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飛快,晃眼又到了夫妻倆分別的時候。
分別的那一刻,竺子姍流了不少的眼淚,叮囑道:“不要隻顧低頭拉車,不抬頭看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對付妖怪的同時,更要提防奸人的陷害。”
楊小玄、骨朵心下難受,各自點了點頭,說了一句:“保重!”便衝天飛起。
楊小玄於半空中驀然回首,見竺子姍孤孤單單地站在那裏,寂寞寥落,嘴裏低低地哼唱著一首歌謠:“春來秋去,花落花開,何日君回來……”
楊小玄心如被揪了一把似的,不忍再看。把頭一轉,祥雲加速,眨眼間到了百裏開外。
想起竺子姍落寞的樣子,心裏愧疚難當,突然身體爆發起陣陣痙摩,劇烈的疼痛讓他蹲下身去。
骨朵被甩開老遠,見楊小玄蹲在雲頭上,便問道:“你小子又發什麽瘋啊?一會兒疾飛,一會兒又蹲著的,是不是發現了什麽?”
楊小玄搖了搖頭道:“什麽也沒發現,隻是身體突發痙攣,急速飛行一會兒就好了。”
骨朵信以為真,也不多問。二人繼續飛行。
當行至半路時,忽聽楊小玄道:“骨朵,時間還很夠用,咱們去一趟舜帝山,我不知為何,總是放心不下蘇小雅。”
骨朵逗道:“是不是前生有緣,念念不忘啊?”
楊小玄笑道:“我已是使君有婦之人,怎敢妄想?隻是一想到東君姐姐為我的付出,心裏便有了莫名的牽掛。”
骨朵讚道:“知恩圖報,正人君子!”
說話之中,兩個人已經到了舜帝山。
舜帝見兩位聖使到來,特意為二位做了幾樣可口的酒菜。三個人邊喝邊聊,舜帝就把蘇小雅一些事情詳細地講了一遍。
楊小玄得知她去了五花山修仙的消息後,如卸重載,特別的輕鬆。
吃過午飯,二人便與舜帝告別,繼續朝北獵獵飛行。
骨朵突然想到了無二牛、馮子夷,便對楊小玄道:“你設法與他們倆聯係上。天朝的規矩很多,那些使者大多又狗仗人勢,雖然不被治罪,被他們訓斥一頓也犯不上。”
楊小玄頓住了飛行,運用真力,把聲音形成一道定流,直接傳到無二牛的耳中。
過了片刻,隻聽無二牛道:“我們快到了,咱們在山下會和。”
二人加速飛行,很快就到了雲璐山下。
四個人在山下會合,閑聊了幾句,一同朝山上走去。
一路上說說笑笑,不知不覺間已經到了道觀前。隻見觀門大開,東麵的一棵大樹下有一頂皮革帳篷,鼾聲如雷,一進大門就聽得一清二楚。
四個人不禁一愣,急忙止住了腳步。
楊小玄道:“什麽人這麽大膽!竟敢大開山門,在我玄雲觀搭帳熟睡?”
無二牛道:“能打開山門的隻有當地的山神,一定是天使到了,見咱們還沒到,就在山神麵前瞎裝屁。命令山神大開了道觀的大門。”
楊小玄道:“有可能,咱們過
(本章未完,請翻頁)
去看看去。”
四個人躡足走到帳篷前,撩起帳簾,探頭向裏麵看去,見地上擺放著一張竹床,床上仰臥著一人,身穿天朝官服,身材不高,略顯肥胖。仰臥在竹床上熟睡正香。
楊小玄、無二牛、骨朵都搖頭不語,唯有馮子夷一臉驚喜,低聲叫道:“孟大正”。
來者畢竟是天朝派來的使者,哪敢打擾,紛紛退了回去。
骨朵問道:“子夷姐,你認識這個人?”
馮子夷點頭道:“此人名叫孟大正,也是我們水族之人。他是我堂姑的兒子,說來還有一點親戚呢!我們從小在一起玩過,說來也算青梅竹馬的小夥伴。”
無二牛鼓了幾下腮幫,醋意熏天地說道:“哼,瞧你那樣!一提起表哥,嘴巴兒都要樂歪歪了,我看你這是竹馬之交念念不忘。”
馮子夷臉色一沉,叱道:“你以為誰都和一樣啊?賊心亂猜忌!”
楊小玄、骨朵忍不住地想笑,故意幹咳嗽了兩聲,把笑意強壓了下去。
楊小玄問道:“這孟大正是何來頭?他怎麽當上了玉帝的信使?”
馮子夷道:“據聽說此人乃是炎帝的後裔,祝融的後人。聽我父親講:祝融生共工;共工生後土;後土生噎鳴;噎鳴生了一年中的十二個月。這孟大正是十二個月中的正月,所以起名孟大正。人家的背景如此之深,在玉帝身旁當差也很正常了。”
骨朵道:“既然子夷姐與信使有一層關係,那麽就不會告我們黑狀了。”
楊小玄搖頭道:“那也未必!眼下沒有親情,隻有狂熱,隻有一心忠於玉帝的人才受待見。而我們……”
馮子夷道:“我們自幼在一起長大,喊他幾年的表哥,我不信他一點親情都不講。我這就去把他喚醒。”轉身朝帳篷裏走去。
無二牛伸手想要阻攔,馮子夷已經走出了老遠。
馮子夷走到他的床前,輕聲叫道:“使者,使者大人!醒醒吧,我們都到了。”
連叫了三四聲,仍不見使者醒來。
馮子夷在他床前站了一會兒,見他睡覺的樣子很是逗人,大嘴一張,呼嚕的一聲,又把嘴閉上了,反反複複,鼾聲也有幾分怪異。
二人乃青梅竹馬,小時候經常在一起打鬧,故此熟而不拘,見孟大正鼻孔開闊,一時玩心頓起,在他頭上拔下一根發絲來。
馮子夷手拿發絲,直接探入孟大正的鼻孔裏,手指微微一撚,發絲在鼻孔裏一陣亂動,使得鼻腔又酸又癢,一經刺激,連連打了三個大噴嚏。
孟大正用手揉了揉鼻子,嘴裏嘰裏咕嚕的說了些什麽,把身子一翻,又睡著了。
馮子夷見他睡得這麽死,便大叫了一聲:“孟大正!”
聲音即清脆又刺耳,把孟大正嚇了一大跳,機靈的一下坐了起來,睜眼一看,見馮子夷正掩口偷笑,不禁惱怒了起來。
厲聲喝道:“玉帝信使到此,為何立而不跪?”
馮子夷笑道:“大表哥,別來假正經的,你什麽時
(本章未完,請翻頁)
候到的?”
孟大正勃然大怒,大聲喝道:“誰是你表哥?這裏隻有天帝的特使。聖旨在此,如朕親臨,趕快設案接旨!如果怠慢,我就定你欺君之罪!”
馮子夷碰了一鼻子灰,悶悶不樂地退出門外。
三個人見她臉色異常的難看,便問道:“怎麽了?”
馮子夷含著眼淚道:“小人之輩!也屬於得誌便瘋狂哪類的人物。趕緊擺設香案,迎接聖旨。”
四個人擺好了香案,點燃了瓊香,規規矩矩站成一排,垂首而立,連大氣也不敢出一口。
過了好一陣子,孟大正才邁著四方步走了過來,端坐在椅子上,喝了一杯香茶,清了清嗓子,這才拿腔拿調地道:
“有人對特使不尊,那就是對玉帝他老人家不敬!念在有此前的關係;念在你們這是初犯,本特使就不再追究你們的責任,希望不再有下次!”
四個人齊聲低呼:“是!”
孟大正取出五本《天帝新經》放在桌子上,敲著經書道:“這是天帝新經,你們都屬於下界的荒野之人,必須要刻苦學習經文,做天帝的最好臣民。天朝會派人定期檢查,如果窮於應付,視為對玉帝不忠,將受責罰!”
無二牛義憤填膺,剛想說話,卻被楊小玄一把拉住。
孟大正再喝一口茶,掃視一眼四個聖使,緩緩地站了起來,突然提高了嗓門呼道:“四位聖使跪地接旨!”
四個人雖然心裏反感,但還是跪倒在香案前。
孟大正手捧聖旨,朗聲宣讀:“天帝雄才,安邦有道。近期妖族已經動了歸順之意,宇宙同心,形勢一片大好。
“但還有一些頑固叛賊其心不死,近期天河界內,有烏龜、蛤蜊、鯉魚逃離了天河,有可能逃離了天界,私下了凡間。令五位聖使務必在五日之內,不但查明下落,還要將其降伏。”
楊小玄朝前跨了一步,向上行禮道:“三個精怪乃天河之物,又不知是否真正下了凡間,天地如此之大,如果潛伏在某個海灣或河道裏,五天之內如何降伏?請使者大人奏明玉帝,收回期限!”
無二牛道:“可不是咋地!天天還得念經文,天天還得找妖精,就給五天時間,這不是趕鴨子上架,故意難為人麽!”
骨朵也說道:“天界水神不下上百,即使不能幫幫我們,至少也得提供一些有用的線索吧?就讓我們漫天遍地的尋找,還規定了一個期限,我看天庭是不是故意找茬啊?”
孟大正“啪”的一拍桌案,喝道:“嘟!大膽的五聖使,難道玉帝的旨意你們也要違抗嗎?別忘了你們是乾坤護使,降妖捉怪是你們的責任!”
楊小玄道:“在下不是違抗聖命,而是講出實際情況,以免錯失良機。”
孟大正很強硬地說道:“玉帝他老人家明察秋毫,決勝千裏之外,既然給你們限定五天的時間,就知道你們在五天之內一定能夠完成,這就是他老人家的高明之處,你們必須得要服從。”
(本章完)
7017k
分別的那一刻,竺子姍流了不少的眼淚,叮囑道:“不要隻顧低頭拉車,不抬頭看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對付妖怪的同時,更要提防奸人的陷害。”
楊小玄、骨朵心下難受,各自點了點頭,說了一句:“保重!”便衝天飛起。
楊小玄於半空中驀然回首,見竺子姍孤孤單單地站在那裏,寂寞寥落,嘴裏低低地哼唱著一首歌謠:“春來秋去,花落花開,何日君回來……”
楊小玄心如被揪了一把似的,不忍再看。把頭一轉,祥雲加速,眨眼間到了百裏開外。
想起竺子姍落寞的樣子,心裏愧疚難當,突然身體爆發起陣陣痙摩,劇烈的疼痛讓他蹲下身去。
骨朵被甩開老遠,見楊小玄蹲在雲頭上,便問道:“你小子又發什麽瘋啊?一會兒疾飛,一會兒又蹲著的,是不是發現了什麽?”
楊小玄搖了搖頭道:“什麽也沒發現,隻是身體突發痙攣,急速飛行一會兒就好了。”
骨朵信以為真,也不多問。二人繼續飛行。
當行至半路時,忽聽楊小玄道:“骨朵,時間還很夠用,咱們去一趟舜帝山,我不知為何,總是放心不下蘇小雅。”
骨朵逗道:“是不是前生有緣,念念不忘啊?”
楊小玄笑道:“我已是使君有婦之人,怎敢妄想?隻是一想到東君姐姐為我的付出,心裏便有了莫名的牽掛。”
骨朵讚道:“知恩圖報,正人君子!”
說話之中,兩個人已經到了舜帝山。
舜帝見兩位聖使到來,特意為二位做了幾樣可口的酒菜。三個人邊喝邊聊,舜帝就把蘇小雅一些事情詳細地講了一遍。
楊小玄得知她去了五花山修仙的消息後,如卸重載,特別的輕鬆。
吃過午飯,二人便與舜帝告別,繼續朝北獵獵飛行。
骨朵突然想到了無二牛、馮子夷,便對楊小玄道:“你設法與他們倆聯係上。天朝的規矩很多,那些使者大多又狗仗人勢,雖然不被治罪,被他們訓斥一頓也犯不上。”
楊小玄頓住了飛行,運用真力,把聲音形成一道定流,直接傳到無二牛的耳中。
過了片刻,隻聽無二牛道:“我們快到了,咱們在山下會和。”
二人加速飛行,很快就到了雲璐山下。
四個人在山下會合,閑聊了幾句,一同朝山上走去。
一路上說說笑笑,不知不覺間已經到了道觀前。隻見觀門大開,東麵的一棵大樹下有一頂皮革帳篷,鼾聲如雷,一進大門就聽得一清二楚。
四個人不禁一愣,急忙止住了腳步。
楊小玄道:“什麽人這麽大膽!竟敢大開山門,在我玄雲觀搭帳熟睡?”
無二牛道:“能打開山門的隻有當地的山神,一定是天使到了,見咱們還沒到,就在山神麵前瞎裝屁。命令山神大開了道觀的大門。”
楊小玄道:“有可能,咱們過
(本章未完,請翻頁)
去看看去。”
四個人躡足走到帳篷前,撩起帳簾,探頭向裏麵看去,見地上擺放著一張竹床,床上仰臥著一人,身穿天朝官服,身材不高,略顯肥胖。仰臥在竹床上熟睡正香。
楊小玄、無二牛、骨朵都搖頭不語,唯有馮子夷一臉驚喜,低聲叫道:“孟大正”。
來者畢竟是天朝派來的使者,哪敢打擾,紛紛退了回去。
骨朵問道:“子夷姐,你認識這個人?”
馮子夷點頭道:“此人名叫孟大正,也是我們水族之人。他是我堂姑的兒子,說來還有一點親戚呢!我們從小在一起玩過,說來也算青梅竹馬的小夥伴。”
無二牛鼓了幾下腮幫,醋意熏天地說道:“哼,瞧你那樣!一提起表哥,嘴巴兒都要樂歪歪了,我看你這是竹馬之交念念不忘。”
馮子夷臉色一沉,叱道:“你以為誰都和一樣啊?賊心亂猜忌!”
楊小玄、骨朵忍不住地想笑,故意幹咳嗽了兩聲,把笑意強壓了下去。
楊小玄問道:“這孟大正是何來頭?他怎麽當上了玉帝的信使?”
馮子夷道:“據聽說此人乃是炎帝的後裔,祝融的後人。聽我父親講:祝融生共工;共工生後土;後土生噎鳴;噎鳴生了一年中的十二個月。這孟大正是十二個月中的正月,所以起名孟大正。人家的背景如此之深,在玉帝身旁當差也很正常了。”
骨朵道:“既然子夷姐與信使有一層關係,那麽就不會告我們黑狀了。”
楊小玄搖頭道:“那也未必!眼下沒有親情,隻有狂熱,隻有一心忠於玉帝的人才受待見。而我們……”
馮子夷道:“我們自幼在一起長大,喊他幾年的表哥,我不信他一點親情都不講。我這就去把他喚醒。”轉身朝帳篷裏走去。
無二牛伸手想要阻攔,馮子夷已經走出了老遠。
馮子夷走到他的床前,輕聲叫道:“使者,使者大人!醒醒吧,我們都到了。”
連叫了三四聲,仍不見使者醒來。
馮子夷在他床前站了一會兒,見他睡覺的樣子很是逗人,大嘴一張,呼嚕的一聲,又把嘴閉上了,反反複複,鼾聲也有幾分怪異。
二人乃青梅竹馬,小時候經常在一起打鬧,故此熟而不拘,見孟大正鼻孔開闊,一時玩心頓起,在他頭上拔下一根發絲來。
馮子夷手拿發絲,直接探入孟大正的鼻孔裏,手指微微一撚,發絲在鼻孔裏一陣亂動,使得鼻腔又酸又癢,一經刺激,連連打了三個大噴嚏。
孟大正用手揉了揉鼻子,嘴裏嘰裏咕嚕的說了些什麽,把身子一翻,又睡著了。
馮子夷見他睡得這麽死,便大叫了一聲:“孟大正!”
聲音即清脆又刺耳,把孟大正嚇了一大跳,機靈的一下坐了起來,睜眼一看,見馮子夷正掩口偷笑,不禁惱怒了起來。
厲聲喝道:“玉帝信使到此,為何立而不跪?”
馮子夷笑道:“大表哥,別來假正經的,你什麽時
(本章未完,請翻頁)
候到的?”
孟大正勃然大怒,大聲喝道:“誰是你表哥?這裏隻有天帝的特使。聖旨在此,如朕親臨,趕快設案接旨!如果怠慢,我就定你欺君之罪!”
馮子夷碰了一鼻子灰,悶悶不樂地退出門外。
三個人見她臉色異常的難看,便問道:“怎麽了?”
馮子夷含著眼淚道:“小人之輩!也屬於得誌便瘋狂哪類的人物。趕緊擺設香案,迎接聖旨。”
四個人擺好了香案,點燃了瓊香,規規矩矩站成一排,垂首而立,連大氣也不敢出一口。
過了好一陣子,孟大正才邁著四方步走了過來,端坐在椅子上,喝了一杯香茶,清了清嗓子,這才拿腔拿調地道:
“有人對特使不尊,那就是對玉帝他老人家不敬!念在有此前的關係;念在你們這是初犯,本特使就不再追究你們的責任,希望不再有下次!”
四個人齊聲低呼:“是!”
孟大正取出五本《天帝新經》放在桌子上,敲著經書道:“這是天帝新經,你們都屬於下界的荒野之人,必須要刻苦學習經文,做天帝的最好臣民。天朝會派人定期檢查,如果窮於應付,視為對玉帝不忠,將受責罰!”
無二牛義憤填膺,剛想說話,卻被楊小玄一把拉住。
孟大正再喝一口茶,掃視一眼四個聖使,緩緩地站了起來,突然提高了嗓門呼道:“四位聖使跪地接旨!”
四個人雖然心裏反感,但還是跪倒在香案前。
孟大正手捧聖旨,朗聲宣讀:“天帝雄才,安邦有道。近期妖族已經動了歸順之意,宇宙同心,形勢一片大好。
“但還有一些頑固叛賊其心不死,近期天河界內,有烏龜、蛤蜊、鯉魚逃離了天河,有可能逃離了天界,私下了凡間。令五位聖使務必在五日之內,不但查明下落,還要將其降伏。”
楊小玄朝前跨了一步,向上行禮道:“三個精怪乃天河之物,又不知是否真正下了凡間,天地如此之大,如果潛伏在某個海灣或河道裏,五天之內如何降伏?請使者大人奏明玉帝,收回期限!”
無二牛道:“可不是咋地!天天還得念經文,天天還得找妖精,就給五天時間,這不是趕鴨子上架,故意難為人麽!”
骨朵也說道:“天界水神不下上百,即使不能幫幫我們,至少也得提供一些有用的線索吧?就讓我們漫天遍地的尋找,還規定了一個期限,我看天庭是不是故意找茬啊?”
孟大正“啪”的一拍桌案,喝道:“嘟!大膽的五聖使,難道玉帝的旨意你們也要違抗嗎?別忘了你們是乾坤護使,降妖捉怪是你們的責任!”
楊小玄道:“在下不是違抗聖命,而是講出實際情況,以免錯失良機。”
孟大正很強硬地說道:“玉帝他老人家明察秋毫,決勝千裏之外,既然給你們限定五天的時間,就知道你們在五天之內一定能夠完成,這就是他老人家的高明之處,你們必須得要服從。”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