲擔憂和焦慮,擔心那將去的地方又是怎麽樣的呢?焦慮則來自自己的內心,這原本也是個孩子的年齡,一個人到了那麽遠的地方,多多少少會有些害怕和迷茫。
李勻蘇憂心忡忡的看著窗外向後移去的林木陰溝,側臉問道:“王大叔,你說我會在那裏待多久時間呢?不知道,這些日子裏,我爹會不會想我。”
不一會兒,那簾子外麵王叔的聲音就傳了進來:“勻蘇莫怕,那餘平我不管是什麽人,要是欺負你,我一定找他算賬,我會經常來轉轉的,要是有空,就拉著你爹來,那個大忙人,總不可能一年四季都在地裏忙活吧?你好生跟著先生學習,不管是學習道理還是武術,都好,隻要精進門路,將來也許就可以出人頭地。”
“出人頭地?”
李勻蘇一想,心裏產生了一些想法,若是修道隻為了能夠出人頭地,那還是為了自我嗎?
隨即說道:
“我隻想追求先生口中的道義,去看看那真正的道家世界是怎麽樣的。”
不料,那外麵的王叔卻一嘴笑聲:“哈哈,道家世界的道義,其實無非就是人人追尋內心的極樂,要知道,我雖然沒有椿申先生那麽見多識廣,通曉大道理,但卻也懂得人心啊,修道修心,很難改變最為真實的人之本性,那就是貪欲。”
李勻蘇拉下窗簾,挪著屁股到門簾旁,掀開簾子,急切地探出頭:“貪欲?可先生說過,人性本善,又何來貪欲之有?”
“況且,本就是為了最求自我完美而選擇了修道,大叔你這樣一說,那豈不是修了半輩子道,倒頭來還是俗人一枚?”
“這個,其實每個人心中的道心都不一樣,追求的道義也不一樣,我是個馬夫,沒什麽追求,隻求有幾個閑錢,壓著身子過個滿年就是最好。”
王叔開著玩笑,頓了頓口舌,又繼續說道:“勻蘇,想來你是應該去做這種事情的。”
不過,李勻蘇沒有注意這番後話,隻是思考著何為道,何為義去了。
王叔微笑著盯著前方,貌似還有許多話想要說,但看了看那前麵不遠處的客棧,也就住了嘴,不再說起。
此客棧是這和弦山腳下唯一的歇腳地,來往人都會在此停留,有的會歇息片刻,整頓好後再出發,有的則選擇過夜,選在早上繼續前行。路子遠的,則更要多準備幾日,若能遇上同行的人,那自然是最好。
“勻蘇,我們在此歇腳。”
王叔停好車子,跳了下去,馬兒一陣吼叫,顯然也是餓了有一段時間了。
那遠處圍欄裏,也快速跑來一個夥計,對著王叔說了些什麽後,便大步向著這馬車走來。
李勻蘇見狀,這才下了車,也向了客棧走去。
客棧沒有名號,隻一個旗幟上寫著“茶棧”二字,應該就是歇腳的意思吧。
茶棧隻有兩樓,一樓下擺有七八張木桌子,二樓則是一個個窗戶相連,當是休息的房間。
此時是值晨時,太陽剛剛露頭沒多久,因而這茶棧自然人少,隻有兩三桌上有些許人在喝著早茶。
仔細看去,那最裏邊,還坐著一位中年男子,看起來像有四五十歲的樣子。
之所以一眼便看出來,則是因為他沒有喝茶,而是身著灰袍大褂,也盯著李勻蘇二人。
王叔自然瞧見了,走了過去,像是故意一般的在一旁的桌子坐了下來。
李勻蘇乖巧的跟在其後,一屁股剛坐下來,那男子突然開口問道:“你們可是青魚村而來?”
王叔倒也沒有詫異,冷靜的點點頭,說道:“想必你就是餘平了吧?”
沒想到那男子微微點頭,瞬間露出了笑容,起身坐到了李勻蘇麵前,說道:“正是,我已經在這裏等候多時,看到你帶了一個孩子下車,便知道是等到了,那你就是李勻蘇了吧?”
餘平轉移目光,看著李勻蘇。
隻見餘平一雙眼睛格外神異非凡,黑瞳內白,炯炯有神,劍眉星目,更是給人一種爽朗瀟灑的感覺。
李勻蘇小手貼在木桌上,瞪大眼睛回道:“勻蘇見過先生。”
餘平又仔細瞧了一眼李勻蘇,滿意地點點頭,“不錯,師哥誠不欺我,你骨骼清奇,相貌非凡,單看樣子就同如他老人家一般,想來也是到了命數,終究在我們這一輩來了。”
餘平從袖子裏拿出來一塊玉佩,放在李勻蘇麵前,說道:“那麽你準備好了嗎?這未來十年,你得同我學習武道,暫且忘記那道理二字。”
李勻蘇吃驚問道:“十年!這麽久啊?這......還有,為何學習武道,又要忘記道理二字呢?”
十年,對於李勻蘇來講,也許還勉強能接受,不過,那霖呢?十年太久遠,或許真到了那時候,霖應該都是大人了吧?再見時,還能認出來自己嗎?
麵對李勻蘇,餘平沒想到自己反被問住,疑惑說道:“嗯?難道椿申那小子沒跟你講過,這武道與修道,沒有強大根基,是不可同時兼修的嗎?武道與修道,皆靠於氣,換句話說,有了武道根基,修道才自然簡單......罷了,這些我往後同你講,現在你隻需要告訴我,你準備好了嗎?點頭,拿上牌子跟我走,沒有,就原路回去便可。”
隨後又補充了一句:“武道之修,不是一日之功。”
王叔此刻坐在一旁默不作聲,那原來大大咧咧的架勢也瞬間沒了影子,隻是低頭看著李勻蘇,細心聽著他的答複。
李勻蘇伸手摸著木牌,牌子上刻著一個“平”字,此外,再無添飾,極其簡樸,然後眼神堅定的看著餘平,點點頭:
“準備好了。”
餘平暗自鬆了一口氣,也點頭回意,伸手將那一旁的纏著白布的長劍拿了出來,嚴肅的說道:“那好,既然選擇了武道,我現在便告訴你,為何武道和修道一開始不得兼修。”
“說起武道修煉,在於種田,何為種田?其實就是選擇自己的丹田,隨後修煉。你可能會疑惑,丹田還能選擇嗎?是的,人的身體任意處皆是丹田,而種田,則是為了著重培養而做出的選擇。”
餘平指了指自己的肚子,“而我們修武者選擇丹田,則是完全靠著自己的內心,有了方向根基,才可化氣成形,逐一境升。”
“而修道呢?那又是什麽?勻蘇你可知道?”
餘平看著李勻蘇,問道。
李勻蘇搖著頭,“不是很清楚,但是先生說過,修道在於道根,道根無形,為氣,而所謂練氣,則就是納集自然之靈氣。”
餘平敲了敲桌子,點頭認可:“不錯,修道在於根,根在於氣,是取天地靈氣集於體內。但武道不一樣,它是血氣成形,外化於體外,修道取靈氣,而修武,則成真氣,二者萬萬不可相碰,不然後患無窮。”
餘平轉眼看了看王叔一臉茫然的樣子,咳嗽一聲,繼續說道:“簡單來說,若要兩者兼修,得先種田,再開道根,得先運氣,再納氣,得先煉體,再練氣。”
這樣一說,那王叔突然配合的瘋狂點頭,看起來像是聽懂了。
一旁,李勻蘇思索了一番,微微點頭,說道:“所以,武道修武修的是真氣,修道則修的是靈氣,二者相斥,得找到平衡才可兼修。”
餘平嘴角微微一笑,很是欣賞這麵前六歲孩子的悟性,隨後指著長劍又說道:“再說這劍吧,修武者光有體術是不行的,所以得有器來輔佐,人們常見的有劍、棍、刀、槍、匕首等等,每一種都是差不多的輔修作用,為的是更好的體現武道的精髓。”
“而精通武器,則為器修,用劍者,意為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