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就到了開學的時候,楊帆拖著一個半舊的行李箱,經過十幾個小時的旅程來到學校。


    北大食堂吃飯節省點每天還得十幾塊,楊帆計算了一下,以他目前帶的錢怕是不夠生活到畢業,因為楊帆是選的是考古係,首先想到跟專業有關的辦法,童年的時候老家家家戶戶都有一些上了年代的東西,或許可以回去找一些出來試試,如果是值錢的古董最好。


    沒多久國慶假期就到了,楊帆每家每戶都要了一件兩件看起來很老的物件,收到最多的是一些銅錢,大的有幾個碗,有幾塊玉,還有幾個大大小小的瓶子。拿個蛇皮袋裝了一起,拎了下,有個二三十斤的樣子。


    回到學校,楊帆拿著東西找到教他們古漢字的李教授,聽說他父親是一個博物館館長,收藏家,李教授傳承父親手藝,對一些金玉收藏比較有研究,是被學校聘請的客座教授,一個星期在學校隻有兩堂課,分配了一個辦公室。楊帆正是上他的課跟他有過交流,所以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找他看一下。


    李教授下了課正好在辦公室休息,打算一會就下班回家,沒想到有學生來找他,便問到:“這位同學有什麽事嗎?”


    楊帆提著袋子走進李教授辦公室:“李教授,我家裏條件不太好,正好有幾件長輩傳下來的東西,想找您掌掌眼。”


    李教授問清楚他的來意之後就升起了好奇之心,心想閑著也是閑著,便叫楊帆把東西都拿出來給他看看。


    楊帆首先把四十幾個銅錢給李教授看了看,因為是經常被村裏孩子拿出來玩,所以沒什麽銅綠,就是磨損不少,品相不是很好,


    然後就是四塊半玉,有大的有小的,還有一塊隻剩一半了,碗倒是不少,楊帆隻帶了十幾個,這回帶的都是完整的,破損的嫌麻煩沒帶,要是好的話下次帶也行,因為是一套的就不用再來麻煩教授,其他就是三個大小不一的瓶子還有兩雙筷子,也一一給李教授看過了。


    “你這銅錢康熙雍正乾隆的都有,有幾個市麵上比較少能值點錢我幫你分出來,玉的話都是清代的和田玉,有一塊翡翠浮雕龍鳳玉我看著喜歡,就自己收下了,瓷碗是清景德鎮的粉彩花鳥紋,也值點錢,這對花瓶不錯,市場上賣一萬還是可以的,來我告訴你大概的市場價你記一下。


    麻煩完李教授後,楊帆拿著東西回到宿舍,心裏暗暗高興,沒想到這些東西真有值錢的,還被李教授看中了一塊玉。


    根據李教授的建議楊帆搜索了一下北京潘家園古玩一條街,這裏是北京古玩交易最集中的地方,周末的古玩街來來往往,楊帆好奇的看著,道路兩旁地上擺的都是一些瓶瓶罐罐,也有一些古幣銅錢,甚至還看到一把帶鞘的刀,大的花瓶還有木桌也有。楊帆就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東瞅瞅西看看,經過一排攤位後,裏麵就是一個個古香古色的店麵,楊帆隻在門口看了看,裏麵的東西看著就更精致,而且好像品種齊全,什麽都有。


    逛完一圈後,楊帆就想看看那些擺攤的賣家怎麽賣的,找了個花圃坐了下來,路過一個大爺好像看上一家小販的物件,楊帆趕緊集中注意,看下古董生意怎麽交易。


    “你這玉笛看著不錯。”


    “您說是吧,上了年頭的老物件了,祖上傳下來的,聽家裏老一輩說是宋朝哪個朝代官爺賞的,您要看得上上手把玩把玩。”


    大爺二話不說,帶上一副眼鏡,拿著玉笛仔仔細細的瞅著。一會才放下,對小販說“搭把手您開個價”


    “得勒您哎,您看這價合適不?“


    兩人手相互搭一起,袖子套袖子,手指似乎在對方手掌比劃。一會點頭一會搖頭的,最終還是大爺點了點頭。應該是談妥了,手機一掃,大爺就拿著笛子遠去了。


    “大爺您走好,有空再來哈。”小販喜滋滋的看著大爺遠去。


    楊帆看著兩人比劃就一臉懵逼,咋的不說話東西就買完了,貌似還有討價還價呢,我咋一點看不懂。


    於是好奇的楊帆就上前問那個小販:“小哥你好,我剛看你兩在那比劃半天,怎麽交易就談妥了?”


    許是剛賣了一單貨,小販心情不錯,點點頭跟楊帆說道:咱們古玩街生意就是這麽做的,說話出聲一是容易引起爭議,二是不用擔心搶客。對買賣雙方都好,所以都是拿手比劃,或者手指在對麵掌心寫,已經形成慣例了。”


    “哦明白了,謝謝小哥,小哥怎麽稱呼。”


    “我叫趙雲飛,家裏排行第六,叫我小六就行。”


    “好的趙大哥,我對古玩有點興趣,以後少不得麻煩大哥。”


    他先跟鄭小六打了聲招呼,就去了一家比較大的店麵仙緣坊,上門看下店家收不收他的東西。


    店小二見楊帆進來:先生你好,想買什麽我帶您看看。”


    “我帶了一個家裏傳下來的東西,也不知道值不值錢,問下你們這收不收。”楊帆憨憨的回答道。


    “好的那您先坐一下,我去叫我們掌櫃的,收東西我沒這本事,得掌櫃的掌眼。”


    楊帆點了點頭,走到待客處坐了下來。沒一會掌櫃的就跟著店小二出來了,穿著中山裝,一股成功人士的氣質。見到楊帆先開口道:小兄弟您好,本人是仙緣坊掌櫃姓趙,承蒙關照,怎麽稱呼?”


    楊帆暗自點了點頭,不愧是這條街最大的店,服務態度就是好,聽著如沐春風:“我叫楊帆,趙大哥叫我小楊就好,我就是家裏傳了幾件東西,看時間挺久的,自己也不太懂,想來看看值不值錢。也好補貼一下家裏。”


    趙掌櫃點了點頭:“那好,這裏店門口不太方便,請楊小哥移步,到後院詳談。”


    “好的。”


    隨即楊帆隨著趙掌櫃來到後院一個偏房,然後楊帆從口袋裏掏出一塊玉佩,趙掌櫃從抽屜戴了副白色手套,拿著看了起來,等看完後趙掌櫃對楊帆說:“楊小哥,你也知道我這店在這條街不算小,你的這塊麵相不錯,您看可以的話我八百給您收了。”


    楊帆頓時臉色微變,在學校裏李教授鑒定的時候給出的價格都到一萬了,這裏隻有八百,看來這老板不太實在,於是對老板說道:“聽我奶奶說這是她長輩賜給她的玉佩,聽說是清代乾隆年間的和田玉,這價格是不是低了點?”


    趙掌櫃一愣,還以為是什麽都不懂的小年輕,沒想到是知道跟腳的,還想匡一下他看來是不好使了:“哦?我隻是感覺這玉佩有點像古物件又有點像仿古的工藝品,還不敢判斷,既然小哥這麽清楚它的來曆,看來是古物的可能更大,既然這樣,罷了,七千塊錢就當我交你這個朋友,你看怎麽樣?”


    楊帆想了想,人家做生意的有買有賣肯定要賺點差價,這個價格已經差不多了,於是點點頭同意了。隨即兩人加了微信,趙掌櫃把七千轉給了楊帆。


    趙掌櫃把楊帆送出了店,楊帆出門找到趙小六,今天就是來這邊摸清楚這裏情況的,於是楊帆陪著趙小六在潘家園擺了一天的攤,中午還請他吃了兩個羊肉饃。


    這一天,楊帆和小六哥還在那聊著哪裏的小吃好吃,突然看到三個穿著像農民的人經過,一個人帶著大布捆的包裹,看上去有點重的樣子。在經過小六攤位的時候包裹裏掉了一本舊書到地上,被旁邊一個人撿了起來,楊帆打眼一看,書上是幾個很複雜的字,看著像唐朝以前的字。


    這三人從楊帆兩人這經過後直奔仙緣坊,在他們經過時候,楊帆聞到一股泥土的氣味,還有一股糞坑的臭味。


    趙小六看他們走遠了,回過頭對楊帆說:“這幾個人是‘土耗子’,這回帶著東西來是出貨的,以後你遇到這種人離遠點,他們沾著不詳。”


    楊帆疑惑的對趙小六說:“什麽是土耗子,為什麽不詳了呢?”


    趙小六對楊帆解釋道:“鬼吹燈看過吧,曹操的摸金校尉知道不,他們就是這種人。”


    楊帆恍然,原來是這樣。


    趙小六接著說:“這些摸金的,每次下地都有說法,但是遲早會遇到怪事,所以說他們不詳,聽說都沒有善終的。你可別和這種人靠近了,沾了晦氣可不好。”


    等這三人從仙緣坊出來,提著一個黑色袋子,其中一人手裏拽著那本書就出了仙緣坊。


    經過楊帆攤子的時候,楊帆看到那本書沒賣掉,也知道價值應該不高,心裏一動問道:“大哥,你這本書賣不賣,我平時喜歡研究古漢字,看你這書上都是不認識的字,想拿來看看。”


    趙小六詫異的看著楊帆,也沒作聲。


    拿書的大漢見有人叫他,便回道:“你要買書?這破書你出多少,合適的話賣你。”


    “我看這書也沒幾頁,好歹算個文物,給你一百好了。”


    大漢笑道:“這才幾個錢,這書雖然看不懂,說不定裏麵就有啥重要信息,這樣一千賣你。”


    趙小六聽了,忍不住道:“瘋了吧一千塊錢買一本看不懂的書?有錢也不是這麽花的。”


    楊帆回道:“就是啊,一本書而已,最多出兩百,高了就不要了,也就是我還喜歡,別人誰要這書。”


    大漢想想也是,帶回去也是丟掉,過了這村沒這店了,於是把書遞給楊帆:“行吧行吧兩百就兩百,正好跟哥幾個吃一頓好的。”


    楊帆把兩百遞給大漢,他們三就說說笑笑的離開了。


    趙小六好奇的問道:“你買這書就是拿來研究的啊。”


    楊帆回答道:“我看這像秦的小篆,剛好學校學著,我還不太懂,買過來認認字。”


    趙小六豎著大拇指,“也就是你這麽大方,兩百塊拿來認字。”


    楊帆回道:“誰知道這寫的啥,說不定是啥有用的信息不就發達了麽哈哈哈”


    “這能有啥有用的。”趙小六隨意的揮揮手道。


    於是楊帆就把這本書帶回了學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少年末法修仙之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西湖醋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西湖醋魚並收藏少年末法修仙之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