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錢分到大夥手裏也能稍微改善一下生活了,楊帆沒有啥不滿足的,他一個北大出來的,將來肯定不是靠賣古董生活,隻不過目前拮據,需要度過艱苦的日子,不過他也想不到,他將來的人生與他預計的千差萬別,精彩紛呈。


    趙掌櫃把楊帆送出了店,楊帆拿著剩下這些古董,找到趙小六;小六哥,我來投奔你了.“


    趙小六抬起頭看著楊帆:你出來啦,是不是有些物件沒賣掉,想讓我收了。“


    :沒有沒有,我這些都不值錢,想著沒事做,在旁邊擺個攤陪你嘮嘮嗑。”楊帆笑嘻嘻的對趙小六說道。


    :嗨,我還以為你想簡單的處理掉呢,雖然我一般不收東西,但是你拿過來的,我幫忙看看能收的也可以幫你收了。“趙小六笑著對楊帆道。


    楊帆從蛇皮袋裏拿出幾張大報紙,鋪在旁邊的地上,然後把東西一一擺在上麵,東西不多,還有兩個花瓶十二個碗,以及四十幾個銅錢和兩塊半玉。


    趙小哥看了看,東西都像真的,果然是祖上傳下來的,雖然不怎麽值錢,但是比其他攤位上的好多了。


    現在還早,趙小六跟楊帆就在路邊坐著天南地北的聊,中午兩人買了幾個燒餅和水墊了墊肚子,吃完東西趙小六就對楊帆說,既然你入了這行當,有些話我作為前輩就對你說一下,向我當初剛來的時候也跟你一樣,先是把家裏傳下來的幾件拿出來賣,後麵賣空了呢,就去鄉下各地收,偶爾也有路過的會拿出來問你收不收,早些年沒經驗,收了一些不咋準的東西。後來我就學乖了,不懂的看不準的都不收,自己去鄉下收便宜也不容易吃虧。”


    楊帆點了點頭,他也沒想長久的做這行,應該不需要考慮這些。


    趙小六又說著:別看這條路擺攤的這麽多,像你小六哥這樣的沒幾個,我這些東西雖然貴點,大都保準,其他攤位都是一半準一半不準,甚至有的十不準一,還有的就是拿一些工藝品,坑不懂的人,吃這行飯,要想長久吃,就不能貪圖眼前。小六哥也不希望你被豬油蒙了心,能早一點了解早一點防範。“


    楊帆忙回道:放心小六哥,我是不會賣假貨的,那些不準的東西我自個就砸了。”


    :那就好,做生意得憑良心,不該賺的錢咱不賺。“


    一天下來,楊帆這沒開張,倒是趙小六又賣了一件物件,跟楊帆說六千六賣的,在他手上攢了大半年,終於有人看上了,然後又跟楊帆說,古玩這行呢,人家店裏是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咱們這不能比,不過三月不開張,開張吃三月也差不多了。


    楊帆也不泄氣,今天已經賣了這麽多了,還能有啥期盼的,將來有空就來,能賣一個是一個,就當勤工儉學了。


    天色將暗,楊帆也跟趙小六道了別,收拾東西回學校去了。


    楊帆抽空去了一趟銀行,給爺爺轉了四千塊錢,告訴爺爺把這些錢交給當初收了他們古董的大爺大媽家,其中就有三奶奶家,每家五百,因為十月份農忙,要花錢的地方不少,每家拿到錢都能補貼一下家用。


    然後又去了古玩街開始了他的小販生涯,自從第一次擺攤過後,楊帆發現擺攤大部分時間都是空閑的,難怪其他人都悠閑的看手機,於是之後的每次都會帶一些專業書去看,特別是現在李教授在教的古漢字。與現在簡體字千差萬別,跟繁體字也相差甚遠,隻能一個一個字的認和記。


    幾個月過去了,楊帆也開了幾回張,比較好賣的是銅錢,大部分都被一個客人收走了,應該是個銅錢愛好者,價格倒是不高,三十幾枚一共賣了兩千多塊錢,剩下八九枚估計是不好賣了,也沒關係以後回去還給三奶奶家孫子玩也可以。瓷的碗也賣了幾個,跟預估價格差不多,差不多三千塊,也算是沒白來擺攤。


    這一天,楊帆和小六哥還在那聊著哪裏的小吃好吃,突然看到三個穿著像農民的人經過,一個人帶著大布捆的包裹,看上去有點重的樣子。在經過小六攤位的時候包裹裏掉了一本舊書到地上,被旁邊一個人撿了起來,楊帆打眼一看,書上是幾個很複雜的字,看著像唐朝以前的字。


    這三人從楊帆兩人這經過後直奔仙緣坊,在他們經過時候,楊帆聞到一股泥土的氣味,還有一股糞坑的臭味。


    趙小六看他們走遠了,回過頭對楊帆說:這幾個人是”土耗子“,這回帶著東西來是出貨的,以後你遇到這種人離遠點,他們沾著不詳。”


    楊帆疑惑的對趙小六說:什麽是土耗子,為什麽不詳了呢”


    趙小六對楊帆解釋道:鬼吹燈看過吧,曹操的摸金校尉知道不,他們就是這種人。“


    楊帆恍然:哦,原來是這樣。”暗想道,都說這些人和我們考古係的一樣,都是挖人家祖墳的掘墓人。隻不過一個有證一個無證,楊帆暗笑道。


    趙小六接著說:這些摸金的,每次下地都有說法,但是遲早會遇到怪事,所以說他們不詳,聽說都沒有善終的。你可別和這種人靠近了,沾了晦氣可不好。“


    楊帆好奇道:你還相信神神鬼鬼麽,都什麽年代了,不得相信科學?”


    趙小六耐心的解釋道:跟你說個事吧,前兩年有幾個摸金的,帶了一些贓物來銷賬,問道我頭上來了,我看了一下有一個玉和一個扳指我看得準,給他們收了一來二去就打上了交道,後來聽他們說看準了一個地,弄好了能大發一筆,然後去了之後就再也沒見過了。那段時間把我嚇得惶惶不可終日,小半年才緩過來。我估摸著,他們下去了就沒機會出來了。“


    :還有這種事,那家裏少了人家人不管的麽?”


    趙小六回道:你想啊他們就是做的這行,首先都是家庭作案,父子相傳頂多隻有女的在家,其次他們下地前都會安排好後事。哪裏敢報案哦“


    楊帆尋思一下,也是這種事情跟誰報去,再說都死了,就沒必要報了,連安葬都省了。


    趙小六接著說:咱也不信鬼神,但是該有的敬畏之心還是得有的,不怕一萬隻怕萬一不是。”


    畫風轉到仙緣坊,還是趙掌櫃接待這三個人,他們把包裹打開,裏麵有個五六十斤樣子的鼎,裏麵還裝了七八個樽,一看就是春秋或者戰國期間用的青銅器,趙掌櫃細細打量,像這種人帶來的古物,真假一般不用懷疑,隻要斷定了朝代就好估算價格。按道理說仙緣坊一般不收青銅器,假如挨上國寶啥的那是要判刑的,但是最近這十年一度的拍賣會快舉行了,仙緣坊又沒收到足夠分量的古玩,這回也是冒了險,隻要不和國家規定衝突,沾個邊什麽的也沒關係,畢竟地下出來的物件價格都要砍一半。利潤還是很可觀的。


    趙掌櫃看完後長噓了一口氣,還好,這個鼎屬於秦朝的,算不得國寶,應該是哪個諸侯平時裝酒的用具,類似的物品以前拍賣行也見過,價格大概三四百萬的樣子,加上這配套的青銅器,應該還能在高點,按理說正常收入價格是兩百萬,因為還是要擔一定風險,趙掌櫃給這三人開價八十萬,這三人互相之間看了看,同意了這報價。但是要現金,趙掌櫃開店這麽多年,那還不知道其中的門道,叫店小二去後院的一個偏房拿個袋子裝了八十萬出來。剩下還有一本無用的錦書,還給了人家。


    買賣雙方都挺滿意這次交易,這三人提著一個黑色袋子,其中一人手裏拽著那本書就出了仙緣坊。


    經過楊帆攤子的時候,楊帆看到那本書沒賣掉,也知道價值應該不高,心裏一動問道:大哥,你這本書賣不賣,我平時喜歡研究古漢字,看你這書上都是不認識的字,想拿來看看。“


    趙小六詫異的看著楊帆,也沒作聲。


    拿書的大漢見有人叫他,便回道:你要買書?這破書你出多少,合適的話賣你。


    :我看這書也沒幾頁,好歹算個文物,給你一百好了。”


    大漢笑道:這才幾個錢,這書雖然看不懂,說不定裏麵就有啥重要信息,這樣一千賣你。“


    趙小六聽了,忍不住道:瘋了吧一千塊錢買一本看不懂的書?有錢也不是這麽花的。”


    楊帆回道:就是啊,一本書而已,最多出兩百,高了就不要了,也就是我還喜歡,別人誰要這書。“


    大漢想想也是,帶回去也是丟掉,過了這村沒這店了,於是把書遞給楊帆:行吧行吧兩百就兩百,正好跟哥幾個吃一頓好的。”


    楊帆把兩百遞給大漢,他們三就笑著交談的估計奔小炒店去了。


    趙小六好奇的問道:你買這書就是拿來研究的啊。“


    楊帆回答道:我看這像秦的小篆,剛好學校學著,我還不太懂,買過來認認字。”


    趙小六豎著大拇指,“也就是你這麽大方,兩百塊拿來認字。”


    楊帆回道:誰知道這寫的啥,說不定是啥有用的信息不就發達了麽哈哈哈“


    :這能有啥有用的。“趙小六隨意的揮揮手道。


    收了攤楊帆就把這本書帶回了學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少年末法修仙之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西湖醋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西湖醋魚並收藏少年末法修仙之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