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異國,最害怕的便是言語不通,李孤行剛剛想著找個來天竺通商的商人做個翻譯,找到冥宮的所在,沒成想諸葛玄策又一次想到了他的前麵,甚至將這翻譯不遠萬裏的從中原帶到天竺。
他對泥菩薩行個禮,道:“小子在天竺就靠您老了。”
泥菩薩道:“你不必謝我,要謝還要謝你師父,是我欠他的恩情。”
李孤行看向諸葛玄策,不知自家師父這般高傲的性格又在哪裏給了泥菩薩恩惠。
諸葛玄策心思飛快,當即笑道:“隻是一件小事,旁人記掛在心罷了。”
泥菩薩打斷道:“對你來說是小事,對我來說可是性命攸關的大事。”
“性命攸關?師父,你還這般樂於助人啊。”
李孤行和諸葛玄策雖是師徒,但從一開始相識的時候,諸葛玄策在他的心中的印象並不好,包括之後種種,他也一致認為諸葛玄策乃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
自私自利並沒有什麽不對,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處處為他人著想,自己反倒落得個生活慘淡。
諸葛玄策這般做倒也無可厚非,更將這種事做的相對於極致,以至於李孤行覺得他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自己的目的。
所以,他很難想象,諸葛玄策在什麽時候救了泥菩薩的性命,又為何會出手相助。
他狐疑的瞧了瞧諸葛玄策,麵上流露出狡黠的光芒。
“師父,你說,泥菩薩性命攸關跟你有沒有什麽關係?”
對於徒弟來說,這般問詢自己的師父自然多了一種興師問罪的感覺,很是無禮。
但諸葛玄策和李孤行兩人在師徒之外多了一種朋友的關係,尤其現在李孤行實力這般強橫,幾乎不弱於自己,話聽起來沒大沒小,但也不是那般刺耳。
他當即回道:“我這人雖說自私了些,但也不是一點好事也不做的。”
他又看了看泥菩薩,搖頭道:“不過,我倒是出於某些目的救了他,但這困難我還沒有能力設計。”
泥菩薩插口道:“是啊,這件事別說你師父,就是天王老子來了也設計不得。”
原來泥菩薩本是一個流浪江湖的乞丐,終日渾渾噩噩的。
但他有一個豪爽的性格,更有一種古道熱腸,那些落魄的江湖豪客被他遇到,也不管自己活不活的起,將自己囊中要到的錢財盡數給予。
這些錢財飯食在平日裏那些江湖豪俠自然瞧不上,但人在落魄的時候尤其是幾乎活不了的時候,無疑是一種天大的恩惠。
也正是這種雪中送炭的行為,讓泥菩薩結交了許多好漢,這其中就包括李孤行的義兄,現任丐幫幫主方定風。
而他這種仗義疏財,樂善好施的性格,也得到了回報,在某天睡夢之中被一個赤腳的神仙點化,從此之後便有了卦象之上“算無遺策”的稱號。
然而,算卦之術畢竟欺天,終日如此,早晚會有一日會降天譴。
泥菩薩便是因為泄露過多的天機,以至於口足生瘡,身體生蛆,渾身散發著惡臭,不出三日便近乎瀕死。
泥菩薩之名,不到半年便享譽江湖,諸葛玄策自然早有耳聞,但他得了怪病的慘狀卻沒什麽事知曉。
諸葛玄策日日謀劃著諸葛家自武侯時起便有的夢想,雖然隻是癡人說夢,但對諸葛家這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教誨來說,得遇明主一統天下乃是畢生夙願。
諸葛玄策等了大半輩子,不知何時才能遇到明主,自己算卦本事雖然厲害,卻聽旁人說不及那泥菩薩,這才掐指算算,看看泥菩薩身在何處。
這一算不知,恰好知道了泥菩薩大難裏頭,馬上用“陰陽紫金闕”趕了過去,又星夜馳騁這才在第二日夜晚趕到。
此刻,泥菩薩的性命隻有不到半個時辰的時間,整個人便如一具屍體,連眼珠
都不能動了。
對於同樣精通算卦的諸葛玄策來說,這場景他自己也經曆過,當即著手,內力一運,神通大展,那“陰陽紫金闕”散發出奪目的光芒,片刻之間,泥菩薩所在的地方變成了一個滿是溪水、鳥語花香的芳草之地。
然,在這地方,泥菩薩口中噴出了一口黑血,身上的潰爛肉眼可見的深可見骨,似乎更加速了他的死亡。
諸葛玄策萬沒有料到會有這樣的情況,也不知以往自己算卦算的多了,遭天譴之後躲避的地方為何會給他帶來厄運。
他腦筋轉的飛快,兩眼微微轉動便已經想出了門道。
原是他用的算卦之法跟自己不同,且諸葛玄策隻為自己籌謀,而泥菩薩的豪爽的性格卻為了江湖上的大眾。
雖然後者更有德行,但在欺天這一點上,所犯罪孽也更重。
現在除了從酆都進入地府之外,再也沒有旁的方法能救回泥菩薩這條性命。
然而,進了酆都鬼城,去了陰曹地府,諸葛玄策不確定他們還能不能回來,畢竟陰陽殊途,人鬼兩隔,誰也不敢確定一個瀕死的人能不能走出地府。
但這卻是唯一能夠令泥菩薩活下去的辦法。
既要欺天,那便欺騙到底,連死也欺騙。
隻要過了時辰,將泥菩薩從幽冥地府之中帶出來,到時候天譴已過,他便安然無恙了。
諸葛玄策粗略給自己算了一卦,卦象現實“富貴險中求”,當即他排除一切雜念,運起神通,運用“陰陽紫金闕”連接了鬼城酆都。
在進入酆都的一瞬間,諸葛玄策明顯感覺到自己的身體逐漸變得冰冷,但泥菩薩的狀態卻越來越好,不僅再也不嘔血了,連深可見骨的潰爛也已肉眼得見的速度繼續生長好。
這令諸葛玄策喜出望外。
然而,又有一個難題將他難倒,且不說幽冥地府之中有沒有時辰,便算是有,那跟人間也不大相同,他又如何能夠確定過了當晚子時?
更何況,此處遍地鬼魂、更有數不盡的陰差鬼神,他武功在高,哪裏能在這裏使出半點威風,自然不敢找人打探,更不敢說什麽。
他尋了一個僻靜的所在靜靜的等著,心中暗暗作著打算。
“等到我身體撐不住的時候就出去!”
這是他一貫的做法,也是他一以貫之的信念,保全自己的性命才是最為重要的。
好在,這一次幽冥地府之行並沒有碰到什麽遊魂鬼差,待得他身體冰冷到近乎炙熱的時候,諸葛玄策心知自己已經到達了極限,用盡最後一絲力氣通過“陰陽紫金闕”走了出來。
陽光照耀在兩個人的臉上,一個麵如死灰,一個卻異常的紅潤。
不知過了多久,待得諸葛玄策睜開眼時,泥菩薩已經好了。
泥菩薩見得他醒了,徑直跪了下來,口中大呼,“恩公!”
諸葛玄策嘴角微微勾勒,心中算計起了泥菩薩。
“別說恩公不恩公,你沒事就好。”
泥菩薩是個豪爽之人,哪裏有諸葛玄策這麽多心眼,聽他這般一說,心中好不感激。
諸葛玄策又道:“咱們經過了多少時日?我昏睡了多久?總覺得自己神遊太虛,差一點便萬劫不複了!!”
那時他已經位列天下“三絕頂”之一,雖不知自己是不是真的有這份能耐,想來就算不是真正的絕頂也差不了多少。
要讓他萬劫不複倒是有些誇張,更是近乎不可能的事,他這般說,無非是想要泥菩薩感激他。
果不其然,聽諸葛玄策這般說,泥菩薩就像個孩子一般信以為真,將那頭磕的更響亮了。
諸葛玄策見機行事,以極快的速度將泥菩薩扶起,展露一手武功的同時口中安慰道:“都是江湖中人,我哪能見死不救,你快看看身上哪有不適。”
說話間他的手已經搭上了泥菩薩的脈搏,略微裝作沉思一陣,言道:“兄台脈搏虛弱,好歹保住了性命,隻需在我這裏吃的月餘的藥物,保管還你一個健碩的身軀。”
他不等泥菩薩回答,徑自走了出去
那泥菩薩乃是個爽朗豪邁的性格,對待不相識的人尚且能夠鼎力相助,對諸葛玄策這樣的恩公,哪裏還有不滴水之恩定湧泉相報的道理。
加之諸葛玄策想的周到,不顧自己反而處處為自己著想,心中當即做了決定,這輩子就算給諸葛玄策當牛做馬也心甘情願。
諸葛玄策大體上也猜到了泥菩薩心中所想,但要讓他進一步沉淪,進一步為我所用,必須要裝出一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樣子,且這些虛偽的行為一定要做的如同發自內心一樣。
經過他一個月的照料,泥菩薩徹徹底底的好了起來,麵對這樣的恩德,他恨不得當即拜入諸葛家,成諸葛家冒姓子弟。
隻是,泥菩薩性情雖然樸實,畢竟不是個傻子,同諸葛玄策相處一段時間以後,發現了諸葛家的秘密,知道了他們的野心。
救命之恩是該報答,但攪動天下,為禍蒼生的事,泥菩薩無論如何不敢做。
畢竟個人性命與天下大勢相比,隻能算作小恩小惠了。
在一個雨夜,泥菩薩不辭而別,縱使仍對諸葛玄策有求必應,卻再也不敢相信諸葛玄策半分言語。
但近些時日,自諸葛玄策有了李孤行這樣的徒弟之後,他心中所想已然改變,一切隻希望自己的徒弟過的順遂,近乎將那諸葛家的夙願拋到腦後。
也因如此,泥菩薩才會如此心甘情願的幫助諸葛玄策,也才會不遠萬裏來到天竺幫助李孤行。
不過,李孤行瞧著泥菩薩普普通通的樣子,再看他的腳步虛浮,那武功可能不如江湖之中二流水準。
他湊近諸葛玄策耳邊,問道:“師父,他武功平平,你就不怕他托我後腿?”
諸葛玄策詭秘笑著,小聲道:“別看他這副樣子,這些年來,連我都沒打贏過他,不信你試試?”
這句話令李孤行震驚的不行,半晌說不出一個字來,“你們武功相差這麽多,您竟然沒贏過他?”
諸葛玄策道:“他也贏不了我,都一樣的,你親自試試吧。”
他對泥菩薩行個禮,道:“小子在天竺就靠您老了。”
泥菩薩道:“你不必謝我,要謝還要謝你師父,是我欠他的恩情。”
李孤行看向諸葛玄策,不知自家師父這般高傲的性格又在哪裏給了泥菩薩恩惠。
諸葛玄策心思飛快,當即笑道:“隻是一件小事,旁人記掛在心罷了。”
泥菩薩打斷道:“對你來說是小事,對我來說可是性命攸關的大事。”
“性命攸關?師父,你還這般樂於助人啊。”
李孤行和諸葛玄策雖是師徒,但從一開始相識的時候,諸葛玄策在他的心中的印象並不好,包括之後種種,他也一致認為諸葛玄策乃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
自私自利並沒有什麽不對,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處處為他人著想,自己反倒落得個生活慘淡。
諸葛玄策這般做倒也無可厚非,更將這種事做的相對於極致,以至於李孤行覺得他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自己的目的。
所以,他很難想象,諸葛玄策在什麽時候救了泥菩薩的性命,又為何會出手相助。
他狐疑的瞧了瞧諸葛玄策,麵上流露出狡黠的光芒。
“師父,你說,泥菩薩性命攸關跟你有沒有什麽關係?”
對於徒弟來說,這般問詢自己的師父自然多了一種興師問罪的感覺,很是無禮。
但諸葛玄策和李孤行兩人在師徒之外多了一種朋友的關係,尤其現在李孤行實力這般強橫,幾乎不弱於自己,話聽起來沒大沒小,但也不是那般刺耳。
他當即回道:“我這人雖說自私了些,但也不是一點好事也不做的。”
他又看了看泥菩薩,搖頭道:“不過,我倒是出於某些目的救了他,但這困難我還沒有能力設計。”
泥菩薩插口道:“是啊,這件事別說你師父,就是天王老子來了也設計不得。”
原來泥菩薩本是一個流浪江湖的乞丐,終日渾渾噩噩的。
但他有一個豪爽的性格,更有一種古道熱腸,那些落魄的江湖豪客被他遇到,也不管自己活不活的起,將自己囊中要到的錢財盡數給予。
這些錢財飯食在平日裏那些江湖豪俠自然瞧不上,但人在落魄的時候尤其是幾乎活不了的時候,無疑是一種天大的恩惠。
也正是這種雪中送炭的行為,讓泥菩薩結交了許多好漢,這其中就包括李孤行的義兄,現任丐幫幫主方定風。
而他這種仗義疏財,樂善好施的性格,也得到了回報,在某天睡夢之中被一個赤腳的神仙點化,從此之後便有了卦象之上“算無遺策”的稱號。
然而,算卦之術畢竟欺天,終日如此,早晚會有一日會降天譴。
泥菩薩便是因為泄露過多的天機,以至於口足生瘡,身體生蛆,渾身散發著惡臭,不出三日便近乎瀕死。
泥菩薩之名,不到半年便享譽江湖,諸葛玄策自然早有耳聞,但他得了怪病的慘狀卻沒什麽事知曉。
諸葛玄策日日謀劃著諸葛家自武侯時起便有的夢想,雖然隻是癡人說夢,但對諸葛家這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教誨來說,得遇明主一統天下乃是畢生夙願。
諸葛玄策等了大半輩子,不知何時才能遇到明主,自己算卦本事雖然厲害,卻聽旁人說不及那泥菩薩,這才掐指算算,看看泥菩薩身在何處。
這一算不知,恰好知道了泥菩薩大難裏頭,馬上用“陰陽紫金闕”趕了過去,又星夜馳騁這才在第二日夜晚趕到。
此刻,泥菩薩的性命隻有不到半個時辰的時間,整個人便如一具屍體,連眼珠
都不能動了。
對於同樣精通算卦的諸葛玄策來說,這場景他自己也經曆過,當即著手,內力一運,神通大展,那“陰陽紫金闕”散發出奪目的光芒,片刻之間,泥菩薩所在的地方變成了一個滿是溪水、鳥語花香的芳草之地。
然,在這地方,泥菩薩口中噴出了一口黑血,身上的潰爛肉眼可見的深可見骨,似乎更加速了他的死亡。
諸葛玄策萬沒有料到會有這樣的情況,也不知以往自己算卦算的多了,遭天譴之後躲避的地方為何會給他帶來厄運。
他腦筋轉的飛快,兩眼微微轉動便已經想出了門道。
原是他用的算卦之法跟自己不同,且諸葛玄策隻為自己籌謀,而泥菩薩的豪爽的性格卻為了江湖上的大眾。
雖然後者更有德行,但在欺天這一點上,所犯罪孽也更重。
現在除了從酆都進入地府之外,再也沒有旁的方法能救回泥菩薩這條性命。
然而,進了酆都鬼城,去了陰曹地府,諸葛玄策不確定他們還能不能回來,畢竟陰陽殊途,人鬼兩隔,誰也不敢確定一個瀕死的人能不能走出地府。
但這卻是唯一能夠令泥菩薩活下去的辦法。
既要欺天,那便欺騙到底,連死也欺騙。
隻要過了時辰,將泥菩薩從幽冥地府之中帶出來,到時候天譴已過,他便安然無恙了。
諸葛玄策粗略給自己算了一卦,卦象現實“富貴險中求”,當即他排除一切雜念,運起神通,運用“陰陽紫金闕”連接了鬼城酆都。
在進入酆都的一瞬間,諸葛玄策明顯感覺到自己的身體逐漸變得冰冷,但泥菩薩的狀態卻越來越好,不僅再也不嘔血了,連深可見骨的潰爛也已肉眼得見的速度繼續生長好。
這令諸葛玄策喜出望外。
然而,又有一個難題將他難倒,且不說幽冥地府之中有沒有時辰,便算是有,那跟人間也不大相同,他又如何能夠確定過了當晚子時?
更何況,此處遍地鬼魂、更有數不盡的陰差鬼神,他武功在高,哪裏能在這裏使出半點威風,自然不敢找人打探,更不敢說什麽。
他尋了一個僻靜的所在靜靜的等著,心中暗暗作著打算。
“等到我身體撐不住的時候就出去!”
這是他一貫的做法,也是他一以貫之的信念,保全自己的性命才是最為重要的。
好在,這一次幽冥地府之行並沒有碰到什麽遊魂鬼差,待得他身體冰冷到近乎炙熱的時候,諸葛玄策心知自己已經到達了極限,用盡最後一絲力氣通過“陰陽紫金闕”走了出來。
陽光照耀在兩個人的臉上,一個麵如死灰,一個卻異常的紅潤。
不知過了多久,待得諸葛玄策睜開眼時,泥菩薩已經好了。
泥菩薩見得他醒了,徑直跪了下來,口中大呼,“恩公!”
諸葛玄策嘴角微微勾勒,心中算計起了泥菩薩。
“別說恩公不恩公,你沒事就好。”
泥菩薩是個豪爽之人,哪裏有諸葛玄策這麽多心眼,聽他這般一說,心中好不感激。
諸葛玄策又道:“咱們經過了多少時日?我昏睡了多久?總覺得自己神遊太虛,差一點便萬劫不複了!!”
那時他已經位列天下“三絕頂”之一,雖不知自己是不是真的有這份能耐,想來就算不是真正的絕頂也差不了多少。
要讓他萬劫不複倒是有些誇張,更是近乎不可能的事,他這般說,無非是想要泥菩薩感激他。
果不其然,聽諸葛玄策這般說,泥菩薩就像個孩子一般信以為真,將那頭磕的更響亮了。
諸葛玄策見機行事,以極快的速度將泥菩薩扶起,展露一手武功的同時口中安慰道:“都是江湖中人,我哪能見死不救,你快看看身上哪有不適。”
說話間他的手已經搭上了泥菩薩的脈搏,略微裝作沉思一陣,言道:“兄台脈搏虛弱,好歹保住了性命,隻需在我這裏吃的月餘的藥物,保管還你一個健碩的身軀。”
他不等泥菩薩回答,徑自走了出去
那泥菩薩乃是個爽朗豪邁的性格,對待不相識的人尚且能夠鼎力相助,對諸葛玄策這樣的恩公,哪裏還有不滴水之恩定湧泉相報的道理。
加之諸葛玄策想的周到,不顧自己反而處處為自己著想,心中當即做了決定,這輩子就算給諸葛玄策當牛做馬也心甘情願。
諸葛玄策大體上也猜到了泥菩薩心中所想,但要讓他進一步沉淪,進一步為我所用,必須要裝出一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樣子,且這些虛偽的行為一定要做的如同發自內心一樣。
經過他一個月的照料,泥菩薩徹徹底底的好了起來,麵對這樣的恩德,他恨不得當即拜入諸葛家,成諸葛家冒姓子弟。
隻是,泥菩薩性情雖然樸實,畢竟不是個傻子,同諸葛玄策相處一段時間以後,發現了諸葛家的秘密,知道了他們的野心。
救命之恩是該報答,但攪動天下,為禍蒼生的事,泥菩薩無論如何不敢做。
畢竟個人性命與天下大勢相比,隻能算作小恩小惠了。
在一個雨夜,泥菩薩不辭而別,縱使仍對諸葛玄策有求必應,卻再也不敢相信諸葛玄策半分言語。
但近些時日,自諸葛玄策有了李孤行這樣的徒弟之後,他心中所想已然改變,一切隻希望自己的徒弟過的順遂,近乎將那諸葛家的夙願拋到腦後。
也因如此,泥菩薩才會如此心甘情願的幫助諸葛玄策,也才會不遠萬裏來到天竺幫助李孤行。
不過,李孤行瞧著泥菩薩普普通通的樣子,再看他的腳步虛浮,那武功可能不如江湖之中二流水準。
他湊近諸葛玄策耳邊,問道:“師父,他武功平平,你就不怕他托我後腿?”
諸葛玄策詭秘笑著,小聲道:“別看他這副樣子,這些年來,連我都沒打贏過他,不信你試試?”
這句話令李孤行震驚的不行,半晌說不出一個字來,“你們武功相差這麽多,您竟然沒贏過他?”
諸葛玄策道:“他也贏不了我,都一樣的,你親自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