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暗流管湧?


    首先,防洪堤壩本就是土石堆砌,並沒有世人想象的那麽堅固。


    別說這個時代土石建築的牢固程度了,連歐陽戎前世那些混凝土大壩的牢固程度,都並無法做到完全的嚴絲密封。


    一旦水位爆漲,或洪峰來臨,巨大的水壓會通過一些平日裏發現不了的微小細縫滲入大壩。


    進而形成一處處暗流,這就叫做“管湧”。


    暗流管湧一旦持續,匯聚,就有可崩塌大壩。


    所以有成語叫千裏之堤,潰於蟻穴。


    這也是歐陽戎千防萬防之事。


    待歐陽戎領人衝下龍背山,趕至狄公閘上。


    水閘附近堤壩上的留守長吏與工匠們已經處於手忙腳亂的狀態。


    “情況如何!”


    歐陽戎快速穿過人群自發分開的道路,衝上前道。


    “明府!”一位長吏滿臉焦急道:


    “附近山體應該是發生了泥石流,可能還有村落被衝毀,剛剛風驟,一陣大浪卷來一大片樹木磚瓦,全撞在閘壩上了!


    “最要命的是,還有一部分好死不死撞在了水閘上。”


    另一位臉色沉靜些的長吏接話,朝鎖眉的歐陽戎道:


    “有個陳姓老工匠說,整條閘壩上,他發現了兩處似是正發生管湧的地方,水裏有暗流漩渦,定是出現裂縫了。


    “一處在水閘的主閘門附近,一處在左半段,靠近龍背山……”


    歐陽戎低喃:“管湧……兩處……”他猛抬頭,“陳長吏,去把工匠叫來。”


    很快,幾位資曆頗老的工匠被帶了過來。


    “管湧的位置,帶本官去看看。”


    歐陽戎臉色不變,毫不拖泥帶水命令道。


    陳姓工匠等人的帶領下,歐陽戎很快定位了兩處可能正在發生暗流管湧的位置。


    歐陽戎當機立斷,朝眾人道:


    “先堵水閘主門處的管湧!集中全力保住水閘!”


    “明府,看水麵出現的翻花,另一處的縫隙好像更嚴重些……”


    “水閘是狄公閘核心,位於中段,木製結構偏多,是全閘最脆弱之處,一旦閘門塌陷,能帶動整座堤壩決口,後果不堪設想。”


    歐陽戎冷靜分析,又轉頭吩咐:


    “不過咱們人多,走,去召集人手,先雙管齊下,兩處一起同時丟下沙袋,填下碎石,消殺水勢!遏止管湧!”


    歐陽戎轉頭,抹下一把臉龐雨水,果斷道:


    “阿山,帶民勇隊主力跟我來,咱們先去主閘門那一處堵口!


    “何長吏,陳工匠……你們留在這一處,往水裏丟沙填石,遏止管湧!


    “送飯送衣的婦孺村民、無關人等先行撤離大壩,不準圍在閘上,造成擁堵,妨礙運送沙袋……”


    當下形勢十萬火急。


    雲夢澤的持續漲水和洶湧水勢下,管湧隨時可能擴大,造成更大規模決口,後果不堪設想。


    然而某年輕縣令嘴裏一道道確切命令下達,眾人好似找到了主心骨,精神一震,各自領命。


    分頭行動,爭分奪秒。


    歐陽戎一行人率先趕到堤壩中央水閘的主閘門附近,先審時度勢,定位管湧位置。


    “看,就是這兒!”有民勇高呼。


    隻見堤壩下方,風急浪高,拍打堤牆。


    某處水麵,隻見湧出一處處翻花、翻沙,無不明示著下方的堤壩縫隙,正被湍急水流滲透衝刷。


    歐陽戎等留在閘上的人,紛紛拿起竹竿,齊心協力,替即將下水的壯士們,將水麵上的雜物碎木揮開。


    少頃,柳阿山等十位民勇隊中最擅長水性的青壯漢子,紛紛脫衣光膀,不顧下方急促水浪,各拎竹木、攜帶漁網,魚貫跳入水麵。


    水勢湍急,柳阿山等善水漢子們勉強穩住身形,陸續遊往岸上歐陽戎指定的位置。


    有人下潛插杆。


    有人四散鋪網。


    水閘上,也有人開始陸續丟下早已準備好的沙袋與碎石,消殺水勢。


    幸虧前幾日歐陽戎的提前準備,與民勇隊眾人也有過相應的推演安排。


    眼下危機當頭,倒是第一時間出手,勉強進行的井然有序,沒有慌了陣腳……


    經過柳阿山等十位投水漢子的努力,與岸上眾人的齊力配合。


    約莫半個時辰後。


    一根根竹木竿子,十分有序、間隔較短的插在水底河床上。


    一張張大漁網在木竿間鋪開,


    二者一起,暫時圍隴成了一座半圓形的水下空間。


    這個“半圓”罩在了水閘堤壩上,將發生管湧暗流的主閘門附近,圍攏了起來。


    若僅僅隻是插杆圍網,並不穩定。


    但是閘壩上,歐陽戎帶領留守青壯們,正把早有囤存的沙袋與碎石,一刻不停的丟投到下方半圓形的空間中。


    所謂萬事開頭難,


    但因為木樁漁網圍成的“半圓”罩子存在,洶湧的水浪暗流,並沒有將一開始沉入水底的沙袋與碎石衝刷走。


    紛紛被擋在了這處指定的水底空間內,將後者逐漸填滿。


    很快,原本風浪極高的水勢,隨著下沉的沙袋等重物的填埋,緩慢消減。


    布置完畢,柳阿山等十位民勇漢子們,在堤壩上伸下竹竿的接應下,泥鰍似的矯健上岸,。


    他們一刻也沒歇著,掉過頭配合歐陽戎等人一起,繼續朝下方圈成半圓的水麵,丟填沙袋碎石。


    半炷香後,終於,水麵上的翻花翻沙現象悄然消失,恢複原來的風平浪靜。


    閘壩上,歐陽戎等人手裏舉起的沙袋暫時放下,手背擦汗間,相互對視。


    柳阿山二話不說,丟下馬褂,飛魚般躍入水中,潛進河底,少頃,讓“撲通”一聲鑽出水麵,一臉欣喜的朝閘上眾人單手揮舞。


    水下填滿大半的沙袋土石,穩穩壓住了縫隙照成的管湧。


    這處水閘主閘門處的管湧險情,遏製住了!


    歐陽戎與民勇隊們肩膀一鬆,喜色吐氣。


    然而,等把柳阿山接上水閘,歐陽戎麵色一肅,轉頭道:


    “還有一處,咱們走,一鼓作氣!”


    歐陽戎帶領柳阿山與民勇隊,當即收拾東西,衝向閘壩另一處的人群圍攏之地,火速支援。


    “你們這邊如何?”


    負責此處的,是一位何姓長吏,因為屢次在同僚之中表現的相對冷靜,歐陽戎讓他與陳老工匠,負責此處的消殺水勢,暫時遏製管湧。


    等他們處理好優先級更高的水閘主閘門那邊,再抽調主力支援。


    “明府,有點不對勁。”


    何長吏轉頭,第一句話就讓趕來眾人心下一沉。


    “什麽不對勁?”


    何長吏與身旁同僚一起,搭手把一袋沙石丟下水,他手指著下方拍打壩牆的急促風浪道:


    “明府,咱們已經丟了上百隻沙袋,下方這處水勢,肉眼不見壓製。”


    歐陽戎皺眉,轉頭看向柳阿山。


    後者默契上前,帶兩個民勇漢子一起跳入水中,頂著風浪,潛入水底。


    可很快,三人陸續上岸,給本就憂心忡忡的眾人帶來了一個壞消息。


    “老爺,不妙,這處管湧的正下方,有一條很深的水溝,丟下去的沙袋土石,全都填深溝去了。”


    眾人心裏一沉。


    歐陽戎凝眉,又問及此水溝深度,柳阿山麵色思索,片刻後,用隻有歐陽戎聽的到的聲音說了幾句,似是大致類比了下。


    眾人隻見,年輕縣令的眉頭更皺。


    似乎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人群間的氣氛愈發凝重。


    歐陽戎轉頭,朝何長吏等人道:“咱們還有多少沙袋碎石?”


    何長吏等人湊在一起,大略統計了下,稟告道:“回明府,已往下投擲了一百零一袋,沙袋還剩一百二十七袋,至於碎石,已用去六成……”


    歐陽戎聽完,深呼吸一口氣,抬頭,當機立斷:


    “繼續填!這處管湧必須遏製,咱們沒有退路,遑論半途而廢?不過水溝是個無底洞,不可能填滿整座水溝,咱們得換個法子,節省用料。”


    語落,他轉臉,朝民勇隊水性好的幾人吩咐,一臉凝重:


    “阿山,這次得靠你們,找到水下堤壩。上的牆縫冒水孔,繞著它紮樁圍網,圍圈小一些,咱們往裏麵壘填沙袋,也能盡量節省沙石……”


    此處管湧,連水麵上都風急浪高,更遑論水麵下方暗流漩渦的風險?


    然而柳阿山一言不發,在民勇中挑了兩個水性最好的漢子,帶著竹竿和漁網,頭不回的入水。


    堤壩上,歐陽戎等人見狀,屏氣凝神,周遭隻有雨聲。


    也不知過了多久。


    就在歐陽戎心生不妙,臉色微變之際。


    終於,柳阿山等人冒出水麵,朝歐陽戎等人揮手!


    成功了,他們找到了水底閘壩的裂縫處。


    或許是運氣。


    也或許是水底的閘壩上的裂縫已經擴散的很深很明顯。


    但不管如何,眾人迅速行動起來,


    更多的民勇漢子下水,縮小範圍,在閘壩的裂縫處,如同剛剛在第一處主閘門那邊一樣,他們按部就班,用木樁漁網,圍攏出了一處半圓水域。


    閘壩上,歐陽戎、何長吏等人所有人,一刻不停,立馬扛起腳邊壘滿的沙袋,一袋一袋不要錢似的丟下去。還有儲存的碎石也是。


    直到……全部丟盡。


    “怎麽辦,明府,咱們的沙袋全沒了!石頭也用光了,還是填不滿它!”


    連何長吏都嘴皮子抖了起來,看著下方水麵依舊翻騰不減的水花管湧,顫音求問。


    怎麽辦?


    麵對慌張望來的閘上眾人,歐陽戎低頭看著水麵,毫無血色的嘴唇緊抿成縫,縫中僅吐出一個字:


    “填!”


    眾目睽睽下,歐陽戎當先站出,寬衣解帶,將玉質腰帶、頭冠等相對質量較重的東西,隨手投入下方水麵。


    又去翻出一件濕漉漉的水綠色官服,鏟來沙土泥巴,用絲綢官服包裹打結,製成一個“小沙袋”。


    他眼皮也不抬一下,往腦後一拋,落進了閘壩下方水裏,充當填料。


    堤壩上,風雨中,柳阿山,何長吏,陳工匠……在場的民勇、長吏、工匠們皆麵露怔色。


    旋即,似是被歐陽戎的沉默行動撥動了開關一般,他們反應過來,四處行動,紛紛效仿。


    有人把瓦罐、鏟子、板凳、竹竿等雜物丟進水裏。


    有人不辭辛苦的在彩鳳山與狄公閘兩頭跑,雨中狂奔,抱運碎石填埋河水,


    也有人收集眾人脫下來的衣服,包裹泥土沙子,簡易製成沙袋土包,丟入河裏。


    龍背山與彩鳳山上安頓的村民,也不知道是從哪裏得知閘壩上的動靜,在花白胡老人的號召下,紛紛下山,不顧危險的跑來狄公閘上,將帶來的叮當作響的鍋碗瓢盆、首飾簪子、稚童玩具等等重物投入水中……


    一樣樣千奇百怪、卻也令人眼熟的東西,被一股腦的丟進了下方管湧翻花的水麵,沉入水底。


    村民們一窩蜂的積極熱情,令光著膀子、身上僅剩一把丟不得的貼身裙刀的歐陽戎,和民勇隊、長吏、工匠一眾人都愣住了。


    其實村民們有很多東西沒必要往下丟的,丟下去也是浮在水麵,沉不進水底,用處不大。


    但是這些話歐陽戎始終沒有說出口,隻是默默站在原地,張了張嘴,又閉上。


    他周圍的聲音亂糟糟的,花白胡老人和村民們好像朝歐陽戎說了千言萬語,但是他不知道怎麽回,隻好充當回應似的點頭。


    年輕縣令也有千言萬語。


    葉薇睞不知道從哪裏鑽了出來,站在閘壩邊沿,將一枚她喜歡紮束銀發的簪子隨手拔下,丟進下方河中,還有其他飾品,一一如是。


    丟完這些身外之物,素衣素顏的葉薇睞一身輕鬆,及腰的銀白長發在空中飛舞,頭不回的走到歐陽戎身邊,悄悄拉了拉他正扶住刀柄的手指。


    此刻,這白毛丫鬟渾身上下唯一的重物,估計就剩下她手裏從山上一路捧下來的黑漆瓷碗了。


    葉薇睞兩手捧碗,碗裏湯兒微微搖晃,藍色的大眼睛裏滿是小心翼翼神色;


    “檀郎,喝一口薑湯吧,大娘子說伱有病根,容易風寒……”


    歐陽戎回過神,轉頭看了看她,這一回沒有拒絕,接過湯碗,一飲而盡。


    旋即,一隻空碗飛拋出去,“噗通”一聲沉進水裏。


    薑湯什麽滋味,他不知道,嘴有點麻,吃了不少泥水,有些失去味蕾。


    歐陽戎也不想知道,此刻的他,和同僚與周圍村民們一樣,全部的注意力都在閘壩下方宛若無底洞般的水麵上。


    眾人已無物可丟,人群安靜下來,一道道目光投向下方。


    隻見,管湧處的水麵,翻騰的浪花變小了許多,似乎是眾多填料下沉,穩定住了裂縫處的管湧。


    閘上人群中的氣氛靜了靜,旋即一陣歡騰聲響起:“堵住了!”


    臉色疲倦的歐陽戎也長鬆一口氣。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是吧君子也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陽小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陽小戎並收藏不是吧君子也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