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孤行不知道這條河的名字,更不知道他的來曆。
在天竺,這條河的地位不亞於中原地區的長江黃河,也正是他孕育了兩岸的萬千生命,從而有了天竺這樣的一個國家。
雖然現在天竺不太強盛,但在過去,遠古時期,天竺可是擁有不亞於中原地區的璀璨文明,甚至在天竺之中誕生了一個偉人,創立了佛教,對後世以及許多國家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中原地區寺廟林立,信徒眾多,信的便是源發自天竺的佛教,甚至當年唐三藏為了大乘佛教的傳承,不遠萬裏從大唐來到天竺求取真經,其後更被後世之人發揮想象與創作,寫下了《西遊記》一書。
但在其後,由於各種原因,天竺這等璀璨的文明逐漸的消亡沒落,現如今在天竺本地佛教不再鼎盛,反而逐漸被另一種更為古老、更為壓迫的宗教所替代。
但不論哪種宗教在天竺盛行,在天竺人的心目中,這條長長的河流都有著不可言喻的地位,也被他們譽為聖河。
這條河流名為恒河,有包治百病的傳聞,更有讓人死後靈魂升天的作用。
所以,這裏的人死後不像中原地區埋在土裏,而是則一個筏子將屍體放入恒河之中,隨波逐流。
久而久之,經年累月之下,恒河之中屍體遍野,腐爛發黴,使得恒河水再也不似以往那般清澈。
聽得泥菩薩講了這些事,李孤行不禁倒抽一口涼氣。
這恒河水同他而講不單單是鬧肚子那麽簡單,更需要極大的勇氣與魄力才能喝的下去。
他看了看河邊的人,那場景差一點讓他吐了出來。
但見河岸邊許多人牽了一頭牛,而同中原地區不同,他們對待那些牛好的幾乎變態,好似侍奉祖宗一樣侍奉著他們。
不僅跪接跪送,細聲輕語,更用手捧著將他們的尿接下喝到嘴裏。
李孤行有些反胃,仿佛嗅到了那牛尿的味道,一股嘔欲止不住的湧了上來。
泥菩薩微微笑道:“年輕人,少見多怪了吧,在他們眼中,這可是不可多得的聖物,包治百病的。”
李孤行難受的不行,忍不住吐槽道:“恒河水包治百病、牛尿也包治百病,他們這麽多包治百病的東西,怎還會死人?”
泥菩薩道:“自欺欺人罷了,不過挺多手段在咱們眼裏似乎沒什麽用,但在他們自家人眼裏卻是不可多得。”
“不可多得?那是設麽?”
泥菩薩道:“我給你講個道理,不知道你知不知道佛朗基國?”
李孤行哪裏見過外國人?雖然以前也聽說過大弗朗基小弗朗基什麽的國家來進貢,但對於一個小小的小旗官而言,哪裏有福氣見這等尊貴的使臣。
泥菩薩同他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天大弗朗基的使臣生病了,肚子疼的厲害,可能是中原地區的食物他們吃不慣,加上水土不服,總之並的幾乎要死了,隨船而來的大夫抑製不了,眼見就要死去。
當時乃是永樂朝,永樂大帝哪裏會讓這樣的事發生在自己的國家上,立馬派了太醫院最好的醫官們前去診治。
到了驛館,那些久負盛名的醫官們傻了眼,那大弗朗基的使臣本是個偶染風寒加上水土不服之症,卻在那些庸醫的治療下,割開手腕放血,直放了半盆。
別說他是個病人,就是好端端的健壯漢子被這般放血也損了半條命。
更令他們無語的是,那些醫官在放完血後又在傷口處敷上鳥糞等醃臢之物,盛夏時節傷口已經感染化膿,這才讓那大弗朗基國的使者命懸一線。
那大弗朗基的使者得病甚久,已經病入膏肓,尋常方法根本救治不了,至少在他們的隨行醫生眼中是這樣。
那太醫院的醫官們見他們這般手足無措,倒也不想太駁他們的麵子,佯裝一通商量之後,做了一個決定,由
行針和草藥雙管齊下的方法治療。
在那些大佛郎機國的醫生眼中,那使臣已經是個將死之人,索性死馬當作活馬醫,全權交給了大明的醫官。
那大明的醫官也不廢話,對於那些腐爛化膿的皮肉,他們從茅廁之中找來一些蛆蟲,經過方法處理幹淨,敷在了傷口上,又用銀針插滿了使臣的麵目。
在咱們眼中,這些不過是一些名醫的治療手段,那敷蛆蟲的方法雖不常見,但那針灸的手法可謂是家喻戶曉。
但在那些大弗朗基國人的眼裏,直以為他們使臣遭受到了酷刑,紛紛表示抗議。
當時還是皇太孫的朱瞻基便有了旁人沒有的魄力,竟派錦衣衛將那些隨行而來的人控製了起來,要他們親眼看著自己的使臣接受大明醫生的治療。
過了一夜之後,使臣情況好轉,原本腐爛化膿的皮肉被生蛆吃的幹幹淨淨,而那些新鮮的皮肉沒有傷到分毫。
旋即,大明的太醫們又尋到許多草藥,敷在傷口之上。
沒過三天,那使臣就活蹦亂跳的了,絲毫沒受生病的影響。
由於文化不同,在大佛郎機國的人眼裏,他們的使臣在受酷刑,而在大明人的眼裏,則是一群太醫化腐朽為神奇,為使臣治病。
李孤行似乎聽明白了泥菩薩的故事,言道:“您是說,他們這裏民智未開,所以還是咱們大明厲害些?”
泥菩薩道:“是啊,大明有如此疆土,又經三代賢明君主治理,國力之強,民力之盛,豈是這些番邦蠻夷所能比,他們愚昧無知,信這牛尿和河水能夠包治百病,咱們卻用祖宗留下的方法治病救人。但你來此也不必驕傲,畢竟在他們這裏,也有需要咱們學習的地方。”.
他這故事有意無意的抬高大明,是要引導李孤行知曉現在得來的生活來之不易,徹底要他打消作亂的念頭,以備他日有擁兵自立的條件,也要顧及一些。
但這深層次的理念李孤行什麽也不知,他單單被泥菩薩口中兩國文化的差異所驚訝。
不過話說回來,李孤行現在口幹舌燥的不行,走的匆忙也沒帶什麽水在身邊,總不能這般渴著去尋冥宮所在吧。
但他瞧了瞧泥菩薩那似笑非笑的神情,似乎覺得這樣的事並不用自己過多擔心。
“你有辦法是不是?”
泥菩薩道:“你說什麽辦法?”
“喝水的辦法,你不是說這喝水不能喝嗎?”
說話間,上遊處又有幾個人在河中拉尿,被李孤行看見,澄黃的河水從上遊流淌下來,令他好一陣惡心。
“我瞧見了,這水是真的不能喝。”
泥菩薩道:“我是有辦法能讓你在這裏有能喝的水,不過你得等一下。”
但見他找來一個碩大的葉子,好似是芭蕉葉,在下麵支上幾根樹枝,讓這芭蕉葉一麵高一麵低,芭蕉葉下在挖出一個大坑,從恒河邊引水過來,將那大坑填滿。
做完這一切,泥菩薩對李孤行道:“剩下看你的了!”
“看我的?我沒明白。”
李孤行確實不明白,更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誰能知道他這麽做到底是為了什麽。
泥菩薩道:“用你的“三昧真火”啊,那玩意燒不壞東西,但熱力還是可以的,將這坑裏的水煮沸沒問題吧。”
李孤行狠白了泥菩薩幾眼,要讓他師父知道,江湖上人人豔羨的“諸葛三十六奇門”中的“三昧真火”竟被他用來煮這樣的髒水,不知會有怎樣的反應。
不過,現在也顧不得那麽多了,畢竟口渴的滋味可比挨餓的滋味更難忍。
“好,我就將這東西煮沸!”
但見李孤行單掌一翻,一股蒸騰熱力躍然手掌之上,旋即將手深入水坑之中。
那“三妹真火”專燒神魂,水自然也是滅不了的。
火苗在泥坑水中搖曳不定,不多時,水便沸騰了起來。
泥菩薩又找來個芭蕉葉,做成了碗的形狀,放在矮處候著。
不多時,沸騰的水汽便粘在了芭蕉葉山,遇冷逐漸凝固成水珠,通過傾斜的角度穩穩落在了碗中,沒過多久便接了滿滿一碗。
李孤行驚呼道:“神了,當真神了!!”
泥菩薩道:“這又有何難?不過是掌握了些方法而已。”
他將碗遞給李孤行讓他飽飽的喝了一頓,又用同樣的方法,取了許多幹淨的水源,灌了滿滿兩大皮囊。
李孤行問道:“前輩,你這些方法都是跟誰學的?”
泥菩薩無奈笑笑,似乎在回憶往事,麵上苦辣兼有,最後歎了一口氣道:“都是陳年往事,我倒希望你一輩子也不會這法子好。”
早年間他還是個乞丐,終日遊蕩在暗無天日的大街小巷,在乞丐之中也有高低貴賤,恰好他就是對底層的那種。
那些身強力壯的乞丐拉幫結派,控製著水井或者水源的上遊,泥菩薩就沒有幹淨的水喝了。
鬧了幾次肚子,差點連命都沒了。
也便在這時,一個老乞丐教了他這個方法。
總之都是過去的血淚,李孤行也不敢問,畢竟有些過往便是連當事人也不敢回想。
儲滿了水後,太陽也不似方才那般毒辣了,泥菩薩找了個樹蔭,懶洋洋的躺了下來。
李孤行卻有些急躁,問道:“咱們不是去找冥宮嗎?為何你要躺在這裏?”
泥菩薩道:“冥宮那等勢力,相隔萬裏的中原江湖之事他們都無所不知,咱們兩個跑到他們腳底下,你還怕他們燈下黑不成?”
李孤行恍然,當即也躺了下來,好好休息一番。
果不其然,沒過兩個時辰,遠方有兩頭大象走了過來。
大象之上帶著像馬鞍一般的東西,用金貴的玉石金銀裝點分外好看,兩頭大象象牙粗壯,前端許是因為打架折斷了一些,便被人用玉石鑲嵌補全。
大象之各坐著一個少女,少女輕紗遮麵,身上卻沒穿多少衣服,好似整個身上的布料比那麵上的薄紗多不了多少。
李孤行問道:“前輩,他們就是冥宮的人?”
泥菩薩道:“是啊,不過,這次你得自己去了。”
在天竺,這條河的地位不亞於中原地區的長江黃河,也正是他孕育了兩岸的萬千生命,從而有了天竺這樣的一個國家。
雖然現在天竺不太強盛,但在過去,遠古時期,天竺可是擁有不亞於中原地區的璀璨文明,甚至在天竺之中誕生了一個偉人,創立了佛教,對後世以及許多國家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中原地區寺廟林立,信徒眾多,信的便是源發自天竺的佛教,甚至當年唐三藏為了大乘佛教的傳承,不遠萬裏從大唐來到天竺求取真經,其後更被後世之人發揮想象與創作,寫下了《西遊記》一書。
但在其後,由於各種原因,天竺這等璀璨的文明逐漸的消亡沒落,現如今在天竺本地佛教不再鼎盛,反而逐漸被另一種更為古老、更為壓迫的宗教所替代。
但不論哪種宗教在天竺盛行,在天竺人的心目中,這條長長的河流都有著不可言喻的地位,也被他們譽為聖河。
這條河流名為恒河,有包治百病的傳聞,更有讓人死後靈魂升天的作用。
所以,這裏的人死後不像中原地區埋在土裏,而是則一個筏子將屍體放入恒河之中,隨波逐流。
久而久之,經年累月之下,恒河之中屍體遍野,腐爛發黴,使得恒河水再也不似以往那般清澈。
聽得泥菩薩講了這些事,李孤行不禁倒抽一口涼氣。
這恒河水同他而講不單單是鬧肚子那麽簡單,更需要極大的勇氣與魄力才能喝的下去。
他看了看河邊的人,那場景差一點讓他吐了出來。
但見河岸邊許多人牽了一頭牛,而同中原地區不同,他們對待那些牛好的幾乎變態,好似侍奉祖宗一樣侍奉著他們。
不僅跪接跪送,細聲輕語,更用手捧著將他們的尿接下喝到嘴裏。
李孤行有些反胃,仿佛嗅到了那牛尿的味道,一股嘔欲止不住的湧了上來。
泥菩薩微微笑道:“年輕人,少見多怪了吧,在他們眼中,這可是不可多得的聖物,包治百病的。”
李孤行難受的不行,忍不住吐槽道:“恒河水包治百病、牛尿也包治百病,他們這麽多包治百病的東西,怎還會死人?”
泥菩薩道:“自欺欺人罷了,不過挺多手段在咱們眼裏似乎沒什麽用,但在他們自家人眼裏卻是不可多得。”
“不可多得?那是設麽?”
泥菩薩道:“我給你講個道理,不知道你知不知道佛朗基國?”
李孤行哪裏見過外國人?雖然以前也聽說過大弗朗基小弗朗基什麽的國家來進貢,但對於一個小小的小旗官而言,哪裏有福氣見這等尊貴的使臣。
泥菩薩同他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天大弗朗基的使臣生病了,肚子疼的厲害,可能是中原地區的食物他們吃不慣,加上水土不服,總之並的幾乎要死了,隨船而來的大夫抑製不了,眼見就要死去。
當時乃是永樂朝,永樂大帝哪裏會讓這樣的事發生在自己的國家上,立馬派了太醫院最好的醫官們前去診治。
到了驛館,那些久負盛名的醫官們傻了眼,那大弗朗基的使臣本是個偶染風寒加上水土不服之症,卻在那些庸醫的治療下,割開手腕放血,直放了半盆。
別說他是個病人,就是好端端的健壯漢子被這般放血也損了半條命。
更令他們無語的是,那些醫官在放完血後又在傷口處敷上鳥糞等醃臢之物,盛夏時節傷口已經感染化膿,這才讓那大弗朗基國的使者命懸一線。
那大弗朗基的使者得病甚久,已經病入膏肓,尋常方法根本救治不了,至少在他們的隨行醫生眼中是這樣。
那太醫院的醫官們見他們這般手足無措,倒也不想太駁他們的麵子,佯裝一通商量之後,做了一個決定,由
行針和草藥雙管齊下的方法治療。
在那些大佛郎機國的醫生眼中,那使臣已經是個將死之人,索性死馬當作活馬醫,全權交給了大明的醫官。
那大明的醫官也不廢話,對於那些腐爛化膿的皮肉,他們從茅廁之中找來一些蛆蟲,經過方法處理幹淨,敷在了傷口上,又用銀針插滿了使臣的麵目。
在咱們眼中,這些不過是一些名醫的治療手段,那敷蛆蟲的方法雖不常見,但那針灸的手法可謂是家喻戶曉。
但在那些大弗朗基國人的眼裏,直以為他們使臣遭受到了酷刑,紛紛表示抗議。
當時還是皇太孫的朱瞻基便有了旁人沒有的魄力,竟派錦衣衛將那些隨行而來的人控製了起來,要他們親眼看著自己的使臣接受大明醫生的治療。
過了一夜之後,使臣情況好轉,原本腐爛化膿的皮肉被生蛆吃的幹幹淨淨,而那些新鮮的皮肉沒有傷到分毫。
旋即,大明的太醫們又尋到許多草藥,敷在傷口之上。
沒過三天,那使臣就活蹦亂跳的了,絲毫沒受生病的影響。
由於文化不同,在大佛郎機國的人眼裏,他們的使臣在受酷刑,而在大明人的眼裏,則是一群太醫化腐朽為神奇,為使臣治病。
李孤行似乎聽明白了泥菩薩的故事,言道:“您是說,他們這裏民智未開,所以還是咱們大明厲害些?”
泥菩薩道:“是啊,大明有如此疆土,又經三代賢明君主治理,國力之強,民力之盛,豈是這些番邦蠻夷所能比,他們愚昧無知,信這牛尿和河水能夠包治百病,咱們卻用祖宗留下的方法治病救人。但你來此也不必驕傲,畢竟在他們這裏,也有需要咱們學習的地方。”.
他這故事有意無意的抬高大明,是要引導李孤行知曉現在得來的生活來之不易,徹底要他打消作亂的念頭,以備他日有擁兵自立的條件,也要顧及一些。
但這深層次的理念李孤行什麽也不知,他單單被泥菩薩口中兩國文化的差異所驚訝。
不過話說回來,李孤行現在口幹舌燥的不行,走的匆忙也沒帶什麽水在身邊,總不能這般渴著去尋冥宮所在吧。
但他瞧了瞧泥菩薩那似笑非笑的神情,似乎覺得這樣的事並不用自己過多擔心。
“你有辦法是不是?”
泥菩薩道:“你說什麽辦法?”
“喝水的辦法,你不是說這喝水不能喝嗎?”
說話間,上遊處又有幾個人在河中拉尿,被李孤行看見,澄黃的河水從上遊流淌下來,令他好一陣惡心。
“我瞧見了,這水是真的不能喝。”
泥菩薩道:“我是有辦法能讓你在這裏有能喝的水,不過你得等一下。”
但見他找來一個碩大的葉子,好似是芭蕉葉,在下麵支上幾根樹枝,讓這芭蕉葉一麵高一麵低,芭蕉葉下在挖出一個大坑,從恒河邊引水過來,將那大坑填滿。
做完這一切,泥菩薩對李孤行道:“剩下看你的了!”
“看我的?我沒明白。”
李孤行確實不明白,更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誰能知道他這麽做到底是為了什麽。
泥菩薩道:“用你的“三昧真火”啊,那玩意燒不壞東西,但熱力還是可以的,將這坑裏的水煮沸沒問題吧。”
李孤行狠白了泥菩薩幾眼,要讓他師父知道,江湖上人人豔羨的“諸葛三十六奇門”中的“三昧真火”竟被他用來煮這樣的髒水,不知會有怎樣的反應。
不過,現在也顧不得那麽多了,畢竟口渴的滋味可比挨餓的滋味更難忍。
“好,我就將這東西煮沸!”
但見李孤行單掌一翻,一股蒸騰熱力躍然手掌之上,旋即將手深入水坑之中。
那“三妹真火”專燒神魂,水自然也是滅不了的。
火苗在泥坑水中搖曳不定,不多時,水便沸騰了起來。
泥菩薩又找來個芭蕉葉,做成了碗的形狀,放在矮處候著。
不多時,沸騰的水汽便粘在了芭蕉葉山,遇冷逐漸凝固成水珠,通過傾斜的角度穩穩落在了碗中,沒過多久便接了滿滿一碗。
李孤行驚呼道:“神了,當真神了!!”
泥菩薩道:“這又有何難?不過是掌握了些方法而已。”
他將碗遞給李孤行讓他飽飽的喝了一頓,又用同樣的方法,取了許多幹淨的水源,灌了滿滿兩大皮囊。
李孤行問道:“前輩,你這些方法都是跟誰學的?”
泥菩薩無奈笑笑,似乎在回憶往事,麵上苦辣兼有,最後歎了一口氣道:“都是陳年往事,我倒希望你一輩子也不會這法子好。”
早年間他還是個乞丐,終日遊蕩在暗無天日的大街小巷,在乞丐之中也有高低貴賤,恰好他就是對底層的那種。
那些身強力壯的乞丐拉幫結派,控製著水井或者水源的上遊,泥菩薩就沒有幹淨的水喝了。
鬧了幾次肚子,差點連命都沒了。
也便在這時,一個老乞丐教了他這個方法。
總之都是過去的血淚,李孤行也不敢問,畢竟有些過往便是連當事人也不敢回想。
儲滿了水後,太陽也不似方才那般毒辣了,泥菩薩找了個樹蔭,懶洋洋的躺了下來。
李孤行卻有些急躁,問道:“咱們不是去找冥宮嗎?為何你要躺在這裏?”
泥菩薩道:“冥宮那等勢力,相隔萬裏的中原江湖之事他們都無所不知,咱們兩個跑到他們腳底下,你還怕他們燈下黑不成?”
李孤行恍然,當即也躺了下來,好好休息一番。
果不其然,沒過兩個時辰,遠方有兩頭大象走了過來。
大象之上帶著像馬鞍一般的東西,用金貴的玉石金銀裝點分外好看,兩頭大象象牙粗壯,前端許是因為打架折斷了一些,便被人用玉石鑲嵌補全。
大象之各坐著一個少女,少女輕紗遮麵,身上卻沒穿多少衣服,好似整個身上的布料比那麵上的薄紗多不了多少。
李孤行問道:“前輩,他們就是冥宮的人?”
泥菩薩道:“是啊,不過,這次你得自己去了。”