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玄策將泥菩薩請來定是有極大緣由,且這緣由能令他放下手中的一切,哪怕是自己孿生弟弟血刀老祖諸葛玄觀的屍體回到諸葛家也比及不上。
他們諸葛家自武侯之後曆經千年,唯一的夙願便是得遇明主,做個忠臣良相,完成王霸之業。
隻是千年來,諸葛家代代自持,或沒看清天下大勢,或遇人不淑不得重用,故而這願望一直沒有完成。
諸葛玄策將泥菩薩請來便是想讓他用自己鬼神一般算命的手段來算出真龍天命。
他自己也精通命理之術,已看出‘熒惑守心’之相,不出多時真龍命脈便要震蕩,到時江山劇震,社稷將傾,便是自己舍這草廬出山的好時機!
相信憑借自己的武功和智謀,匡扶明主統一天下不是難事。
但他所懂的畢竟有限,真龍天命一卦,究天人之際,實不是他所能算出來的。
縱使他常常被人看做半個神仙,但與命理之術來說,還是要比泥菩薩遜色許多。
泥菩薩蟄居江湖,久不露麵,誰也不知他在何處,若不是李孤行等大鬧丐幫君山總舵,漏出了泥菩薩的蹤跡,他可能這輩子也見不到此人。
他不辭辛勞,親自從千裏迢迢之外將泥菩薩從丐幫請來,隻為讓泥菩薩幫自己出這一卦。
泥菩薩也不愧為當時神人,隻是這真龍天命非人力所探,他一時半刻也隻算出個大概。
但這大概卻是個極好的兆頭,令諸葛玄策好不癲狂!
他趕忙躬身行禮,極盡謙虛之態,“恩公在上,請受諸葛小子一拜!”
天下三絕頂,地位何等尊崇,可他卻沒有絲毫架子,身子彎成了直角,向泥菩薩拜去。
泥菩薩一副得道高人的模樣,雙手負在背後踱步開去。
“但此事成與不成我還未算出,雖有好兆頭,但那卦象實在撲朔迷離,連我也看不太清。將來還會橫生什麽枝節亦未可知?不過......”
他伸出雙手將諸葛玄策扶起,兩眼直盯他的眼睛。
“不過什麽?還請直言?”
“不過禍福相依,如此一來定有大的波折,或許生靈塗炭、或許國破家亡。諸葛老爺這般人傑,何不考取功名,想來以你的才幹,國之柱石非你莫屬!”
諸葛玄策搖了搖頭,一臉無奈。
“時不待我,時不待我啊!”
泥菩薩的話他何嚐沒有想過,但說到底還是時運不濟。
他祖父曾在陳友諒手下為官,那陳友諒雖是一代梟雄卻也有豺狼之心,虎豹之威,隻能成就一番霸業不能成為一代明主。
況且陳友諒剛愎自用,其祖父並不受重用。
而朱元璋那則有一個不下於他先祖之能的劉伯溫。
常言道一身不容二虎,況且劉伯溫之能處處壓自己一頭,隻能放棄。
他父親乃是一個專注正統之人,明知朱允炆命運動蕩,偏要逆天而行,逆勢而為。
後來燕王朱棣造反,發動靖難之役,他父親也身死報國,身首異處。
而到了諸葛玄策這裏,吸取了他父親和祖父的教訓,這才一直等待,等待一個機會,一飛衝天的機會。
所以他盯上了李孤行,這個泥菩薩口中擁有真龍天命之人!
至於為何李孤行有真龍天命,泥菩薩沒說,也不可說,隻道天道渺渺、芸芸眾生自有定數。
幾十年前,誰也想象不到一個放牛的娃子、要飯的乞丐、敲鍾的和
(本章未完,請翻頁)
尚會成為這大明朝的開國皇帝。
那李孤行雖然命運動蕩,未嚐不是將來平定天下之人。
泥菩薩看他神情由黯淡變得火熱,出言提醒,“命中有時終須有命中無時莫強求,一切因緣際會,還請諸葛老爺看淡才是。”
諸葛玄策一愣,反複念叨這幾句話。
“千年等待,難道還不足以逆天改命嗎?”
泥菩薩搖搖頭,“依我看,難!”
諸葛玄策冷眸瞪著他,沉聲道:“難在何處?”
“李孤行勢單力薄,無兵無錢,更無半點大誌,就算有真龍天命,未必會化為九天之龍!”
諸葛玄策聽後沉默,莫非這一次上天又跟他開了一次玩笑?好不容易遇到這種天命之人,卻偏偏是個胸無大誌的庸碌之輩,這樣的人他又怎能甘心輔佐。
有道是扶不起的阿鬥,諸葛武侯天縱奇才,也難擋這碌碌無為之輩拖後腿,難道他諸葛玄策也如武侯一般?
想到這裏,不禁長歎一聲,垂頭喪氣。
他已經不年輕了,哪裏還有時間再等?
若上天給再給他五十年,或許還能遇到個黃圖霸業之輩,可如今......
泥菩薩道:“諸葛老爺不必這般喪氣,中原不行還有瓦剌、韃靼等部族,甚至後金部落也在崛起。”
“哼!”
諸葛玄策冷哼一聲,氣勢陡起,瞬間房屋之內狂風呼嘯,一股無與倫比的威勢如山海一般向泥菩薩壓來。
這樣的威勢便是那白山老猿,袁天正也定然駭的屈膝跪下,可這泥菩薩卻動也未動,直如清風拂麵。
他笑了笑道:“諸葛老爺何故發這麽大火氣?”
諸葛玄策瞪著他,嘴唇已被氣的顫抖!
“身為漢人,深受孔孟教誨,哪能做那賣國求榮的事?縱使斷送我諸葛家千年夙願也決不做異族走狗!”
泥菩薩有些悻悻,“就怕諸葛老爺顧忌太多最終成了黃粱一夢,我粗略算了算,那後金女真人在百多年後或可取得中原龍脈,你若誠心輔佐,定能得償所願!”
“嘭!”
但聽一聲脆響,一張實木桌子化成粉末。
那桌子距離兩人尚有五步之遙,諸葛玄策勁力剛猛,竟能隔空震碎,足見其武功霸道絕倫!
泥菩薩又勸道:“既然諸葛老爺如此誌氣,為何還做著千年來的春秋大夢?活在當下豈不更好?”
諸葛玄策何嚐不想,可他諸葛家世世代代便是完成武侯遺誌,他此生目的亦是如此,又如何能背棄祖宗?
“既如此,諸葛老爺當我沒說!”
泥菩薩轉身出了屋,徑自走向客房。
有些事雖是天注定,但他仍相信人定勝天!
諸葛玄策全沒注意泥菩薩已經除了屋,他還徜徉在自己的思緒之中無法自拔。
他低頭沉思良久,逐漸展開了眉頭,心中做起了算計。
李孤行要沒爭奪天下的心思他便給他這個心思,李孤行若沒這個實力他便給他這個實力。
糧草、兵馬、武器......隻要他諸葛玄策願意,這些統統都不是問題。
“若真如此,看來我還需從長計議,先將永夜城拉攏到手!”
李孤行同駱大狗和諸葛家老小玩鬧,一時間倒是將林謝和慕容淵兩人忘得一幹二淨。
此時猛然想起來,倒覺得有些虧欠。
“也不知諸葛玄策怎想的,竟不讓他們兩個進
(本章未完,請翻頁)
門,更不知他們在做什麽?”
他本沒必要煩惱這些,隻是閑來無事想到了許多。
這一路之上處處受兩人照顧與恩惠,自己卻沒給他們什麽。
尤其是林謝,明麵上雖是他答應永覺大師護他一生周全,可實際上自己卻一直麻煩著他,給他帶來不少煩惱。
尤其在丐幫君山總舵之中,林謝為了護佑自己,更是將‘龍鱗寶典’的功夫用到了極致,以至於走火入魔。
他雖好的極快,但情形卻是極險,若失了心智,自己便是百思也難贖。
一時之間,思緒紛亂,又想起了血刀老祖的事。
他虧欠血刀老祖跟孫三敗兩人更多,可以說這兩條性命都因自己而死,而自己卻為他們所做的很少。
縱使是將自己這條性命送給他們也還不起。
“若是當初能夠答應他就好了。”
他默然歎息一聲,抒發心中憤懣,想起當時血刀老祖要自己拜師,被自己拒絕,現下想來心中不免鬱鬱。
駱大狗瞧著他,也隨著他心痛,但他什麽也沒說,隻是這般安靜的陪著,也許隻有這樣陪伴,對李孤行而言才是最好的。
正當兩人思緒紛飛之時,那紙人憑空出現在兩人麵前。
“家主有請,還請兩位隨我一路。”
李孤行看了諸葛家老小一眼,問道:“他們兩個呢?”
紙人道:“兩位本就是我族人,今後在我內門生活便可。”
李孤行一躬到地,感激萬分,“多謝!”
兩人隨著紙人走著,這一次再也沒有雜亂景象,所到之處跟普通農家無有不同,處處透露著樸實,連一處透露富貴之地也沒有。
“這便是你們諸葛家本來麵貌?”
紙人道:“諸葛家四散各地,但本家便在這裏!”
這‘四散各地’四個字很難理解,但結合方才的境遇,李孤行卻清楚了他飽含的真正意思。
諸葛家不是不顯富貴,而他的富貴卻不是鄉野豪紳或巨賈商人那種琳琅滿目、富貴逼人。
諸葛家有術法,或許是那種一日千裏的傳送術法。
大千世界,絕代美景數不勝數,有這樣的陣法,隨手布置一個,想去看時便瞬息而至,比皇帝老子還逍遙。
他現在越發的佩服起諸葛玄策來,不僅手段通玄,連品味也是這般高潔,生人如此閑雲野鶴,也不枉此生。
便是這樣的人,竟還能安居在這樣破敗之地,更見其品性非同凡響。
“之前多有得罪,諸葛老爺不會在意吧。”
紙人道:“諸葛老爺不留隔夜仇,他若報仇當時便報了,若不報仇,今生今世也不會再尋你麻煩。”
李孤行心中稍定,隨那紙人又行了一會兒,忽見一個穿著破爛的老者從房屋之中走了出來,一見他便迎了上去。
此人李孤行認得,正是君山總舵之中,同他義兄方定風一同要飯的那個老頭,泥菩薩。
“你怎的在這?!”
泥菩薩道:“我在這等你啊,等你好久了。”
“等我?為什麽等我?”
“受人之托、且想再瞧瞧你,這些時日有長進沒。”
行走江湖防人之心不可無,但泥菩薩同他義兄方定風關係匪淺,自先多了一分好感,且看他樣子應不是那種兩麵三刀之人,倒更容易與他親近,故而心中不設防備。
“我啊,長進了不少,要不給你瞧瞧?”
(本章完)
7017k
他們諸葛家自武侯之後曆經千年,唯一的夙願便是得遇明主,做個忠臣良相,完成王霸之業。
隻是千年來,諸葛家代代自持,或沒看清天下大勢,或遇人不淑不得重用,故而這願望一直沒有完成。
諸葛玄策將泥菩薩請來便是想讓他用自己鬼神一般算命的手段來算出真龍天命。
他自己也精通命理之術,已看出‘熒惑守心’之相,不出多時真龍命脈便要震蕩,到時江山劇震,社稷將傾,便是自己舍這草廬出山的好時機!
相信憑借自己的武功和智謀,匡扶明主統一天下不是難事。
但他所懂的畢竟有限,真龍天命一卦,究天人之際,實不是他所能算出來的。
縱使他常常被人看做半個神仙,但與命理之術來說,還是要比泥菩薩遜色許多。
泥菩薩蟄居江湖,久不露麵,誰也不知他在何處,若不是李孤行等大鬧丐幫君山總舵,漏出了泥菩薩的蹤跡,他可能這輩子也見不到此人。
他不辭辛勞,親自從千裏迢迢之外將泥菩薩從丐幫請來,隻為讓泥菩薩幫自己出這一卦。
泥菩薩也不愧為當時神人,隻是這真龍天命非人力所探,他一時半刻也隻算出個大概。
但這大概卻是個極好的兆頭,令諸葛玄策好不癲狂!
他趕忙躬身行禮,極盡謙虛之態,“恩公在上,請受諸葛小子一拜!”
天下三絕頂,地位何等尊崇,可他卻沒有絲毫架子,身子彎成了直角,向泥菩薩拜去。
泥菩薩一副得道高人的模樣,雙手負在背後踱步開去。
“但此事成與不成我還未算出,雖有好兆頭,但那卦象實在撲朔迷離,連我也看不太清。將來還會橫生什麽枝節亦未可知?不過......”
他伸出雙手將諸葛玄策扶起,兩眼直盯他的眼睛。
“不過什麽?還請直言?”
“不過禍福相依,如此一來定有大的波折,或許生靈塗炭、或許國破家亡。諸葛老爺這般人傑,何不考取功名,想來以你的才幹,國之柱石非你莫屬!”
諸葛玄策搖了搖頭,一臉無奈。
“時不待我,時不待我啊!”
泥菩薩的話他何嚐沒有想過,但說到底還是時運不濟。
他祖父曾在陳友諒手下為官,那陳友諒雖是一代梟雄卻也有豺狼之心,虎豹之威,隻能成就一番霸業不能成為一代明主。
況且陳友諒剛愎自用,其祖父並不受重用。
而朱元璋那則有一個不下於他先祖之能的劉伯溫。
常言道一身不容二虎,況且劉伯溫之能處處壓自己一頭,隻能放棄。
他父親乃是一個專注正統之人,明知朱允炆命運動蕩,偏要逆天而行,逆勢而為。
後來燕王朱棣造反,發動靖難之役,他父親也身死報國,身首異處。
而到了諸葛玄策這裏,吸取了他父親和祖父的教訓,這才一直等待,等待一個機會,一飛衝天的機會。
所以他盯上了李孤行,這個泥菩薩口中擁有真龍天命之人!
至於為何李孤行有真龍天命,泥菩薩沒說,也不可說,隻道天道渺渺、芸芸眾生自有定數。
幾十年前,誰也想象不到一個放牛的娃子、要飯的乞丐、敲鍾的和
(本章未完,請翻頁)
尚會成為這大明朝的開國皇帝。
那李孤行雖然命運動蕩,未嚐不是將來平定天下之人。
泥菩薩看他神情由黯淡變得火熱,出言提醒,“命中有時終須有命中無時莫強求,一切因緣際會,還請諸葛老爺看淡才是。”
諸葛玄策一愣,反複念叨這幾句話。
“千年等待,難道還不足以逆天改命嗎?”
泥菩薩搖搖頭,“依我看,難!”
諸葛玄策冷眸瞪著他,沉聲道:“難在何處?”
“李孤行勢單力薄,無兵無錢,更無半點大誌,就算有真龍天命,未必會化為九天之龍!”
諸葛玄策聽後沉默,莫非這一次上天又跟他開了一次玩笑?好不容易遇到這種天命之人,卻偏偏是個胸無大誌的庸碌之輩,這樣的人他又怎能甘心輔佐。
有道是扶不起的阿鬥,諸葛武侯天縱奇才,也難擋這碌碌無為之輩拖後腿,難道他諸葛玄策也如武侯一般?
想到這裏,不禁長歎一聲,垂頭喪氣。
他已經不年輕了,哪裏還有時間再等?
若上天給再給他五十年,或許還能遇到個黃圖霸業之輩,可如今......
泥菩薩道:“諸葛老爺不必這般喪氣,中原不行還有瓦剌、韃靼等部族,甚至後金部落也在崛起。”
“哼!”
諸葛玄策冷哼一聲,氣勢陡起,瞬間房屋之內狂風呼嘯,一股無與倫比的威勢如山海一般向泥菩薩壓來。
這樣的威勢便是那白山老猿,袁天正也定然駭的屈膝跪下,可這泥菩薩卻動也未動,直如清風拂麵。
他笑了笑道:“諸葛老爺何故發這麽大火氣?”
諸葛玄策瞪著他,嘴唇已被氣的顫抖!
“身為漢人,深受孔孟教誨,哪能做那賣國求榮的事?縱使斷送我諸葛家千年夙願也決不做異族走狗!”
泥菩薩有些悻悻,“就怕諸葛老爺顧忌太多最終成了黃粱一夢,我粗略算了算,那後金女真人在百多年後或可取得中原龍脈,你若誠心輔佐,定能得償所願!”
“嘭!”
但聽一聲脆響,一張實木桌子化成粉末。
那桌子距離兩人尚有五步之遙,諸葛玄策勁力剛猛,竟能隔空震碎,足見其武功霸道絕倫!
泥菩薩又勸道:“既然諸葛老爺如此誌氣,為何還做著千年來的春秋大夢?活在當下豈不更好?”
諸葛玄策何嚐不想,可他諸葛家世世代代便是完成武侯遺誌,他此生目的亦是如此,又如何能背棄祖宗?
“既如此,諸葛老爺當我沒說!”
泥菩薩轉身出了屋,徑自走向客房。
有些事雖是天注定,但他仍相信人定勝天!
諸葛玄策全沒注意泥菩薩已經除了屋,他還徜徉在自己的思緒之中無法自拔。
他低頭沉思良久,逐漸展開了眉頭,心中做起了算計。
李孤行要沒爭奪天下的心思他便給他這個心思,李孤行若沒這個實力他便給他這個實力。
糧草、兵馬、武器......隻要他諸葛玄策願意,這些統統都不是問題。
“若真如此,看來我還需從長計議,先將永夜城拉攏到手!”
李孤行同駱大狗和諸葛家老小玩鬧,一時間倒是將林謝和慕容淵兩人忘得一幹二淨。
此時猛然想起來,倒覺得有些虧欠。
“也不知諸葛玄策怎想的,竟不讓他們兩個進
(本章未完,請翻頁)
門,更不知他們在做什麽?”
他本沒必要煩惱這些,隻是閑來無事想到了許多。
這一路之上處處受兩人照顧與恩惠,自己卻沒給他們什麽。
尤其是林謝,明麵上雖是他答應永覺大師護他一生周全,可實際上自己卻一直麻煩著他,給他帶來不少煩惱。
尤其在丐幫君山總舵之中,林謝為了護佑自己,更是將‘龍鱗寶典’的功夫用到了極致,以至於走火入魔。
他雖好的極快,但情形卻是極險,若失了心智,自己便是百思也難贖。
一時之間,思緒紛亂,又想起了血刀老祖的事。
他虧欠血刀老祖跟孫三敗兩人更多,可以說這兩條性命都因自己而死,而自己卻為他們所做的很少。
縱使是將自己這條性命送給他們也還不起。
“若是當初能夠答應他就好了。”
他默然歎息一聲,抒發心中憤懣,想起當時血刀老祖要自己拜師,被自己拒絕,現下想來心中不免鬱鬱。
駱大狗瞧著他,也隨著他心痛,但他什麽也沒說,隻是這般安靜的陪著,也許隻有這樣陪伴,對李孤行而言才是最好的。
正當兩人思緒紛飛之時,那紙人憑空出現在兩人麵前。
“家主有請,還請兩位隨我一路。”
李孤行看了諸葛家老小一眼,問道:“他們兩個呢?”
紙人道:“兩位本就是我族人,今後在我內門生活便可。”
李孤行一躬到地,感激萬分,“多謝!”
兩人隨著紙人走著,這一次再也沒有雜亂景象,所到之處跟普通農家無有不同,處處透露著樸實,連一處透露富貴之地也沒有。
“這便是你們諸葛家本來麵貌?”
紙人道:“諸葛家四散各地,但本家便在這裏!”
這‘四散各地’四個字很難理解,但結合方才的境遇,李孤行卻清楚了他飽含的真正意思。
諸葛家不是不顯富貴,而他的富貴卻不是鄉野豪紳或巨賈商人那種琳琅滿目、富貴逼人。
諸葛家有術法,或許是那種一日千裏的傳送術法。
大千世界,絕代美景數不勝數,有這樣的陣法,隨手布置一個,想去看時便瞬息而至,比皇帝老子還逍遙。
他現在越發的佩服起諸葛玄策來,不僅手段通玄,連品味也是這般高潔,生人如此閑雲野鶴,也不枉此生。
便是這樣的人,竟還能安居在這樣破敗之地,更見其品性非同凡響。
“之前多有得罪,諸葛老爺不會在意吧。”
紙人道:“諸葛老爺不留隔夜仇,他若報仇當時便報了,若不報仇,今生今世也不會再尋你麻煩。”
李孤行心中稍定,隨那紙人又行了一會兒,忽見一個穿著破爛的老者從房屋之中走了出來,一見他便迎了上去。
此人李孤行認得,正是君山總舵之中,同他義兄方定風一同要飯的那個老頭,泥菩薩。
“你怎的在這?!”
泥菩薩道:“我在這等你啊,等你好久了。”
“等我?為什麽等我?”
“受人之托、且想再瞧瞧你,這些時日有長進沒。”
行走江湖防人之心不可無,但泥菩薩同他義兄方定風關係匪淺,自先多了一分好感,且看他樣子應不是那種兩麵三刀之人,倒更容易與他親近,故而心中不設防備。
“我啊,長進了不少,要不給你瞧瞧?”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