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我們不妨坐下來談。”
林風指了指比武台旁已經空掉的坐席。
“好。”陳玉龍直接答應。
兩人在坐席上坐下,林風將師父法空方丈為什麽不讓自己離開山門的原因和陳玉龍一一闡明了。
陳玉龍聽完後再次驚住。
“十五歲進入金丹期?”陳玉龍簡直就是難以置信。
這和聽到太陽打西邊出來一個道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啊!
他記得自己當年成為太子的時候已經將近一百歲了,也才達到金丹期,如今快兩百的道齡,隻達到了金丹五層,並且數十年沒有長進。
而他,還算是整個仙元國最有天賦的人之一,比自己的天才妹妹陳竹雨的修煉速度更快,否則怎麽能在父皇二十多個皇子中繼位太子呢!
妖孽!簡直是太妖孽了!
不愧年紀輕輕便進入斧頭幫。
斧頭幫的實力應該更加的恐怖才對!
“在我們斧頭幫中,更有甚者十歲結丹,我這根本不算什麽。”林風繼續忽悠。
陳玉龍徹底無語了。
他此刻隻覺得自己是個廢物,是一個一點用都沒有的廢物。
沉默了一會兒,他才開口:“那……我該如何幫助大師呢?”
林風用手摸了摸了光頭:“說實話,我也沒有什麽好的計策,師父他……比較難勸說。”
陳玉龍努力的在腦海中思考著一切可以行得通的方法。
畢竟眼前的和尚和竹雨妹妹是同門,而且背後的幫派如此強大,無論如何是要滿足他一切要求的。
皇室的背後,很需要這麽大的一個勢力來撐腰。
“慧聰大師不如讓我先想想,你先到方丈那裏去,看看他是何說法。”陳玉龍開口道,“我一定會想方設法幫助大師的。”
林風點頭:“隻好這樣了,那就有勞大人了。”
“客氣客氣。”
兩人便離開了練功房。
陳玉龍原本還在為不能夠將伽藍寺收歸己用而發愁,而當斧頭幫一出現,他的憂愁就一掃而空。
比起伽藍寺,斧頭幫要強上太多了。
他眼下唯一要做的,就是拉攏慧聰大師。
而林風出了練功房之後,第一時間就去找了師父。
他不明白師父為什麽非要讓他留下來,一定要問問原因,隻有問清楚原因了,才好對症下藥。
來到師父禪房的時候,師父法空正在閉目養傷和恢複身體裏先前因為與法德對決而耗盡的梵氣。
“慧聰來了。”
林風剛進禪房,法空方丈就察覺到了,緩緩睜開了眼睛。
林風行了一禮:“師父,為何堅決不讓弟子離開?”
法空方丈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從懷中掏出一本佛經,遞到他的麵前。
“慧聰,你的慧根極佳,即使入了佛門,也不會比修道上的天賦要差,況且佛門清淨,沒有塵世恩怨,你為何一定要入凡塵打打殺殺呢?”
林風接過師父遞過來的佛經,佛經上寫著金黃的四個字:《禪海心經》。
《禪海心經》是修佛的入門書籍,上麵闡述了一個普通的凡人應當如何感知和運轉梵氣並且修煉的。
就相當於修道上,教人如何納入靈氣的書籍一樣,屬於與啟蒙性。
這本書其他師兄弟剛入門就會修習,隻有他現在才拿到。
說實話,對於修佛,林風是很心動的,畢竟是另一種提升實力的方法。
奈何佛與道不能雙修,梵氣和靈氣是相克的,不能同時存儲於丹田之內,也不能同時運轉與於經脈之中。
就相當於水和火一樣,兩不相容。
這也就是為什麽他在先前對戰妖族時為了提升如來神掌的威力,往神掌裏注入靈氣可以讓神掌的威力劇增一個道理。靈氣與梵氣接觸在一起會相互排斥,威力巨大。
兩種東西加起來,說是原子彈也不足為過。
師父把他體內的靈氣封印住也是這個道理,以免修習梵氣時相克而發生危險。
而修佛與修道要是做選擇的話,他肯定還是選擇修道的。
因為修佛講究戒、定、慧,太難了,對他來說難度大於上青天。
雖然修道後期也會麵臨悟道,也就是思想上的境界,但那是以後的事情,最起碼起步就比修佛要簡單得多。
他又把《禪海心經》歸還給師父。
“師父,弟子在塵世裏逍遙慣了,實在是受不了佛門的清規戒律,還望師父開恩,放弟子下山吧。”
法空方丈見他將書又推了回來,瞬間滿眼的落寞。
難道天之驕子果真與佛門無緣?他非常心痛。
他轉而咬了咬牙,抓住林風的雙手,一臉懇切道:“為師讓你做伽藍寺第十長老,隻要你肯留下來,以你的悟性,往後……即使你想坐上我的位置都不難。”
林風很是為難。
伽藍寺第十長老啊,已經是手握很大的權利了。
伽藍寺如今一共有九位長老,其中有六位已經閉門苦修,不問寺中之事。
其他的長老與方丈一起管理寺中大小事務,除了方丈,就是長老最大。
看來師父這次是真下了決心啊,就連長老的位置都放出來了。
不過,他還是不能答應。
隻好無奈詢問:“師父為何對弟子如此重視,難道僅僅是因為我先前使的那一記掌法?”
法空方丈苦苦解釋道:“為師這是在為佛祖招攬大才,要知道,修佛十分艱難,能最後苦修大成的鳳毛麟角。對於成佛之人,天資要求極高,我已經數百年沒能遇到像你這樣的弟子了,定然不能放你走。”
“師父你……”
林風正準備要說點什麽,卻被師父擺手製止。
法空方丈將《禪海心經》又交到林風的手中:“你且回去好好思慮一番吧,為師體內還沒完全恢複,需要靜養。”
說完又閉上了眼睛。
林風是真的無奈啊。
以前隻覺得師父是個古板寡語的人,沒想到還是個無賴!
還好當了和尚,不然和地痞流氓有什麽區別?
但這些話他不敢說,隻好憂心忡忡的回到自己的禪房。
一路上,見到他的師哥師弟都一改往日的作風,積極的和他打著招呼,就連那些背後說他廢物的人,也都改了口。
真是世事無常,大腸包小腸。
他沒有理會這些人的說法和態度,憂心的回到了禪房。
剛回到禪房,師哥慧智就一下子迎了上來。
“慧聰師弟,你可回來了!”
“師哥,你可是個十分穩重的人,今日怎麽也如此浮躁了?莫要毀了修為啊。”
林風這一提醒,慧智才恢複以前的形象,不過依然在林風的耳邊一直說個不停。
“你那一記掌法是何佛決?”
“師弟啊,你是不是隱藏了真實修為?”
“太不可思議了,你竟然把法德師叔給傷成那樣!”
“你可知法德師叔現在怎樣了?”
……
提到法德,林風還是有些興趣的。
“法德師叔怎麽樣了?”
慧智朝他比了一個大拇指,一臉凝重道:“師叔傷的很重,如今已不能動彈,要靜養十日甚至半月。”
“哦?這麽慘?那我就放心了。”林風微微一笑。
慧智看到他竟然如此開心,連連搖頭:“出家人應當慈悲為懷,你不應當懷有報複師叔的心思,看來你確實不太適合入佛門。”
“你打算何時下山?”慧智接著問。
“師父他老人家不讓我走。”林風回答。
“能料想到如此。”
……
雖說師父不讓他走,但他是不會放棄的。
他每天都會去到師父的禪房,然後對著師父表明要離開的決心。盡管師父還是毫不鬆口,但他相信水滴石穿這個道理。
沒事的時候就翻開師父給的《禪海心經》。
《禪海心經》並不是很厚,所以閑來無事翻一翻他就能完全的將整個經書的內容記在腦子裏,並且加以消化。
他這一次重生點了四點悟性,聰明絕頂,對於一本經書來說完全不在話下。
經過幾次的重生,他也大概的明白了悟性的屬性點分別對應的是什麽水平了。
兩點悟性過目不忘,就是眼睛看一遍,腦子就能馬上記住。
三點悟性是目達耳通,相當於過目不忘的同時腦子還能將看過的東西消化吸收。
再加上感官的極為敏感,比如說順風耳,鼻子異常靈敏之類的。
四點悟性就是聰明絕頂了,他不清楚是不是每次聰明絕頂都會成為光頭,但他清楚,這個屬性的領悟能力確實強,就是比穎悟絕倫要差些。
五點悟性是穎悟絕倫,就是大腦巔峰,堪比計算機。
再往後就沒有新的名詞了,分別是穎悟絕倫的plus版本,比如穎悟絕倫*1,穎悟絕倫*2等等,是更為逆天的存在。
《禪海心經》雖然已經被消化,如何修煉梵氣也了然於胸,但他不敢修煉。
“你說……這世上有沒有什麽東西能讓人佛道雙修?”
他一把拉住慧智的僧袍問道。
正在打坐的慧智被他嚇了一跳:“佛道雙修?你瘋了,我未曾聽說,你還是去問問師父吧。”
慧智的話剛說完,身邊就已經看不到師弟慧聰的身影。
林風指了指比武台旁已經空掉的坐席。
“好。”陳玉龍直接答應。
兩人在坐席上坐下,林風將師父法空方丈為什麽不讓自己離開山門的原因和陳玉龍一一闡明了。
陳玉龍聽完後再次驚住。
“十五歲進入金丹期?”陳玉龍簡直就是難以置信。
這和聽到太陽打西邊出來一個道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啊!
他記得自己當年成為太子的時候已經將近一百歲了,也才達到金丹期,如今快兩百的道齡,隻達到了金丹五層,並且數十年沒有長進。
而他,還算是整個仙元國最有天賦的人之一,比自己的天才妹妹陳竹雨的修煉速度更快,否則怎麽能在父皇二十多個皇子中繼位太子呢!
妖孽!簡直是太妖孽了!
不愧年紀輕輕便進入斧頭幫。
斧頭幫的實力應該更加的恐怖才對!
“在我們斧頭幫中,更有甚者十歲結丹,我這根本不算什麽。”林風繼續忽悠。
陳玉龍徹底無語了。
他此刻隻覺得自己是個廢物,是一個一點用都沒有的廢物。
沉默了一會兒,他才開口:“那……我該如何幫助大師呢?”
林風用手摸了摸了光頭:“說實話,我也沒有什麽好的計策,師父他……比較難勸說。”
陳玉龍努力的在腦海中思考著一切可以行得通的方法。
畢竟眼前的和尚和竹雨妹妹是同門,而且背後的幫派如此強大,無論如何是要滿足他一切要求的。
皇室的背後,很需要這麽大的一個勢力來撐腰。
“慧聰大師不如讓我先想想,你先到方丈那裏去,看看他是何說法。”陳玉龍開口道,“我一定會想方設法幫助大師的。”
林風點頭:“隻好這樣了,那就有勞大人了。”
“客氣客氣。”
兩人便離開了練功房。
陳玉龍原本還在為不能夠將伽藍寺收歸己用而發愁,而當斧頭幫一出現,他的憂愁就一掃而空。
比起伽藍寺,斧頭幫要強上太多了。
他眼下唯一要做的,就是拉攏慧聰大師。
而林風出了練功房之後,第一時間就去找了師父。
他不明白師父為什麽非要讓他留下來,一定要問問原因,隻有問清楚原因了,才好對症下藥。
來到師父禪房的時候,師父法空正在閉目養傷和恢複身體裏先前因為與法德對決而耗盡的梵氣。
“慧聰來了。”
林風剛進禪房,法空方丈就察覺到了,緩緩睜開了眼睛。
林風行了一禮:“師父,為何堅決不讓弟子離開?”
法空方丈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從懷中掏出一本佛經,遞到他的麵前。
“慧聰,你的慧根極佳,即使入了佛門,也不會比修道上的天賦要差,況且佛門清淨,沒有塵世恩怨,你為何一定要入凡塵打打殺殺呢?”
林風接過師父遞過來的佛經,佛經上寫著金黃的四個字:《禪海心經》。
《禪海心經》是修佛的入門書籍,上麵闡述了一個普通的凡人應當如何感知和運轉梵氣並且修煉的。
就相當於修道上,教人如何納入靈氣的書籍一樣,屬於與啟蒙性。
這本書其他師兄弟剛入門就會修習,隻有他現在才拿到。
說實話,對於修佛,林風是很心動的,畢竟是另一種提升實力的方法。
奈何佛與道不能雙修,梵氣和靈氣是相克的,不能同時存儲於丹田之內,也不能同時運轉與於經脈之中。
就相當於水和火一樣,兩不相容。
這也就是為什麽他在先前對戰妖族時為了提升如來神掌的威力,往神掌裏注入靈氣可以讓神掌的威力劇增一個道理。靈氣與梵氣接觸在一起會相互排斥,威力巨大。
兩種東西加起來,說是原子彈也不足為過。
師父把他體內的靈氣封印住也是這個道理,以免修習梵氣時相克而發生危險。
而修佛與修道要是做選擇的話,他肯定還是選擇修道的。
因為修佛講究戒、定、慧,太難了,對他來說難度大於上青天。
雖然修道後期也會麵臨悟道,也就是思想上的境界,但那是以後的事情,最起碼起步就比修佛要簡單得多。
他又把《禪海心經》歸還給師父。
“師父,弟子在塵世裏逍遙慣了,實在是受不了佛門的清規戒律,還望師父開恩,放弟子下山吧。”
法空方丈見他將書又推了回來,瞬間滿眼的落寞。
難道天之驕子果真與佛門無緣?他非常心痛。
他轉而咬了咬牙,抓住林風的雙手,一臉懇切道:“為師讓你做伽藍寺第十長老,隻要你肯留下來,以你的悟性,往後……即使你想坐上我的位置都不難。”
林風很是為難。
伽藍寺第十長老啊,已經是手握很大的權利了。
伽藍寺如今一共有九位長老,其中有六位已經閉門苦修,不問寺中之事。
其他的長老與方丈一起管理寺中大小事務,除了方丈,就是長老最大。
看來師父這次是真下了決心啊,就連長老的位置都放出來了。
不過,他還是不能答應。
隻好無奈詢問:“師父為何對弟子如此重視,難道僅僅是因為我先前使的那一記掌法?”
法空方丈苦苦解釋道:“為師這是在為佛祖招攬大才,要知道,修佛十分艱難,能最後苦修大成的鳳毛麟角。對於成佛之人,天資要求極高,我已經數百年沒能遇到像你這樣的弟子了,定然不能放你走。”
“師父你……”
林風正準備要說點什麽,卻被師父擺手製止。
法空方丈將《禪海心經》又交到林風的手中:“你且回去好好思慮一番吧,為師體內還沒完全恢複,需要靜養。”
說完又閉上了眼睛。
林風是真的無奈啊。
以前隻覺得師父是個古板寡語的人,沒想到還是個無賴!
還好當了和尚,不然和地痞流氓有什麽區別?
但這些話他不敢說,隻好憂心忡忡的回到自己的禪房。
一路上,見到他的師哥師弟都一改往日的作風,積極的和他打著招呼,就連那些背後說他廢物的人,也都改了口。
真是世事無常,大腸包小腸。
他沒有理會這些人的說法和態度,憂心的回到了禪房。
剛回到禪房,師哥慧智就一下子迎了上來。
“慧聰師弟,你可回來了!”
“師哥,你可是個十分穩重的人,今日怎麽也如此浮躁了?莫要毀了修為啊。”
林風這一提醒,慧智才恢複以前的形象,不過依然在林風的耳邊一直說個不停。
“你那一記掌法是何佛決?”
“師弟啊,你是不是隱藏了真實修為?”
“太不可思議了,你竟然把法德師叔給傷成那樣!”
“你可知法德師叔現在怎樣了?”
……
提到法德,林風還是有些興趣的。
“法德師叔怎麽樣了?”
慧智朝他比了一個大拇指,一臉凝重道:“師叔傷的很重,如今已不能動彈,要靜養十日甚至半月。”
“哦?這麽慘?那我就放心了。”林風微微一笑。
慧智看到他竟然如此開心,連連搖頭:“出家人應當慈悲為懷,你不應當懷有報複師叔的心思,看來你確實不太適合入佛門。”
“你打算何時下山?”慧智接著問。
“師父他老人家不讓我走。”林風回答。
“能料想到如此。”
……
雖說師父不讓他走,但他是不會放棄的。
他每天都會去到師父的禪房,然後對著師父表明要離開的決心。盡管師父還是毫不鬆口,但他相信水滴石穿這個道理。
沒事的時候就翻開師父給的《禪海心經》。
《禪海心經》並不是很厚,所以閑來無事翻一翻他就能完全的將整個經書的內容記在腦子裏,並且加以消化。
他這一次重生點了四點悟性,聰明絕頂,對於一本經書來說完全不在話下。
經過幾次的重生,他也大概的明白了悟性的屬性點分別對應的是什麽水平了。
兩點悟性過目不忘,就是眼睛看一遍,腦子就能馬上記住。
三點悟性是目達耳通,相當於過目不忘的同時腦子還能將看過的東西消化吸收。
再加上感官的極為敏感,比如說順風耳,鼻子異常靈敏之類的。
四點悟性就是聰明絕頂了,他不清楚是不是每次聰明絕頂都會成為光頭,但他清楚,這個屬性的領悟能力確實強,就是比穎悟絕倫要差些。
五點悟性是穎悟絕倫,就是大腦巔峰,堪比計算機。
再往後就沒有新的名詞了,分別是穎悟絕倫的plus版本,比如穎悟絕倫*1,穎悟絕倫*2等等,是更為逆天的存在。
《禪海心經》雖然已經被消化,如何修煉梵氣也了然於胸,但他不敢修煉。
“你說……這世上有沒有什麽東西能讓人佛道雙修?”
他一把拉住慧智的僧袍問道。
正在打坐的慧智被他嚇了一跳:“佛道雙修?你瘋了,我未曾聽說,你還是去問問師父吧。”
慧智的話剛說完,身邊就已經看不到師弟慧聰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