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誰也不知道他是怎樣找到這片山穀的。從密密的森林翻上一個山坳,群山環繞的一塊低地突然展現在眼前:山風吹來,樹葉簌簌,鳥鳴聲裏,遠山幽藍,陽光下,兩條清澈的溪流繞過穀地,閃爍耀眼的斑斑銀光。真是一塊神仙府地!張穀英被這個優美的地方迷住了。他盯著這片無人的穀地,一生的命運似乎呈現出了它全部的底蘊:他需要一個最後的歸宿,過上一種自己的理想生活。
混跡官場多年,已經厭倦宦海生涯,早有歸隱田園的想法,這片土地強烈地牽動著他的心。從江西進入湘北,一路上,極少人煙,許多耕種過的土地也荒蕪了。那時,天高地闊,大地還是原初的蒼蒼之野,土地上道路隱沒、人煙匿跡,荒山野嶺沒有稱謂,要開墾一塊山地,尤其是深山密林中偏僻的土地,是一件天隨人意的事情。然而,一個景色如此秀麗的地方——群山圍繞、溪水橫貫、田疇平展,卻還是極難找到的一處世外桃源。
於是,第一縷炊煙在這個寂靜的穀地升了起來,一棟青磚灰瓦的大屋在萋萋芳草中聳立,一個人的村莊與一個願望都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紮下根來。張穀英環視群山,他感受到的不隻是寂寞,還有一種平靜,一種絢麗歸於平凡的寧靜,世間萬事都在一縷炊煙裏升入一片虛空。
多少代後,這個地方被人稱作張穀英村。
六百年後,我站在山坳,遠眺早已是阡陌縱橫的田疇,炊煙嫋嫋中,自明代一直到今一坡連著一坡如浪的青瓦屋頂,我感受到了那束六百年前從這裏望出去的目光,他考慮著子子孫孫與他一樣的避世居住。他把身後的子孫像種子一樣帶到這片土地撒播,作出了傳世百代的規劃,並擬定可傳三十三代子孫的派譜:“文單誌有仲,功伏宗興,其承繼祖,世緒昌同,書聲永振,福澤敦崇,名芳百代,祿位光隆。”儒家的理想、自己的期望,都滲透到派譜中了;他把自己的一句句警言如“永不做官”、“不求金玉富,但願子孫賢”、“遺子黃金滿瀛,不如一經”、“忠孝吾家之寶,經史吾家之田”,也在時空裏撒播,後代像莊稼一樣一茬茬生長、繁衍,警句像一葉扁舟,在他自己血脈的河流裏與時間競渡,在歲月裏懸浮成祖訓,讓後代避過世道險惡的暗礁。於是,世世代代,漁樵之樂,耕讀之樂,隨著每個早晨升起的嫋嫋炊煙在村莊氤氳開來。
隻要時間延續,設想中的一切必然在今天出現:一個蔚然壯觀的村莊在大地上呈現出來,他們都是張穀英的後代,從古到今,是張穀英一個人的村莊。一個留山羊胡、著白色對襟布衣的老人,永遠在村莊中心最寬敞明亮的大堂上端坐著,笑對知書識禮的孝子賢孫和每一位走進張穀英村的人。他的智慧告訴他,憑借血緣,還有理想和文化,他將在這塊土地上永生。一個並不顯赫於世的人,靠智慧進入了世人的眼,並在二十一世紀開始聲名遠播。
二
張穀英生命的神秘傳遞不隻是子孫的血脈,還有一起穿越時空的張家大屋,這是一個文化的場館,給人行為帶來至深的影響,同樣附麗著先祖的靈魂。讓建築來表達個人的意誌,並在時間的沼澤上永不陷落,張穀英的圖謀同樣取得極大成功。
大屋在空間上呈現了中國文化的人倫、禮儀、宗法、三綱五常宋明理學的尊卑秩序觀。外人第一眼看到的是長長一條青磚牆;灰瓦平伏於牆、出簷很淺,屋瓦隻有窄窄一線;窗卻極大,它們全是泥土的傑作,極顯簡陋、質樸。進大門,第一個天井仍然是收斂的,第二個天井,空間高大起來,房屋兩層,高大木柱撐起有兩層樓高的大屋簷,上掛楹聯,每一進由天井和半開敞的堂屋和兩側封閉的廂房組成,四麵屋頂圍出一個方形空洞,天空隨同陽光透進堂屋中。每進之間隔著一扇活動的屏門、簷廊、巷道,上雕八仙過海、四郎探母等民間傳說。始祖大堂五井五進(有的已貫通),最後一進廳堂,張穀英塑像立於屏前,香火繚繞。
堂屋左右兩邊窄小的正房與廂房是長輩起居室。緊貼牆身外側暗巷包繞,從這條通道(也是防火道)可進入附屬橫向軸線上的房屋。這些房屋與主縱軸房屋組成“豐”字形平麵。橫軸線上仍然是幾進的天井及兩側的正房與廂房,歸晚一輩的人起居用。它的堂屋正麵全朝向縱軸線上的房屋,向“中”呼應,但尺度小了。房屋空間充分體現了“左為上南為陽”的儒家思想,平麵布局則表現了“恭謹順合”的精神。聚族而居的空間組合強烈凸顯了宋明理學的倫理意識,大家族巨大的凝聚力在空間表現得淋漓盡致,它規範、製約並組織了族人的生活。
迷宮一樣連通一體的龐大而封閉的建築空間,卻不給人壓抑感,除了大堂高大的空間與接通天地的天井,起作用的還有建築中匠心獨運、充滿詩意遐想的木石構件,它們讓人產生了家園的溫馨。隻有進入房內才見得到這些既粗獷又優美的木石材料。打磨過的清水牆,下麵墊諧條石,轉角嵌角柱石,條石門框,大門左右置抱鼓石或門枕石,鋪滿青磚的地麵,天井下是長的麻石條圍砌的坑,雨水、井水都從石縫滲入地下;木材的加入,門窗、梁柱、柵欄,幾乎不加修飾,為原色和栗色,梁柱不是常用的抬梁式、穿透式,而是硬山擱檁,直接搭接在磚牆上,斷麵為菱形或圓形,與磚石交融於一體,是一種直截了當不事鋪墊的融合,有鄉土的質樸和經濟;搭在牆上的擱樓板出挑擱柵,柵欄是簡簡單單的直木條,窗卻極富匠心,每個窗用工一月有餘,精雕細刻,窗花圖案直欞為主,以很有節製的圓形半圓形破解,延續了明代家具的簡明、纖巧與優美的風格。木石構件上刻著鬆、竹、梅圖案,或是麒麟遊宮、鯉魚跳龍門,或是太極圖、民間傳說。
在一個並不富裕的村莊,農民們對自己的家園投入了如此精細的心情,在他們的內心多少也滲入了曆史的眼光——既然明朝的建築都保存至今,誰也不敢把今後的祖屋修建得馬虎。他們把一種率真的、熱愛生活的人生態度帶到了起居空間,一種返璞歸真、樸素寧靜的生活氣息在鄉土建築之上洋溢。
田園生活的詩意棲居體現在那些無時不與天地相融的天井中。大屋有天井206個。太陽、星星和山的藍色剪影在屋中出現,冬天,紛紛揚揚的雪花飄進來;夜裏,月暉清灑;漫長的雨季,雨滴落在青石條上,落在泥瓦上,滴滴答答,有如天籟,既可臥聽,也可見銀絲萬縷穿窗而過,讓空氣飄逸潮濕與清新的大自然氣味。
聚居於張穀英大屋的張姓子孫達到了兩千六百多人,已傳至“崇”字輩,進入了張氏第26代。他們把自己的生活印跡都打磨在這座龐大建築之上,即便房中泥土也踩踏得油黑發亮,有一種永恒的東西在這個極鄉土又極富個性的空間裏延續著。它無法言說,卻約定俗成,似乎是習慣、觀念、方式、人情……似乎隻是空氣,是你一進大門就能呼吸到的一種氣息,無論你帶著什麽眼光與心情,你在呼吸到它時,就變得心緒寧靜、悠遠,連陽光也清香澄明起來了。
三
從桃花山進張穀英,東、南、北三麵旭峰山、筆架山和大峰山,如花瓣一樣開向天空。從東方迤邐而來的幕阜山脈到這裏已是餘脈。花蕊裏渭溪河、玉帶河金帶環抱,張穀英屋脊相連如同蜂窩一樣的坡屋頂是另一種田地在土地上展開。晴空裏的穀地仍然寂靜無聲。
大屋東側,土堪衝牛形山上,張穀英為自己選好了一塊墓地。在林立的墓碑下,他長眠已經六個世紀了。站在墓前,想象這個名字已作地名的人,並沒有留下太多個人的情況,後代隻是說他選擇了風水上的“人丁興旺”,還有就是毅然解甲歸田。
從出生年代推測,張穀英出生1335年,已是元朝末年,等到明朝建立,他已經33歲。歸隱山林前,他在明朝做官,已官至都指揮使(省級最高軍隊指揮官)。如果不是反元有功,要在軍隊升至如此高位,是難以想象的。他出生那一年,農民起義就已開始,16歲那年,爆發了紅巾軍大起義,也許他就是當年一個頭係紅巾的起義者。十餘年的廝殺,眼裏都是飛閃的長矛大刀,血染的山河。到明朝建立,已是田地荒蕪,人煙渺渺,大批移徙流民被組織去墾荒,墾者“聽為己業”。
久經戰亂的人最渴望過上平靜安定的生活。在尋找自己的歸隱之地時,他首先考慮的就是避世的山穀。正是他的這個選擇,這個僻靜的地方庇護著子子孫孫躲過無數災難,甚至是上個世紀的日本兵也沒有侵擾到村子。
張穀英解甲歸田是不是真實的呢?官場的傾軋,其得失與沉浮已不可考,但官場險惡他一定有很深體會,不許後代為官就透露出他心中的隱傷與對官僚的透徹認識。明太祖朱元璋進入晚年,分封到各地為王的兒子們對皇位覬覦已久,特別是分封為燕王的四子朱棣勢力已經坐大,眼看又一場戰禍已經臨近。作為都指揮使的張穀英,何去何從是要做出選擇的。另一方麵,朱元璋對權力的絕對控製,都指揮使成了一個隻是專門管理軍隊的差事,早沒有了指揮打仗和調動軍隊的權力。皇帝設立錦衣衛,又設東廠,耳目爪牙遍及天下,對百官進行監視和殘酷鎮壓,做官者個個如履薄冰。他甚至詔示天下“寰中士夫不為君用”者,抄家誅滅。士大夫連避禍歸隱的自由也沒有了。張穀英解甲歸田又怎敢輕易上奏朝廷?他的歸隱要麽在朱元璋去世的1398年,那時他已是63歲的老人,要麽以告老還鄉,或其他不可知的卻能騙過皇帝的名義歸隱,那時的年齡也不會太小。正是一個老人的心態,才把子孫後代的事想了個遍。
在這樣一個隻聞蛙鳴鳥唧的地方,對一位年事已高的人,人生就成了無盡的追憶。
於是,他把自己的理想投向了後世。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在浩如煙海的曆史長河裏,因為生命與理想的遞延,在大地上樹起了一座文化的紀念碑。明清兩代的鄉土建築被保持到了今天,一個像族譜一樣保存完整的家族就生活在自己的祖屋裏,像曆史向現實打開的一部傳奇,無數生命的秘密就像瓦間暗影,讓人窺見一個古老悠遠世界的景象時,看到了自己的麵容。因為張穀英村,每一個翻過山坳的人,都在進入自己源頭的神秘時空。
誰也不知道他是怎樣找到這片山穀的。從密密的森林翻上一個山坳,群山環繞的一塊低地突然展現在眼前:山風吹來,樹葉簌簌,鳥鳴聲裏,遠山幽藍,陽光下,兩條清澈的溪流繞過穀地,閃爍耀眼的斑斑銀光。真是一塊神仙府地!張穀英被這個優美的地方迷住了。他盯著這片無人的穀地,一生的命運似乎呈現出了它全部的底蘊:他需要一個最後的歸宿,過上一種自己的理想生活。
混跡官場多年,已經厭倦宦海生涯,早有歸隱田園的想法,這片土地強烈地牽動著他的心。從江西進入湘北,一路上,極少人煙,許多耕種過的土地也荒蕪了。那時,天高地闊,大地還是原初的蒼蒼之野,土地上道路隱沒、人煙匿跡,荒山野嶺沒有稱謂,要開墾一塊山地,尤其是深山密林中偏僻的土地,是一件天隨人意的事情。然而,一個景色如此秀麗的地方——群山圍繞、溪水橫貫、田疇平展,卻還是極難找到的一處世外桃源。
於是,第一縷炊煙在這個寂靜的穀地升了起來,一棟青磚灰瓦的大屋在萋萋芳草中聳立,一個人的村莊與一個願望都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紮下根來。張穀英環視群山,他感受到的不隻是寂寞,還有一種平靜,一種絢麗歸於平凡的寧靜,世間萬事都在一縷炊煙裏升入一片虛空。
多少代後,這個地方被人稱作張穀英村。
六百年後,我站在山坳,遠眺早已是阡陌縱橫的田疇,炊煙嫋嫋中,自明代一直到今一坡連著一坡如浪的青瓦屋頂,我感受到了那束六百年前從這裏望出去的目光,他考慮著子子孫孫與他一樣的避世居住。他把身後的子孫像種子一樣帶到這片土地撒播,作出了傳世百代的規劃,並擬定可傳三十三代子孫的派譜:“文單誌有仲,功伏宗興,其承繼祖,世緒昌同,書聲永振,福澤敦崇,名芳百代,祿位光隆。”儒家的理想、自己的期望,都滲透到派譜中了;他把自己的一句句警言如“永不做官”、“不求金玉富,但願子孫賢”、“遺子黃金滿瀛,不如一經”、“忠孝吾家之寶,經史吾家之田”,也在時空裏撒播,後代像莊稼一樣一茬茬生長、繁衍,警句像一葉扁舟,在他自己血脈的河流裏與時間競渡,在歲月裏懸浮成祖訓,讓後代避過世道險惡的暗礁。於是,世世代代,漁樵之樂,耕讀之樂,隨著每個早晨升起的嫋嫋炊煙在村莊氤氳開來。
隻要時間延續,設想中的一切必然在今天出現:一個蔚然壯觀的村莊在大地上呈現出來,他們都是張穀英的後代,從古到今,是張穀英一個人的村莊。一個留山羊胡、著白色對襟布衣的老人,永遠在村莊中心最寬敞明亮的大堂上端坐著,笑對知書識禮的孝子賢孫和每一位走進張穀英村的人。他的智慧告訴他,憑借血緣,還有理想和文化,他將在這塊土地上永生。一個並不顯赫於世的人,靠智慧進入了世人的眼,並在二十一世紀開始聲名遠播。
二
張穀英生命的神秘傳遞不隻是子孫的血脈,還有一起穿越時空的張家大屋,這是一個文化的場館,給人行為帶來至深的影響,同樣附麗著先祖的靈魂。讓建築來表達個人的意誌,並在時間的沼澤上永不陷落,張穀英的圖謀同樣取得極大成功。
大屋在空間上呈現了中國文化的人倫、禮儀、宗法、三綱五常宋明理學的尊卑秩序觀。外人第一眼看到的是長長一條青磚牆;灰瓦平伏於牆、出簷很淺,屋瓦隻有窄窄一線;窗卻極大,它們全是泥土的傑作,極顯簡陋、質樸。進大門,第一個天井仍然是收斂的,第二個天井,空間高大起來,房屋兩層,高大木柱撐起有兩層樓高的大屋簷,上掛楹聯,每一進由天井和半開敞的堂屋和兩側封閉的廂房組成,四麵屋頂圍出一個方形空洞,天空隨同陽光透進堂屋中。每進之間隔著一扇活動的屏門、簷廊、巷道,上雕八仙過海、四郎探母等民間傳說。始祖大堂五井五進(有的已貫通),最後一進廳堂,張穀英塑像立於屏前,香火繚繞。
堂屋左右兩邊窄小的正房與廂房是長輩起居室。緊貼牆身外側暗巷包繞,從這條通道(也是防火道)可進入附屬橫向軸線上的房屋。這些房屋與主縱軸房屋組成“豐”字形平麵。橫軸線上仍然是幾進的天井及兩側的正房與廂房,歸晚一輩的人起居用。它的堂屋正麵全朝向縱軸線上的房屋,向“中”呼應,但尺度小了。房屋空間充分體現了“左為上南為陽”的儒家思想,平麵布局則表現了“恭謹順合”的精神。聚族而居的空間組合強烈凸顯了宋明理學的倫理意識,大家族巨大的凝聚力在空間表現得淋漓盡致,它規範、製約並組織了族人的生活。
迷宮一樣連通一體的龐大而封閉的建築空間,卻不給人壓抑感,除了大堂高大的空間與接通天地的天井,起作用的還有建築中匠心獨運、充滿詩意遐想的木石構件,它們讓人產生了家園的溫馨。隻有進入房內才見得到這些既粗獷又優美的木石材料。打磨過的清水牆,下麵墊諧條石,轉角嵌角柱石,條石門框,大門左右置抱鼓石或門枕石,鋪滿青磚的地麵,天井下是長的麻石條圍砌的坑,雨水、井水都從石縫滲入地下;木材的加入,門窗、梁柱、柵欄,幾乎不加修飾,為原色和栗色,梁柱不是常用的抬梁式、穿透式,而是硬山擱檁,直接搭接在磚牆上,斷麵為菱形或圓形,與磚石交融於一體,是一種直截了當不事鋪墊的融合,有鄉土的質樸和經濟;搭在牆上的擱樓板出挑擱柵,柵欄是簡簡單單的直木條,窗卻極富匠心,每個窗用工一月有餘,精雕細刻,窗花圖案直欞為主,以很有節製的圓形半圓形破解,延續了明代家具的簡明、纖巧與優美的風格。木石構件上刻著鬆、竹、梅圖案,或是麒麟遊宮、鯉魚跳龍門,或是太極圖、民間傳說。
在一個並不富裕的村莊,農民們對自己的家園投入了如此精細的心情,在他們的內心多少也滲入了曆史的眼光——既然明朝的建築都保存至今,誰也不敢把今後的祖屋修建得馬虎。他們把一種率真的、熱愛生活的人生態度帶到了起居空間,一種返璞歸真、樸素寧靜的生活氣息在鄉土建築之上洋溢。
田園生活的詩意棲居體現在那些無時不與天地相融的天井中。大屋有天井206個。太陽、星星和山的藍色剪影在屋中出現,冬天,紛紛揚揚的雪花飄進來;夜裏,月暉清灑;漫長的雨季,雨滴落在青石條上,落在泥瓦上,滴滴答答,有如天籟,既可臥聽,也可見銀絲萬縷穿窗而過,讓空氣飄逸潮濕與清新的大自然氣味。
聚居於張穀英大屋的張姓子孫達到了兩千六百多人,已傳至“崇”字輩,進入了張氏第26代。他們把自己的生活印跡都打磨在這座龐大建築之上,即便房中泥土也踩踏得油黑發亮,有一種永恒的東西在這個極鄉土又極富個性的空間裏延續著。它無法言說,卻約定俗成,似乎是習慣、觀念、方式、人情……似乎隻是空氣,是你一進大門就能呼吸到的一種氣息,無論你帶著什麽眼光與心情,你在呼吸到它時,就變得心緒寧靜、悠遠,連陽光也清香澄明起來了。
三
從桃花山進張穀英,東、南、北三麵旭峰山、筆架山和大峰山,如花瓣一樣開向天空。從東方迤邐而來的幕阜山脈到這裏已是餘脈。花蕊裏渭溪河、玉帶河金帶環抱,張穀英屋脊相連如同蜂窩一樣的坡屋頂是另一種田地在土地上展開。晴空裏的穀地仍然寂靜無聲。
大屋東側,土堪衝牛形山上,張穀英為自己選好了一塊墓地。在林立的墓碑下,他長眠已經六個世紀了。站在墓前,想象這個名字已作地名的人,並沒有留下太多個人的情況,後代隻是說他選擇了風水上的“人丁興旺”,還有就是毅然解甲歸田。
從出生年代推測,張穀英出生1335年,已是元朝末年,等到明朝建立,他已經33歲。歸隱山林前,他在明朝做官,已官至都指揮使(省級最高軍隊指揮官)。如果不是反元有功,要在軍隊升至如此高位,是難以想象的。他出生那一年,農民起義就已開始,16歲那年,爆發了紅巾軍大起義,也許他就是當年一個頭係紅巾的起義者。十餘年的廝殺,眼裏都是飛閃的長矛大刀,血染的山河。到明朝建立,已是田地荒蕪,人煙渺渺,大批移徙流民被組織去墾荒,墾者“聽為己業”。
久經戰亂的人最渴望過上平靜安定的生活。在尋找自己的歸隱之地時,他首先考慮的就是避世的山穀。正是他的這個選擇,這個僻靜的地方庇護著子子孫孫躲過無數災難,甚至是上個世紀的日本兵也沒有侵擾到村子。
張穀英解甲歸田是不是真實的呢?官場的傾軋,其得失與沉浮已不可考,但官場險惡他一定有很深體會,不許後代為官就透露出他心中的隱傷與對官僚的透徹認識。明太祖朱元璋進入晚年,分封到各地為王的兒子們對皇位覬覦已久,特別是分封為燕王的四子朱棣勢力已經坐大,眼看又一場戰禍已經臨近。作為都指揮使的張穀英,何去何從是要做出選擇的。另一方麵,朱元璋對權力的絕對控製,都指揮使成了一個隻是專門管理軍隊的差事,早沒有了指揮打仗和調動軍隊的權力。皇帝設立錦衣衛,又設東廠,耳目爪牙遍及天下,對百官進行監視和殘酷鎮壓,做官者個個如履薄冰。他甚至詔示天下“寰中士夫不為君用”者,抄家誅滅。士大夫連避禍歸隱的自由也沒有了。張穀英解甲歸田又怎敢輕易上奏朝廷?他的歸隱要麽在朱元璋去世的1398年,那時他已是63歲的老人,要麽以告老還鄉,或其他不可知的卻能騙過皇帝的名義歸隱,那時的年齡也不會太小。正是一個老人的心態,才把子孫後代的事想了個遍。
在這樣一個隻聞蛙鳴鳥唧的地方,對一位年事已高的人,人生就成了無盡的追憶。
於是,他把自己的理想投向了後世。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在浩如煙海的曆史長河裏,因為生命與理想的遞延,在大地上樹起了一座文化的紀念碑。明清兩代的鄉土建築被保持到了今天,一個像族譜一樣保存完整的家族就生活在自己的祖屋裏,像曆史向現實打開的一部傳奇,無數生命的秘密就像瓦間暗影,讓人窺見一個古老悠遠世界的景象時,看到了自己的麵容。因為張穀英村,每一個翻過山坳的人,都在進入自己源頭的神秘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