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背對著他的背影看上去筆直挺拔。
隻不過看上去似乎也有一絲說不出的落寞。
店小二很快走過來,他的腳步很輕,沒有多餘的話。
隻是微微地笑著,遞給淩君回一張點菜的牌子。
淩君回也回報他一個微笑,默默指了指菜單上的酒和幾樣小菜。
店小二默默記下,頷首去了。
這個店鋪如此安靜,如同這個店裏的人都是幽靈一般。
那個背對著他喝酒的人很安靜,動作也很輕。
淩君回不想打破這樣的安靜,他也就默默地坐著,看著窗外的燈火在濕漉漉的大街上明明滅滅。
此時心中有些抑製不住的悵惘,他想起傅雁行。
在這樣的雨天,在行人都少有的雨天,軍中的雁行可能夠清閑片刻?
可也有安寧的時間,默默地喝一杯酒?
他們到漳州的時間有些久了。流落在外時間一久,就難免會生出無端的惆悵來。
酒和菜很快端了過來。
酒具一個月白色的粗瓷酒壺,和一個不小的酒杯,同樣是月白色。
淩君回看了看窗外,若不是雨天,此時應該是圓月吧。
酒竟然是溫的。
初冬的漳州,夜雨的夜晚多少有些寒涼,不曾想這個小酒店竟還貼心地準備了溫酒。
淩君回慢慢地斟滿酒,慢慢地喝。
他喝酒的時候又想起了傅雁行。因為這酒不錯,他想讓傅雁行也嚐嚐。
可惜他們離的很近,卻不能時時相見。
因為傅雁行是在軍中。
淩君回想著想著眼睛裏就有了霧氣。傅雁行要比他辛苦和危險的多。
雖然他們不能時時相見,他們已經好過許多人的長久別離。
軍中的將士又有幾人能與家人常常見麵?
淩君回忍不住又飲一杯。
很快壺中的酒就喝光了。這壺裏不過能裝的下半斤酒罷了。
若是往常,淩君回喝了一壺就不會再喝了。可是此時他有些迷離,有些意猶未盡,他側臉望向櫃台,想再要一壺,不曾想店裏那個唯一的客人正望向他。
他的臉上竟赫然帶著蝴蝶麵具,遮住了他的上半張臉。
淩君回想都不想,身形已起,腳下一彈,直向麵具人掠去。
電光火石的一瞬間,麵具人竟坐著,絲毫沒有躲閃的意思。
淩君回大驚,趕忙側身收斂掌風。
奈何還是一掌打在麵具人的肩上。
麵具人被打的往後一跌,淩君回下意識地扶住他。
麵具人忍痛站了起來,眼裏竟閃過一絲怯意。
周身上下無半點敵意,更不要說是殺氣了。
淩君回心中內疚,心道:我怎可如此魯莽,竟隨意將他當做麵具殺手。莫不是我喝醉了?
忙抱拳道:“抱歉,是在下的錯。快坐下讓我看看閣下的傷。”
麵具人順從地坐下,隻是似乎有些怯生生地看著淩君回。
淩君回的這一掌雖未用全力,在關鍵時候收了一下,力道也足夠讓人的肩骨碎裂。
淩君回輕輕捏了捏麵具人的肩,他竟沒有動,也沒有喊痛。
又捏了捏麵具人的臂膀,竟都無恙,鬆了口氣道:“沒事就好。”
抱拳道:“是在下唐突了,給公子賠個不是,望公子見諒。”
說完轉身離開。
在他轉身離開的一瞬間,突然覺得後背有勁風襲來。
淩君回身形一移,長劍已經出鞘。
對方卻已經向後一滑,靜靜地看著淩君回。
此時淩君回才覺自己高高挽起的頭發已經散落開來,滑到臉上。
麵具人呆立了一下,跪地施禮道:“公子!”
淩君回大驚,他身形如電,瞬間到了麵具人的麵前,手一伸,麵具已被他生生摘下。
麵具下麵一張清秀,帶著點桀驁又有些哀婉的臉毫無遮攔地露了出來。
淩君回怔怔地後退一步,兩人就這樣怔怔地看著彼此。
淩君回半晌遲疑叫了一聲:“含簫!”
那個清婉的麵具人噗通跪下,叫了聲:“是,公子……”
說著默默從懷裏摸出一個錢袋。
錢袋是青蜂藍色,微微有些舊了。
淩君回認得,這個錢袋是他的,上麵寫了一個淩字。
當年是他將錢袋送給了含簫。他想起來了,當年他在大雪裏見到含簫的時候,他萬分落魄,也是披頭散發。
所以今日含簫見了麵,要將他的發髻挑落。
也許在含簫的心裏,那個披散頭發的樣子才是最深的印象。
淩君回單膝跪下,上前一把拉住他,輕聲問道:“含簫,真的是你嗎?”聲音有些濕漉漉的。
跪在地上的人默默地點點頭,眼淚瞬間滑了下來。“是我,莫含簫。”
淩君回仔細端詳眼前的年輕人,他還有幼時的模樣。
看著看著,眼裏也泛起了水霧,滿眼都是疼愛。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公子臨別時念給含簫的聽的詩。”
是的,當年的淩君回和這個小小的莫含簫分別的時候,心中有多少不舍,卻不知如何是好。
隻含笑將他抱住,無奈念了句:“‘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這個被叫莫含簫的麵具人一張清絕的臉上露出了笑容,麵容更加如琢如磨,如春花碧玉般好看。
一雙天生風情的眼睛裏還有淚光,此時笑成了一條線,似乎因為害羞,整個眼睛周圍的皮膚都紅了。
這羞澀的模樣讓他看起來更是可愛。
淩君回輕輕將莫含簫拉了起來。
叫莫含簫的年輕人就這樣看著淩君回,滿眼含笑,微微抿著嘴唇,眉目處是羞澀的紅暈,神情溫婉,竟如少年。
淩君回輕輕抱住他,拍了拍他的背。
那個少年,個子矮矮的小含簫已經長得這麽高了,還那麽帥氣。淩君回從心底感到高興。
此時重逢,真是說不出的驚喜,卻也有一絲酸澀。
畢竟分別的太久太久了。
也許快二十年了吧。
那時年輕的淩君回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可是因為有含簫的出現,差不多二十年前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才有一絲的溫情和轉機。
那年秋天,他親眼看到自己的師兄與他人共度雲雨良宵,心神如灰。
也許現在看來那時的事情都不算什麽。
可是對於一個年輕人來說,沒有比親眼看著自己深愛的人與別人雲雨良宵更悲傷的事情了吧?
這種被愛人背叛的失戀讓他心神俱灰,寢食難安。
他頹然離開了師門,在江湖上遊蕩,像個行屍走肉一般,他想努力忘卻傷慟,可是總也忘不了。
秋天過去了,到了冬天,他還在江湖上遊蕩,身邊沒有朋友,也沒有家人。
也許他本身就是一個願意自己守著悲傷的人。
因為痛苦,沒有人能替代,也沒有人能夠緩解。
後來,他雖然也經受了生死離別的痛,但那些痛與愛人相背離的痛又有不同。
在那個極為寒冷的冬天,在他渾渾噩噩,痛不可抑的時候,他遇到了莫含簫,就是眼前這個帶著麵具的叫含簫的年輕人。
那時,莫含簫還隻是個十二三歲的小男孩。
他記得很清楚,那是個大雪紛飛的冬夜,他默默地坐在河邊,不知道自己坐了多久,身上落滿了厚厚的白雪。
天地間早已經白茫茫的一片。
他也是像今天一樣,穿著有帽子的鬥篷,一動不動地坐在河邊。
他想要這樣徹骨的寒冷,來平息一下他萬蟻噬心般的痛苦。
地上的積雪已經能沒小腿了,他已經完全成了一個雪人。
在天慢慢黑下來的時候,他驚奇地發現,在河堤上出現一個小小的身影。
這個小小的身影在白茫茫的大雪中慢慢地挪動。
竟慢慢地向他的方向挪動過來。
風雪連天,寒冷徹骨。這個小小的身影慢慢地近了,他看清楚了,這個小小的身影是一個單薄的小男孩。
小男孩不是慢慢地挪動,他是在跑。
再近些,他才看清楚,這個小男孩隻穿了件薄薄的秋衫,頭上身上滿都是白色的雪。
淩君回慢慢地站了起來,他才感覺到自己的手腳已經麻木。
他慢慢站起來,跺了跺腳,身上的積雪慢慢地滑落下來。
小男孩似乎是吃了一大驚,他沒有想到這裏會坐著一個人。驚嚇地站住了,就站在離他不遠的地。
淩君回向他走過來,他就是想問問他冷不冷。
小男孩不知道是因為驚嚇還是因為不知如何是好,就默默地站著,看著走過來的淩君回。
用怯生生的眼神看著他。
淩君回此時的心裏突然有一絲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悲傷,眼淚奪眶而出。
他蹲下身,拉著小男孩的手,慢慢把小男孩拉進自己的鬥篷裏,慢慢將他抱在懷裏,想要用體溫將小男孩焐的暖和些。
淩君回不知何故,在這個怯生生的小男孩麵前,突然崩潰,戰栗著身體,壓抑著自己的哭聲,一直哭到氣結。
小男孩竟默默地貼著他的臉,慢慢摟著他的脖子,伏在他的懷裏一聲不吭。
淩君回沒有說話,這個小男孩也沒有說話。
後來,在無邊風雪的黑夜裏,他不知道自己哭了多久。再後來他帶著小男孩回到了鎮上。
這個叫含簫的小男孩沒有拒絕,也沒有說任何的話。
他乖乖地依在他身邊,甚至沒有一絲的疏離。
回到鎮上,他默默地給小男孩置辦了棉衣,默默地陪著小男孩吃飽了飯,一起住在一家小客棧裏。
風雪的夜晚,小客棧顯得非常溫暖。
那時候的淩君回已經瘦到脫了相。
自那個秋天以來,他第一次覺得飯菜那麽香,他那麽餓。
他將小男孩的小床和自己的床並排放著,一起躺在床上,和他說話,問他叫什麽名字,從哪裏來。
他將火盆裏的火燒的旺旺的。
那個秋天起直到見到小男孩的那個晚上,整整數月的時間裏,他第一次感覺到了溫暖和安定。
也在那個晚上,是他整整半年來睡的最踏實的一覺。
那個小男孩就是眼前的年輕人含簫,莫含簫。
隻不過看上去似乎也有一絲說不出的落寞。
店小二很快走過來,他的腳步很輕,沒有多餘的話。
隻是微微地笑著,遞給淩君回一張點菜的牌子。
淩君回也回報他一個微笑,默默指了指菜單上的酒和幾樣小菜。
店小二默默記下,頷首去了。
這個店鋪如此安靜,如同這個店裏的人都是幽靈一般。
那個背對著他喝酒的人很安靜,動作也很輕。
淩君回不想打破這樣的安靜,他也就默默地坐著,看著窗外的燈火在濕漉漉的大街上明明滅滅。
此時心中有些抑製不住的悵惘,他想起傅雁行。
在這樣的雨天,在行人都少有的雨天,軍中的雁行可能夠清閑片刻?
可也有安寧的時間,默默地喝一杯酒?
他們到漳州的時間有些久了。流落在外時間一久,就難免會生出無端的惆悵來。
酒和菜很快端了過來。
酒具一個月白色的粗瓷酒壺,和一個不小的酒杯,同樣是月白色。
淩君回看了看窗外,若不是雨天,此時應該是圓月吧。
酒竟然是溫的。
初冬的漳州,夜雨的夜晚多少有些寒涼,不曾想這個小酒店竟還貼心地準備了溫酒。
淩君回慢慢地斟滿酒,慢慢地喝。
他喝酒的時候又想起了傅雁行。因為這酒不錯,他想讓傅雁行也嚐嚐。
可惜他們離的很近,卻不能時時相見。
因為傅雁行是在軍中。
淩君回想著想著眼睛裏就有了霧氣。傅雁行要比他辛苦和危險的多。
雖然他們不能時時相見,他們已經好過許多人的長久別離。
軍中的將士又有幾人能與家人常常見麵?
淩君回忍不住又飲一杯。
很快壺中的酒就喝光了。這壺裏不過能裝的下半斤酒罷了。
若是往常,淩君回喝了一壺就不會再喝了。可是此時他有些迷離,有些意猶未盡,他側臉望向櫃台,想再要一壺,不曾想店裏那個唯一的客人正望向他。
他的臉上竟赫然帶著蝴蝶麵具,遮住了他的上半張臉。
淩君回想都不想,身形已起,腳下一彈,直向麵具人掠去。
電光火石的一瞬間,麵具人竟坐著,絲毫沒有躲閃的意思。
淩君回大驚,趕忙側身收斂掌風。
奈何還是一掌打在麵具人的肩上。
麵具人被打的往後一跌,淩君回下意識地扶住他。
麵具人忍痛站了起來,眼裏竟閃過一絲怯意。
周身上下無半點敵意,更不要說是殺氣了。
淩君回心中內疚,心道:我怎可如此魯莽,竟隨意將他當做麵具殺手。莫不是我喝醉了?
忙抱拳道:“抱歉,是在下的錯。快坐下讓我看看閣下的傷。”
麵具人順從地坐下,隻是似乎有些怯生生地看著淩君回。
淩君回的這一掌雖未用全力,在關鍵時候收了一下,力道也足夠讓人的肩骨碎裂。
淩君回輕輕捏了捏麵具人的肩,他竟沒有動,也沒有喊痛。
又捏了捏麵具人的臂膀,竟都無恙,鬆了口氣道:“沒事就好。”
抱拳道:“是在下唐突了,給公子賠個不是,望公子見諒。”
說完轉身離開。
在他轉身離開的一瞬間,突然覺得後背有勁風襲來。
淩君回身形一移,長劍已經出鞘。
對方卻已經向後一滑,靜靜地看著淩君回。
此時淩君回才覺自己高高挽起的頭發已經散落開來,滑到臉上。
麵具人呆立了一下,跪地施禮道:“公子!”
淩君回大驚,他身形如電,瞬間到了麵具人的麵前,手一伸,麵具已被他生生摘下。
麵具下麵一張清秀,帶著點桀驁又有些哀婉的臉毫無遮攔地露了出來。
淩君回怔怔地後退一步,兩人就這樣怔怔地看著彼此。
淩君回半晌遲疑叫了一聲:“含簫!”
那個清婉的麵具人噗通跪下,叫了聲:“是,公子……”
說著默默從懷裏摸出一個錢袋。
錢袋是青蜂藍色,微微有些舊了。
淩君回認得,這個錢袋是他的,上麵寫了一個淩字。
當年是他將錢袋送給了含簫。他想起來了,當年他在大雪裏見到含簫的時候,他萬分落魄,也是披頭散發。
所以今日含簫見了麵,要將他的發髻挑落。
也許在含簫的心裏,那個披散頭發的樣子才是最深的印象。
淩君回單膝跪下,上前一把拉住他,輕聲問道:“含簫,真的是你嗎?”聲音有些濕漉漉的。
跪在地上的人默默地點點頭,眼淚瞬間滑了下來。“是我,莫含簫。”
淩君回仔細端詳眼前的年輕人,他還有幼時的模樣。
看著看著,眼裏也泛起了水霧,滿眼都是疼愛。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公子臨別時念給含簫的聽的詩。”
是的,當年的淩君回和這個小小的莫含簫分別的時候,心中有多少不舍,卻不知如何是好。
隻含笑將他抱住,無奈念了句:“‘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這個被叫莫含簫的麵具人一張清絕的臉上露出了笑容,麵容更加如琢如磨,如春花碧玉般好看。
一雙天生風情的眼睛裏還有淚光,此時笑成了一條線,似乎因為害羞,整個眼睛周圍的皮膚都紅了。
這羞澀的模樣讓他看起來更是可愛。
淩君回輕輕將莫含簫拉了起來。
叫莫含簫的年輕人就這樣看著淩君回,滿眼含笑,微微抿著嘴唇,眉目處是羞澀的紅暈,神情溫婉,竟如少年。
淩君回輕輕抱住他,拍了拍他的背。
那個少年,個子矮矮的小含簫已經長得這麽高了,還那麽帥氣。淩君回從心底感到高興。
此時重逢,真是說不出的驚喜,卻也有一絲酸澀。
畢竟分別的太久太久了。
也許快二十年了吧。
那時年輕的淩君回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可是因為有含簫的出現,差不多二十年前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才有一絲的溫情和轉機。
那年秋天,他親眼看到自己的師兄與他人共度雲雨良宵,心神如灰。
也許現在看來那時的事情都不算什麽。
可是對於一個年輕人來說,沒有比親眼看著自己深愛的人與別人雲雨良宵更悲傷的事情了吧?
這種被愛人背叛的失戀讓他心神俱灰,寢食難安。
他頹然離開了師門,在江湖上遊蕩,像個行屍走肉一般,他想努力忘卻傷慟,可是總也忘不了。
秋天過去了,到了冬天,他還在江湖上遊蕩,身邊沒有朋友,也沒有家人。
也許他本身就是一個願意自己守著悲傷的人。
因為痛苦,沒有人能替代,也沒有人能夠緩解。
後來,他雖然也經受了生死離別的痛,但那些痛與愛人相背離的痛又有不同。
在那個極為寒冷的冬天,在他渾渾噩噩,痛不可抑的時候,他遇到了莫含簫,就是眼前這個帶著麵具的叫含簫的年輕人。
那時,莫含簫還隻是個十二三歲的小男孩。
他記得很清楚,那是個大雪紛飛的冬夜,他默默地坐在河邊,不知道自己坐了多久,身上落滿了厚厚的白雪。
天地間早已經白茫茫的一片。
他也是像今天一樣,穿著有帽子的鬥篷,一動不動地坐在河邊。
他想要這樣徹骨的寒冷,來平息一下他萬蟻噬心般的痛苦。
地上的積雪已經能沒小腿了,他已經完全成了一個雪人。
在天慢慢黑下來的時候,他驚奇地發現,在河堤上出現一個小小的身影。
這個小小的身影在白茫茫的大雪中慢慢地挪動。
竟慢慢地向他的方向挪動過來。
風雪連天,寒冷徹骨。這個小小的身影慢慢地近了,他看清楚了,這個小小的身影是一個單薄的小男孩。
小男孩不是慢慢地挪動,他是在跑。
再近些,他才看清楚,這個小男孩隻穿了件薄薄的秋衫,頭上身上滿都是白色的雪。
淩君回慢慢地站了起來,他才感覺到自己的手腳已經麻木。
他慢慢站起來,跺了跺腳,身上的積雪慢慢地滑落下來。
小男孩似乎是吃了一大驚,他沒有想到這裏會坐著一個人。驚嚇地站住了,就站在離他不遠的地。
淩君回向他走過來,他就是想問問他冷不冷。
小男孩不知道是因為驚嚇還是因為不知如何是好,就默默地站著,看著走過來的淩君回。
用怯生生的眼神看著他。
淩君回此時的心裏突然有一絲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悲傷,眼淚奪眶而出。
他蹲下身,拉著小男孩的手,慢慢把小男孩拉進自己的鬥篷裏,慢慢將他抱在懷裏,想要用體溫將小男孩焐的暖和些。
淩君回不知何故,在這個怯生生的小男孩麵前,突然崩潰,戰栗著身體,壓抑著自己的哭聲,一直哭到氣結。
小男孩竟默默地貼著他的臉,慢慢摟著他的脖子,伏在他的懷裏一聲不吭。
淩君回沒有說話,這個小男孩也沒有說話。
後來,在無邊風雪的黑夜裏,他不知道自己哭了多久。再後來他帶著小男孩回到了鎮上。
這個叫含簫的小男孩沒有拒絕,也沒有說任何的話。
他乖乖地依在他身邊,甚至沒有一絲的疏離。
回到鎮上,他默默地給小男孩置辦了棉衣,默默地陪著小男孩吃飽了飯,一起住在一家小客棧裏。
風雪的夜晚,小客棧顯得非常溫暖。
那時候的淩君回已經瘦到脫了相。
自那個秋天以來,他第一次覺得飯菜那麽香,他那麽餓。
他將小男孩的小床和自己的床並排放著,一起躺在床上,和他說話,問他叫什麽名字,從哪裏來。
他將火盆裏的火燒的旺旺的。
那個秋天起直到見到小男孩的那個晚上,整整數月的時間裏,他第一次感覺到了溫暖和安定。
也在那個晚上,是他整整半年來睡的最踏實的一覺。
那個小男孩就是眼前的年輕人含簫,莫含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